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爱》同步练习 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含答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476822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兼爱》同步练习 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兼爱》同步练习 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兼爱》同步练习 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兼爱》同步练习 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7 *兼爱一、通假字:写出以下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1 .当察乱何自起.故不孝不慈亡2 .故盗贼有亡*二、一词多义:解释以下加点的字。不知疾之所自起,那么弗能攻L攻诸侯之相攻国、术业有专攻不知疾之所自起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2.疾.欲赴诉于王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当察乱何自起,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恶得不禁恶而劝爱4.劝4劝君更尽一杯酒(恶施不孝.心|交相恶那么乱五、1 .句式: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译文: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2 .句式: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子爱自,不爱父,故亏父而利自“。译文:儿子爱自己,不爱父亲,所以使父亲受损失而使

2、自己得利。3 .句式: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这也是天下人所说的混乱。4 .句式: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察此自何起”。译文:考察这些(混乱)是从哪里产生的呢?八、X “一样”错误。墨子主张爱的无差异,儒家强调爱的差等观,二者在出发点、 落脚点和方法上均有异。1. VV片段阅读练.孔子和墨子都主张“爱人”。1 .孔子主张把孝悌视为根本,在此基础上推己及人,关爱他人;而墨子主张无差异 的普遍之爱。参考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孝顺父母,在外敬爱兄长,谨慎而守信,博爱众人而亲近 仁者。做到这些还有余力的话,就用来学习礼仪制度和文化知识。” (论语学而)墨子说:“用互相关爱、互相使对方得利的方法去

3、改变它那些爱别人的 人,别人也会跟着爱他;使别人得利的人,别人也会跟着使他得利。”(墨子兼爱中)2 .非攻.墨子主张“非攻”,而“诛”并不是“攻”。武王秉承天命,顺应民意,诛杀 暴君,还天下太平,这是在行圣王之道,所以墨子仍然尊之为“圣王”。由此可知, 墨子立场鲜明,他反对不义战争,并不反对正义战争。参考译文(假如)现在有一个人在这里,看到的黑色较少时说是黑色,看到的黑色多了 时就说是白色,那么大家一定会认为这个人不知道白色和黑色的区别;尝到的苦 较少时说是苦的,尝到的苦多了时就说是甜的,那么大家一定会认为这个人不知 道甜和苦的区别。现在,对做了小的错事的人,人们明白他是不对的并且谴责他; 对

4、做了大的错事如攻打别人的国家的人,人们却不知道谴责他,反而跟着称赞这 种行为,说这是义。这能说是知道义和不义的区别吗?因此可知天下的君子,在分 辨义与不义上,思想是混乱的。(墨子非攻上)周武王即位,梦见三位神仙说:“我们已经使殷纣沉湎于酒色,你去攻打他, 我们一定使你彻底战胜他。”武王于是去攻打纣这个胡作非为的人,推翻商朝, 建立周朝,上天赐给武王黄鸟之旗。武王战胜殷商后,接受上天的赏赐,命令诸侯 分祭诸神,并祭祀纣的祖先,政令通达四方,而天下没有不归顺的,于是继承了汤 的功业,这就是武王诛纣的原因。如果从这三位圣王(禹、汤、武王)来看,他们这 样做不叫作“攻”,而叫作“诛”。(墨子非攻下).

5、言行一致3 .荀子对治国者的建议:一定要摒弃言善行恶的伪善者。(或:荀子是从用人的角 度对治国者提出建议的。)墨子对治国者的建议:一个人言而不行,是不能治身的,而不能治身也就不能治国。 (或:墨子是从修身的角度对治国者提出建议的。)参考译文嘴里能讲出来,自身乂能做到的人,是国家的珍宝。嘴里不能讲出来,但自身 能做到的人,是国家的大器。嘴里能讲出来,但自身不能做到的人,是国家的用具。 嘴里说的是善,而自身行的是恶的人,是国家的妖孽。治理国家的人要尊重珍宝, 爱惜大器,任用用具,除去妖孽。(荀子大概)墨子说:“从事政务的人,嘴中这样说,自身一定要这样做。如今你口中这样 说,自己却不这样做,这是你自

6、身的混乱。你不能治理好自身,怎么能治理好国政 呢?你姑且先防范你自身的混乱吧!”(墨子公孟)4 .爱的基础:兼爱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仁爱是建立在血缘的基础上的。爱的关系:兼爱一定是双向交互的;仁爱那么不一定,可以是单向不求回报的。爱的含量:兼爱是无差等的、均衡的;仁爱是有差等的、不均衡的。参考译文孔子说:“仁,就是爱人。亲爱亲族是最大的仁。”敬爱自家的老人,从而推广到(敬爱)别人家的老人;保护自家的小孩,从而 推广到(保护)别人家的小孩。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但谈不上仁爱;对于百姓,仁爱他们,但谈 不上亲爱。亲爱亲族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墨子的丧葬观是“节丧薄葬”。

