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地基和基础液化土和软土地基.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410733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地基和基础液化土和软土地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天然地基和基础液化土和软土地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然地基和基础液化土和软土地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地基和基础液化土和软土地基.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天然地基和基础液化土和软土地基4.2天然地基和基础以下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1本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2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以下建筑:1) 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2)砌体房屋;3)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和框架-抗震墙房屋;4)基础荷载与3)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和多层混凝土抗震墙房屋。注:软弱粘性土层指7度、8度和9度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小于80、100和120kPa的土层。4.2.2 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且地基抗震承载力应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计算。

2、4.2.3 地基抗震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aE = /a(423)式中/aE 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Ca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按表423采用;/a 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采用。表423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岩土名称和性状品岩石,密实的碎石土,密实的砾、粗、中砂,7230。的粘性土和粉土1.5中密、稍密的碎石土,中密和稍密的砾、粗、中砂,密实和中密的细、粉砂,150/V300的粘 性土和粉土,坚硬黄土1.3稍密的细、粉砂,100/;kV150的粘性土和粉土,可塑黄土1.1淤泥,淤泥质土,松散的砂,杂填土,新近堆枳黄土及流塑黄土1.

3、0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和边缘最大压力应符合以下各式要求:pW ,/aE(4.2.4-1)PinaxW 1.2/aH(4.242)式中 p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底面平均压力;Pmax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边缘的最大压力。4.3液化土和软土地基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的液化判别和地基处理,6度时,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判 别和处理,但对液化沉陷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79度时,乙类建 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4.3.1 地面下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时,除6度外,应进行液化判别;存在液化土层

4、的地基, 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注:本条饱和土液化判别要求不含黄土、粉质粘土。4.3.2 饱和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当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时,可初步判别为不液化或可不考 虑液化影响:1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时,7、8度时可判为不液化。2粉土的粘粒(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百分率,7度8度和9度分别不小于10、13、和16时,可判为不液化土。注:用于液化判别的粘粒含量系采用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测定,采用其他方法时应按有关规定换算。3浅埋天然地基的建筑,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5、(4.3.3-1)(433-2)d + 4V 1.5d0+2db -4.5(4.33-3)式中 4V 地下水位深度(m),宜按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采用,也可按近期内年最 高水位采用:儿上覆盖非液化土层厚度(m),计算时宜将淤泥和淤泥质土层扣除;为基础埋置深度(m),不超过2m时应采用2m;do液化土特征深度(m),可按表采用。表液化土特征深度(m)注:当区域的地下水位处于变动状态时,应按不利的情况考虑。饱和土类别7度8度9度粉土678砂土7894.3.3 当饱和砂土、粉土的初步判别认为需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时,应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 判别地面下20m范围内土的液化;但对本规范第421条规

6、定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 载力验算的各类建筑,可只判别地面下15m范围内土的液化。当饱和土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杆 长修正)小于或等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当有成熟经验时,尚可 采用其他判别方法。在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可按下式计算:N3=NB ln(0,6+1.5)-0.WM,737(4.3.4)式中Ncr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o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钵击数基准值,可按表434采用;ds 饱和土标准贯入点深度(m);& 地卜水位(m);Pc粘粒含量百分率,当小于3或为砂土时,应采用3;B 调整系数,设计地震第一组取0.80,第二

7、组取0.95,第三组取1.05。表434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No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g)0.100.150.200.300.40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7101216194.3.4 对存在液化砂土层、粉土层的地基,应探明各液化土层的深度和厚度,按下式计算每个钻nZ=1孔的液化指数,并按表综合划分地基的液化等级:(4.3.5)式中I尼液化指数;在判别深度范围内每一个钻孔标准贯入试验点的总数;N、Ncli分别为i点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和临界值,当实测值大于临界值时应取临界 值;当只需耍判别15m范围以内的液化时,15m以下的实测值可按临界值采用;4 1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m),可采用

8、与该标准贯入试验点相邻的上、下两标准贯入试验点深度差的一半,但上界不高于地F水位深度,下界不深于液化深度;M 1 土层单位土层厚度的层位影响权函数值(单位为疝入 当该层中点深度不大于5m时应采用10,等于20m时应采用零值,520m时应按线性内插法取值。表435液化等级与液化指数的对应关系液化等级轻微中等严重液化指数/正071正三6据184.3.5 当液化砂土层、粉土层较平坦且均匀时,宜按表436选用地基抗液化措施;尚可计入上部结构重力荷载对液化危害的影响,根据液化震陷量的估计适当调整抗液化措施。不宜将未经处理的液化土层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表抗液化措施注:甲类建筑的地基抗液化措施应进行专门研究

9、,但不宜低于乙类的相应要求。建筑抗震 设防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轻微中等严重乙类局部消除液化沉陷,或对基 础和上部结构处理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或局部消除液化 沉陷旦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全部消除液化沉陷丙类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亦可 不采取措施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或更高要求的 措施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或局部消除 液化沉陷且对基础和上部结构 处理丁类可不采取措施可不采取措施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或其它经 济的措施4.3.6 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以下要求:1采用桩基时,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局部),应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尚不应小于0.

10、8m,对其他非岩石土尚 不宜小于1.5m。2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0.5m。3采用加密法(如振冲、振动加密、挤密碎石桩、强夯等)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 振冲或挤密碎石桩加固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不宜小于本规范第434条规定的液化判别 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4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或增加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5采用加密法或换土法处理时,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 的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5。4.3.7 局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以下要求:1处理深度应使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减少,其值不宜大于5;大

11、面积筏基、箱基的中心区域,处理后的液化指数可比上述规定降低1;对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尚不应小于基础底面下 液化土特征深度和基础宽度的较大值。注:中心区域指位于基础外边界以内沿长宽方向距外边界大于相应方向1/4长度的区域。2采用振冲或挤密碎石桩加固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不宜小于按本规范第434条 规定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3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符合本规范第437条5款的要求。4采取减小液化震陷的其他方法,如增厚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和改善周边的排水条件等。4.3.8 减轻液化影响的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可综合采用以下各项措施:1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2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

12、心。3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如采用箱基、筏基或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加设基础圈 梁等。4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合理设置沉降缝,防止采用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的结构形式等。5管道穿过建筑处应预留足够尺寸或采用柔性接头等。4.3.9 在故河道以及临近河岸、海岸和边坡等有液化侧向扩展或流滑可能的地段内不宜修建永久性建筑,否那么应进行抗滑动验算、采取防土体滑动措施或结构抗裂措施。4.3.10 地基中软弱粘性土层的震陷判别,可采用以下方法。饱和粉质粘土震陷的危害性和抗震陷措施应根据沉降和横向变形大小等因素综合研究确定,8度(0.30g)和9度时,当塑性指数小于15且符合下式规定的饱和粉质粘土可判为震陷性软土。嗯沁叫(4.3.11-1)/l20.75(4.3.11-2)式中爪s天然含水量;甲l液限含水量,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 4液性指数。4.3.11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粘性土层和高含水量的可塑性黄土时,应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采用桩基、地基加固处理或本规范第条的各项措施,也可根据软土震陷量的估计,采取相应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