最新《DB地方标准》DB42T430-2022.pdf

上传人:邓** 文档编号:8674369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1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DB地方标准》DB42T430-202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DB地方标准》DB42T430-202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DB地方标准》DB42T430-20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DB地方标准》DB42T430-2022.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67.140.10 CCS X 55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4302022 代替 DB42/T 430-2007 茶叶贮藏品质控制技术规程 Technology codes of practice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tea 2022-08-31 发布 2022-10-31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2/T 4302022 I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茶叶贮藏前的品质要求.2 感官要求.2 水分要求.2 食品安全指标.2 5

2、贮藏设备和贮藏地点要求.2 贮藏设备.2 贮藏地点.2 安全要求.2 6 贮藏技术及品质控制方法.2 灭菌.2 包装.2 堆码要求.3 温度、湿度控制.3 定期检查.3 检测方法.3 7 出库要求.3 8 运输及销售.3 DB42/T 4302022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 DB42/T 430-2007名优绿茶冷藏保鲜技术规程,与 DB42/T 430-2007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删除了“引言”部分;b)修改了“其他类茶叶的冷藏保鲜可参照执行”的内容;(见第

3、1 章)c)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 2 章)d)加了变质茶的定义;(见 3.2)e)修改了“卫生要求”为“食品安全指标”(见 4.3,2007 年版的 4.3);f)增加了“贮藏设备”中的新条款(见 5.1.3);g)修改了“冷藏技术和保鲜方法”章标题(见第 6 章,2007 年版的第 6 章);h)修改了“包装材料”内容(见 6.2.1,2007 年版的 6.2.1);i)修改了“包装方法”条款,细分为 2 条款(见 6.2.2.1,6.2.2.2,2007 年版的 6.2.2);j)修改了“包装标识”条款,细分为 3 条款(见 6.2.3.1,6.2.3.2,6.2.3.3,2007

4、 年版的 6.2.3);k)增加了“水浸出物”,“碎末和碎茶”和“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执行标准(见 6.2.4,6.2.5,6.2.6);l)增加了“堆码要求”中新条款(见 6.3.5,6.3.6);m)增加了“温度”,“湿度控制”中 3 条款(见 6.4.4,6.4.5,6.4.6);n)合并了“定期检查”共 3 项条款为 2 条款(见 6.5.1,6.5.2);o)增加了“检测方法”条款(见 6.6.1,6.6.2,6.6.3,6.6.4,6.6.5);p)修改了“出库要求”中的内容与顺序动(见 7.1,7.2,2007 年版的第 7 章);q)修改了第八条“运输及销售”内容(见 8.1,8

5、.2,8.3,2007 年版的第 8 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北省轩创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共同提出。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轩创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英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英山县茶叶产业化办公室、英山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英山云雾茶集团公司、利川星斗山红茶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易华、王友平、陈勋、吴恢、易获、安哲、陈进军、吴炯、卓万凯。2007年首次发布为DB42/T 430-200

6、7,2022年为第一次修订。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联系电话:027-87665821,邮箱:;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省轩创科技有限公司,联系电话:18972731106,邮箱:。DB42/T 4302022 1 茶叶贮藏品质控制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茶叶贮藏前的品质要求、贮藏设备和贮藏地点要求、贮藏技术及品质控制方法、出库要求、运输及销售。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类产品贮藏品质控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

7、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13738.1 红茶 第1部分:红碎茶 GB/T 13738.2 红茶 第2部分:工夫红茶 GB/T 13738.3 红茶 第3部分:小种红茶 GB/T 14456.1 绿茶 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 21726 黄茶 GB/T 22291 白茶 GB/T 2377

8、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 30357.1 乌龙茶 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 32719.1 黑茶 第1部分:基本要求 BB/T 0078 茶叶包装通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茶叶贮藏品质控制技术 the preserv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technology of tea 茶叶在适宜贮藏温度、湿度、光线等环境条件下,进行贮藏保存,有效减缓茶叶内含成分氧化及品质陈化,尽量保持茶叶原有的色、香、味、形的感官品质的方法。变质茶 deteriorated tea 茶叶的色泽、香气、滋味品质严重下降,外形发生改变,不能达到茶叶应有的

