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读书笔记分享.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470782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读书笔记分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读书笔记分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读书笔记分享.docx(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读书提供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如果要在中国找一位其思想可以用来应对现代生活的 种种问题的人,非“心学”宗师王阳明莫属:为什么从学校毕业后还需要继续学习?为什么我们的认知和行动总是有差距?为什么我们不应随意给事件或他人贴标签?在这本书中,徐英瑾教授深度解读了王阳明心学的“四 句教”,帮助初学者掌握王阳明哲学的精髓,收获一种开阔 的心境和天地一体的思维方式,在人生各场景中游刃有余。王阳明晚年的时候,对他的哲学进行了概括,概括以后 就是这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无善无恶心之体,实际上讨论的是一个先验之心的本然 之状态。先验之心,就是指没有和经验世界发生具体的纠葛;有善有恶意之动,指进入了经验状态的心,在意志和意 念的影响下,产生了种种善恶分辨。这是已经从先验的状态 进入了经验的状态;知善知恶是良知,是已经经过了初步与经验世界交流的 心,它产生出了一个反思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可以通过 良知来确定哪些行为是善的,哪些行为是恶的。最后一句话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上述这些关于善恶的 反思性知识需要在行动中得到印证,由此到达善的认识和善 的行为的高度合一,也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您做到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