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读文指导 怎样运用“文题一体法”快读准解文言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653032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语文读文指导 怎样运用“文题一体法”快读准解文言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高考语文读文指导 怎样运用“文题一体法”快读准解文言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语文读文指导 怎样运用“文题一体法”快读准解文言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语文读文指导 怎样运用“文题一体法”快读准解文言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传承与理解,包容与借鉴核心素养与高考命题语言建构与运用:翻译强调重点文言基础知识, 通过文言基础知识回顾、总结、拓展,理解古文意 思,掌握文言文基本的语言建构。思维发展与提升:文言断句是对文章进行综合分 析,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与创造:在概括分析文章内容上提高语 文综合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在古今观照中增强文化自觉 自信。专题复习指导通过“读文指导”,让学生运用“文题一体法”快读 准解文言文。然后采用挖空形式通过对近两年的高考文言 真题的练习,在熟悉考情的基础上,首先选取课文廉颇蔺 相如列传(节选),设置文言基础知识和高考题型练习,作 为“过

2、渡课”,让学生宏观把推文言基础知识和题型,重要 的是引发学生在文言文复习中重视教材的意识。接着突破 文言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 文言句式的用法及其规律,近年来这几个考点在高考题中 虽没有专门出巡考查,但是它们是阅读文言文文本的基础, 是解答高考试题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文言文翻译题中的采 分点。把文言基础知识的复习安排在专题前面,既能增强 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还能防备今年高考直接设题.然 后接近几年高考题型文言文断句、识记常见的文化常识、 分析综合、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为四个考点逐个击破. 这样安排,让我们备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力突破文 言文阅读这一高考难点。来;

3、叙勋:授勋;论罪:判罪、定罪;重科:重罪,此处指重判。答案(1)县里有十多个轻罪的犯人,正赶上春末适时降雨,唐临禀告县令,请 求放出这些囚犯(归家抢种),县令不允许。近来有关部门大多推行严酷之法,按功行赏升职一定要苛刻,定罪一定要重 判。【参考译文】唐临,是京都长安人。武德年初,外任万泉县丞。县里有十多个轻罪的犯人, 正赶上春末适时降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放出这些囚犯(归家抢种),县令不允 许。唐临说:“明公如有所疑虑,我请求独自承担罪责。”县令于是请假回家, 唐临召集这些囚犯并放他们归家耕种,并和他们约定,命令他们按时返回监狱。 囚犯们都很感激唐临的恩惠和宽大,到了约定的时间全都回狱,唐临因

4、此而知名。 多次转任黄门侍郎,唐临家不富裕但他清心寡欲,既不大兴土木建宅第,服装和 起用也都简单朴素,待人接物非常宽厚。曾经要去吊丧,叫家僮归家取白衫,家 僮误将其他衣服拿来,害怕而不敢送上。唐临察觉,派人叫来家僮对他说:“今 天天气反常,不适合哀哭,先前让你取的白衫,现在暂时不用拿了 J又曾经让 人煮药而那人没按煮药程序煮(出了错),他暗中知道原委,对煮药人说:“天气 阴暗不宜服药,应该马上倒掉。”最终没有对外宣称煮药者的过失,其性情宽恕 达到了如此的地步。高宗登帝位,唐临被任命为检校吏部侍郎。这一年,他又升 迁为大理卿。高宗曾问在狱的囚犯数目,唐临答复时符合旨意。高宗很高兴,对 他说:“我

5、过去在东宫做太子的时候,你就侍奉我,现在我继承帝位,你又在我 身边任官职,因为过去我就很信任你,所以才授给你这一重任。然而治国的关键, 在于刑法,刑法过于严酷则百姓受到残害,刑法过于宽松就容易控制不住犯罪, 务必要宽严适中,符合我的心意。高宗曾经亲自复查被判了死刑的囚犯,前任 大理卿裁断的犯人有叫冤的,唯独唐临负责断的案无人叫冤。高宗感到奇怪就问 囚犯是什么缘故,囚犯说:“自己确实犯了罪,唐临的裁断,并不冤枉滥用刑罚, 所以断绝了喊冤的念头。”高宗叹息良久说:“治理狱案的人不应该如此吗!”永 徽元年,唐临为御史大夫。第二年,华州刺史萧龄之因先前任广州都督时的贪赃 之事被揭发,高宗命令交付群官共

