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话题作文腊八节谈腊八.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49430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腊八节话题作文腊八节谈腊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腊八节话题作文腊八节谈腊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腊八节话题作文腊八节谈腊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腊八节话题作文腊八节谈腊八.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腊八节话题作文:腊八节谈腊八东西生明,时光速流,又是一个春节即将来临,在春节来临之前,第一个 小节便是旧历年的腊月初八,按家乡的俗称叫做“腊八”。“腊八”在我的印 象里有着很深的记忆。因为“腊八”这天要吃“腊八粥”哦,每逢此时,一股 久违了的香甜也会萦绕在唇齿之间。下面是关于腊八节话题作文的内容,欢迎 阅读!篇一:腊八节谈腊八再有几天,就该过腊八节了。说起腊八节和喝“腊八粥”大家可能都不会 陌生,若是讲起腊八节的来历和喝“腊八粥”的缘由,恐怕不少人还真说不上 个子午卯酉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 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明代

2、的用料,加 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 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 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 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著名的雍和宫腊八粥,除了江米、 小米等五谷杂粮外,还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红枣、桂圆、核桃仁、葡 萄干、瓜子仁、青红丝等。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老北京的最为讲 究,掺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 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 种。人们在腊月初七

3、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 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 算熬好了。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 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 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 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头小狮 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 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 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腊八粥熬

4、好之 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 家人食用。腊八粥吃了几天还有剩余的,是个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寓意。篇二:别样的腊八粥记忆是一朵花,每年都会开得不同。腊八时节,家家都该吃上一碗粥吧。 虽然,在我对粥的回忆里,这朵记忆之花起初是那么的孱弱而迷离,似乎一不 小心,就会被迷雾给遮离住了。可是,再对往事的渐渐追溯过程中,它却慢慢 的盛开了。确实,湿冷的寒夜,吃上一碗腊八粥是再好不过了,那温暖,是会从心底 笃笃实实的漾出来。可,最初知道腊八粥,是从冰心的一篇怀人文章中。她说:腊八粥中须有 十八种干果,代表十八罗汉,是纪念先人的一种祥和食品。她的母亲是1930年

5、 腊八逝世的,所以,每年要熬腊八粥以示缅怀。从老人那冰清温婉的笔调叙述 中,我似乎能品咂出那份香甜与回忆之美。其实,即使不用十八种干果,腊八粥的主料和辅料也甚为复杂,包括大 米、糯米、小米、黄米,赤豆,粟子,红枣,粥成后还需有染红的桃仁、杏 仁、瓜子、花生、榛子、葡萄干,这样丰富的搭配,在小时的家里,是无论如 何也难以寻觅得到的。即使现在,做这样一碗粥也常需费一番心力。当我提起腊八粥时,是站在一种别致的角度,置身于一个完全笃实的环境 之中。于是,一时间,我的记忆里弥漫着一股甜糯的香味。其实,印象中,家 境清寒,似乎从没有过过腊八节的。所谓的粥,就是最简单的白米粥,而那 米,过来人都知道,得经过

6、好一阵挑拣,慢慢挑去里面的砂子、石子,洗净, 才会上锅。所就菜,不过是一些咸菜、酱菜之类的。再好一些,不过是粥里加 些红豆、赤豆之类的辅料,调节一下。但是这种简单,却是能见出寒苦度日的 功力。篇三:腊八话情今日,于学校的孤寂无奈早已融于零度的空气中了,久久不愿散去。今 日,忆及少时,无言心中,只愿天寄我思,月明我心,星随我共过。又一年的腊八,迎来的却是第一次的寂寥。北风呼啸中,孤寂空气中,零 度的心情,零度的体验,腊八的温情,只能在脑海中翻腾迭起围着一对红通通的炭火,端起一碗热腾腾的八宝饭,说说常日的琐事,谈 谈天下的奇闻轶事。岂非元亮的桃源生活相能较之?米粥中混着蜜枣、浆豆、 绿豆再加上亮晶

7、的白糖,每一勺的甘甜全融于舌尖,香气经久不散,似有 “绕梁三日”之味,沁透心脾,让人回味无穷。今日,望着碗中的“珍宝”,早已无心品尝,闲适的心情一扫而光。舀起 一勺,缓缓放入口中,无味。想想于家的无拘无束,狼吞虎咽的情景年年出 现,脸上沾了米粒也是快乐的。今日,于学校的孤寂无奈早已融于零度的空气中了,久久不愿散去。今日,忆及少时,无言心中,只愿天寄我思,月明我心,星随我共过腊 八。篇四:腊八节你们谁知道腊八粥是用什么组成的吗?我知道,是用白米、江米、小米、 菱角米、栗子、红豆、枣等煮制的,有的还加进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 子、白糖、红糖、葡萄等作点缀,使腊八粥更精细可口。我还知道关于腊八节

8、的传说:佛祖迦牟尼原来是印度的一个王子,他后来 出家修道。一次他来到一条河边,因饥饿劳累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五谷杂 粮和野果熬成粥,一口口喂他。释迦牟尼得救后,觉得这粥十分香甜可口。他 在河里洗了个澡,然后坐在菩提树下修行,在农历腊月初八这天得道成佛后, 佛教徒们把这一天叫做“成行节”。每年的这一天,寺庙僧侣就举行诵经活 动,并仿效牧羊女用五谷和果子煮粥敬佛。这个习俗慢慢传到民间,就成了腊 八节,把这一天煮的粥叫做腊八粥。关于腊八节的来历,我省民间还有一个传 说。从前有一个叫腊八的人,他自幼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习惯。后 来他成家娶了媳妇,这媳妇和腊八一样好吃懒做。腊八的父母去世时,教

9、育他 们要勤劳劳动,勤俭度日。可是他们没听父母的话,还是不喂鸡,不种田。这 样坐吃山空,没多久,就把父母留下来的粮食吃光了。到了腊月初八这天,锅里没米,灶下无柴,腊两口儿只好把囤底扫了扫。 凑了一些杂七杂八的粮食,煮了一锅粥。在这寒冬腊月,他们后悔没听父母的 话。为了记取腊八的教训,以后人们每逢这天就煮杂粮粥,以勉自己勤劳简朴 过日子。现在,河北民间仍然保留这一节日风俗。人们吃腊八粥,不再是供 佛,而成了个单纯的节日风俗。篇五:腊八粥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 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 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

10、、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 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 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一一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 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 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 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 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 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

11、那时我已有 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 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 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 了。篇六:腊八节与腊八粥每逢这一天,家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赐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 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最早开 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家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 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赐

12、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 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腊八”还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煮粥供佛。传说 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还可以增福增寿。所以人们把它叫做“佛 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很多,其中以北京的最为讲究,粥里有红枣、莲 子总计不下二十种。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在半夜 时分开始煮,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你想,这样复杂能 不好喝吗?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各种花样,再放在锅中煮。腊八 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 后才是全家人食用。一碗粥有这么多知识,中国真不愧是文明大国啊!我真自豪是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