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习俗作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493692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至习俗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冬至习俗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冬至习俗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至习俗作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冬至习俗作文在古代,冬节曾是一个隆重的日子,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 江南尤为盛行。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关于冬至习俗,仅供大家阅读参考!冬至习俗作文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 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 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 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 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 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

2、,而广东则称云 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 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 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 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 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 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 至有进补的习俗。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 龟、猪、牛

3、、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 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 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 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冬至节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 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 称“添岁”。冬至习俗作文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而且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些有趣的.习俗文化,比 如中秋吃月饼,重阳登高,七夕节示爱,但是我最喜欢

4、的还是冬至了,因为那 天可以吃到汤圆,各种口味的汤圆,还记得去年的冬至,老师利用了一节课的时间,给我们讲了冬至的来历,相关传说,相关习俗和现代人如何过冬至,还 有怎么做汤圆。冬至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根据史书记载,冬至源于汉代,盛于唐宋。清嘉录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 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关于冬至的传说是这样的: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 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 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 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讲完了这些,老师把我们分成了

5、 8个小队,我和杨晨曦、林朝植、黄颜翔、黄伟森和陈主杰分在了同一小队。最后,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视频,这个视频告诉了我们怎么包汤圆,将面 和好,馅做好,然后将面做成一个个小小的圆扁片,将馅放进去,收口,掐掉 多余的一点,搓圆。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我真期待明天的到来,希 望明天的DIY汤圆活动开展成功。冬至习俗作文很快,冬至就要到了。因为冬至可是一个大节,倍受中国人的重视,冬至 又称“冬节”,时间一般都在阳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依照我国传 统的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年又分为十二节和十二气,合称为 二十四节气,而冬至就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因为它的日子并没

6、有固定, 所以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在冬至这一天,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上,因此使得北 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我国的位置就是在北半球上。冬至过后,太阳又 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正因为 如此,冬至便成为历法上重要的节气之一。所以古人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 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就要回升了。在古代,冬节曾是一个隆重的日子,在周朝,因为周历的正月是夏历的十 一月,因此,周代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元 旦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才有的。汉代甚至在冬至 前后,从皇帝到百官都停止办公,全部休假,就像现

7、在的过年。富人都喜欢过 节,于是又有有者冬至夜,无者过一夜、富人吃一夜,穷人冻一夜的俗 谚。冬至要吃美食是人们过节的传统习惯,中国大地冬至的食俗南北不同。冬 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 说。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浙江等地每逢冬至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 齐,嫁出去的女儿也要赶回婆家。家家户户要做养麦面吃。习俗认为,冬至吃 了养麦,可以清除肠胃中的猪毛、鸡毛。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 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 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藏、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 年长高,图个吉利。冬至吃狗肉

8、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 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 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 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冬至进补,养生益寿,既可治病,又可防病,经医学家们证实,冬天调养 得好,春夏发病就少。正是基于这个观点,冬补应以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为 宜。可用各种鱼类及牛、羊、狗肉,加放中药人参、黄黄、桂圆、红枣等,或 做汤、或为膳。只要脾胃吸收好,进补后定会使人储备更多的能量,从而增强 免疫抗病能力。总之,凡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久病体虚,劳力过度,劳神内 耗,产后,术后及亏虚早衰者,均为冬至

9、进补的对象。冬至习俗作文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 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 ”,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己经长了一岁。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圆时,经常应 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们每到 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 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如果这时家里有孕妇的话,冬 至圆发了,就会生男,否则就会生女。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 利。吃到最后只剩两粒,己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剩下一颗,单身未

10、婚者将会 凡事顺利。还有些家庭在傍晚,用应时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也有在这一天 晒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臧起来,留给日后 有病的人煮粥吃。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 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 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 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 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 象征家庭和谐、吉祥。冬节甜丸一般在天亮前煮熟,家人起床后,都要吃一碗“冬节丸”,潮汕

11、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 家已加了一岁。孩子们最盼吃这碗甜丸,往往夜里醒来都要问天亮了吗?然而天 好像要与孩子们开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节夜,啰啰长,甜丸未 煮天唔光”的童谣。其实,每年到了冬至这一天,夜的时间最长,冬至过后, 才逐渐变短。昔时潮汕城乡在冬至日还有以甜糯米丸拜“司令公”,备三牲祭 祖和扫墓的习俗,冬至扫墓叫“过冬纸”。人去世未满三年,后代扫墓应在清 明节“过春纸”,以后才“过冬纸”。冬至扫墓,因为冬天少雨,阳光充足, 在山野举行祭祖较为方便,也借此郊游,起娱乐身心作用。冬至节,全省大部分地区习惯吃饺子,传说冬至节吃了饺子不冻耳朵。山 区传统是吃糕。晋南地区兴盛熬油菜根米汤喝。也有的地方是吃馄饨,有“冬 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南方有些地区冬至吃汤圆,据说是从赤豆糯米饭发展而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