6、同议罪。等将议定结果上奏,高宗很生气,命 令当即在朝堂上处死萧龄之。唐临上奏道:“臣知道国家大典,在于赏罚上,古 代的圣王,以怜悯之心对待刑罚。天下太平,应当用尧、舜的法典。近来有关部 门大多推行严酷之法,按功行赏升职一定要苛刻,定罪一定要重判。他们不是憎 恨前人,只是想为自身打算。因为萧龄之受任大州,贪赃之罪声名狼藉,根据所 犯罪行,死有余辜。然而既然要群臣详议其罪,终要依法处理。今既然已同意议 法,却仍旧施加重刑,这是与尧、舜的主张相违背的,不可以为万代的法则。” 高宗听从他的意见,萧龄之最终得以流放岭南。显庆四年,唐临因事获罪贬为潮 州刺史。死于任上,享年六十岁。读文 指导DUU/ENZ

7、HIOAO 后科运用“文题一便话”快读:隹解文言文边读文边读题,抓关键用比对开头:简介传主基本信息中间:传主的生平事迹等结构特征文言传记四个特点结尾:人物或事件的结局身份为人在前面 典型事例跟后而 经历它位会多亚 品格教化文中现读文一一抓线索,明事知人传记类文言文大多以时间为线索来记述人物在某地所任官职、所做事情,因此, 可以圈点勾画表示时间、地点和官职等的词语,把握文章结构层次,理清文章思 路,整体把握人物及事件。要特别关注以下三类表示时间节点的词语:表示官职(官职变动)的词语。这是传记类文言文的主要叙述线索,如表示官职 变迁的动词,“除” “举” “拜” “迁” “谪”“转”“出”等;表示

8、官职的名 词,“知州” “刺史” “翰林” “侍讲” “尚书” “拾遗”等。指明年号及皇位变动情况的词语。正史一般不用干支纪年,而以年号纪年,故 传记中的“三年”“五年”等往往指某年号的“三年”“五年”。而皇帝的即位或驾 崩,也往往是重要的时间节点,传记中特意交代出来,往往表明传主在旧朝和新 朝的地位有所变化。泛指时间变动的词语。如“数日”“累年” “既而”“向”“旋”等。此外,正史 以顺叙为主,但不排除有些传记插叙相关事迹。这些插叙往往通过“初” “先是” 等词引出,需要格外留心。读题抓关键,释疑明误读题,一方面是解题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要利用选项中的信息去读懂文本。读文 与读题同时进行,在文

9、题齐读的过程中,疏通文意,明确选项的设误点,具体操 作如下:断句题:读文时读到画波浪线的句群时,不要在原文中过多纠缠、自行断句, 应马上看后面的断句题。通读选项的同时,比对四个选项的异同点,相同之处能 帮助解决阅读障碍;不同之处就是带着问题去读文的关键点。古代文化常识题:每个选项的关键点就是选项最前端的“考查词”。在读文时, 读到文中标注出(加点)的这几个词,可以先看题目,对选项的表述凭自身的知识 积累和经验进行预判,找出各个选项有可能设误的敏感点,进行题文对照,思考 判断。概括分析题:它的四个选项是依照原文顺序分层设计的。可以在读文前先读选 项,记住选项中涉及的人物、事迹、影响、评价等关键词

10、语;读文时重点关注这 些内容,找到信息比对区间,进行聚焦思考判断。【典例示范】读文关注点(勾画说明:用“/”分层,用“”标注时间、地点、官职的变换,用“K” 标人物。)(2018全国卷n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三阕字稚子广汉部人也父画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 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I陈宠I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 任功曹王涣以直贤选能,主簿镖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 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 内清衰,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

11、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 兖州刺史,缠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丞五 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 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遹数发掘奸伏。京师 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 敛,致奠酸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窗问其故,咸 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I桓帝 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

12、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 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匡囹补之。峻掘用 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 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读题关注点(勾画说明:用“口”标注题目的关键点、可能设误的敏感点。)L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涣字稚子/广汉邦人也/父顺/安定太守/取好侠/尚|其力/数通剽轻少年/晚 而改节|敦/儒学I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B.王涣字稚子/广汉部人也/父顺/安定太守/顾少好侠/尚|反刃/数通剽轻少年/晚 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C

13、.王涣字稚子/广汉邦人也/父顺/安定太守/取/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 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D.王涣字稚子/广汉人也/父顺/安定太守/限少/好侠尚|质刃/数通剽轻少年/晚 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解析 比对四个选项,不同之处为“涣少好侠/尚气力”“涣少/好侠尚气力”和 “敦/儒学”“敦儒学”。根据文意判断,“好侠”与“尚气力”为两个并列短语;“敦儒学”即重视儒学,中间不能断开。故选择B项。答案B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 右”。B

