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376450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 .本试卷由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组成,总分100分,测试时间75分 钟。2 .请将试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上,试卷由考生自己保 留。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含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 .据史记记载,在西汉前期,拥有百万资本的商人较多,民间借贷现象较为普遍。如 果一年内投入百万巨资,就可以收获二十万利息。由此可以推知,西汉前期()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B.重农抑商政策被舍弃C.商业资本比较活跃D

2、.长途贩运已较为普遍K答案U CK解析X依据材料“百万资本的商人较多”、“民间借贷现象较为普遍”、“可以收获二十万利 息”可以看出,西汉前期,商业得到发展,商业资本比较活跃,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 西汉前期商业资本比较活跃,不能就此说明商人社会地位提高,而且西汉商人地位并不 高,排除A项;西汉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舍弃,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长途 贩运,而且长途贩运已较为普遍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2 .史载,罗马中央政府“除元老院外,它的行政官员由总共40人左右的执政官、大法 官、财务官和营造官组成”,罗马行省的官吏则更少。而中国“西汉末年官吏总数有12万 余人”。材料可以佐

3、证古代罗马()A.善于利用经济手段改善人民生活B.行省是实行法治的必要前提C.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D.国家行政管理存在严重弊端K答案1 CK解析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有着完善的法律体制,为罗马帝国的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整;明 确立法和司法的分工,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大陆体系国家的代表是法国、德国、意大 利、日本等国。选择性必修1 “历史纵横”(1)分析材料一,概括西方法律体系形成的特点及其原因。(2)分析材料二,比较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异同。K答案(1)特点:法律至上;形成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立法司法独立;司法实

4、践坚持 程序公正。原因:政治上,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经济上,商品经济发达;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的影 响。(2)同:都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都与罗马法有联系;都或多或少受到日耳曼法的 影响。异:历史渊源不同:英美法系主要受日耳曼习惯法影响(或以判例法为渊源),突出法官地 位;大陆法系深受罗马法影响(或以成文法为渊源),强调宪法地位。原则不同:英美法系 以判例法为原则(或以遵循先例为原则);大陆法系以遵循法律条文为原则。K解析工(1)特点:根据材料一 “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 则。”可推出法律至上;根据材料一 “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 法律

5、,构成了 英美法系。,可推出形成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根据材料一 “法律由代 表人民行使权利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 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可推出立法司法独立;司法实践 坚持程序公正。原因:原因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政治 上,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经济上,商品经济发达;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的影响。(2)相同点:结合所学可知,都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都与罗马法有联系;都或多 或少受到日耳曼法的影响。异:根据材料二“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依据,法官的 地位突出”“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

6、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 完整”可推出历史渊源不同:英美法系主要受日耳曼习惯法影响(或以判例法为渊源),突 出法官地位;大陆法系深受罗马法影响(或以成文法为渊源),强调宪法地位。原则不同: 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原则(或以遵循先例为原则);大陆法系以遵循法律条文为原则。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包括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近代西方君主立宪制 起源于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及1689年的权利法案,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历程中 的关键事件。德国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借鉴了英国,但也有自己的特色。近代西方民主共 和制起源于美国,其在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里率先建立了民主共

7、和国,同时实行三权分立 的政治体制,后被其他国家仿效,产生深远影响。摘编自马克在世界文明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 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K答案I示例X论题: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因国情不同呈现不同特色。阐述:英国代议制具有君主立宪特点。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在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 逐渐走上了渐进式民主的道路;通过议会立法等方式,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并完善, 其形成的标志是责任内阁制的确立;政府由议会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组成责任内阁,内 阁与首相共进退等原则逐渐确立。美国是经过独立战争,鉴于邦联造成诸多问题的情况下 确立民

8、主共和制的,其特点是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三权分立并制衡;总统为政府首脑,由 选民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并组成政府;国会选举与总统选举是分开的。近代德国与法国 也基于本国国情,确立了不同形式的代议制。由此可见,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因国情不同 呈现不同特色。(示例仅供参考,如有其他K答案兀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K解析工K祥解本题以开放题的方式考查西方代议制。首先,结合材料“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包括君主 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与所学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如“近代资产阶级代议 制因国情不同呈现不同特色”等,然后结合英法美德等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类型及原 因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最后

9、进行归纳总结。20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 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 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 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 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 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

10、 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 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 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2)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并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K答案X (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大豆;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 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要求两点)作用:

11、是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一度 成为备荒物资。(要求一点)(2)原因: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推动大豆传播;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 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要求两点)积极意义: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 共同体的构建。(要求一点)R解析I(1)特点:根据材料一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可得出我国 人民最早培育大豆;根据材料一 “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大豆的种植推广到 江南及岭南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可得出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 方,

