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光的衍射(5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86298257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 光的衍射(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7章 光的衍射(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章 光的衍射(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 光的衍射(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第 7 章 光的衍射-第 2 页第 7 章 光的衍射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D),2(B),3(D),4(B),5(D),6(B),7(D),8(B),9(D),10(B)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1.2mm,3.6mm(2)500nm(或4105mm)(3)一三(4)0,1,3(5)5(6)更窄更亮(7)0.025(8)照射光波长,圆孔的直径(9)2.2410-4(10)13.9三、计算题三、计算题1.某种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在单缝上,单缝宽 a=0.15 mm缝后放一个焦距 f=400 mm 的凸透镜,在透镜的焦平面上,测得中央明条纹两侧的两个第三级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8.0mm

2、,求入射光的波长解:设第三级暗纹在3方向上,则有a sin3=3此暗纹到中心的距离为x3=f tg3因为3很小,可认为 tg3sin3,所以x33f/a 两侧第三级暗纹的距离是2 x3=6f/a=8.0mm=(2x3)a/6f=500 nm2.在夫琅禾费单缝衍射实验中,如果缝宽a与入射光波长的比值分别为(1)1,(2)10,(3)100,试分别计算中央明条纹边缘的衍射角再讨论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解:(1)a=,sin=1,=90(2)a=10,sin=/10=0.1=544(3)a=100,sin=/100=0.01=34这说明,比值/a 变小的时候,所求的衍射角变小,中央明纹变窄(其它明纹也

3、相应地变为更靠近中心点),衍射效应越来越不明显(/a)0 的极限情形即几何光学的情形:光线沿直传播,无衍射效应3.在某个单缝衍射实验中,光源发出的光含有两秏波长1和2,垂直入射于单缝上假如1的第一级衍射极小与2的第二级衍射极小相重合,试问(1)这两种波长之间有何关系?(2)在这两种波长的光所形成的衍射图样中,是否还有其他极小相重合?解:(1)由单缝衍射暗纹公式得由题意可知21,21sinsin代入上式可得212(2)211112sinkka(k1=1,2,)222sinka(k2=1,2,)若 k2=2k1,则1=2,即1的任一 k1级极小都有2的 2k1级极小与之重合4.氦放电管发出的光垂直

4、照射到某光栅上,测得波长=0.668m 的谱线的衍射角为=20如果在同样角处出现波长2=0.447m 的更高级次的谱线,那么光栅常数最小是多少?-第 3 页解:由光栅公式得sin=k11/(a+b)=k22/(a+b),k11=k22k2 k1=1/2=0.668/0.447将 k2 k1约化为整数比 k2 k1=3/2=6/4=12/8.取最小的 k1和 k2,k1=2,k2=3,则对应的光栅常数(a+b)=k11/sin=3.92 m.5.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某个光栅上,该光束有两种波长的光,1=440 nm,2=660 nm(1 nm=10-9m)实验发现,两种波长的谱线(不计中央明纹)

5、第二次重合于衍射角=60的方向上求此光栅的光栅常数 d解:由光栅衍射主极大公式得当两谱线重合时有1=2即69462321kk两谱线第二次重合即是4621kk,k1=6,k2=4由光栅公式可知d sin60=6160sin61d=3.0510-3mm6.以波长 400 nm760 nm(1 nm10-9m)的白光垂直照射在光栅上,在它的衍射光谱中,第二级和第三级发生重叠,求第二级光谱被重叠的波长范围解:令第三级光谱中=400 nm 的光与第二级光谱中波长为的光对应的衍射角都为,则d sin=3,d sin=2=(d sin/)2=23600nm第二级光谱被重叠的波长范围是600 nm-760 n

6、m7.用每毫米 300 条刻痕的衍射光栅来检验仅含有属于红和蓝的两种单色成分的光谱 已知红谱线波长R在 0.630.76 m 范围内,蓝谱线波长B在 0.430.49 m 范围内当光垂直入射到光栅时,发现在衍射角为 24.46处,红蓝两谱线同时出现(1)在什么角度下红蓝两谱线还会同时出现?(2)在什么角度下只有红谱线出现?解:a+b=(1/300)mm=3.33 m(1)(a+b)sin=k,k=(a+b)sin24.46=1.38 mR=0.630.76 m;B0.430.49 m对于红光,取 k=2,则R=0.69 m;对于蓝光,取 k=3,则B=0.46m.红光最大级次kmax=(a+b

7、)/R=4.8,取 kmax=4 则红光的第 4 级与蓝光的第 6 级还会重合设重合处的衍射角为,则828.0/4sinbaR,=55.9(2)红光的第二、四级与蓝光重合,且最多只能看到四级,所以纯红光谱的第一、三级将出现207.0/sin1baR1=11.9621.0/3sin3baR3=38.48.一衍射光栅,每厘米 200 条透光缝,每条透光缝宽为 a=210-3cm,在光栅后放一焦距 f=1m 的凸透镜,现以=600 nm(1 nm=10-9m)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求:(1)透光缝 a 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解:(1)a sin=

