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专题报告.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354538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斯拉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特斯拉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斯拉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斯拉专题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特斯拉专题报告1产销持续创新高,盈利水平不断超预期电动车产销量再创新高,全球电动化领头羊2021年3季度,特斯拉产销量分别为237823、241300辆,环比+15%、+20%,超 出市场预期。2021年1-3季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624582、627350辆,同比 +89%、+97%O 从车型看,2021 年 1-9 月 ModelY 销量 248265 辆,同比+725%,占 比从2020年的2%提升至6%,成为新爆款车型。从车企看,2021年1-9月特斯拉在全球电动车销量占比进一步提升至17%oModelY成为新爆款车型2021年9月特斯拉中国累计销量30. 6万辆,国内销量最高纯电动车

2、企。9月 ModelY销量大幅超过Model3,成为第二畅销电动车型。2021年1-9月北美电动 车销量46. 9万辆,其中特斯拉销量23. 9万辆,同比+61%,市场份额保持50%以 上。北美市场特斯拉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ModelY, 3销量领先于其他车型几倍的差 距。从电动车销量排名看出,近些年除Model3、Y之外,几乎无其他具有吸引力 的新车型推出。Model3、Y凭借高续航+经济性+智能化成功占领市场先机。2021年9月特斯拉欧洲交付量约11.3万辆,同比+74%。欧洲市场在各车企均有补贴的环境下,21年1-8月Model3销量7. 5万辆,大幅领先于竞争对手。盈利水平持续超预期,

3、毛利率环比提升2021年三季度汽车业务收入120.57亿美元,同比+58%,环比+18%,毛利率为30. 5%,同比+298bp,环比+190bp。 扣除积分后毛利率为28. 8%,环比+380bp。 扣除积分后平均单车营收为4. 88万美元。2 2022年新工厂全面投产进军SUV、皮卡市场,销量空间进一步打开ModelY爬坡进行中。ModelY北美2020年3月已交付,中国2021年1月开始交付, 上海工厂开始出口欧洲。2022年 新工厂投产后,交付能力将进一步提升。Cybertruck填补皮卡市场空白,美国销量空间有望打开。预计2022年中交付。美国皮卡体量较大但电动化渗透率为0,电动化空

4、间广阔。Semi、Roadster进一步开辟新市场。Semi定位半挂卡车,Roadster定位跑车, 预计2023年开始投产。一体式压铸大幅提升生产效率ModelY的前后车身采用一体成型压铸工艺,大幅提升车身结构稳定性,更加轻量 化。将铸造零件从70个降低到2个,降低20%生产制造成本。全铝压铸白车身重量预计200-250kg,铝合金供应价格约35元/kg (文灿股份),白车身的理 论压铸成本约7000-8750元/台。一次压铸加工的时间80-90秒,每小时能完成40-45个铸件,一天能生产约1000个铸件。2022年新工厂将全面投产2021年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3、Y出口至更多的海外市场

5、,帮助公司大幅提升全 球交付能力。2021年底德国工厂与得州工厂投产后,经历产能爬坡,2022年全 球产能将再次大幅提升。2022年产能爬坡后,我们预计2023年总产能210万 辆/年(Fremont60万辆+上海50万辆+德国50万辆+得州50万辆)。特斯拉2021、2022年销量预测特斯拉进军SUV、皮卡市场,销量空间进一步打开。2022年德国工厂与德州 工厂全面投产后,ModelY产量将大幅提升。Cybertruck填补皮卡市场空白,美国销量空间有望打开,规划于22年开始生产交付。基于各地工厂产能规划,我们乐观预计2021、22年特斯拉产量分别为90、135万辆,同比+84%、50%o3

