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机械通用技术要求.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351518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机械通用技术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设备机械通用技术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机械通用技术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机械通用技术要求.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设备机械通用技术要求1.1设备平安要求1. 1设备基础地坑深度2450nlm时、周围应设计安装平安护栏;1.1. 2机器人工位,周围应设计平安围栏和平安门;地面自动化设备运行区域,周围应设计安装平安围栏和平安门;1.1.3 位于车间通道两旁的钢结构立柱、设备及电气柜和操作台,靠近通道一侧应设计安装 防撞墩;5空中输送设备钢平台周边应设计安装平安护栏;1.1.6 空中输送设备检修区域平台外表应铺钢板,不通行的各边应设计安装平安护栏,并在 平安护栏上安装钢板;空中输送设备行走路线的下方应设计安装平安网,以防止输送过程中坠落的物料、设 备本体及零部件坠落伤人;1.1.7 空中输送设备行走路线中设计的

2、临时上下件区域,如果该区域地面没有平安防护装 置,该区域应设计安装活动式平安网,并应确保下件时平安网可翻开、不下件时平安网关 闭;自动化设备保养或维修时,人员身体或某部位进入的设备本体的危险区,设备应设计 机械平安锁紧机构,以实现对维护人员的保护;1. 1. 10对于机械传动设备,应设计过载机械保护结构,以实现对设备本体的保护;对于机械传动部件(如齿轮传动、链传动、带传动等),应设计机械防护罩。1. 1. 12电气平安防护要求处于危险区内的人工上件工位,应设计激光扫描仪或平安光幕,并与自动化设备 控制系统实现平安互锁;1.1.1.1 处于危险区内的人工操作工位,应设计激光扫描仪,并与自动化设备

3、控制系统实 现平安互锁;12.3在危险区内,局部无法采用机械防护时,在敞口或通道位置应设计光电对射开 关、激光扫描仪或平安光幕等电气防护装置,以实现对进入危险区人员的保护;1.1.1.2 人员进出危险区的平安门要求设计电气平安门锁,并与自动化设备控制系统实现 平安互锁;地面上或近地面空中自动化运行的设备(如AGV小车、带自行小车的加注机 等),在设备运行方向上应设计防护平安触边,当设备运行过程中碰触到障碍物时,设备就 停止运行。如果无法在设备上设计防护平安触边,应在设备运行经过的区域内设置激光扫描 仪和声光报警器,当设备从该区域运行通过时,发出声光报警;1.1.1.3 空中运行的设备,在运行区

4、域下方无法安装平安护网时,应在该区域的适当位置 设计声光报警器,当设备从该区域运行通过时,发出报警声;12.7自动化设备应设计开启时报警装置,当设备开启时,先发出报警声,延时一段时 间后设备开启;1.1.1.4 自动化设备在设备保养或检修过程中,人员身体或某部位进入的设备本体的危险 区,应设计激光扫描仪或平安光幕,并与自动化设备控制系统实现平安互锁,以实现对维护 人员的保护;对于特殊设备(如压装机、压力机等)应设计双手按钮,以实现对操作人员的保 护;1.1.1.5 自动化传动设备应设计过载电气保护,升降设备和往复运行设备应设计运行极限 位电气保护,开关均选用机械式行程开关,以实现对设备本体的保

5、护;12.11机械化输送设备各转接点应设计车身极限位光电开关检测,以实现所输送车身极 限位置检。1.1.1.6 :1.1.1.7 1设计、制造优选标准:设计标准依据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的国际标准。制造标准依据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的国际标准。设备供应商公司标准事先提出并获得观致认可。(确认原那么应当是等同或高于中国国家标准 及相关的国际标准)。主要部件设计基本要求:1)轴:材质:一般选择45#钢,重要局部选择35CrMo或42CrMo,轴的设计符合机械设计手 册要求,禁止轴焊接、禁止设计多段轴。2)电机:选型时需留有10%以上的余量,输送速度在10%以上的余量,负载在水平方向需留

6、 有30%的余量,垂直方向需留有40%的余量。3)轴承:优先考虑免润滑轴承,使用寿命在100万次以上。4)联轴器:联轴器优先选择顺序:盘式联轴器)齿式联轴器 链条联轴器;5)链条:需从屈服载荷及最大容许负载等方面考虑,使用寿命界限:拉升不得超过2%。6)齿轮:材质:S45C或SCM435;齿面加工:磨齿为基本原那么;热处理基准:高频热处 理;硬度最小基准:S45C : HRC 55, SCM435 : HRC 55 ,附检查报告;齿轮平安因子: 最小6倍(特殊供应商:4倍);齿轮宽度,速度比等设计基准以机械设计手册为准实施。7)钢结构:所有钢结构应采用国标型材,具体钢构型材尺寸在会签图纸时确认