8、ktg=x/f-第 4 页当x f 时,sintg,a x/f=k,取 k=1 有x=f l/a=0.03 m中央明纹宽度为x=2x=0.06m(2)(a+b)sink k(ab)x/(f)=2.5取 k=2,共有 k=0,1,2 等 5 个主极大.四四 研讨题研讨题1.假设可见光波段不是在nm700nm400,而是在毫米波段,而人眼睛瞳孔仍保持在mm3左右,设想人们看到的外部世界是什么景象?参考解答:将人的瞳孔看作圆孔。圆孔衍射中央极大的半角宽度0与入射波长和衍射孔径线度D的关系是D22.10。当衍射孔径D与波长的量级差不多时衍射最显著,入射光经衍射后完全偏离原来直线传播的方向,广能几乎分布

9、在衍射后的整个空间。由于衍射,使一个物点发出的光经圆孔后,在观察屏上不再是一个清晰的像点,而是一个相当大的衍射斑。如果D,则00,每个物点经圆孔后就是一个清晰的像点。在我们的生活的世界,可见光波长的大小和人眼瞳孔的孔径配合得是非常巧妙的,“天然地”满足D的条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时就可以不考虑瞳孔的衍射,而认为光线是直线传播,那么物体上的任一物点通过眼睛的水晶体成像到视网膜上的像也是一个点,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分辨眼前的景物了。而如果可见光的波长也变成毫米量级,则波长与瞳孔孔径大小可比,每个物点在视网膜上的像将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很大的衍射斑,以至于无法把它们分辨出来,人们看不到目前所看到的物体形

10、状了,而是一片模糊的景象。2.某光学显微镜的数值孔径 N.A.=1.5,试估算它的有效放大率 Vmin.参考解答:分 析:显 微 镜 是 助 视 光 学 仪 器,应 该 针 对 人 眼 进 行 设 计.人 眼 的 最 小 分 辨 角rad109.24e,一般人眼能分辨m10远处相隔mm3的两条刻线,或者说,在明视距离(相隔人眼cm25)处相隔ed0.075mmy 的两条刻线.人眼敏感的波长是0.55 m.合理的设计方案是把显微镜的最小分辨距离放大到明视距离的ed0.075mmy,这样才能充分利用镜头的分辨本领.解题:本题条件下的光学显微镜的最小分辨距离为按合理设计将其放大到明视距离可分辨的 d

11、ye=0.075mm.所以3emin7mind0.075 10335d2.24 10yVy倍,实际放大率还可设计得比这数值更高些,譬如 500 倍,以使人眼看得更舒服些.3.在地面进行的天文观测中,光学望远镜所成星体的像会受到大气密度涨落的影响(所以要发射太空望远镜以排除这种影响),而无线电天文望远镜则不会受到这种影响。为什么?参考解答:星体辐射的光在进入望远镜的路径中必然通过大气层,所以必须考虑大气分子的衍射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教材中的理论已经指出,衍射物的线度与入射波波长愈相近,衍射现象愈明显;衍射物线度远远大于入射波波长时可不考虑衍射。大气粒子的平均线度在纳米量级上下,光波的波长是百纳米量

12、级,大气微粒的线度与光-第 5 页波的波长可比,所以对光波的衍射作用显著,直接影响观测图像。随着大气密度的涨落,图样也将随着变化,所以用光学望远镜就无法准确地获得星体的图像。无线电波长在微米到米的量级,大气粒子的平均线度远远小于无线电波的波长,观测中可忽略衍射的影响。所以在天文观测中无线电天文望远镜就可不受大气密度涨落的影响,从而可精确获得星体的图像。4.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光测应变方法衍射光栅法,请查阅金属材料应变测量衍射光栅法的相关资料,说明其基本原理。参考解答:对大多数实用金属而言,在弹性加载下其变形非常小.这样,细观变形测量的诸多光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光测应

13、变方法衍射光栅法.其基本思想是在试件表面欲测处贴上低频正交光栅,通过测取试件变形前后正交光栅变形来获取试件测点处的应变量.具体测量方式是通过光学中的衍射效应,用细激光束垂直照射光栅,产生衍射点阵,通过对衍射点阵的测量,就可以获得应变的信息.衍射光栅法测量应变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在试件表面欲测处贴上正交光栅应变片,当一束细激光束垂直照射测点时,光栅将使反射光发生衍射,衍射光线在接收屏上形成点阵.衍射点的位置与光栅栅距的关系可由光栅方程导出式中:m为衍射级次,m为m级衍射光线与光栅法线方向的夹角,d为栅距,为激光波长.当试件受力变形后,光栅栅距发生变化,d变为d,则变形前后沿垂直于该组栅线方向的线应变为由衍射光栅法基本光路图可知)(sinDDmmm将其代入上式可知mmm,此即衍射光栅法测量应变的基本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