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原文_《曹刿论战》中考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4).docx

上传人:0****3 文档编号:86519673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原文_《曹刿论战》中考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曹刿论战》原文_《曹刿论战》中考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原文_《曹刿论战》中考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原文_《曹刿论战》中考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4).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曹刿论战原文_曹刿论战中考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4) 曹刿论战中考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4)文章来自:爱师网 曹刿论战阅读题 (一)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

2、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士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牺牲: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既克,公问其故故: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译文: 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文: 12曹刿请见鲁庄公的缘由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答: 13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分) 答: 14其次段描写曹

3、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他的什么特点?(2分) 答: 【答案】10(2分)徧:通“遍”,普及,普遍。牺牲:指祭祀用的牛、羊等祭品。再:其次次。故:缘由,原因。11(4分)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加呢?他们的士气已尽,我们的士气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12(2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13(2分)取信于民。(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4(2分)深谋远虑,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擅长把握战机。(2023年云南省昭通市中考语文试题) (二)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4、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士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师:肉食者鄙鄙: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加:既克,公问其故克: 1

5、1选出下列句中的“以”字与“可以一战”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B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3文中曹刿谈到了打算战斗胜败的最主要的条件,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也对此作了论述。这分别是:(2分) 文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答案】10(4分)军队鄙陋。文中指目光短浅虚报战胜,攻取11(2分)C12(4分)(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必定按实情推断。(2分,

6、精确译出“狱”、“虽”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2)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其次次击鼓士气开头衰落,第三次击鼓则士气完全消逝了。(2分,精确译出“鼓”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13(2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取信于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023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文章来自:爱师网 曹刿论战阅读题 (一)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

7、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士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牺牲: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既克,公问其故故: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4分)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译文: 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文: 12曹刿请见鲁庄公的缘由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答: 13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分) 答: 14其次段描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他的什么特点?(2分) 答: 【答案】10(2分)徧:通“遍”,普及,普遍。牺牲:指祭祀用的牛、羊等祭品。再:其次次。故:缘由,原因。11(4分)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加呢?他们的士气已尽,我们的士气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12(2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13(2分)取信于民。(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4(2分)深谋远虑,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擅长把握战机。(2

9、023年云南省昭通市中考语文试题) (二)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士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10、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师:肉食者鄙鄙: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加:既克,公问其故克: 11选出下列句中的“以”字与“可以一战”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B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3文中曹刿谈到了打算战斗胜败的最主要的条件,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也对此作了论述

11、。这分别是:(2分) 文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答案】10(4分)军队鄙陋。文中指目光短浅虚报战胜,攻取11(2分)C12(4分)(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必定按实情推断。(2分,精确译出“狱”、“虽”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2)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其次次击鼓士气开头衰落,第三次击鼓则士气完全消逝了。(2分,精确译出“鼓”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13(2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取信于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023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文章来自:爱师网 曹刿论战阅读题 (一)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1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士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

13、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牺牲: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既克,公问其故故: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译文: 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文: 12曹刿请见鲁庄公的缘由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答: 13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分) 答: 14其次段描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他的什么特点?(2分) 答: 【答案】10(2分)徧:通“遍”,普及,普遍。牺牲:指祭祀用的牛、羊等祭品。再:其次次。故:缘由,原因。11(4分)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加

14、呢?他们的士气已尽,我们的士气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12(2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13(2分)取信于民。(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4(2分)深谋远虑,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擅长把握战机。(2023年云南省昭通市中考语文试题) (二)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

15、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士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师:肉食者鄙鄙: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加:既克,公问其故克: 11选出下列句中的“以”字与“可以一战”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B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16、陈涉世家)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3文中曹刿谈到了打算战斗胜败的最主要的条件,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也对此作了论述。这分别是:(2分) 文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答案】10(4分)军队鄙陋。文中指目光短浅虚报战胜,攻取11(2分)C12(4分)(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必定按实情推断。(2分,精确译出“狱”、“虽”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2)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其次次击鼓士气开头衰落,第三次击鼓则士气完全消逝了。(2分,精确译出“鼓”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13(2分)“小大之狱,虽不

17、能察,必以情”(取信于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023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文章来自:爱师网 (三)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起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士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辄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礼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

