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学绪论.ppt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86282547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学绪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健康教育学绪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学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学绪论.ppt(7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健康教育学绪论健康教育学绪论一、健康和健康的影响因素一、健康和健康的影响因素(一)健康的概念(一)健康的概念1947年年WHO: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美状态。健康健康健康健康行为生活方式行为生活方式行为生活方式行为生活方式生物遗传生物遗传生物遗传生物遗传卫生服务卫生服务卫生服务卫生服务环境环境环境环境种族特征种族特征种族特征种族特征家族特征家族特征家族特征家族特征生物特征生物特征生物特征生物特征预防保健预防保健预防保健预防保健康复服务康复服务康复服务康复服务医医医医疗疗疗疗服服服服务务务务

2、自然环境自然环境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心理环境心理环境心理环境心理环境社社社社会会会会环环环环境境境境休闲行为休闲行为休闲行为休闲行为工作与学习行为工作与学习行为工作与学习行为工作与学习行为基本生活基本生活基本生活基本生活生物圈大气层生物圈大气层环境中的有毒有害因素环境中的有毒有害因素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行为行为人类生物因素人类生物因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行行为为医疗卫生服务、保健因素医疗卫生服务、保健因素四类疾病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四类疾病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一)健康教育的概念(一)健康教育的概念1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

3、定义的定义l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health education)是旨在帮助对象人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l健康教育的健康教育的核心核心核心核心健康信息的传播和行为干预健康信息的传播和行为干预2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3健康教育是卫生工作的领域,也是方法健康教育是卫生工作的领域,也是方法(二)健康促进的概念(二)健康促进的概念1健康促进健康促进的定义的定义l健康促进(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导致健康的行):导致健康的行动和健康的生活条

4、件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组合。动和健康的生活条件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组合。l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括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括个人行为个人行为个人行为个人行为改变和改变和政府行政府行政府行政府行为(社会环境)为(社会环境)为(社会环境)为(社会环境)改变两个方面改变两个方面2健康促进的健康促进的活动领域活动领域(1)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2)创造健康支持环境)创造健康支持环境(3)加强社区行动)加强社区行动(4)发展个人技能)发展个人技能(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调整卫生服务方向3健康促进的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基本策略(1)渥太华宣言)渥太华宣言l倡导倡导l赋权赋权l协调协调(2)联

5、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核心策略核心策略社会动员社会动员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u健康教育需要健康促进的指导和支持健康教育需要健康促进的指导和支持u健康促进需要健康教育来推动和落实健康促进需要健康教育来推动和落实健康促进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卫生宣传卫生宣传目前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卫生宣传三者间的关系目前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卫生宣传三者间的关系三、健康教育的三、健康教育的意义意义(一)人类与疾病做斗争的客观需要(一)人类与疾病做斗争的客观需要生物圈大气层生物圈大气层环境中的有毒有害因素环境中的有毒有害因素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因素

6、: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行为行为人类生物因素人类生物因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行为行为医疗卫生服务、保健因素医疗卫生服务、保健因素四类疾病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四类疾病影响因素间的关系WHO1992年估计,年估计,全球全球60%的死亡归因于的死亡归因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工业国家人口的工业国家人口的59%可避免死亡和可避免死亡和54%的住的住院院来自于酗酒、吸烟和意外伤害来自于酗酒、吸烟和意外伤害我国人群我国人群肺癌死亡率肺癌死亡率正随着吸烟行为的增加正随着吸烟行为的增加而增加。而增加。1990年和年和1996年中国人群疾病构成比年中国人群疾病构成比销售量(十亿支)销售量(十亿支)死亡率(

7、死亡率(1/10万)万)543210中国烟草销售量与肺癌死亡率的关系中国烟草销售量与肺癌死亡率的关系(二)提高健康水平与有限资源矛盾的产物(二)提高健康水平与有限资源矛盾的产物流行病学模式变化流行病学模式变化工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城市化教育普及教育普及人均收入增加人均收入增加公共卫生条件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改善医学服务提供增加医学服务提供增加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不减少或再现不减少或再现传染病传染病死亡率下降死亡率下降人口人口老化老化生育率生育率下降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主要问题病成为主要问题不公平增不公平增加加/经济下降经济下降人口模式变化人口模式变化迟延的极化的迟延的极化的流行病学模