6、挑战自身工程能力的极限持续领先的电池前瞻技术电池日核心要点:1 .电芯设计:全新无极耳4680电池,更高的能量密度、电池功率,更低的成本。2 .电池工厂:干电极和连续生产技术,实现10倍操作工序简化,一条组装线实 现20GWh产能,单线产出增加7倍。3 .负极材料:采用硅基材料,目标成本1.2美元/kWh,提升20%续航里程,成 本下降贡献5%o.正极材料:开发高银正极材料,同时采用新的涂层与参杂物,最终实现电池 的彻底无钻化。4 .整车电池一体化:通过蜂窝结构、热胶和填料直接将电芯集成到车辆底盘上, 大幅简化系统设计。新的电池设计和尺寸,采用无极耳设计,在续航里程、成本降低和功率增强方面 进

7、行了全面优化。电芯尺寸扩大到直径46mm,高度80mm。 电芯容量提高5倍, 输出功率提升6倍。 无极耳,在正极/负极极片的边缘处增加导电涂层电 子流 通距离缩短5倍,降低单个电芯的内阻,减小 充电过热的现象。 更高的能量 密度使整车续航提升16%。lOGWh中试线已开始,后续开始规模化生产。 电池设计和尺寸改进,整体降低$/1卜成本14%o特斯拉计划2022年自产电池产能达到lOOGWh, 2030年达到3TWh。通过电池生产 工艺流程中的涂布、组装、化成等环节改进,1条组装线可以到20GWh,单线产 出提升7倍。 优化Maxwell干电极技术,用干粉压制技术,无需 额外的粘 结剂、导电剂和

8、集流体,可简化10倍操作。新型化成产线采用全自动运输+立体 式存储设计, 投资降低86%和75%的厂房占地面积。 新电池工厂每GWh产能投 资降低75%,占用厂房面积为原来的1/10。硅基负极材料将通过弹性粘合剂进行优化,提升20%的续航里程并贡献5%的降 本。比石墨,硅基负极能存储多达9倍的锂离子,大幅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使用弹性离子导电聚合物涂层技术,抑制硅材料膨 胀。 新型硅基负极材料的 目标成本为1.2美元/kWh。采用这种新型硅负极材料后,续航里程能够提升20%, 同时电池包成本降低5%o新型电池包和车身设计,可将重量减小10%,续航提升14%,零件减少370个。新 的车身设计,电

9、池组除了是储能单元,还是车身 结构强化单元的一部分。电芯布置更为集中之后降低了车辆的转动惯量,更有利于操控和转向响应。一 体式压铸技术减少车身零件数,同时车身工厂的 投资降低55%,少用300多个 工业机器人。减小35%的工厂占地面积。4示范性技术方向特斯拉国产化现状国产Model3、Y零部件项目陆续对国内供应链开放。根据目前定点情况看,国产 化率会达到90%左右。国产化速度最快的是车身、底盘结构件、内外饰,其次 是动力电池、热管理、中控; 暂时没有国产化的主要有:高精度传感器、芯片、 部分电力电子器件、执行器、软件、电机电控等,基本集中在电力 电子和智能 驾驶领域,目前主要通过自产或者外资在

10、华供应商供应。电机电控:特斯拉自产,零部件外购驱动电机:特斯拉自产,但是零部件国产化程度比较高。从技术发展角度看,未 来高材料强度、高功率 密度的驱动电机是发展方向,例如扁线电机(保时捷 Taycan),可以大幅减少材料成本,但增加设计和制造难度。电控:特斯拉自产,零部件外采,国内供应商产品力较弱难以进入。 (1) IGBT 供应商:意法半导体,短期国内具备类似碳化硅主电控产品供应能力的是比亚迪、 斯达半导; (2)主电控吸收电容器供应商:松下,国内具备供应能力的是法拉 电子。从赛道上来说,我们判断电机弱于电控,但随着电机的高功率和降本需求,在下 一代扁线电机等领域,具备很高的技术壁 垒。综合

11、电机电控产业链看,IGBT是 最优质赛道,其次是电容器。随着技术迭代,电机赛道也会越来越优化。特斯拉的轻量化路径分析车身:Model3车身并没有大量用铝合金等高成本的轻量化材料,铝使用 量占比 只有20%,而是从设计和工艺上达到轻量化目的,例如立柱使用激 光拼焊工艺, 吸能部件使用了热成型钢材;MY则采用一体化铝车身。底盘:M3&MY都比较密集的使用了压铸铝合金材料。包括:副车架(钢铝混 合)、转向节、控制臂、电池托盘、变速箱壳体、支架等。总结:从材料上看,特斯拉主要用的轻量化材料是铝合金和热成型钢等;从部 件上看,主要集中在底盘。特斯拉功率器件供应商是意法&英飞凌,国产替代空间大价值量:电动

