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之官吏选拔制度的一些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70501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吏选拔制度的一些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吏选拔制度的一些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吏选拔制度的一些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化常识之官吏选拔制度的一些名词解释.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文化常识之官吏选拔制度的一些名词解释【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 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过考核试用,再任 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本为秀才,东 汉后避刘秀讳,称为茂才)等。如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 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 吏聘用属吏。【科举】古代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代至明 清,科举制实行了 1300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从地方到中央形成 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

2、试和殿试,考试内容主要 是儒家经义,以“五经”或“四书”文句命题,阐释义理,并规定文 章格式为八股文。【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 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 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如儒林 外史中周进虽然已经年过六十参加院士,但仍然被叫做童生。【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考试,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考后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的考试,会试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

3、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二【殿试】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 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不再黜落。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 “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考中进 士,一甲即授官职,二甲、三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及第】也叫登科,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 下第。【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 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4、。【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有一 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 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 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 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 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 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 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 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 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八股文虽然表现了锤

5、炼文句、 熔铸典故的写作能力,但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实有束缚思想、摧残 人才的弊端。【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 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 就称“金榜题名”。【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庠】周代学校的名称。【序】殷商时期学校的名称。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也 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 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会集于此,他们兴学 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 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

6、政机构和最高学府。其名始于西 周。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 不一,制度也有变化。【国子监】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设国子监,从此 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 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 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 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 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 他们被称为“东林党”。【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

7、。如祭酒、博士、 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 大学校长。红楼梦中李纨的父亲就是当时的国子监祭酒。【博士】秦及汉初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汉代后为 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的官员。【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 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学政】明清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 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又叫“学使”。【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 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监祭酒与教 授传教生徒。【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 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儒林外史中的“吝 啬鬼”严致和就是古代文学中非常著名的监生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