7、。设备设计具体参数以技术协议要求为准。气动系统1.3.2. 1所有关键的气动元器件如电磁换向阀、气缸、气动三联件、压力开关、真空发生 器、真空吸盘、真空压力开关、真空减压阀、真空过滤器以及气动附件等必须采用指定供应 商的产品,推荐采用FESTO、SMC品牌。1. 3. 2. 2压缩空气供给压力为0. 4-0. 6MPao2. 3压缩空气在给设备供气时,需安装气动二联件,确保供给设备的压缩空气为干燥、 洁净的,压缩空气过滤装置推荐采用过滤器+调压器+排水阀+空气切断阀+压力传感器的组合 方式。1.3. 2. 4各气动单元设置位置必须安装压力开关。1. 3. 2. 5所有压缩空气管路应刷指定色油漆

8、以区别于其它管路。1. 3. 2. 5所有压缩空气管路应刷指定色油漆以区别于其它管路。1.3. 2.6所有气动元器件应装有指示铭牌,标明规格、编号、型号、用途。1.4. 2. 7压力表,压力开关等须用标环(绿色线标记)或其它方法指明正常工作范围。1.5. 2. 7多气路组成的软管束,每个管路应加标号注明,以便于维修时管路查找。1.6. 2.9所有气路排往大气的管路末端加装消音器。1.7. 2. 10所有的截止阀应用铝标牌指明“常开” (NORMALLY OPEN)或“常闭(NORMALLY CLOSE) o2.11气动元气件、管路、阀门应安装在不阻碍设备的使用及维修的位置,且应便于维 修。1.

9、8. 2.12气管在铺设过程中折弯90度的,在折弯处设置分气块或快速接头过渡,严禁强行折 弯。1.9. .13设备的所有计量仪器、仪表必须经国家专业第三方检测单位检验并出具合格证 书;计量单位采用公制的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1.10. 2. 14气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应符合IS。标准或有关国家标准。各用气点有气动三联 件,软管联接采用快换接头,系统无任何泄漏,潮湿部位采用不锈钢管,气管接头不许直接 焊接。1.11. 2.15气缸使用要求:气缸的动作确认感应开关要直接安装在气缸的前进、后退端,要 尽可能使用行程开关,气缸的规格选型需到达运作负荷的2倍之上;气缸布置时使作用在气 缸推杆上的力正确地沿轴

10、方向分布(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浮动接头以防止偏心);气缸调速 器采用节流方式。1. 3. 2. 16按钮颜色选择参照以下要求:功能颜色备注双手释放红色/夹紧黑色/关节锁死红色/负载指示灯绿色/大线互锁(急停)红色/其他未示要求采用黑色。1.1. 2. 17控制气路采用蓝色,其他采用透明色。1.3. 2. 18管路编号:气源接口编号01,后续顺序增加。液压系统3.1所有的重要液压元器件,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电磁换向阀、液压油缸、压力 开关、调压阀等必须采用指定供应商的产品。1.4. 3.2液压系统的设计与制造应符合ISO标准或有关国家标准。对于液压泵压力、电机功 率和油箱容积必须有25%以上的

11、储藏量,管道设有压力测量点,油箱有液位显示器,系统无 任何泄漏、液压系统应设置相关标牌,以便于使用、维护;管路应用牢固的方法标明油液流 向。1.5. 3.3油箱超过200升的液压系统应加设预热回路,以减少准备时间。1.6. 3.4液压系统油温应保持50 C以及以下。(在环境温度低于-5 C的工厂时,油箱应 设置自动加热装置)。1.7. 3. 3. 5设备的液压站油箱内须设有用于吸附铁屑的磁铁;油箱的侧面要留有维护门以便于 定期清擦油箱及更换过滤网;油箱的上方应设有通气口以防箱内产生负压;油箱上应标明油箱 的容积及所用油的型号。1.8. 3. 6液位计能精确确认油面状态,安装在通道侧,从而在加注

12、的同时也可以确认液面, 安装位置最好离加注口 500mm以内。1.9. 3.7所有液压系统应至少设有三级过滤装置(注油过滤、吸油过滤、回油过滤),所有 过滤器的过滤能力应为流量的2倍,过滤器应在显要位置用铝标牌标明过滤精度等主要技术 参数;过滤器应设置于易维护的位置。1.10. 3.8所有压力表、压力开关等须用标环或其它方法标明正常工作范围,设备的所有计量 仪器、仪表必须经国家专业检测单位检验并出具合格证书;计量单位采用公制的中国标准和 国际标准。1.11. 3.9管路应排列整齐并紧固以免震动。1. 3. 3.10液压管路不能采用焊接的形式联接,(冲压局部管路用焊接接头)。1.3. 3.11管

13、路系统应设有可加装压力检测的压力表接口,且应配备一套带软管的压力检测 表。1.4. 3.12所有的截止阀应用标牌标明“常开”或“常闭”。1. 3. 3.13液压站噪音应到达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要求。1.3. 3. 14压力回路中不得有泄露,所有管路不得渗漏。1 . 3. 3. 15液压举升机推荐采用进口品牌,如GRUNDEIo.3.4润滑系统1. 3. 4.1自动润滑系统须设有油位检测及润滑油报警系统。1.3. 4.2润滑油箱应标明容积及加油型号。1.4. 4.3所有设备的润滑系统必须在设备上装有用铝板制作的润滑系统图标明型号、润滑点 及加油频率。2.机械制作、安装要求2. 1 一般安装精度2.