12、车新增的功率器件主要是MOSFET/IGBT/SiC,主要应用在电控、充 电桩、OBC、DCDC、电空调驱动等。功率半导体约占电控成本的20%o相比之下, 燃油车的功率器件单车价值量不到700元。技术趋势:目前充电桩应用的主要是MOSFET (慢桩、OBC、DCDC等)、IGBT (快 桩)和SiC (价格是Si的8T0倍,一般用于超级快充,TeslaV3);电控应用 的主要是IGBT、SiC,的主aModel3用的是意法和英飞凌的650Vsicmosfet,逆变 效率从Models的82%提升至90%o行业格局:美日欧三足鼎立,有英飞凌、富士电机、仙童、意法半导体等。国内 目前车用功率半导体

13、生产商比亚迪、 斯达半导,外资占据国内功率半导体份额 90%以上。智能制动:博世是特斯拉供应商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发生变化:燃油车主要通过真空助力泵制动。电动车没有发 动机,制动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电子真空助力器、电磁阀、传感器等实现。博世 的智能助力器iBooster,连接到踏板上,利用电机通过定速单元实现真空助 力。据官网数据,iBooster与ESP组合可实现10%以上的能量回收,相当于续航提升10%;涉及到的零部件包括:电机/控制器、踏板模拟器、制动液、传感器等。 特斯拉用的制动系统是博世iBooster,单车价值量3500元,国内的伯 特利、华域汽车也开始量产。空气悬挂系统:特斯拉供应商是

14、WABC0空气悬挂是一种主动的电子悬挂,核心部件包括控制器、空气泵、储压罐、气动 前后减振器和空气分 配器等部件,来控制车身的水平运动,调节车身的水平高 度以及调节减振器的软硬程度。竞争格局:全球主要供应商包括采埃孚(收购WABC0)、大陆集团(康迪)、中 鼎股份(收购AMK)等。应用领域:空气悬挂主要用于商用车、SUV、中高端轿车,装配空气悬挂的作用包 括轻量化、提高驾驶体验等。空气悬挂在乘用车上单车价值量约1.5万,后续 如果大幅降本,普及率将大幅提升。目前特斯拉S/X上均有空气悬挂,未来 在 3和Y上,将成为选装件,单台车数量2个或者4个。摄像头零部件:CMOS是核心视觉传感器的核心构成

15、:主要由镜头和CMOS组成,CMOS (将光学信号转化成数字 图像信号)是核心感光元件;行业格局:CMOS市场主要由索尼、0V和三星三家企业占据,其中,索尼份额高达 40%,车载CMOS领域份额最高 的是0V。国内有格科微、思比科、比亚迪等,其 产品目前主要应用在中低端领域。毫米波雷达:核心技术及市场被海外龙头占据毫米波雷达技术壁垒较高,目前市场份额主要由国外零部件巨头所占据。据 OFweek, 2018年前五大供应商为博世、 大陆、海拉、富士通天、日本电装,合 计占有68%市场份额。中国24GHz雷达市场主要由法雷奥、海拉和博世,合计 出货量占总出货量的60%以上;77GHz雷达主要由大陆集团、博世和德尔福, 合计出货量约占总出货量的80%;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逐渐从高端车型向中低端 车型渗透,并且自主品牌车型搭载率有明显的提升。内外饰:装饰、功能、安全是永恒主题相对于车身及底盘结构件来说,内外饰作用相对简单统一,但分布范围广、涉及 细分种类较多。内外饰成为汽车颜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费者购车考虑的重 要影响因素,因此也成为主机厂迎合消费升级、豪华配置下沉的主要表现渠道 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