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山陕会馆的介绍】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docx

上传人:0****3 文档编号:86526753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旗山陕会馆的介绍】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社旗山陕会馆的介绍】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旗山陕会馆的介绍】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旗山陕会馆的介绍】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社旗山陕会馆的介绍】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 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导游词 社旗县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坐落在南阳东北45公里处。它东与驻马店市泌阳县接壤,西和南阳县宛城区毗连,北和方城县交界,南与唐河县为邻。1965年建立社旗县,社旗镇为县委、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社旗镇原名赊旗店,是一座远近著名的商业古镇。据有关资料记载:该镇初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清代康乾年间最为繁盛,为河南四大名镇之一。民间有天下店数赊店之称。当时该镇为水旱码头,南船北马,总集百货,尤多秦晋盐茶大贾,为南北九省交通要道,全国有13个省的商人在此经商,仅各省商人建的同乡会馆就有:山陕会馆、湖北会馆、江西会

2、馆、广东会馆、福建会馆等十余个。全镇人口13万,镇内有72道街,现存较为完整的古街道有十余条。1989年7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我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 位于镇中心的山陕会馆原名山陕同乡会馆,又名山陕庙、关公祠,曾称鼎元社,是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的宫殿式古建筑群,系清代山西、陕西旅居赊旗镇的富商大贾接客迎仕、联谊集会和焚香祭祀的场所,因养有监管僧道亦称山陕庙。正殿供奉关羽坐像,所以会馆的绝大部分对联、门榻、匾额都是颂扬关羽的功德,故又称关公祠,道光年间称鼎元社,民国十二年改称山陕会馆。 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落成,共经六帝137年。

3、占地面积10885.29平方米,建筑面积6235.196平方米。主体建筑自南而北沿中轴线有琉璃照壁、悬镒楼、大拜殿和春秋楼,左右陪衬建筑相互对称,自南至北有:东西辕门、东西马厩、钟鼓二楼、东西廊房和大拜殿两侧的药王、马王两座陪殿。建筑布局形成前、中、后三进院落,布局严谨合理,殿堂楼阁疏密有间,北高南低,鳞次栉比,气概雄浑,相映生辉。各类建筑物共152间,室内外全用青白色大理石铺砌,建筑物采纳石雕、木刻、火铸或陶瓷塑精致图案作装饰。据碑文记载:运巨材于楚北,访名匠于天下。耗白银数百万两。总之,会馆的总体设计追求诗情画意,陈设装饰极尽富贵华丽。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4、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大家看这面琉璃照壁,是仿照北京故宫九龙壁建起的,高10.4米,宽13米,厚1.70米,单檐硬山顶,是用1000多块彩釉大方砖砌造起来的。壁的两面饰有精致剔透的二龙戏珠、龙虎争斗,丹凤朝阳、鲤鱼跳龙门、凤穿牡丹、五龙捧圣以及姿势各异的九条龙和福、禄、寿等图案。照壁正中横书义冠古今。两侧竖写两副对联浩气已吞吴并魏,麻光常阴晋与秦,经壁辉光媲美富,羹墙瞻仰对英灵。表达了山西、陕西人对关羽这个同乡仰慕追念之情。字迹采纳金黄色古写隶体,显得庄重肃穆生辉。 照壁陪衬建筑有相互对称的东辕门、西辕门、东马厩、西马厩环绕成会馆前院。我们现在进前院参观。院

5、中立有白玉雕狮一对。狮前立铁旗杆,铁旗杆高15米,重5万余斤,青石须弥座,束腰部雕天马、麒麟、狮子、异兽图,须弥座上立铁狮,旗杆穿狮而过。旗杆上有大、中、小三个云斗,每个云斗上有四个风铎,云斗间行龙缠绕,顶部原各站一只展翅欲飞的凤鸟,抗日战斗时期,东边的一只鸟被日本飞机炸掉。铁旗杆铸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据传为分节拥土铸造而成。辕门东西相对,筑于高大砖券拱门上,为单檐歇山顶。下有砖护栏围绕,高1237米,正中分别嵌石刻升自阶、阅其履匾额。 这是悬镒楼,又名八卦楼,是会馆的戏楼,兴建于嘉庆元年(1786年),竣工于道光元年(1821年),历时25年。楼高1836米,长20米,宽18