14、1. 1水平方向: 2 mm以内。2. 1.2断差方向:上/下方向:沿前进方向00.5mm内,左右方向:土 0.5 mm以内。2. 1.3升降机立柱垂直度:0. 5mm以内。2. 1.4未明确的精度根据设备特点由双方确认。2. 2移动设备2.1在轨道上需安装杂物清扫装置。3. 2.2轨道间平行度:以下。4. 2.3轨道固定点间距:约600mln。5. 2.4固定轨道螺栓的长度及位置不得与驱动轮干涉。6. 2. 5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设置轨道脱轨感应器。7. 3供油、供脂2. 3.1所有的轴承需安装润滑脂加注嘴(防封除外)。2. 3.2链条上链轮需安装润滑脂加注嘴。2. 3.3对润滑点分散时

15、需安装润滑脂加注集中供应装置,如在输送系统中的前后小车4. 3. 4 在吊具维修区中轨道开槽便于润滑。2.4台阶、梯子2. 4.1通向地坑及上部平安网的方式以台阶或斜梯为主,迫不得已时才采用直梯。2. 4.2台阶或斜梯倾斜角度要在3060度以内。台阶、梯子规格遵守中国的平安法规;梯宽、扶手立柱高度、间距尺寸均符合相关标 准规定。2. 4. 4扶手、立柱高于900mm时,间距小于1000mm。扶手应采用外径为3050nlm,壁厚不 小于2. 5mm的管材。立柱宜采用截面不小于40X40X4的角钢或外径为30 50mm的管材。1.1.1 4. 5梯宽宜为700mm,最大不宜大于1100mm,最小不

16、得小于600nlm。2.4.6 楼梯台面采用花纹钢板或格栅板形式,采用花纹钢板时喷涂浅灰色油漆。2.4.7 直梯梯段高度超过3000 mm时应设护笼,护笼下端距基准面20002400mm,护笼上 端高出基准面应与GB4053.3中规定的栏杆高度一致。护笼直径应为700nlm,其圆心距踏棍 中心线为350mll1,水平圈采用不小于40义4的扁钢,间距为450750mm,在水平圈内侧均布 焊接5根不小于25 X4扁钢垂直条。2.5螺栓、螺母所有螺栓的长度在拧紧后确保有3个以上有效螺纹。2.5.1 5.2所有螺栓类要设置适用符合功能要求的垫圈。2.5.2 六角头螺栓打孔深度要确保为螺栓直径的23倍。

17、2.5.3 动作部位的螺栓螺纹必须采用防松结构,螺栓/螺母防松结构建议从以下方法中选 择。(适用方法:双螺母,防松垫圈,开口销、防松螺母、防转片等)。2.5.4 弹垫禁止在高旋转/高振动部位及重复使用。2.5.5 5.6具有防松功能的垫圈及螺母类变形后禁止重复使用。2.5.6 5.7螺栓/螺母禁止为防松而进行焊接,而应使用防转片。2. 5.8受切力的地方,要使用螺栓安装方钢或钢板。2. 5.9所有螺栓/螺母类拧紧需要进行扭矩检查确认,扭矩确认后进行1标记(扭矩不重 要时小于M6的除外)。2. 6钢结构2. 6.1包括辅梁在内的所有设备安装用钢结构(空中、地面)原那么上要用螺栓/螺母方式装配 (

18、包括地坑盖板),但结构上判断有必要的部位要追加加强焊接。输送线轨道及设备安装用平台在调整水平结构也要用螺栓/螺母结构,包括梁、接 头、支撑、斜撑等。2. 6.3螺栓要设置在拉力方向固定,防止切力方向。2. 6. 4所有斜撑类原那么上以花篮螺栓方式适用到达防松目的。2. 6.5钢结构施工应具备钢结构设计、制造和安装的有关资质。2.7焊接焊接时原那么上所有可焊接的部位全部焊接。2. 7.2焊接/制作/施工时采取防止变形的措施,保证焊接所产生的变形最小化。2. 7.3使用焊接夹具防止变形,尤其尺寸管理要求高部位必须适用焊接夹具来确保精度。消除焊接后剩余应力(退火等)。2. 7. 5危险或重要部位的焊接点要通过非破坏方式进行焊接质量确认(限在详细技术要求中 提到的局部)。各焊接部位不应有未填满、气孔、烧穿等质量缺陷。2. 7.7焊后清理,焊渣要必须去掉,焊缝磨平,焊后补漆。2.8地面开槽施工8.1预埋穿线管应使用国标承压管,管内径应留不低于50%的余量,最低内径不低于501nlI)。2. 8.2地面预留不低于100mm高度管节。3. 8. 2浇筑水泥层厚度不低于80mm。4. 8. 3浇筑水泥标号不低于325。5. 8.4施工结束管内预留1根单芯线缆,在两侧管口做好固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