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讲两次鸦片战争 导学案--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454565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 16讲两次鸦片战争 导学案--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 16讲两次鸦片战争 导学案--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6讲两次鸦片战争 导学案--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 16讲两次鸦片战争 导学案--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6讲 两次鸦片战争(基础落实案)【课程标准】1 .中外历史纲要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对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 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地主阶级抵抗派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2 .选择性必修1.1 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选必1第16课)2.1 了解工业革命后工厂制传入中国的影响。(选必2第5课)2. 2 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选必2第11课)2. 3 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开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选必2第14课)2.1 了解人口地域转移在当地社会中产生的文化认同,认识华工对

2、美洲及大洋洲开发作出的 贡献。(选必3第7课)2.2 了解西方的殖民扩张与文化扩张。(选必3第12课)【考情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在新旧教材中均作为重要知识呈现,在高考中也是高频考点,山东卷考察集中 在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探索方面,考查方向主要侧重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 角度。【时空框架】【概念清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殖民主义、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关税自主权、“师夷长技 以制夷”【知识梳理】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中国西方政治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阶级矛盾激 化,农民起义不断。资本主义迅速开展,确立资本主义民主 制度经济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 农业文明。进行了

3、工业革命(工业文明) 对市场和原料需求强烈。文化文化专匍J,科技落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近代 科技开展外交闭关自守,盲目自大;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并把矛头指向中国军事冷兵器为主装备落后坚船利炮思考:1、在鸦片战争前,中国输向英国的主要商品是什么?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英两国地位如何?为了改变这种地位,英国采取了什么措施?C.努力走出天朝上国的幻梦D.对司法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仍懵懂无知7、洋务派巨擘左宗棠主持重刻海国图志,在该书序中慨言:百余年来,中国“水陆战备少弛”,英吉利“蹈我之瑕,构兵思逞”,“廿余载,事局如故”,“然同、光间福建设局造轮 船,陇中用华匠制枪炮”,“此魏子所谓师其长

4、技以制之也。”这一认识反映了()A.左宗棠、魏源顺乎世界之潮流迈出变法第一步B. “师夷长技以制之”是洋务派自强之道的思想先导C.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的变化D.以“中体西用”寻求变革,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8、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9、材料:一份奏折鸦片战争时,

5、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 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该国 王已物故四年,并无子嗣,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为今之国王。该国有大族二十余家,皆 其国之权臣,议事另有公所。只须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约束,揣其词意。或前此粤省烧毁之 烟,其中即有各该权臣之物。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 上下?且系年轻弱女,尚待择配,那么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 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故求索不专在通市。选自琦善奏探询英国各情 形折(1)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琦善获得了哪些情报?(4分)(2)你如何看待琦善的这份奏折? (8分)参考答案【素养提升1119世纪40

6、年代,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西方的商品、货币、商人和传教士早 已来到东方,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应对新格局,将决定一个民 族、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前途。偌大的清王朝不能自省,沉迷于唯我独尊的朝贡贸易体系之中, 闭关锁国,孤芳自赏,统治危机不断加深。【素养提升2】“亚罗号”事件是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其真实目的是进一步翻开中国市场。【素养提升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国等侵略者为进一步翻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 的战争。英国在中国进行的烧杀虏掠等一系列残暴行动,充分暴露了英国的真正意图和丑恶 行径,也说明“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借口是站不住脚的。【

7、素养提升4】关税自主权。影响:便利于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破坏中 国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开展提供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训:我 们必须了解国际关系准那么,主动开放,方能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获得平等待遇)。【高考真题】DACB【阶段特征】1、政治方面: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 盾,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中国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对外开放”,顺应 了历史开展的潮流。2、经济方面: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思想文化方面:列强肆意

8、破坏中国文化遗产,传播宗教和西方文化;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科 技和思想,促进了中国思想、教育的近代化。【跟踪练习一】参考答案110: CADBB BDDBD11 . (1)闭关锁国政策。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身统治;天朝上国的心态,维持皇威。与西方接触,开展外交。洋务运动(或答具体措施均可)。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等”。(其他言之有理亦可).例如1:论题:传统小农经济的解体和近代工业的兴起阐述: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以后,洋货涌入,中国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工也兴起,传统的小农经济

