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优秀PPT.ppt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6549109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4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优秀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四章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优秀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优秀PPT.ppt(4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 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其次节 等值变压器模型及其应用第三节 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和修改第四节 功率方程和变量及节点分类第五节 高斯塞德尔法潮流计算第六节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第七节 PQ分解法潮流计算第第四四章章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潮流的计算机算法 机算法的步骤:1、建模 2、确定解算方法 3、制定计算流程 4、编程 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第一节 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 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是将网络有关参数和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归纳起来,组成可以反映网络性能的数学方程式组数学方程式组,即一种数学描述。1、节点电压方程2、回路电流方程3、割集电压方程1、节点导纳矩阵表示2、节

2、点阻抗矩阵表示1 1、节点导纳矩阵表示的节点电压方程、节点导纳矩阵表示的节点电压方程结论:1、节点导纳矩阵为对称矩阵 2、节点I、j之间没有支路相连时,3、节点导纳矩阵是稀疏矩阵例 1 求节点导纳矩阵 网络中的参数均以电抗标么制给定,试求电力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123j4j2j0.5j0.4j0.22 2、节点阻抗矩阵表示的节点电压方程、节点阻抗矩阵表示的节点电压方程结论:1、节点阻抗矩阵为对称矩阵 2、全部节点电压都不为零,互阻抗皆为非零元素 3、节点导纳矩阵是满矩阵,没有非零元素返回其次节 等值变压器模型及其应用 不论接受出名制或标么制,凡涉及多电压级网络的计算,都必需将网络中全部参数和变

3、量归算至同一电压级。事实上在计算中有些变压器的实际变比不等于变压器两侧所选电压基准值之比,这些等值电路模型并不能体现变压器实际具有的电压变换功能。以下将介绍另一种可等值地体现变压器电压变换功能的模型,这种模型可体现电压变换,在多电压级网络计算中接受这种变压器模型后,就可不必进行参数和变量的归算。一一.变压器为非标准变比时的修正变压器为非标准变比时的修正步骤一:从一个未作电压级归算的简洁网络入手。令变压器的导纳或励磁支路和线路的导纳支路都可略去,设变压器两侧线路的阻抗都未经归算,即分别为高、低压侧或I,II侧线路的实际阻抗 变压器本身的阻抗则归在低压侧;设变压器的变比为k,其值为高、低压绕组电压

4、之比。二二.等值变压器模型等值变压器模型步骤二:如在变压器阻抗ZT的左侧串联一变比为K的志向变压器如图示,就犹如将变压器及其低压侧线路的阻抗都归算至高压侧,或将高压侧线路的阻抗归算至低压侧,从而实际获得将全部参数和变量都归算在同一侧的等值网络。步骤三:计算等值模型等值三绕组变压器模型等值三绕组变压器模型 p 77p 77三三.等值变压器模型的应用等值变压器模型的应用1 1、接受出名值,线路参数都未经归算,变压、接受出名值,线路参数都未经归算,变压 器参数则归算在低压侧。线路阻抗为器参数则归算在低压侧。线路阻抗为ZIZI、ZIIZIIUI、UII:分别为与变压器高、低压绕组实际匝数相对应的电压。

5、实际变比(志向变压器的变比)k=UI/UII2 2、接受出名值,线路参数都已按选定变比、接受出名值,线路参数都已按选定变比UIN/UIINUIN/UIIN归算至高压侧。归算至高压侧。UIN、UIIN:分别为归算参数时任选的凹凸压电压。志向变压器的变比线路阻抗为线路阻抗为ZIZI;ZII ZII非标准变比 k*3 3、接受标么值,线路和变压器参数都已按选定的、接受标么值,线路和变压器参数都已按选定的基准电压基准电压UIBUIB、UIIBUIIB折算为标么值。折算为标么值。UIB、UIIB:分别为折算参数时任选的变压器凹凸压侧的基准电压。志向变压器的变比线路阻抗标么值为线路阻抗标么值为返回第三节

6、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和修改一一.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1)节点导纳矩阵的阶数等于除参考结点以外的节点数。(2)节点导纳矩阵是稀疏矩阵,非对角非零元素的个数等于对应节点所连的不接地支路数。(3)对角元素(自导纳)等于相应节点所连支路的导纳之和。(4)非对角元素(互导纳)等于两节点间支路导纳的负值。(5)节点导纳矩阵是对称方阵,只需求上三角或是下三角元素。标准变比:在接受出名值时,是指归算参数时所取的变比。接受标么值时,是指折算参数时所取各基准电压之比。非标准变比:统指与这两种状况相对应的志向变压器之比K(6)对于网络中的变压器,接受以导纳表示的等值电路。事实上,往往考虑接入非标准变