14、.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屈存、表奏|中作为 Wo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国武帝刘秀名讳| ,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 沿用此名。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 “师”匣即,旧时 均可指国都。解析 “豪右” “顿首”出自第一层,“茂才”出自第二层,根据语境,结合教 材可知,这三项正确。“京”可以为“京都”之意,“师”,根据平常积累可知, 不能表示国都。故选择D项。答案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涣初入仕途,才干受到赏识。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遇事敢于决断; 画入朝为大司农,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

15、,王|由此|得以显名。B.王涣扫除积弊,境内风清气正。他担任|温县县阳,以谋略铲除奸猾之徒,世 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清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C.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难平者,探寻本来面 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圄为有神算。 D.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 画不称职;后来选用圆囹,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 解析 A项对应原文第一层,B项对应原文第二层,C项对应原文第三层,D项 对应原文第四层。将选项内容与原文一一对应,互相印证,可知A、B、C三项

16、正确,D项中“仍然忙得无法分身”是对“不得旋踵”的曲解。“旋踵”意为 “转身”,指畏避退缩,“不得旋踵”指没有畏避退缩。故选择D项。答案D【一题多用,强化巩固】借助上面读文指导,再填填空。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世有名德(名望与德行),为西州豪族(豪门大族)。 父为郭汜所害(句式:被动句),芝襁褓(婴儿时期)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 思(专心致志于思索)坟籍(古代典籍)。郡举(推选)上计吏(向国家汇报情况的地方 官),州辟(选聘)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汉代选 拔人才的科目),除(任命)郎中。后拜(授予官职)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 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

17、大司马军事。真薨(诸侯去世),宣帝代焉,乃引 (推举)芝参骡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重新)造(建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回复)。迁广平太守。天水 夷(少数民族)夏(内地人民)慕(仰慕)德,老幼赴阙(借指京城)献书,乞留芝。魏 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谎言(正直的言论)嘉谋,爽弗能纳(采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进攻)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日:“公居伊周之 位,一旦以(因为)罪见(表被动)黜(罢免官职),虽欲牵黄犬(悠闲的日子),复可 得(能够)乎!若挟(挟持)天子保许昌,杖(通仗,凭借)大威(皇帝的威势)以羽 檄(紧急

18、文书)征四方兵,孰(谁)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刑场),岂不痛(痛 心)哉!“爽懦(懦弱)惑(心疑不定)不能用(听取),遂(最终)委身受戮。芝坐(因 犯罪)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争辩是非),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 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昨(帝王登基),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思 履正(践行正道),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七十岁,古人 一般七十岁辞官家居),告老(辞官)逊位(放弃职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 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允许在家门口放上木头架子,遮挡人马,

19、这 是魏晋之后高官的殊荣)。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日:“光禄大夫鲁芝 洁身寡欲,和(友穆)而不同(结党),服事(从事公职)华发(白发),以礼终始,未蒙 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 ”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 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贝冒赠有加,谥日贞,赐莹田百亩。(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参考译文】鲁芝,字世英,是扶风郡人。(鲁芝家族)世代有美名,是西州的大户人家。 他的父亲被郭汜谋害,鲁芝从小流离失所,十七岁时迁居雍州,专心研究经史典 籍。被郡守举荐为上计吏,后被州郡征召为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担任雍州刺史, 非常敬重鲁芝。(郭淮)将他举荐为孝廉,并提升为郎中。其后,(鲁芝)

20、担任骑都 尉、参军事、兼摄安南太守,再后来又升任尚书郎。曹真亲自督促关右军务时, (鲁芝)又参与大司马府的军机大事。曹真去世后,宣帝(司马懿)接替曹真任职, 就推举鲁芝参与骡骑军事,后(鲁芝)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与蜀汉相邻,常被蜀 军侵扰掠夺,人口不断减少,盗贼到处都是,鲁芝竭力镇守防卫,重新创建城邑 和街市,几年时间,以前的景象全都恢复了。后又调任他为广平太守。天水百姓 包括少数民族都非常仰慕他的德行,大家亲自到京城上书,请求留下鲁芝(继续 任天水太守)。魏明帝答应了这一请求。大将军曹爽辅政后,任用(鲁芝)为司马。 鲁芝多有正直的言论和高明的谋略,然而曹爽却不采纳。等到宣帝起兵要杀曹爽 的时