12、开发出各种豆制品;根据材料一 “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 验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可得出农书对劳 动人民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作用:根据材料一 “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可得出大豆是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根 据材料一 “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可 得出大豆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根据材料一“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 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可得出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 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可得出大豆一度成为备荒物资。(2)原因:根据所学知识“19世纪

13、6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建立,大豆在美国广 泛种植可得出原因是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推动大豆传播;根据材料二“大豆根 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可得出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 种植;根据材料二“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 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可得出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积极意义: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 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 文明的发展,根据材料二“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 发生了紧密联系。”可得出物种交流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从而减少了政府的行政官员

14、,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古代罗马官员善于利用经济手 段改善人民生活的情况,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实行法治的有力保障应是罗 马帝国强大的实力和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不是行省,排除B项;材料讲到的罗马的官员数 量少,这并不能说明“国家行政管理存在严重弊端”,排除D项。故选C项。3.下表是汉至唐的分封情况。据此可知,分封A.易造成国家动荡B.在汉代发展到鼎盛朝代分封后果汉8个异姓王、9个刘姓王七国之乱西晋27个同姓王八王之乱唐册封“异姓王”藩镇割据C.在当时仍占主流D.对象以异姓王为主K答案H AK解析X根据“七国之乱”、“八王之乱”、“藩镇割据”等可知分封导致了地方割据,威胁中央 集权情

15、况的出现,说明分封容易造成国家动荡,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分封的负面作用, 没有体现在汉代发展到鼎盛和仍然占据主流,排除BC;材料中没有分封对象的情况,不能 说明以异姓王为主,排除D。4 .鉴于儒生长于经义,疏于吏事,宋神宗革新科举和铿选内容,罢诗、赋、论,改试策 问,“取士兼习律令,故儒者经术润饰吏事,举能其官”。宋神宗此举旨在A.扩大科举考试范围B.提升官员行政能力C.突破祖宗家法束缚D.抑制朝野保守势力K答案X BK解析X材料反映的是宋神宗鉴于之前儒生“疏于吏事”,进行科举改革,增加“律令”“吏事”等 内容,由此可见,宋神宗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官员的行政能力,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科 举内容

16、的变化,而没有涉及到科举考试范围,故排除A;宋朝皇帝在政治上恪守重文轻式、 守内虚外的传统,科举考试的变化并未突破宋朝的祖宗家法,故排除C;宋神宗支持王安石 变法,抑制了保守势力,但科举改革并未起到抑制保守势力的作用,故排除D。5 .宋代,在养亲法令的保障下,官员在履行养亲义务的过程中拥有较多的选择。他们可以 迎侍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申请闲职来解决养亲问题,同时还可以致仕、辞官养亲。据此 可知,宋朝统治者()A.以养亲作为考核官员主要标准B.意在强调官员知行合一C.弱化血象亲情对社会的影响力D.重视官员的忠孝一体化K答案U DK解析工根据材料“宋朝,在养亲法令的保障下,官员履行养亲义务拥有较多

17、的选择,他们可以迎侍祖 父母、父母,也可以申请闲职解决养亲问题,同时还可以致仕、辞官养亲。”可知,反映了 宋朝对官员养亲方式的多种选择,其目的是保证官员能够公私兼顾,既要对祖父母、父母 尽孝,又要对国家尽忠,反映了统治者重视官员的忠孝一体化,D项正确;官员考核的标准 仍以政绩为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知行合一”的信息,排除B项;宋朝非常重视伦 理道德,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强化血缘亲情对社会的影响力,排除C项。故选D项。6 .在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过程中,先有丝织业后有棉纺织业。随着棉纺织业快速发展, 其又细分出轧花、纺纱、织布、印染等部门,并相继发明了轧花机、脚踏纺车、织机、络 车、花楼机等工

18、具。这表明中国古代纺织业A.分工细密,工具繁多B.历史较悠久C.分工协作,产品丰富D.规模化生产K答案AK解析U材料中轧花、纺纱、织布、印染等部门体现了中国古代纺织业分工细密,轧花机、脚踏纺 车、织机等工具体现了工具繁多,A项正确;BCD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故选A项。7 .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 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这种交往()A.体现了明朝专制的外交风格B.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C.成就了近邻国家的文化渊源D.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K答案U DK解析根据材料“明朝应朝鲜国王请求,皇帝多次颁赐书籍”结合所学