8、式变化流行病学模式变化人口老化促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位上升人口老化促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位上升部分发达国家卫生总费用占部分发达国家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比例国家国家199019911992199319941995美国美国12.213.013.413.613.613.6加拿大加拿大9.29.910.310.29.89.5法国法国8.99.19.49.89.79.9奥地利奥地利8.48.58.99.49.79.6德国德国8.39.09.39.39.59.6新西兰新西兰8.48.68.89.08.88.819912000年我国年卫生总费用增长率与年我国年卫生总费用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比较增长率比较指

9、标指标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卫生总费用年增卫生总费用年增长率()长率()12.013.89.77.9212.819.517.614.313.213.0GDP增长率()增长率()9.214.213.512.710.59.68.87.87.18.0(三)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三)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医学不能仅仅被动地救死扶伤,也不能医学不能仅仅被动地救死扶伤,也不能仅仅为预防疾病而预防疾病,医学还应该帮仅仅为预防疾病而预防疾病,医学还应该帮助人们促进健康助人们促进健康帮助每一个人积极地远离帮助每一个人积极地远离坐标的黑色端,移向白色端

10、。坐标的黑色端,移向白色端。健康(白)健康(白)死亡(黑)死亡(黑)健康连续谱健康连续谱亚健康亚健康 亚临床亚临床 疾病疾病四、健康教育发展情况四、健康教育发展情况(一)我国健康教育发展情况(一)我国健康教育发展情况|建国前的健康教育建国前的健康教育1915年中华医学会成立年中华医学会成立1916年卫生教育联合会成立年卫生教育联合会成立1920年第一部健康教育影片年第一部健康教育影片1924年最早的健康教育期刊创刊年最早的健康教育期刊创刊|建国后的健康教育建国后的健康教育(二)国外健康教育发展情况(二)国外健康教育发展情况1.简要回顾简要回顾u19世纪末到世纪末到20世纪世纪50年代,死亡率呈

11、持续、稳定年代,死亡率呈持续、稳定地下降,据统计地下降,据统计19001977年间,死于急性传染年间,死于急性传染病的人数由病的人数由58010万降到万降到30 10万,万,75岁前死岁前死于传染病的仅占于传染病的仅占1,死亡率由,死亡率由17降到降到9。美国卫生世纪美国卫生世纪&美国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美国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7 7项健康习惯项健康习惯n每天睡足每天睡足8 8小时小时n每天都吃好早餐每天都吃好早餐n不吸烟不吸烟n不饮酒或有节制的少量饮酒不饮酒或有节制的少量饮酒n每天进行规律性的体育锻炼每天进行规律性的体育锻炼n极少或不在两餐之间进食极少或不在两餐之间进食n减肥时体重不超过标准体重

12、的减肥时体重不超过标准体重的20%20%&有这有这7 7项健康习惯的成人的心身健康水平、患项健康习惯的成人的心身健康水平、患病率、死亡率、伤残率均较没有这些习惯的成病率、死亡率、伤残率均较没有这些习惯的成人好,期望寿命也长人好,期望寿命也长1111年。年。2.成功范例成功范例l芬兰北卡地区从芬兰北卡地区从1972年开始,针对高血压和冠心病年开始,针对高血压和冠心病在全区实施改变不利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全方位健康在全区实施改变不利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全方位健康教育干预,经过教育干预,经过15年的努力,总吸烟率从年的努力,总吸烟率从52下降下降到到35,吸烟量净下降,吸烟量净下降28,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

13、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下降下降11,中年男性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下降,中年男性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下降38,与其他地区比较取得了用其他措施难以取得的显著与其他地区比较取得了用其他措施难以取得的显著成绩。成绩。l美国美国1980年与年与1963年比较,居民食用动物脂肪年比较,居民食用动物脂肪量减少量减少38,植物油和鱼类消费量增加,植物油和鱼类消费量增加57.6,与冠心病死亡率下降近与冠心病死亡率下降近40,脑血管病死亡率,脑血管病死亡率下降近下降近50%密切关联。密切关联。3.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国际健康促进大会第四节第四节 健康教育工作步骤健康教育工作步骤一、实际工作的一、实际工作的一般步骤一般步骤l调

