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74长江流域绿色食品秋作马铃薯生产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邓** 文档编号:86594673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174长江流域绿色食品秋作马铃薯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174长江流域绿色食品秋作马铃薯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174长江流域绿色食品秋作马铃薯生产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174长江流域绿色食品秋作马铃薯生产操作规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LB/T 174-2021长江流域 绿色食品秋作马铃薯生产操作规程2021-09-26发布 2021-10-01实施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发布前言本规程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本规程起草单位:湖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湖南省阳雀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湖南省蔬菜研究所、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江西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安徽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刘新桃、任艳芳、朱建湘、姚春光、曾立宇、郑井元、陈燕、唐长青、刘丽辉、王俊飞、杜志明、杨远通、谢陈国5长江流域 绿色食品秋作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长

2、江流域绿色食品秋作马铃薯生产的产地环境、整地、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生产废弃物的处理及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长江流域的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省绿色食品秋作马铃薯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8133 马铃薯脱毒种薯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NY/T 1049绿色食品 薯芋类蔬菜NY/T 1056 绿色食品

3、 贮藏运输准则3.产地环境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基地应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选择土层较厚,地力中等以上,土质为沙性、沙壤性或轻壤、富含钙质的非重茬旱地、稀疏经济林地(油茶地、果园等)和地下水位低的地块,最好是生茬地,同时要求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肥肥力充足,土壤结构疏松、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土或壤土,前茬作物为水稻或其它非茄科作物的地块。 4.土壤消毒可用石灰120-160斤/亩撒于土壤表面进行土壤消毒。5.品种选择5.1选择原则选用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当地栽培环境和目前市场需求的鲜食品种或加工品种,品

4、种应抗病抗逆性强、优质、丰产。选用脱毒种薯,种薯级别不低于二级种,质量应符合GB 18133的要求。江西、湖南可选择费乌瑞它、中薯5号、东农303等,浙江可选择费乌瑞它、中薯5号、东农303、珍珠香薯等。5.2种薯贮存选择通风并有散射光的场地做种薯贮存地。贮存前在地面撒施生石灰一层,再铺稻草1-2公分,垛码堆放,堆放高度不宜太高,忌阳光暴晒,并做好鼠害预防。5.3种薯处理与消毒种薯顶部芽眼萌动即可切块。提倡以20克40克脱毒小整薯播种为宜。50100克薯块,纵向一切两瓣。100150克薯块,一切三开纵斜切法,即把薯块纵切三瓣。150克以上的薯块,从尾部根据芽眼多少依芽眼螺旋排列纵斜方向向顶斜切

5、成立体三角形的若干小块,每个切块重量应在20g以上,并要有2个以上健全的芽眼。切刀应用75%的酒精消毒。切块后拌种,每50公斤种薯用2公斤草木灰和100克甲霜灵加水2公斤混合药拌匀进行拌种,切块应在播种前2d3d进行,切块后薄摊,勿堆积过厚,以防烂种。6.整地施基肥播种前1个月翻耕土壤,翻耕深度30-35cm,并整碎铺平。肥料使用符合NY/T 394要求。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一般每亩施入腐熟干猪粪或牛羊粪或鸡粪800-1000kg、茶圃、菜籽饼或花生麸50kg、过磷酸钙25kg作基肥。施肥后旋耕平整土地。如采用畦面种植,按150 cm宽度包沟作业,畦面宽100-120 cm、畦高30

6、-35cm、沟宽30-50cm;采用垄作种植,平整完土地即可。7.播种7.1播种时间10月上旬-10月中旬。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播种时土壤湿度不宜过大。7.2播种深度播种深度8-15cm。土壤水分含量高或土质偏粘的田块浅播;土壤水分含量低或土质疏松深厚的田块,可适当深播。 7.3播种密度 每亩播种4500-5000株,参考株距20-25 cm,行距50-65 cm。7.4播种方法在长江流域秋作马铃薯的生产一般采用畦种,但田块较大、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土地,推荐使用垄作。播种时施种肥,视土壤肥力,种肥用量为每亩使用三元复合肥40-60kg,中量元素肥5-10kg。种薯竖直摆放,切面向下出苗较快。种肥

7、与种薯间隔5-10cm,避免烧芽。畦种:人工开沟或模具开沟,开沟后播种、施种肥和覆土,全部播种完毕后用干稻草覆盖畦面和整理畦沟,确保畦面覆盖严密,畦沟无余土,保证出苗整齐。垄作:人工开沟或者小型机械开沟,推荐使用大垄双行种植,开沟间距90-100 cm,沟内“品”字形摆种两列,施完种肥后覆土、整理垄沟。8田间管理8.1培土齐苗后和封行前进行培土两次,防止薯块露出地面产生“青头”。培土可结合中耕、除草和追肥同时进行。田间齐苗后第一次浅培土,封行前进行第二次高培土。采用畦种模式,在第二次培土后应畦面平整,薯块不露头,畦沟无浮土;采用垄作模式,第二次培土后垄面平整,呈馒头形或梯形,垄沟无杂草和浮土。