19、知识可知,明王朝向朝鲜 颁赐儒家、史地类书籍,有利于中华文化在朝鲜的传播,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D项 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外交风格,排除A项;两国并非平等关系,明朝是朝鲜的宗主国,排 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8 . 15世纪,意大利的美第奇银行开始采用新的经营方式:它不是一家具有法人资格的银 行,而是由几家合伙公司联合而成,公司间各自独立,有自己的资本、账本和管理;它是 国际性的,在佛罗伦萨、威尼斯、罗马和伦敦等地都有分行。这种经营方式A.加快了工业资本的积累B.使意大利成为世界金融中心C.推动了长途贸易的发展D.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更加悬殊K答案H cK解析I材料反映了美

20、第奇银行采取联合经营、独立核算的新模式,成为一家国际性的银行企业。结 合所学可知,美第奇银行的跨国经营方式,为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提供资金和信用,有利于 促进欧洲的长途贸易发展,故选C;工业革命加速工业资本的积累,而不是15世纪意大利 银行业的发展,故排除A;美第奇银行的经营方式使意大利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说法过于夸 张,故排除B;材料无法说明美第奇银行的经营方式会造成贫富差距悬殊,故排除D。9 .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南美洲的木薯传入非洲和亚洲,土豆传入西欧,红薯和玉米传入中 国;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绵羊、猪等,也传入了美洲I。材料表明新航路开 辟()A.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B.加深对

21、美洲的资源掠夺C.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D.破坏了世界的生态平衡K答案X AR解析I根据材料信息“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南美洲的木薯传入非洲和亚洲I, 土豆传入西欧,红薯 和玉米传入中国;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绵羊、猪等,也传入了美洲。”可 见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各地区的物种交流,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美洲资源掠 夺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洲际间交通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新航路开辟 后世界生态平衡被破坏,排除D项。故选A项。10 .明代嘉靖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 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清代雍正年间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

22、税。这些改革A.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B.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C.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D.使人员的社会流动减弱K答案H BK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措施适应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标志 着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因此B正确,D排除;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土 地私有制,A排除;“摊丁入亩”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C排除。故选B。11 . 18世纪末英国的执政党一上台便利用权力巩固自己的政治基础,培植政治小集团,官 员的任命只注重政治忠诚而非才干和品格。“政党分赃”造成英国政治混乱。这反映当时 英国()A.封建势力仍根深蒂固B.君主立宪制有名无实C.代议制民主尚需完善D.

23、国家权力被贵族控制K答案U cK解析I根据材料,“政党分赃”造成英国政治混乱,说明当时英国政党政治存在弊端,代议制民 主尚需完善,c项正确;18世纪末,英国的执政党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封建势力仍根深 蒂固”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18世纪末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排除B项; 当时英国的执政党是资产阶级政党,并非贵族,排除D项。故选C项。12 .如下表(1750年到1871年英国人口分布单位:万人),表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 在于()年份1750178018011811183118511871全国人口(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776.5938.81050. 11197.01626. 12081

24、.72607. 2城市人口130. 3354.9438. 1720 31124. 11699. 8农村人口666.2695.2758.9905.8957.6907.2A.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向城市化发展B.工业革命促进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C.奴隶贸易增加了英国城市人口数量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影响K答案X BK解析I依据表格信息可知,1750年到1871年英国城市人口呈增长趋势,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 中期,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结构的变化,因此出现表格 中的现象,B项正确;圈地运动开始于15世纪,到18世纪70年代时被废除,排除A项; 奴隶贸易与英国城市人口增加

25、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对英 国人口结构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13 . “传统国际法历来把诉诸战争权看作主权国家不容置疑的绝对权利,巴黎公约则 第一次从法律上明确否定了 战争权的合法性,从而成为战争是否合法的分水 岭。”这里的“巴黎公约”指的是()A国际联盟盟约B.非战公约C.威斯特伐利亚和约D.凡尔赛条约K答案X BK解析I根据材料“巴黎公约则第一次从法律上明确否定了 战争权 合法性,从而成为战争 是否合法的分水岭”,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可知,只有非战公约明确废弃用战争来解 决国际争端,另外非战公约是1928年8月在巴黎签订的,所以综上所述,题干中的巴 黎公约应

26、该就是非战公约,B项正确;国际联盟盟约是为建立国际联盟而制定的规 则,其内容不涉及战争权的合法性问题,排除A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于威斯 特伐利亚地区而不是巴黎,排除C项;凡尔赛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 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德国的势力,其内容也不涉及战争权 的合法性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14 .全面抗战爆发后,根据地依据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原则进行选举,选出的议 员中,既有*员和工农群众,也有不少开明的地主、土绅和国民党员。根据地的民主选举 A.巩固并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剥夺了土豪劣绅的政治权利C.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D.推动了民主革