9、 进一步遭到冲击。尽管近代工业在中国经济结构中不占主导地位,并不断受到阻碍,但依然 艰难地开展,推动中国逐步向近代社会转型。例如2:艰难的曙光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论点: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沉睡已久的古老帝国终于被来自西方的炮火叫醒。随着西方势 力的入侵,中国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遭受全面的冲击。但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民 族的生存和强大,展开了艰难的探索,虽然道路充满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分层论述:在军事上,有八旗兵、绿营兵、新军、海军等;开设各种兵工厂,生产现代化的 兵器;学习西方的军事制度。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发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开始封建君主专制向君主立 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的探

10、索。在经济上,发动洋务运动,民族工商业得到开展,并产生“实业救国”的经济思想,由传统 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在文化上,从魏源和林那么徐到康有为、梁启超与严复,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不断深入地学 习西方的先进知识。总结:李鸿章曾说,近代中国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中国遭受西方的全面冲击并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虽然过程艰难,但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努力,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跟踪练习二】参考答案18: BABDB DBA9、(1)水平1:能区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并能从材料中提取重要的信息(4分)英王亡故、新女王年轻;英国由大族选出权臣执政,不受王室控制;中国禁烟造成英国权臣 的财产损失。水平2

11、:能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但无法区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2分)其他答案:无法从材料中提取信息。(0分)(2)水平1:能根据文本作者的立场、视角、偏见等对文本进行评价(8分)琦善获得了一些能反映当时英国状况的情报,但他囿于见闻,仍以中国的传统观念,如蛮夷 之国、礼义廉耻和君臣上下等来解读这些情报。因此琦善的报告对英国政情、英国大臣的操 守和鸦片战争如何发生均有一定的误解。水平2:仅能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4分)其他答案:仅能复述材料中的内容(0分)参考答案:中国输向英国的主要商品是茶叶;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贸易顺 差)地位,而英国处于入超(贸易逆差)地位;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2、在正当

12、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了扭转 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损害中国人的健康,加 剧政治腐败;削弱军队战斗力;加重劳动人民负担。二、两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因为根本原因和性质相同, 所以是继续。)(一)鸦片战争 (1840. 61842.8)1、导火线:虎门硝烟(1)原因:鸦片战争前,外国商人逐年扩大对华鸦片走私,使中国一年流失的白银超过1000 万两。鸦片战争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加剧了政治腐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加重了劳动 人民的负担。(2)过程:面对广州外海的鸦片走私,道光皇帝特命湖广总督林那

13、么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 州禁烟。1839年6月林那么徐将英美商人呈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3)影响:虎门硝烟向世界说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措施 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宣布对华发动战争。2、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要翻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直接原因:林那么徐虎门销烟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 放五口通商等。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附件:包括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1844 年中法黄埔条约:通

14、过这些条约,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 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概念延伸】领事裁判权指假设外国人在中国违法,中国司法部门无权处理,必须交由外国 驻中国的领事处理或共同处理。它破坏了中国的独立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指一国今后如果给其他国家新的特权,原缔约国也可同样享 受。片面是指最惠国待遇只由一国单方向给予另一国。所以,只要列强中的一个国家迫使 中国给其某一特权,其他列强都能自动享受。它破坏了中国的外交独立主权,危害极大。要求:掌握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教材92页)(协定关税最能表达英国侵略目的;领事裁 判权又称治外法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又称一体均沾或利益

15、均沾原那么)3、战败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农耕文明无法抗衡工业文明。4、影响:(1)政治: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开展的道路被迫中断。(2)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耕织别离、自给减少),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思想: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4)外交: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对外开放(5)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根因:进一步翻开中国市场、直因:请政府拒绝修约、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 2、过程(18561860):英法为侵略国、美俄为帮凶 暴行:火烧圆明园、在广州的屠杀。 3、结果

16、:1858年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与俄国签订北 京条约掌握条约的内容及危害(教材93页)4、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内河航行权)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洋务运动兴起,中国近代化运动开始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关税自主权】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 税自主权。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那么例”。 这项规定开了协定关税的恶例。此后的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进一步强化了西方列强的协定关税权。根据这些条约和片面最惠国待遇规定,中国失

17、去了自 主调整税率的权力。不仅如此,掌管中国国境关税的海关大权也长期把持在外国人手中。 三、鸦片战争后的经济(-)外商企业出现:鸦片战争以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二)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2、表现:(1)洋纱的涌入使“纺”与“织”别离,洋布的输入造成“耕”与“织”别离 (2)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减少了它们在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3、影响:经济:促进中国商品经济开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政治:从根本上冲击了封建统治思想:使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发

