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354210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2023年高考作文预测:有志者,事竟成中国古代有许多圣贤大家,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展现了中 国先民的杰出智慧和灿烂文化。今天我们不可能对他们都有深刻 的体悟,但在他们当中总有一位圣贤大家的言论让你颇受启发、 受用一生。请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位圣贤大家,谈谈他的言论对 你的启迪和影响。孔子、孟子、庄子、屈原、司马迁、苏轼。要求选好人物和他的经典言论;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 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文题解析】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 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o本次作文为带有任务驱动的材料作文,写 作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

2、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 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本次作文要求考生从 提供的古代圣贤中,选择其一,谈谈他的言论对你的启迪和影响。 材料供了六位圣贤之人,分别是孔子、孟子、庄子、屈原、司马 迁、苏轼。平时的教材都选用过与这些人相关的文章,考生可以 先选人,后思考其对自己有影响的言论;也可以先从这些人中, 想对自己的有影响的言论,然后再对应是哪个人。比如,孔子, 他的对我们有影响的言论太多了,有教育方面的“有教无类”“因 因材施教”,有做人方面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等,挑自己考生写作时,可从“赶考”是什么,“赶考”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永远走在“赶考”的路上,新时代青年如

3、何磨炼自己的 赶考精神等角度进行阐述。行文构思上,可以概述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学子赶 考酬壮志,国家赶考谋复兴,时代风云变幻,历史大浪淘沙,而 赶考精神仍是铸就辉煌的不二法门”;接着阐释“赶考精神” 的内涵,并围绕“赶考精神,助个体取得非凡成就”“赶考精神, 更是一个国家迎来繁昌之局面,一个民族走上复兴之通途的有力 助推”两个方面阐述其意义价值;最后联系自身,明确态度。参考立意:1 . “赶考”是人生永远的姿态。2 .新时代,新“赶考”。3 . “赶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4 .赶考路上,谱写锦绣华章。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红楼梦中有一个情节,香菱向黛玉拜师学诗,黛玉开导 香

4、菱“若是果有了奇匀,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让香菱明 白“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的道理,接着黛玉还 进一步指出“不以词害意”即“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安意要 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黛玉的一番点拨可谓给香 菱打开了学习诗词的大力,以上材料中,黛玉提出作诗“立意为要、修饰次之、规矩最 末”的观点,不仅适用于诗歌创作,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启 示作用,请你结合新时代青年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谈谈自己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 作人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文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由材料、提示语和要求三

5、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属于作文材料,选取红楼梦第48回“慕雅女 雅集苦吟诗”,香菱向林黛玉拜师学诗的情节。通过两人对话交 流黛玉不仅为香菱解答了读诗中遇到的困惑,而且也提出学习诗 词的方法和观点,即诗词创作应该“立意为要、修饰次之、规矩 最末“ O第二部分是写作的情境要求。该部分是对材料观点的评价和 阐发,黛玉的观点拓展到生活中是什么,需要考生去体悟比较。 拟题人要求考生思考作为新时代青年在生活和学习过程更孩如何 看待这三者之间的轻重关系,这就限制了考生的写作情境和写修 身份,强化了青年立场和时代特征也明确了考生思考的领域需要 从文学创作领域,拓展到生活领域。应该明确,所选情节材料只 是引导考生深

6、入思考和确定立意的由头与载体。导语“不仅适用 于诗歌创作,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启示作用”,引导考生写 作思路不要囿于材料的范围。“结合新时代青年的学习和生活经 验”的提示则是要求学生写出青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的独 特见解,不要空乏议论,要有真实的、个性化的见解,无论议论, 还是叙事,都应该是有“我”之文。第三部分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其中,“选准角度”是一个明 确的提醒考生不需要面面俱到,可选取某一方面的启示构思作文。 “确定立意”强调文章的立场清楚,观点明确。要求部分要注意 “明确文体”,要求学生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切不可写成“四 不像”的作文。根据“感悟与思考”的提示,本文比较适合的文