27、命在全国取得胜利K答案U AK解析工材料反映的是抗战爆发以后,*在根据地进行的民主选举,当时吸纳了很多的开明地主, 绅士和国民党党员,主要是为了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服务,(答 案I为A; 从材料中的“也有不少开明地主”,可以看出,没有剥夺土豪劣绅的政治权力,B错误;抗 日战争时期主要任务是联合抗日,重点不是践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c错误;推动民主革 命,在全国取得胜利,是抗战胜利的影响,不符合题意,D错误。K点石成金1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过程特征来分析15. 20世纪90年代英国曾实行“青年新政”:年龄在1824岁,处于失业状态并申领求 职者津贴连续6个月

28、者,必须在政府提供的四个项目(即为期6个月的国家补贴就业或创 业;全日制教育或培训;环卫工作和公益部门工作)中选择一个,这项政策主要针对()A. “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B.经济危机的恶化C.国民文化素质整体下降D.生态环境的破坏R答案X AK解析X根据题干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处于失业状态的青壮年如果申领了求职者津贴连续6个月 必须进行就业或创业、教育或培训、工作,这一政策主要是针对高福利政策降低工作积极 性的弊端,A项正确;此时英国并没有经济危机的恶化,排除B项;题干中虽然有教育和 培训,但并不是因为国民素质问题,而是高福利问题,排除C项;题干并未涉及生态环 境,排除D项。故选A项。A.解决

29、了粮食的供需矛盾16 .下图为现代“精确农业系统示意图”。据此可知,“精确农业”()B.导致粮食种植的多元化c.摆脱了自然环境的限制D.依赖现代高新技术支持K答案H DK解析I根据材料中的现代“精确农业系统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GPS” “电子图”等都是 现代高新技术的内容,由此可见“精确农业”要依赖高新技术的支持,D项正确;“解决 了”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粮食种植的内容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摆脱了 ”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第一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4小题,共计5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

30、融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 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材料一 汉初,汉高祖败于匈奴,开始采取“和亲”政策,并赠送黄金、丝绸、粮食给 匈奴,谋求和平。当汉朝公主的后代成为匈奴首领“单于时: 双方会成为更亲密的亲属。 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又设置出官, 督率士卒屯田。摘编自卜正民主编哈佛中国史材料二 唐朝一直坚持以和亲为主、武力征服为辅的对异族政策。唐皇室进行和亲的 目的,基本上是为了笼络少数民族首领,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唐朝与周边的异族藩王几 乎都有过和亲的历史。唐代和亲的对象,有突厥、回纥、吐谷浑、吐蕃、宁远国、契丹、奚、

31、南诏等。摘编自刘军杰浅谈汉唐和亲制度与民族关系(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中央经营西域的做法(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处理民族关系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和亲政策的 共同影响K答 案I (1)做法:采取“和亲”政策;经济上笼络匈奴(赠送礼物给匈奴);设置专门管 理机构;屯田垦荒。(2)特征:以和亲为主、武力征服为辅;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为基本方式,目的是巩固统 治;和杀对象多兀化。影响:缓和了民族矛盾,有利于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发了边远地区,有利于内地与边疆的 经济往来;促进了民族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文化融合。K解析工K小问1详析I做法:根据材料一 “汉初,汉高祖败于匈奴,开始采取和亲政策,

32、并赠送黄金、丝 绸、粮食给匈奴,谋求和平”,可得出,采取“和亲”政策;经济上笼络匈奴(赠送 礼物给匈奴);根据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在西域 设西域都护府”,可得出,设置专门管理机构;根据材料一 “又设置田官, 督率士卒屯田”,可得出,屯田垦荒。K小问2详析特征:根据材料二“唐朝一直坚持以和亲为主、武力征服为辅的对异族政策”,可得 出,以和亲为主、武力征服为辅;根据材料二“唐皇室进行和亲的目的,基本上是为 了笼络少数民族首领,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可得出,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为基 本方式,目的是巩固统治;根据材料二”唐朝与周边的异族藩王几乎都有过和亲的历 史。唐代和亲的

33、对象,有突厥、回纥、吐谷浑、吐蕃、宁远国、契丹、奚、南诏等”,可 得出,和亲对象多元化。影响: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缓和了民族矛盾,有利于民族国家的统一;开 发了边远地区,有利于内地与边疆的经济往来;促进了民族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文化融 合等方面分析汉唐和亲政策的共同影响。18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 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 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 “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 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 “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议会制定,行 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 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材料二 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依据,法官的地位突出,因此,英美法系国家 的法律也被称为“法官制定的法律”。其主要涵盖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 等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