18、生巨大变化(易错: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三)洋务企业的出现L背景:内忧外患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3,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目的:维护清朝统治4 .代表:中央:奕诉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内容:(1)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2)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近代民用工业(3)筹划海防,初步建成三支海军(4)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结果:失败(以甲午中日战争惨败为标志)8影响:进步性:(1)引进了西方近代科技,培养了科技人才;(2)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开展;(3)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9、;(4) 一定程度上抵抗了外国经济侵略;(5) 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封建经济。局限性:只学技术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没能使中国走向富强。(失败根本原因)(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条件:(1)外商企业的刺激(丰厚利润)(2)洋务企业的诱导(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 备)(3)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提供市场和劳动力)2、产生概况(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创办者:官僚、地主、商人(3)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堞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1)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2)比例失调,集中于轻工业领域(3)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4)

20、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开展艰难。四、鸦片战争后的文化(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1)鸦片战争的失败,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2) 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国门被迫翻开,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 击。2、代表人物及贡献(1)林那么徐:在广州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收集情报和国际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 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2)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一书,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 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海国图志是近 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21、二(3)徐继畲:撰成瀛寰志略一书,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3、意义:这些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概念延伸】“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语出魏源的海国图志。“师”是“以 其为师”的意思。“夷”指西方的洋人。长技:先进的技术,当时的中国人认为中国的政治 制度、经济制度等都比外国好,唯一不如外国的就是坚船利炮,这里主要指学习西方的军事 技术。制:制约、制服。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向洋人学习先进军事技术,用以抵抗洋人的侵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2 .主张: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

22、技以自强”的思想。3 .含义: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 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4 .目的: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5 .实践:(1)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创立近代海军, 派遣留学生等(2)这一时期,西学的传播渠道大大增加:a. 1862年,旨在培养外交和翻 译人才的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相继开设了英文、法文和俄文等馆,还增设了天文算学馆 b、清政府创办一些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严复、詹天佑等是中国较早接受西 方教育的近代知识分子。C、1868年,专门引进、翻译西方书籍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 大量军事、工程方面

23、的书籍得到翻译。6 .评价:(1)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2)洋务运动时期的“中体西用”之 争,仍局限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没有涉及西方政治制度。(3)冲击了 传统的保守思想,客观上为西学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的解放。(4)洋务 运动的失败,说明“中体西用”的思想行不通。【概念延伸】“中学”与“西学“中学”意为以孔孟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其核心是纲常名教。“西学”那么指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西方资产阶级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误区警示地主阶级抵抗派以林那么徐为代表,洋务派以李鸿章等为代表,两者虽都属于地主阶级派别,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

24、抵抗外来侵略;而洋务派那么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维护清朝统治,镇压人民对抗斗争,也含有抵御外侮的意图。五、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生活(一)近代化城市:1、背景: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 国沿海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成为通商口岸,逐渐开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2、表现:(1)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开展、壮大,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员进城, 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城。(2)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开展:中国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 要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兴旺的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此后, 自来水、电力、公路、电报、 等事业也逐渐开展起来。但是,当时城市

25、基础设施建设水 平依然有限,且很不平衡。(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1)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这些医院分科 完备,技术先进。医生凭借医疗设备,对各种疾病作出诊断,广受欢迎。牛痘接种法、麻醉 术、放射技术以及其他近代西医成就陆续被引入中国。(2)西医院校的建立:它们把教学、 科研与临床结合在一起,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3)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借鉴了西方的 公共卫生措施,推广自来水、改善食品卫生状况、处理垃圾与粪便等,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 初步开展起来。(三)华工出国1、背景:(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 19世纪初,英美等国开始陆续 公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黑

26、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3) 19 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2、华工开发美洲:(1)华工的形成a、华工被运往美洲等地,形成了苦力贸易b、葡萄牙、 英国、美国等国的殖民者往往迫使华工签署契约,让华工以未来假设干年的工资支付运输费用, 获取了巨额利润。C、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绑架成 为苦力。3、华工的贡献:(1)华工是美国加利福尼亚金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的 主要劳动力。19世纪70年代,加利福尼亚的华工人数已有十几万。(2)加勒比群岛、秘鲁 以及古巴等地,也有成千上万的华工。3、华工开发大洋洲:19