21、候,鲁芝又率领手下强行打开城门,斩杀守关的将领,奔驰而出去找曹爽, 并劝曹爽说:“将军您处在执掌朝政(伊周:指商朝的伊尹和西周的周公旦,两人 都曾摄政,后常并称)的高位,一旦获罪被罢免,即使想牵黄犬(指过悠闲自得的 日子),又怎么可能呢!如果挟制天子保住许昌,倚仗帝王的威仪征召天下的军 队,谁敢不听从您呢!如果放弃这个决策而束手待毙,那就是想去东市被杀头, 难道不令人痛心吗!”曹爽懦弱又被人迷惑,没有听取鲁芝的意见,于是束手就 擒。鲁芝也受到曹爽牵连而被关入监牢,论罪当死,但他始终不申辩是非曲直, 始终不改坚贞的气节。宣帝很欣赏他,赦免没有杀他。不久,(鲁芝)又被起用为 并州刺史。诸葛诞凭借寿

22、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诸葛诞叛乱被平定以后,(鲁芝)调任大尚书,掌管刑法。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 调(鲁芝)为镇东将军,晋升爵位为侯。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 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鲁芝(知道后,)借口年迈辞官,请求告老 让位,十多次向朝廷上奏章,最后被征召为光禄大夫,位列特进(官职名,她位 同三公),赐给随行吏卒,允许在家门前放上行马(拦阻人马通行的木架)。羊祜升 任车骑将军时,曾请求让职于鲁芝,他说:“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为人谦和 而不苟同,年迈听命,却始终在尽为臣之礼,尚且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我却超 越了他(坐这么高的位子),怎么满

23、足天下人的期望呢!“武帝没有听从。鲁芝便 是如此受人敬重。泰始九年,鲁芝去世,时年八十四岁。武帝为他恸哭,赠送了 很多丧事用的财物,赐谥号“贞二赐坟地百亩。【即练即悟】(2020河南三门峡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唐临,京兆长安人。武德初,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 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日:“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 乡,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 临因是知名。累转黄门侍郎,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 吊丧,令家童自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余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日:“今日气逆,

24、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 谓日:“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高宗即位,检 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日:“朕昔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承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 然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高 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日:“罪 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帝叹息良久日:“为狱者不当如此 耶!”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 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临

25、奏日:“臣闻国家大典,在于赏刑,古先圣王,/VZWZW*ZVu*X/W*/W*/W*ZWS/w惟刑是恤。天下太平,应用尧、舜之典。比来有司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 罪务从重科。非是憎恶前人,止欲自为身计。以龄之受委大藩,赃罪狼籍,原情 取事,死有余辜。然既遣详议,终须近法。今既许议,而加重刑,是与尧、舜相 反,不可为万代法J高宗从其奏,龄之竟得流于岭外。显庆四年,临坐事贬为 潮州刺史。卒官,年六十。 (节选自旧唐书唐临传) 【即练即悟】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 集议及议奏/帝怒/令

26、于朝堂处置/B.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 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C.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 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D.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 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解析 “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及议奏”中“及” 是“等到”,应该在其前面断开,所以排除A、Co 华州刺史萧龄之”是 主语,“以”是因为的意思,“前任广州都督”是指以前任广州都督的意思,“赃 事发”指贪赃之事被揭发,所以整个句子有

27、主语、谓语、宾语,是一个完整的单 句,应该断为:”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意思是华州刺史萧龄 之因先前任广州都督时的贪赃之事被揭发,排除B。答案D.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京兆,就是京城,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的称谓。B.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指太子所居之宫,此处借指太子。与 “中宫”可借指“皇后”同理。C.岭外泛指南方五岭以南地区,又名岭南、岭表。古时岭外地区的经济、文化远 不及中原地区,被称为“蛮夷之地”。D.刺史是官职名,汉代始置。刺,检核问事,即监察之职;史,御史。隋唐主要 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解析 A项,

28、京兆指京城及其辖区,是汉朝京畿都城地域的名称,是周朝王畿、 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辖区的称谓。答案A.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临体恤民情,仁德爱人。他任万泉县丞时,让一些囚犯暂时回家春耕,这些 囚犯感激他宽容体恤,果然全都按约定时间回到狱中。B.唐临生活俭朴,宽以待人。他在朝为官,家财丰厚,但生活节俭,不建第宅, 并且十分宽谅下人,家仆出错他都宽厚处之。C.唐临执法公正,明于断狱。任主管刑法的大理卿时,执法宽严适度,他判处案 件,使罪犯心服而无怨,得到高宗皇帝的赞赏。D.唐临刚正不阿,敢于谏言。在萧龄之量刑一事上,皇帝看到群臣的奏议而要对 萧龄之处以重刑,唐临直言奏告,使萧龄之被依法判处。解析B项,“家财丰厚”于文无据,“俭薄”意思是“不宽裕”。答案B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5分)(2)比来有司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5分)解析(1)轻囚十数人:定语后置句;会:恰逢;白:告诉、禀报。(2)比来: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