18、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支百动。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心术) 【解释】理:规律、道理。势:形势、趋势。节:节制。穷:困厄,处于逆境。动:轻举妄动。支:支持,这里指应付。养:蓄养。自爱:这里指疼惜自己的军队。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公将鼓之故逐之凡主将之道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知势而后可以加兵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B无敌于天下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故一忍可以支百勇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D一静可以制百动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既克,公问其故。 小利

19、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知礼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13【甲】【乙】两文在作战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 【答案】9击鼓追击或追逐方法(手段、道理、规律)10C11已经战胜,鲁庄公问(曹刿)取胜的缘由。小的好处和祸害,不足以辱没我们的才能。或:小的利益(好处)和小的祸害,是不值得辱没我们的技艺(才能)的。12知礼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13都主见作战时要详察敌情(知己知彼),把握战机啊,后发制人(不轻举妄动,要抓住有利时机,一举胜利) 【参考译文】大凡担当主将的原则是,通晓事理然后可以出兵,了解敌我双方的形势然后可以增兵,懂得节制

20、然后可以用兵。通晓事理就不会屈服,了解敌我双方的形势就不会灰心丧气,懂得节制就不会陷入逆境。见了小利益不动心,遇上小祸难不躲避。小利益、小祸难不值得辱没我的本事,这样之后才能够应付大利益、大祸难。只有擅长培育本事又能保存自己的力气的人,才无敌于天下。所以忍耐一下,可以应对百次英勇的行动,冷静一下,可以掌握百次的轻举妄动。(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文章来自:爱师网 (四)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乙】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1、?”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宋史?岳飞传) 【解释】舍:驻扎休息。课:督促。注坡跳壕: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处向上跳。此处指练兵。束刍:捆扎喂

22、牲口的草料。徇:示众。劳:慰劳。统制:武官名。蹙额:皱眉,表示忧虑。 17解释下列短语。(2分) 三鼓:败绩: 不私:恂恂: 立斩以徇: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 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A甲、乙两个选段都告知我们取信于民是战斗取胜的根本缘由。 B甲、乙两个选段都没有对以少胜多的战斗场面作详细的描绘。 C甲段中“公将鼓之”与乙段中“皆重铠以习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D从乙段中可以看出岳飞虽为武将,但不乏文臣儒雅之风。 20岳飞是抗金名将,曹刿亦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依据甲、乙两段供

23、应的信息,请你概括他们分别具有哪些军事才能。(4分) 【答案】17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溃败,失败,败逃不占为己有当心谨慎、谦和的样子马上斩首(来)示众(共2分。对2个得1分,得满2分为止。关键字词是判分的主要依据。有小毛病,如写了1个错别字等,可以不扣分)18走下车察看(齐军)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登上车前横木察看齐国的军队。(对)远离家乡卫戍边疆的各位将领,派他(指岳飞)妻子慰问他(指戍将)的家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就哺育他们的遗孤。(共4分,每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19A(2分。甲选段未讲“取信于民”)20曹刿:当心谨慎;知己知彼;相机出击。(2分,每点1分,

24、用“以逸待劳、随机应变”的也对,但意思接近的不能重复给分。意对即可)岳飞:治军有方(纪律严明,抚恤死伤,颁犒军吏);取信于民;谋而后战。(2分,任意答到2点即可,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有人问:“天下什么时候太平?”岳飞说:“文臣不喜爱钱财,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每当军队驻扎休整,他就督促将士练兵,都穿上重重的铠甲来训练他们。士兵中有私拿老百姓一根绳子捆扎草料的,就马上斩首来示众。士兵晚上住宿,百姓开门盼望他们进屋,没有人敢进去。军队号令“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士兵有人生病,岳飞亲自为他配药。(对)远离家乡卫戍边疆的各位将领,派他(指岳飞)妻子慰问他(指戍将)的家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就哺育他们的遗孤。凡是有犒赏,都分给下属官吏,一点不占为己有。(岳飞)擅长以少击多。凡是有攻击(之事),就召集全部的官员一起谋划,制定策略后再攻击,因此从未有过失败。敌人因此谈论说:“摇动山简单,摇动岳家军难。”每次筹集军粮,(他)肯定皱着眉说:“东南百姓民力枯竭了!”(岳飞)疼惜贤能,礼遇士人,谨慎谦和,极具儒将风度,每次辞谢升官,必定说:“将士效力,我有什么功劳呢?” (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文章来自:爱师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