7、体是议论文。该作文题考查了学生思辨性,本身就具有三元思辨关系,所 以此题论证角度应该是丰富的。考生既可以赞同这个观点,也可 以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建构。但是,写作时应该立足三位 一体,不能拆开,可以有所偏重。如果有的考生只论述其中两者 之间的关系,应该不高于42分,如果只论述其中一个部分,应 该视为偏题,得分不高于35分。本题的亮点和难点聚焦在对“立 意,“修饰,“规矩”三者内涵的理解上。如果把这个观点拓展到文学创作领域,这三者的关系还是比 较清晰的,考生不难比较。以文艺评论写作领域为例:好的文艺评 论,要有高远的立意,或者叫做立魂。读一篇文艺评论,先看立 意,作品格调的高下立判。立意高,

8、作品格调就高;立意低,作品 就庸俗甚至卑下。立意的高下之分,对应着作者人格的高下之分, 文如其人。文艺评论要有责任和担当。既不媚俗,也不媚雅,追 求真向善的思想境界、健康真诚的作风。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 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明确指出:“文艺评论存在缺席、缺 位现象,对优秀作品推介不够,对不良现象批评乏力,文艺评 论辨善恶、鉴美五、促繁荣的作用有待强化。”再拓展到学术研究领域,可以指“独立的精神、创新的做法、 严谨的程序”。陈寅恪1953年在对科学院的答复中说:“我 认为研究学术,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 但是对于科学研究来说,“独立的精神”就一定比“创新的想法” 和“严谨的程序

9、”更有价值吗?此时考生就可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进行思辨。再拓展到不同的生活领域,这个观点的内涵就要发生改变, 对它的理解是多元化的,“立意”可以理解为“真性情”,“修 饰”可以理解为“美化”,“规矩”可以理解为“规则”等,言 之成理即可。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三者之间并无绝对的优 劣之分,要想区分它们之间的先后关系需要放在不同的情境中, 所以这个题目需要考生结合青年立场和时代背景去分析阐释。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对2022卡塔尔世界杯决赛的最后一场球进行解说时,央 视解说员贺炜引用了法国作家福楼拜的经典名言“人的一生中最 光辉的一天,并非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

10、 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来送给失利的法国队,希望法 国队重拾勇气,重振辉煌。作为当代中国青年,以上材料中蕴含的“过程”与“结果” 的关系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 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有两组关键词,一组是“功成名就”和“从悲叹与绝望 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从哲学层面看,“功成名就”代表的是成功,是结果;“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 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是指从失败那天重新振作, 励精图治,障厉前行的

11、奋斗过程。一组是“并不是而是”, 强调立志、过程、奋斗才是成功的关键。同时,这句话是送给失 利的法国队的,可见,写作的目的在于鼓励人们在失败之后,要 立志重振旗鼓,重视努力的过程,才会有重新“光辉”的那一天。从类型看,本题为关系型作文题目,需要学生从逻辑的角度 思考两者的关系。同时要求学生注意任务“中国青年”的设定, 联系实际,让学生将个人经历、思考认识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 相关联。在叙述事例之后,设置写作情境,启发学生自主思考, 阐发观点。在写作中,需要厘清概念,辩证合理地思考二者的关系,把 握立志、过程、奋斗于个体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可以说生命过程本身就有价值,我们在追

12、求完美结果的同 时,应享受过程之美,要体会人生各个阶段的滋味,体味生活中 的酸甜苦辣,领悟生活哲理,过有意义的人生。放慢一点前进的 脚步,才能关注过程之美,尽享奋斗的乐趣;也只有体味到过程 之美,才能真正发现生命的意义。对此可列举莫扎特、泰戈尔等 例子论证在与困境斗争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紧接着列举袁 隆平、屠呦呦的例子论证认真走好过程,一定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最后结合航天团队的例子论证过程的价值,重视过程才是智慧的 体现。参考立意:1 .享受过程的风景。2 .拼尽全力,输赢又何妨?3 .过程比成功更有意义。能理解认可的言论来分析。比如,孟子的“心之官则思”,强调 思索的重要;“物之不齐,物

13、之情也”,重视事物的特殊性,强 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强调正 确处理“不为”与“有为”的关系。比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 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坚持理想,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不达目 的誓不罢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能保持人格 的独立,不从众,不从俗,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自己的路。如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调生命的 意义,人生当有所追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 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强 调有志,做事坚持,能耐得住寂寞。如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人生的风雨,无惧无畏,淡然面对。写作时