6、米,分上中下三层,为三重檐歇山顶式建筑。正脊两侧装饰有行龙、牡丹图案,中间置琉璃楼,内刻天五尺三字,楼门两边对联为此地即是普陀山,何必远求到南海。楼内竖20根合抱大柱,下有三层柱础,上层多为鼓形,下层为正方形鼓座,四周雕刻麒麟、狮子、牛、马等图案。楼北面为戏台,上挂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浩生社立悬镒楼匾额。悬镒两字系山西明末书法家傅青主所写(是从山西托来的)。楼字系叶县清末举人许靖所写。两侧石柱上分别刻还将日事重新演,聊借俳优作古人,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今亦犹昔新闻旧事扮演来毫发无差对联。舞台屏上悬挂既和县平匾额。戏台上下布满木、石雕刻图案,其内容多以古代传统戏曲有关。 这分

7、别是钟楼和鼓楼,相对称坐落于悬镒楼两侧,钟楼内悬大钟一口,钟高5尺,重2千余斤,人称聚将钟,亦称金钟报晓,鼓楼在西侧,内悬挂更鼓一面。 现在我们穿过戏楼进入万人庭院,即会馆的中心大院。院内全部用一尺见方的青石铺地,中铺甫道,甫路两边系条石,有柱洞可以搭棚,甫路左右庭院及两厢分别为男女观众场地,院内可容万人看戏,故又称万人庭院,现在我们参观的是石牌坊,坐落于大殿前3米高的月台上,其分左中右三座。 中间一座为三间四柱式,须弥座方校,柱的两侧附以抱鼓石,中柱两侧鼓面刻:俞伯牙爱琴、孟浩然爱梅、林和靖爱鹤、周敦颐爱莲、米元章爱石、嵇康爱竹、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八爱图。中坊上雕福、禄、寿三星。匾书孟氏

8、难言这浩然,相传是社旗拨贡张玉炎撰写。配坊左上刻杜甫吟诗,右上雕李白骑鲸,中坊背面上刻五福图,匾书:履中蹈和优入圣城。 各位伴侣,这是大拜殿,是会馆的主体建筑,由大殿和拜殿两部分组成,长40米,宽22米,高23.14米。殿前两侧立两块石室式单据歇山顶式石雕,高2米,宽1米,单檐硬山顶,左侧刻:十八学士登瀛洲。图中有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宇等不畏艰险,骑马沿坎坷小路登上为天下人慕向的瀛洲。 故事出于新唐书.诸亮传,唐太宗李世民为网罗人才开文学馆,以杜如晦等十八人为学士,分为三番,每日六人值宿,争论典籍,号十八学士。右侧刻渔、樵、耕、读图,下刻一河流,内行小舟,舟上老翁弯腰作打鱼状,山腰处一人担柴若

9、在行走,再上一人一牛,似去耕田,河对岸一人在读书,故为渔、樵、耕、读图。图中山水、树木、飞禽、走兽、房屋采纳汪浅浮雕、深浮雕、透雕、线雕等多种石作方法,使十八学士及渔樵耕读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大拜殿兴建于同治八年(1869处),竣工于光绪二十年(1892年),为会馆主体建筑部分。它连同石牌坊、东西腰楼、东西廊房、蒉鼓二楼、东西辕门及琉璃照壁,历时二十五年,耗费白银87788两,当时可买大米950万斤,约合五万八千农夫一年口粮。 马王殿、药王殿陪衬在大拜殿两侧,东为药王殿,西为马王殿。 在距大拜殿约50米的北面。原有早期兴建的春秋楼。楼中塑有关羽夜读 春秋的泥像,楼因此而得名。咸丰七年(185

10、7年),捻军抵赊旗镇时,由于遇到富商豪绅的踞楼反抗,春秋楼被捻军焚毁,现仅存月台遗址。 社旗山陕会馆始建至今200多年,历经风雨沧桑,其间曾患病过捻军、土匪及.军队的大肆破坏,日寇飞机的狂轰乱炸。因此,会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它原有的风貌。解放后.和政府非常重视对这座文化艺术宝库的爱护工作。1963年,会馆被纳入省级重点文物爱护重点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晋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并多次进行了全面整修工作。会馆内布置了社旗县历史文物陈设室、中原刺绣展、宫灯展、二十四孝展、社旗县名优产品展等五个展厅。 随着事业的进展和山陕会馆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参观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全国闻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郑孝攀、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土元、吕济民等对会馆的建筑艺术赞不绝口、单土元老院长参观后挥笔题写了:辉煌壮美,天下第一。吕济民题词是:艺术辉煌,绝无仅有,老专家罗哲文、郑孝攀题写了高楼杰阁巧夺天工,精雕细琢锦绣装成,会输匠艺,壮哉斯馆等题,给会馆的建筑艺术以极高的评价。社旗陕会馆的参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请大家登车,我们前往桐柏山淮源风景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