14、查研究(健康教育诊断)调查研究(健康教育诊断)l设计制定健康教育干预计划设计制定健康教育干预计划l准备和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准备和实施健康教育干预l对干预进程和结果进行监测与评价对干预进程和结果进行监测与评价即:即:行为危险因素评价、干预和干预效果评价行为危险因素评价、干预和干预效果评价健康教育活动的三大步骤及相关理论和方法健康教育活动的三大步骤及相关理论和方法健康教育工作步骤健康教育工作步骤 希望发现的事实或发生的变化希望发现的事实或发生的变化 相关理论和方法相关理论和方法行为危险因素评估行为危险因素评估(健康教育诊断)(健康教育诊断)社区人群生活质量社区人群生活质量目标疾病分布及与生活质量的联

15、系目标疾病分布及与生活质量的联系危险行为分布及与目标疾病的联系危险行为分布及与目标疾病的联系导致危险行为发生发展的因素及其分布导致危险行为发生发展的因素及其分布 目标人群的相关认知、态度及人口学特征目标人群的相关认知、态度及人口学特征 社区环境:社区环境:地理、交通,生产、商业、文化、政策、地理、交通,生产、商业、文化、政策、组织,教育、传媒,卫生服务等组织,教育、传媒,卫生服务等行为危险因素干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健康教育干预)(健康教育干预)干干 预效预效 果评价果评价(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评价)导致危险行为发生发展的因素得以改善或新的导致危险行为发生发展的因素得以改善或新的物质、技术、

16、观念等引入物质、技术、观念等引入危险行为得以改善或新的健康行为建立危险行为得以改善或新的健康行为建立目标疾病得到控制或威胁减少目标疾病得到控制或威胁减少人群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提高健康信息传播健康信息传播卫生服务提供卫生服务提供相应组织和社会网络的建设相应组织和社会网络的建设政策发展与资源投入政策发展与资源投入社区人群参与等社区人群参与等流行病学统计学理论和方法流行病学统计学理论和方法预防医学理论和方法预防医学理论和方法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文化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等文化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等传播学理论和技术传播学理论和技术心理学干预治疗理论和技术心理

17、学干预治疗理论和技术教育学理论和技术教育学理论和技术管理学理论和技术管理学理论和技术社会营销理论和技术等社会营销理论和技术等流行病学统计学理论和方法流行病学统计学理论和方法预防医学理论和方法预防医学理论和方法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等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等二、健康教育工作步骤与临床医学工作步骤比较二、健康教育工作步骤与临床医学工作步骤比较健康教育工作步骤健康教育工作步骤临床医学工作步骤临床医学工作步骤诊断调查诊断调查收集信息现场调查收集信息现场调查专家咨询专家咨询文献复习文献复习等等等等分析信息分析信息得出诊断(推断)得出诊断(推断)诊断调查

18、诊断调查收集信息问诊收集信息问诊望、扪、叩、听望、扪、叩、听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等等等分析信息分析信息得出诊断得出诊断制定干预方案制定干预方案制定治疗方案制定治疗方案实施干预方案实施干预方案动员、组织、网络动员、组织、网络骨干培训骨干培训大众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等等等等实施治疗方案实施治疗方案对因治疗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支持治疗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等等等等评价干预效果评价干预效果评价治疗效果评价治疗效果一、行为概述一、行为概述(一)行为的概念(一)行为的概念l人的行为(人的行为(behavior)是指具有认知、)是指具有认知、思维能力、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思维能力、情感

19、、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内外环境因素作出的能动反应。对内外环境因素作出的能动反应。R(reaction)代表行为反应。)代表行为反应。S(stimulus)代表机体内外环境的刺激)代表机体内外环境的刺激O(organization)代表有机体)代表有机体本能行为本能行为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基本生存有关与基本生存有关与种族保存有关与种族保存有关攻击与自我防御行为攻击与自我防御行为(二)行为分类(二)行为分类(三)行为的特点(三)行为的特点l生物性和社会性生物性和社会性l目的性、可塑性和差异性目的性、可塑性和差异性(四)行为的适应形式(四)行为的适应形式l反射反射l自我控制自我控制l调适调适l顺应顺