14、,要明确选的是 哪个人,他的什么言论对自己有影响,有什么影响。如写议论文, 要做到观点鲜明准确,论据典型,论证要有力,要有层次性,能 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进行论证。论证方法不能单一。 如写记叙文,则要写清人和事,注重细节描写,以情动人。【佳作赏析】:有志者,事竟成因为有志,小溪汇成了大海;因为有志,枯枝盼到春的绿叶; 因为有志,人类助长了山峰的高度。让我们站在地平线上,构筑 我们的梦想吧,因为我们有志,并会为梦想拼搏的,我们将会是 大海、绿叶,站在山顶的那个就会是我们。志,乃要有所作为的决心;成,是为有所成就。凡学业、事 业,小至应试中第、谋取官职,大到江山社稷、民族兴旺,能有 所成

15、就者,无不有志之人。“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一定可以做到!”这不是一句 一时冲动的豪言壮语,这是被歧视的中国人民的“志”,它让童 第周、詹天佑在世界人面前表达了中国人民的骄傲。骨头最硬的中国现代作家鲁迅,在风云变幻,灾难深重,民 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极其尖锐、复杂的年代,义无反顾地揭反封建 之旗帜而起,用无比犀利的笔去唤醒沉睡的民众而成为现代最伟 大的作家、思想家。当初,热衷于自然科学的青年鲁迅,觉醒到 即使体格如何健壮的中国民众若也只能做枪毙示众的材料,或当 麻木的观众,这对于中国的社会改革是毫无意义的,于是他拿起 了笔,愿“我以我血荐轩辕” 了。如此刻骨的选择,如此坚定的 志向,让鲁迅成为中

16、国现代文化的一座昆仑。俯首皆拾的桩桩事例无不说明了 “志”对于“成”的重要。 无志之人犹如置身于茫茫荒漠看不到绿洲而唯有汗竭而亡。五岁即可“指物作诗立就”的仲永只因其父贪利,“日扳仲 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使其丧“志”最后“泯然众人矣”。更 有无“志”而“江郎才尽”者,比比皆是。若“仲永” “江郎” 者因其才而立志,我们的祖先也许就有太多的“爱迪生” 了。然而立志易,成就难。西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二僧皆有去南海之志,然,富者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而贫者一瓶一钵至矣。为何?只为富者只“欲”未动,而贫者不 懈努力。如此,富者只是空想,即所立之志毫无付诸行动,这般 纸上谈兵,与无

17、志者有何两样?因为有志,小溪汇成了大海;因为有志,枯枝盼到春的绿叶; 因为有志,人类助长了山峰的高度。让我们站在地平线上,构筑 我们的梦想吧,因为我们有志,并会为梦想拼搏的,我们将会是 大海、绿叶,站在山顶的那个就会是我们。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常用来形容“想好了再干,这 种行事方式被认为更有计划性。而“边干边想”则有实践的意义, 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大胆行为,往往也能获得成功。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 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文

18、题解析】:这是一道二元关系型的材料作文。材料有名句“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引入。意思为:做任 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 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或后悔的事。哲学上反映的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此句出自于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 废。言前定则不跆,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豫,亦作” 预”。材料后面是二元关系“想好了再干”和“边干边想”。“想 好了再干”,这种行事方式被认为更有计划性。而“边干边想”则有实践的 意义,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大胆行为,往往也能获得成功。我们可以清晰地分析豫则立一为掌提确定性

19、一实现目标无须豫一因为不确定性一 更多机遇对比点:豫与不豫一要不要准备对比点:是否确定一确定性的有无对比点:目标特点一更多可能与目的确定既然是二元关系,就应该结合起来来写,如果只写一方面则 有些单薄偏题。【参考立意】计划尝试兼收并取,胆大心细不负年华“想好再干”做计划,“边干边想”做实践事前精心计划以求稳妥,事中边干边想及时调整前瞻计划定方向,做中思考符实际事先规划定方向,中途调整置灵活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最近,两名名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火了。原因是一个视频, 视频主题:“我:毕业5年,存款5000;她:中传硕士,火锅 店保洁。”很多人看了这个视频后,议论纷纷。母校华中师范大学回应

