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猎诗中的盛唐气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410986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射猎诗中的盛唐气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射猎诗中的盛唐气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射猎诗中的盛唐气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射猎诗中的盛唐气象.docx(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射猎诗中的盛唐气象射猎是武人的活动,文人参与的机会不多,所以描写射猎的诗歌数量较少,名篇更是罕见。王维的观猎向称 唐代射猎诗中的名篇:中唐姚合的极玄集仅选王维诗三首,晚唐韦庄的又玄集仅选王维诗四首,此诗皆在其中。 清人沈德潜对之交口称赞:“神完气足,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此律诗正体。”(说诗眸语)观猎果真如此完美吗?让我们先读作品:“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清人张谦宜赞日:“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又一句空摹声势,一句实出正 面,所谓起也。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二句猎之排场热闹处,所谓承也。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2、,二句乃猎毕 收科,所谓转也。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二句是勒回追想,所谓合也。不动声色,表里俱彻。此初唐人气象。(茧 斋诗谈)称王维为“初唐人”是为小误,但“不动声色,表里俱彻”二语说得极好。具体地说,以“风劲角弓鸣”一句开头, 真乃先声夺人。朔风劲吹,弓弦自鸣,既点明射猎之季节,又成功地渲染猎场之气氛。首联铺垫既足,又点明射猎的主 人公是一位将军,次联似应正面描写将军自身,但诗人仅从猎鹰与坐骑着眼,而且并不正面描写鹰之劲鹫与马之雄骏, 仅用“草枯”来形容鹰眼之锐利,用“雪尽”来形容马蹄之奋迅。清人王尧衢评此联日:“草枯雪尽,承风劲之时。鹫鹰、骏 马,是出猎之具。草枯而鹰眼疾,雪尽而马蹄轻,

3、宛然有矫健当前之态。”(古唐诗合解卷八)确实,从“草枯”到“鹰 眼疾”,从“雪尽”到“马蹄轻”,这是第一层烘托。“疾”与“轻”本是抽象的状态,然经此烘托,那么情景如在目前。此外尚有第 二层烘托,即从鹰、马之劲鹫雄骏到将军之矫健孔武,将军才是操纵雄鹰、驾飘骏马的猎者,也是诗人观猎的主要对象。 虽然在字面上将军未露身影,但是整联诗的渲染烘托都指向着他,清人施补华云:“草枯一联,正写猎字愈有精神。” (崛佣说诗)这个“猎”字,当然是指射猎的主体将军而言。次联把射猎的细节写得如此生动,第三联便转而交代射 猎的规模。将军出猎,当然率领着一批将土,当然会涉及较大的地理范围,“新丰市”与“细柳营”皆是汉代的

4、古地名,此诗 中用来泛指长安附近,清人赵殿成解释合理:“汉书内地名,诗人多袭用之,盖取其典而不俚也。兴会所至,一时汇 集,又何尝拘拘于道里之远近而后琢句哉! ”(王右丞集笺注卷八)况且“细柳营”原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兵之处,此 处借用,既是对将军身份的赞美,又含有将军治军严明,军士射猎结束即返归军营之意,措辞得体。未联写归营后回望 射猎之处,余味不尽,且“射雕”本乃对善射者的赞誉之词,“射雕处”三字暗含适才的射猎所获甚多之意。清人王士稹云: “为诗结处总要健举,如王维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何等气概! ”(然灯纪闻)后人对于观猎交口称赞,或赞赏其布局章法之整密,如清人施补华评日:“起处须有峻增之

5、势,收处须有完固 之力,那么中二联愈形警策。收处作回顾之笔,兜裹全篇,恰与起笔倒入者相照应,最为整密可法。”(崛佣说诗) 或重视其风格之蕴藉与意境之浑成,除了前引论及具体字句者外,更有从全篇着眼者,例如清人李因培评日:“返虚积健, 气象万千。”(唐诗观澜集)卢群那么评日:“一片神行。”(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那么评日:“前半极琢造, 然亦全见生气。后半一气莽朴,浑浑落落,不在句字为佳。此等绝尘,沈、宋仿佛,雄才矣。”(同上)这些意见其实都 包含着一种指向,即观猎一诗典型地表达了盛唐诗的风格优点。宋人严羽云:“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 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

6、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 无穷。”(沧浪诗话诗辨)清人贺贻孙云:“看盛唐诗,当从其气格浑老、神韵生动处赏之。字句之奇,特其余耳。” (诗筏)此种观点因意蕴模糊而颇遭论者诟病,但确实说出了盛唐诗的重要风格特征,即风格蕴藉、意境浑成。王 维诗“每从不着力处得之”(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一一),堪称此种风格的代表诗人,观猎就是这种风格的典范 作品。所谓盛唐气象,正可从此种地方领会之。我们还可从比拟诗学的角度来说明之。张祜的观徐州李司空猎,是中唐诗中射猎主题的佳作,人们往往将其 与王维观猎相提并论。比方白居易就说:“张三作猎诗,以较王右丞,予那么未敢优劣也。”(见范掳云溪

7、友议) 清人施闰章那么谓白语“尚非笃论”(蟆斋诗话)。我认为两诗的优劣正表达了不同时代的诗风之差异,不妨将张祜诗 当成分析王维诗的参照对象。张祜观徐州李司空猎如下:“晓出郡城东,分围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背 手抽金镀,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从谋篇布局来看,此诗与王维观猎有相似之处:首联都是交代 射猎地点,王诗明言渭城,张诗虽泛言“郡城东”,但题中已有“徐州”二字。中间二联皆是具体的描写:王诗先刻画射猎之 得天时,又形容猎场范围之广阔。张诗那么先写射猎阵容之雄壮,再写射手身姿之英武。尾联皆紧扣题中之“观”字:王诗 写归途中回望刚才射落大雕之处,张诗那么写众人遥观射落之雁

8、。不妨推测,当张祜写此诗时,王诗正是他心中的范本, 故有所因袭。当然张诗并未亦步亦趋,其颈联对射手抽箭张弓的动态描绘,相当生动,为王诗中所阙如者。其尾联以万 人齐指一雁落空来形容“观”字,渲染气氛也相当成功,故清人李怀民称其“声色俱到”(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然而 从风格气象来看,二诗毕竟颇异其趣。清人施闰章评张诗“与右丞气象全别”(蟆斋诗话),清人吴乔那么评张诗云:“精 神不下右丞,而丰采迥不同。”(围炉诗话)平心而论,张祜诗置于中唐诗坛上堪称佳作,但与王维诗相比,总觉得 境界有点狭小,手法有点拘谨,不如后者之浑成自然,韵味无穷。如从诗歌主题的角度来看,张祜的目光紧盯着射者自 身唯恐有失,王维却悠然自得地纵目四望,这说明盛唐诗人胜过中晚唐诗人的关键在于胸襟气度。所以对读张祜的射猎 诗,可以更真切地体会王维观猎诗所反映的盛唐气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