7、孔子的丧葬观是“久丧厚葬(守丧三年)”。5 .孔子提倡周礼,久丧厚葬是周礼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孝的重要表达,反映了宗法 制度下的伦理思想,根本出发点是维护阶级统治。墨子是平民出身,认为久丧厚葬 是一种奢侈的行为,不利于社会开展。参考译文所以古代圣王制定丧葬的原那么,说:“棺木三寸厚,足以让尸体在里面腐烂就 行;衣衾三件,足以掩盖尸体的丑陋之处就行。至于下葬,下面不挖到泉水,上面不 使腐臭散发,坟墓宽三尺,就足够了。死者埋葬以后,活着的人定不要长久地哭泣, 而应赶快从事本业,人人各尽所能,来互相使对方得利。”这就是圣王的法那么。所以墨子说:“现在天下的士君子,内心确实想施行仁义,追求做上士,对上想

8、 要符合圣王之道,对下想要符合国家、百姓的利益,所以就应当像节葬那样来治政, 而不可不仔细考察,原因就在这里啊。”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6具,故人具鸡黍具告以事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7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虽父之不慈子焉能治之视人之室假设其室三、古今异义:写出以下加点词语的古义。1 .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古义:今义:家庭,人家;家庭的住所。2 .起不相爱 古义:今义:互相爱慕。四、词类活用才旨出以下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1 .故亏父而自利 *.故亏兄而自利2 .兄之不慈弟五、特殊句式由旨出以下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1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句式:译文:2

9、.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句式:译文:3 .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句式:译文:4 .察此何自起?句式:译文:六、文化常识:判断以下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1 .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其主张的“兼爱”与儒家主张 的“爱人”一样。().大夫,古代职官等级名。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世 遂以大夫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2 .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握军政大权,但按礼要 服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片段阅读练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子曰:“弟子入那么孝,出那么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那么以学文。(论语

10、学而)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 者,人亦从而利之。”(墨子兼爱中)1 .上述材料中,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2 .简析孔子与墨子上述主张的差异。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3-4题。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日黑,多见黑日白,那么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 日苦,多尝苦日甘,那么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那么知而非之;大为非攻 国,那么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 辩义与不义之乱也。(墨子非攻上)武王践功,梦见三神曰:“予既沉渍殷纣于酒德矣,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 武王乃攻狂夫,反商之周,天赐武王黄

11、鸟之旗。王既已克殷,成帝之来,分主诸神, 祀纣先王,通维四夷,而天下莫不宾,焉袭汤之绪,此即武王之所以诛纣也。假设以此 三圣王者观之,那么非所谓“攻也,所谓“诛”也。(墨子非攻下)注践功:当为“践昨”的误写和位。反:倾倒,推翻。之:“作”字的误写, 建立。来:同“红,赏赐。维:相当于“于”。3 .上述材料主要表达了墨子的“”主张。4 .武王身为商纣之臣却举兵诛纣,而墨子仍然尊之为“圣王”,为什么呢?请结合第二 那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九、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6题。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 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12、,任其用,除其妖。(荀子大概)子墨子日:“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 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子姑亡子之身乱之矣!”(墨子公孟)注亡:“防字的误写。5 .上述两段文字都强调了(填成语)的重要性。6 .荀子与墨子的观点各有侧重,请简要谈谈两者的不同。十、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7题。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 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兼爱)假设使天下兼相爱,爱人假设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假设其身,恶施不 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假设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兼爱)子日:“仁者,人也,亲亲

13、为大。”(中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日:“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 而爱物。”(孟子尽心上)7 .比拟“兼爱”与“仁爱”的不同点。H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9题。故古圣王制为葬埋之法,日:“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 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假设参耕之亩,那么止矣。死那么既已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 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此圣王之法也。故子墨子言日:“今天下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 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假设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者,此也。“(墨子节葬)8 .墨子对于丧葬的观点是什么?联系所学,说说孔子的丧葬观。9 .你觉得造成两人丧葬观不同的原因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 .同“尝”,尝试.同“无”,没有2 .同“又”,表示进一层、L治疗 进攻,攻打 学习、研究.疾病憎恨劲疾迅速,这里指“快”2 .同“尝”,尝试 对等,比得上 掌管.鼓励 劝说,劝导3 .相当于“何”“怎么憎恨.完备、齐全 备办、准备 详细4 .于是 兼词,相当于“于此 从哪里.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它 助词,的1 .卿大夫的封地。2 .互相关爱、友好。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损失1 .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利.形容词作动词,慈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