20、: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成功的定义 早已不是一成不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不躺平,努力去追求自 己的快乐,就会在自己的时区中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步伐。的确, 疫情后躺平成了一个热词。很多人看到理想和现实相差太大,选 择躺平。可是,天上不会掉馅饼。只要不躺平,每天进步一点点, 让自己进入忙碌的状态,总会发现工作中的乐趣。对此,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感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呈现两位名校毕业的研究生“高开低走”的人生历程, 在网上引起议论。对此,她们的母校发文表示,随着时代发

21、展, 对成功的定义没有标准答案,但只要不“躺平”,而是“更快乐 地去努力”,就会在自己的时区中走出属于自己的步伐。如何面 对各种失败和挫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考验,在这种考验中能够 乐观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不“躺平”、“佛系”,而是努力工 作生活,这种良好心态值得点赞和学习。母校的对学子的信任和 鼓励让人感觉温暖,鼓励青年能接纳自己的不足,能用拼搏直面 困难,这也是一种成功。表现出社会对青年成长的耐心和包容。 写作时,可以从两位学生的角度出发,看待年轻人的人生选择、 人生态度。比如:当理想和现实相差太大时,接纳自己是一个很 努力的普通人,每天都进步一点点,在努力工作中发现乐趣,这 也是一种成功。

22、也可以从母校回应的角度进行评价,结合当下时 代背景,讨论看待成功的问题。成功的标准并不唯一,只要拒绝 躺平,努力走出自己的人生步伐,也是一种成功。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成功不是 只有一个标准。接下来结合时代背景,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自己 的论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拥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更自由 的人生选择,成功的定义已不仅仅局限于功成名就,悦纳平凡的 自己,不用活在一个标准体系下,这是时代赋予每个人生存的权 利。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接受自己的普通,与 个人和解,不是“躺平”,而是认清自己之后更快乐地继续去努 力,更快乐地去生活。二、能够勇于探索自己的人生,找到

23、自己 的热情所在,并且能够勇敢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为这个社会做出 自己特有的贡献,这是属于每个人独特的成功。参考立意:1 .接受自己是个很努力的普通人。2 . “高开低走”的人生,不是失败的人生。3 .不用活在一个成功标准体系下。3、阅读下列材料,请按要求写一篇文章。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 人间举子忙。 辛弃疾鹏鹃天送廓之秋试无哗战土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土就试1949年3月23日,离开西柏坡之际,毛对周说:“今天是 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笑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 不要退回来。”毛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我们都希望

24、考个好成绩。”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 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 赶考之路。 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 经验的决议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也是“赶考人”。作为一名 正在冲刺高考的高三学生,请你以“赶考”为核心话题,结合上 述材料的内涵和自己的学习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文题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一意思是“就像鲸鹏从北海展翅翱游到南海,又像凤凰 朝向太阳飞。明年的今天,你早已青云直上,那时你可以轻松

25、愉 悦地闲看世间的举子还在为功名奔忙”,这是辛弃疾送别廓之去 参加秋试时所写,祝愿他能通过“赶考”求取功名;材料二意思 是“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 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这是欧阳修以考 官的身份,写出了士子答题情况。这两则材料中的“赶考”都是 为自己而“赶考”。材料三是1949年离开西柏坡之际,毛与周 之间关于“赶考”的对话,并由此引出当下我党的“赶考”,强 调今天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这是为国家、为人民而“赶 考”,而且永不结束。这三则材料都是围绕“赶考”来写,那么“赶考”是什么意 思呢?赶,应对,奔赴;考,考验。“赶考”就是以奋进、拼搏 的精神应对考验。“考验”是时代所出,而时代是不停改变的, 所以“赶考”永远在路上。“赶考”精神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作为一名正在冲刺高考的高三学生,请你以赶考为核 心话题,结合上述材料的内涵和自己的学习生活体验,写一篇文 章”限制了写作者的身份,所写内容及观点应该体现青年人积极 向上、勇敢担当的精神;同时限制了作文的话题及内容,以赶 考为核心话题,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