27、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到1858年,华工人 数已超过4万。在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上,华工在种植园和矿山辛勤劳动,促进了这些地方的 开发。第16讲两次鸦片战争(素养提升案)【素养提升1】阅读教材P91“思考点”:分析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思考中国在当时 国际格局中的处境?【素养提升2】阅读教材P92“历史纵横”: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何联系? 你如何认识?【素养提升3】阅读教材P93“学思之窗”: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抵抗英国侵略的正当 性?【素养提升4】鸦片战争的影响材料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方代表提出增加补充条款,英方乘机诱骗。在随后签订的补 充条约中,26类

28、160余项货物税率由两国协定的方式规定了下来,清政府也就从此承当了 相应的条约义务,从而在实际上丧失了单独改变税率(实际税率在5%左右,为当时世界最低) 的权力。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 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摘编自蒋廷献中国近代史材料反映中国的哪一主权遭到破坏?分析该主权遭破坏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o结合材 料,指出从当时的外交失败中应吸取的历史教训。【高考真题1】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 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

29、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高考真题2】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 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 攫取的特权是()A.领事裁判权B.开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国待遇D.居住及租地权【高考真题3】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 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抗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

30、的器物与制度 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高考真题4】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局部内容,该谕旨()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一门、宁波上海但不准 久住樨为巢穴 二福州不准开放,不 舟已可改为泉州 三在港仍箜抖-赞借. 四时于电掂不ft反时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阶段特征】【跟踪练习一】1、(2016 全国I卷)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 “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二这种状况说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31、2、(2018 天津高考)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慎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 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假设查无夹带 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清楚,情甘帖服。”这说明当时()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3、(2018 课标全国H, 28) 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 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 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32、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4、(2019 课标全国III, 28)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 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开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5、(2015 山东高考)“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 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 强调的是()A.中国近代历史开展中西方的主导性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C.中国

33、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6、(2014 北京)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 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7、(2013 海南)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 而复两税(唐代税制)J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祖宗之法缺乏守C.变者天下之公理D.托古改制8、(2013 四川)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

34、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 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对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开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对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9、(2012 北京)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J假设对此进行补充,以下选项正确的选项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10、(2011年福建)林

35、那么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 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 ”在这里,林那么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队战斗力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11、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那么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队战斗力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11、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材料一 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英国使臣马夏尔尼说

36、: “彼等以为苟不如此,那么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J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初)恭亲王和文祥首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防止的,并且可以 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时期的对外政策,并概括其原因。材料二反映的清朝统治者对外态度是什么?他们在实践中是如何表达的?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对外政策变化的原因。12、(2017 全国全卷)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12分)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

37、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 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 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 在这个大变化上”。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 史等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 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跟踪练习二】1、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 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

38、”意识B.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反对专制,提倡“致良知”2、下表反映的是1843年我国局部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变化情况(单位:%)。导致此时我 国关税税率变化的原因是()进口 货物1843年前的 关税税率1843年的 关税税率出口 货物1843年前的 关税税率1843年的 关税税率棉花 (担)1. 740. 4浙江丝 (担)23. 7310棉纱 (担)2. 1 11广东丝 (担)10. 5710原色洋 布(匹)0. 370. 10茶叶 (担)62. 5A.中国关税自主权被破坏B.五处通商口岸被开放C.英国割占中国的香港岛I).清政府承当巨额赔款3、185

39、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文书写,遇有文词辩论之处,以英 文为标准。这一规定()A.推动了近代教育产生 B.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权利C.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 D.促进了近代工业的产生4、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的两年内,先是俄国拒绝与理藩院继续往来,将理藩院致俄 国的照会原封退还,接着美、英、法三国公使中止与管理通商事务的地方总督兼钦差大臣的 关系,都将其照会直接送到军机处。这一做法()A.说明英国对清政府存在着明显的歧视B.使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C.反映出天津条约是一个屈辱的条约D.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5、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 革命,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 立。纵观近代中国百年巨变,前后相继,波澜壮阔,从中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近代中国() A.历史演变的主要线索 B.历史进步的基本趋势C.历史过程的因果关联 D.历史变化的循环往复6、论及晚清时期的不平等条约,有学者注意到:“签署治外法权条款那么是出于以下权宜的想 法,即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一一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 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清政府的这种认知反映了()A.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B.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