9、色、香、味、形的基本要求。DB42/T 4302022 2 4 茶叶贮藏前的品质要求 感官要求 4.1.1 应具有各类茶叶正常的色、香、味、形,无异味。4.1.2 不含有非茶类物质,无任何添加剂。水分要求 绿茶的水分指标应符合GB/T 14456.1的要求;红碎茶、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的水分指标应分别符合GB/T 13738.1、GB/T 13738.2、GB/T 13738.3的要求;乌龙茶的水分指标应符合GB/T 30357.1的要求;黄茶的水分指标应符合GB/T 21726的要求;白茶的水分指标应符合GB/T 22291的要求;黑茶的水分指标应符合GB/T 32719.1的要求。食品安全指

10、标 4.3.1 茶叶污染物限量应符合 GB 2762 的要求。4.3.2 茶叶农药最大残留量应符合 GB 2763 的要求。5 贮藏设备和贮藏地点要求 贮藏设备 5.1.1 贮藏设备,包括中央空调、电风扇、冰箱、冰柜和冷库等。5.1.2 配备检测设备,便于库房内检测操作的工具,包括温度计、湿度计、电子秤等。5.1.3 贮藏设备和检测设备无异味、无污染、清洁卫生。贮藏地点 贮藏地点包括具备调温、调湿、调光等设备的库房,或温度相对恒定的山洞、窑洞、地窖等场所。周围应无异味、远离污染源,远离热源以及地势低洼处、通风、排气、排水良好;地面应有硬质处理,并具有防潮、防火、防虫、防鼠、防尘、防盗、控温和避

11、光设施。库房内不应存放其他物品。安全要求 贮藏设备应制定安全操作制度,有专人管理,配备防火、防水、防盗等设施。6 贮藏技术及品质控制方法 灭菌 6.1.1 在贮藏过程中,对贮藏设备进行定期清洁。6.1.2 专用冷库应配有紫外线灯等灭菌设施。包装 6.2.1 包装材料 装材料按照BB/T 0078的规定执行。DB42/T 4302022 3 6.2.2 包装方法 6.2.2.1 茶叶作为预包装食品时,内包装应使用食品级包装材料,标签标识须符合 GB 7718 的规定。6.2.2.2 在茶叶专用保鲜库中大批量贮藏茶叶时,用相应的外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茶叶的名称、质量等级、生产日期或

12、者生产批号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堆码要求 6.3.1 堆码应以安全、平稳、方便、节约空间、防火和防倒塌为原则,堆码面积宜不超过总库容量的75%。可根据不同包装材料和包装形式选择不同的堆码形式:a)垫层法:选用无异味的材料作为垫底,相互之间留有空隙,使其通风透气;b)钢架法:钢架应结构牢固,无异味,便于运输和贮藏。6.3.2 应按类别、等级、批次分开进行堆放,不应混放,贮藏的茶叶应离地隔墙,距冷库墙壁不少于20cm。6.3.3 高温季节应在贮库内单层置放约 24 h 后进行堆码。温度、湿度控制 6.4.1 优质绿茶贮藏环境温度控制在 05,大宗绿茶可控制在温度 010,相对湿

13、度在 50%以下。6.4.2 保持贮藏设备内青茶、黄茶、白茶(老白茶除外)冷藏温度为-50。6.4.3 保持贮藏设备内红茶贮藏温度为 510。6.4.4 保持贮藏设备内黑茶贮藏温度控制在 2535,库房相对湿度不超过 70%。定期检查 6.5.1 对贮藏保鲜的茶叶,每周宜检查一次,检查库内温湿度变化、茶叶包装破损情况,包装件是否有霉味、串味、污染及其他感官品质问题。若有品质问题,及时处理解决。6.5.2 包装破损时,应及时进行整理及更换。6.5.3 对水分超标的散装茶叶,应及时复烘后进行贮藏。6.5.4 应建立贮藏管理登记记录。检测方法 6.6.1 茶叶取样、抽样方法应按 GB/T 8302

14、的规定执行。6.6.2 库房温度、湿度采用温度计、湿度计直接测量。茶垛里层的温度采用传感温度计进行测试。6.6.3 茶叶感官品质按 GB/T 23776 进行审评。6.6.4 茶叶含水率按 GB 5009.3 的规定执行。6.6.5 茶叶食品安全指标按 GB 2762 和 GB 2763 规定的检测方法执行。7 出库要求 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茶叶应及时处理,不应进入市场销售。需冷藏保存的茶叶在出库至销售点时宜用冷藏车转运至销售点的冰箱或冷柜待出售,其温度与冷库温度一致。8 运输及销售 DB42/T 4302022 4 出库后的茶叶在远距离运输及销售过程中应防包装破损、防污染、防曝晒、防潮、防雨。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干燥、无污染,运输装卸时轻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地方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