7、比的变压器支路I、j时,对原来的节点导纳矩阵的修正。增加非零非对角元素(ij之间互导纳)节点I的自导纳,增加一个变更量为节点j的自导纳,增加一个变更量为 ij二二.节点导纳矩阵的修改节点导纳矩阵的修改(2)在原有节点ij之间增加一条支路 (1)从原来的网络中引出一条新的支路,同时增加一个新的节点。ijZijijZij(3)在原有节点ij之间切除一条阻抗为Zij的支路 ijZij(4)原有节点ij之间阻抗由Zij变为Zij ijZijZij(4)原有节点ij之间变压器的变比由K*变为K*时。ij-ZTZTK*:1K*:1返回第四节 功率方程和变量及节点分类一一.功率方程(自学)功率方程(自学)1

8、212y12y20y1012y12y20y10二二.变量的分类变量的分类12个变量:负荷的有功和无功电源发出的有功和无功母线电压和相位角不行控变量(扰动变量)d可控变量 uU受QG限制,受PG限制 状态变量 x对于有n个节点的电力系统(参考节点除外):1、扰动变量d:2n个2、限制变量u:2n个 共6n个3、状态变量x:2n个2n个扰动变量是已知的,给定2(n1)个限制变量,给定2个状态变量,要求确定2(n1)个状态变量。已知:4n个变量,待求:2n个变量约束条件:限制变量状态变量三三.节点的分类节点的分类分类 给定量 待求 节点举例PQPQ节点节点给定有功、无功的发电厂母线、无电源的变电所母

9、线PVPV节点节点有一定无功储备的发电厂、有一定无功电源的变电所母线平衡节点平衡节点担任调整系统频率的发电厂母线其中平衡节点只有一个,PQ节点是大量的,PV节点较少返回第五节 高斯塞德尔法潮流计算高斯塞德尔法既可以解线性方程,也可以解非线性方程解线性方程的格式例题例题返回第六节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牛顿拉夫逊法是目前广泛解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方法,收敛性好。一.牛顿拉夫逊法简介留意:xi的初值的选择要接近它的精确解,否则迭代过 程不收敛二.直角坐标形式的节点功率方程式结论注入功率和节电电压大小的平方值对相应ei、fi的偏导数三.修正方程 牛拉法计算的核心问题是修正方程的建立和求解,先约定网络中各类

10、节点的编号(1)网络中共有n个节点,编号为1,2,3.n,其中包括一个平衡节点,编号为s。(2)网络中有m1个PQ节点,编号为1,2,3.m,其中包括编号为s平衡节点。(3)网络中有nm个PV节点,编号为m1,m2,.n。n-1个,包括平衡节点外全部节点的有功功率Pi的表示式m1个,包括全部PQ节点的无功功率Qi的表示式nm个,包括所有PV节点电压 表示式共2(n1)个独立方程PQ节点PV节点雅可比矩阵各元素为:雅可比矩阵的特点:1、矩阵中各元素都是节点电压的函数2、是不对称的矩阵3、是稀疏矩阵四、牛顿拉夫逊法的求解过程p90牛顿牛顿-拉夫逊法的缺点:牛顿拉夫逊法的缺点:牛顿-拉夫逊法的雅可比

11、拉夫逊法的雅可比矩阵在每一次迭代过程中都有变更,须要重新形矩阵在每一次迭代过程中都有变更,须要重新形成和求解,这占据了计算的大部分时间,成为牛成和求解,这占据了计算的大部分时间,成为牛顿顿-拉夫逊法计算速度不能提高的主要缘由。拉夫逊法计算速度不能提高的主要缘由。例题:用牛拉法算潮流G1230.01+j0.020.01+j0.021+j0.50.4+j0.2解:1.形成导纳矩阵Y2.设定电压初始值,已知1为平衡节点,2、3为PQ节点用牛拉法进行第一次迭代3.带入数值,求修正方程式的常数项向量,求节点2、3注入电流的实部和虚部4.求修正方程式的常数项5、依据修正方程求修正向量6、求取节点电压的新值7、检查是否收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商业计划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