8、8.2灌溉马铃薯出苗后,依据田间苗情及气候变化,及时做好排灌工作。马铃薯出苗前应保持土壤含水量50-56%,薯块形成期、块茎膨大期,适当浇水,保持土壤含水量80-85%,其余期间保持畦沟和表土湿润,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为最佳。收获前15d停止灌水。如采用沟灌,每次灌水量为畦高(垄高)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下雨后应及时排除沟内积水。8.3中耕、除草马铃薯生长期间内应结合中耕、除草作业1-2次。齐苗时,人工拔除畦面杂草,锄去畦沟及畦边杂草;封行前第二次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宜浅不宜深。8.4追肥 依据马铃薯田间长势情况,追肥2-3次。齐苗时追施提苗肥,推荐每亩施用尿素3-5 kg、三元复合肥1-

9、3 kg;提苗肥施用间隔15-20天,继续追肥1-2次,推荐每次每亩施用平衡型复合肥(如N:P:K=15:15:15)或高钾复合肥(如N:P:K=16:5:24)3-5kg。施肥时可配置成4-5的肥水浇施,也可在灌水前直接根部撒施。在生长期内,依据苗情,可叶面喷施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每次每亩使用50kg溶液。8.5病虫害防治8.5.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辅之化学防治措施。突出生态控制,充分利用自然因素(如天敌等)控害,本着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协调应用农业的、生物的、物理的和化学的综合防治技术。应使用高效、低毒、

10、低残留农药品种,药剂选择和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要求。生产过程中尽量少施、最好不施化学农药。8.5.2病虫害种类马铃薯生产期间的主要病害有:青枯病、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根肿病、环腐病、疮痂病;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蓟马、粉虱、蛴螬、菜青虫、甜菜夜蛾、地老虎等。8.5.3病虫监测 在掌握害虫发生规律的基础上,综合病虫情报和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因子,对害虫的发生期、发生量、危害程度等作出近、中长期预测预报,并指导病虫防治。8.5.4防治措施8.5.4.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的优质脱毒种薯。(2)合理轮作,宜选择水旱轮作,切忌同科作物连作,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虫能力

11、。(3)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深翻晒土结合喷施药剂,进行土壤消毒,减少病虫害源。8.5.4.2物理防治悬挂粘虫板诱杀蚜虫、蓟马、粉虱等。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和性诱剂诱杀夜蛾科害虫的成虫等。如每15亩设置一盏杀虫灯,每亩悬挂黄板20片左右,悬挂高度超过植株15cm20cm处,用于蚜虫和粉虱的防治。8.5.4.3生物防治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害,如保护利用瓢虫、草岭、食虫蜷类、食蚜蝇等防治蚜虫,食满小黑瓢虫、中华通草岭等防治红蜘蛛,福腮钩土蜂防治大黑蛴螬等。选用生物农药应符合NY/T 393的要求。8.5.4.4化学防治主要病害和虫害的防治具体防治见附录A。9.采收当马铃薯达到生理成熟期,即大部分茎叶淡黄,

12、 基部叶片已枯黄脱落, 匍匐茎干缩,开始收获,或者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采收。采收前10-15天进行人工割秧,防止地上病菌侵入块茎,并促进薯皮老化,减少烂薯和薯皮受损。采收时间选择晴天进行。薯块挖出后,除去表面大颗粒泥土,分级包装,及时储运,忌暴晒、淋雨。对临时贮藏地进行清扫、消毒,待块茎散去田间热后方可入库,并定期进行检查,清除病烂薯。产品质量符合NY/T 1049要求。10.生产废弃物的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和肥料包装物、塑料软盘、农膜、杂草等生产废弃物,应及时收集到回收箱内,带离生产区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11. 包装、运输包装材料符合食品相关产品质量要求,包装符合NY/T 658要求,包装材料方

13、便回收;运输工具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运输符合NY/T 1056要求,运输过程中禁止与其他有毒有害、易污染环境的物质运输,防止污染。 12.生产档案管理(1)建立田间档案,为生产活动追溯提供有效的证据。记录主要包括种子、肥料、农药、地膜等投入品采购记录及肥料、农药使用记录;种植全过程农事活动如整地、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记录;收获、运输、贮藏、销售记录。(2)加强档案管理,注意防虫、放鼠、防霉变等。(3)档案记录应真实准确,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附录A长江流域 绿色食品秋作马铃薯生产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农药使用方案A 南方绿色食品花生生产主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一览表防治对象防治时期农药名称使

14、用剂量ml(g)/亩施药方法安全间隔期,d晚疫病发病初期52%氨基寡糖素氟啶胺悬浮剂20-30毫升/亩喷雾14发病前或发病初期45%霜霉精甲霜可溶液剂60-80毫升/亩喷雾21发病初期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30-35毫升/亩喷雾7发病初期25%嘧菌酯悬浮剂15-20mL/亩喷雾7病毒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0.5%几丁聚糖水剂100-150毫升/亩喷雾-蓟马虫出现初期3%噻虫嗪颗粒剂800-1200克/亩沟施-蛴螬播种时0.5%噻虫嗪颗粒剂12-15千克/亩撒施粉虱虫害发生初期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15克/亩喷雾7蚜虫马铃薯定植前3%噻虫嗪颗粒剂800-1200克/亩沟施发生始盛期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20-30克/亩喷雾14始盛期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0-12毫升/亩喷雾7注:农药使用应以最新版本NY/T 393的规定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企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