20、应l应对应对l应激应激(五)人类行为的发展与(五)人类行为的发展与“人生三阶段人生三阶段”1行为的发展行为的发展2行为发展的连续性和不平衡性行为发展的连续性和不平衡性Piagetian的心理发展阶段的心理发展阶段阶段阶段年龄年龄理解的方式理解的方式感觉运动阶段感觉运动阶段2岁岁智力萌芽和追求目标的动作智力萌芽和追求目标的动作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26岁岁开始对事物的联系的理解开始对事物的联系的理解不能用概念反映事物间的联系不能用概念反映事物间的联系出现了通过言语进行的道德判断出现了通过言语进行的道德判断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611岁岁开始抽象思维、初步形成逻辑思维开始抽象思维、初步形成逻辑思维

21、初步理解和掌握社会道德原则的实质初步理解和掌握社会道德原则的实质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岁岁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抽象逻辑思维、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演绎推理能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能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能按照一定的准则评价自己的品质和能力能按照一定的准则评价自己的品质和能力道德意识在行为中的作用日益增强道德意识在行为中的作用日益增强Erikson的心理发展阶段的心理发展阶段阶段阶段年龄年龄发展任务发展任务1出生出生1岁半岁半基本的信任基本的信任不信任不信任21岁半岁半3岁岁自主性自主性羞怯和怀疑羞怯和怀疑33岁岁6岁岁主动性主动性内疚内疚46岁岁11岁岁勤奋勤奋自卑自卑5

22、青春期青春期同一性同一性角色混乱角色混乱6成人早期成人早期亲密亲密孤立孤立7成人期成人期动力源动力源停滞停滞8老年期老年期自我完善自我完善绝望绝望对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启示对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启示|医学实践中,行为发展的动力和发展的连续性为医学实践中,行为发展的动力和发展的连续性为改善服务对象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提供了可改善服务对象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提供了可能性,行为发展的不平衡性则提示要帮助服务对能性,行为发展的不平衡性则提示要帮助服务对象形成有益健康的行为就必须注意到利用与该行象形成有益健康的行为就必须注意到利用与该行为有关的关键发展阶段。为有关的关键发展阶段。3人生三阶段人生三阶段l人生

23、三阶段是指在环境支持下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生三阶段是指在环境支持下最大限度发挥个人健康潜能的一个重要措施,即把生命过程分人健康潜能的一个重要措施,即把生命过程分为为人生的准备阶段、人生的保护阶段和晚年生人生的准备阶段、人生的保护阶段和晚年生活质量阶段活质量阶段,并根据生命各阶段的健康需要,并根据生命各阶段的健康需要,提出健康目标、内容和策略,实施健康保护和提出健康目标、内容和策略,实施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健康促进。人生的准备阶段人生的准备阶段人生的保护阶段人生的保护阶段晚年生活质量阶段晚年生活质量阶段二、行为的影响因素二、行为的影响因素受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受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一)自身

24、因素(一)自身因素 主要是心理因素主要是心理因素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心理过程个性(人格)个性(人格)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感过程(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意志过程(有意识地确定目标,克服困难,意志过程(有意识地确定目标,克服困难,调节行为等)调节行为等)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等)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等)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二)环境因素(二)环境因素1自

25、然环境对行为的影响自然环境对行为的影响2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影响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影响经济发展对行为的影响经济发展对行为的影响社会人口对行为的影响社会人口对行为的影响法规对行为的影响法规对行为的影响社会制度对行为的影响社会制度对行为的影响教育对行为的影响教育对行为的影响三、健康相关行为三、健康相关行为健康相关行为健康相关行为(health-related behavior)个体或团体与健康或疾病相关的行为,称为个体或团体与健康或疾病相关的行为,称为健康相关行为。健康相关行为。(一)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一)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1促进健康的行为促进健康的行为(1)概念概念概念概念l

26、促进健康的行为(促进健康的行为(health-promoted behavior)指)指个体或团体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或他人健康个体或团体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或他人健康的行为。的行为。(2)特点特点u有利性有利性u规律性规律性u和谐性和谐性u一致性一致性u适宜性适宜性(3)种类种类:u日常健康行为日常健康行为u避开环境危害行为避开环境危害行为u戒除不良嗜好戒除不良嗜好u预警行为预警行为u合理利用卫生服务合理利用卫生服务2危害健康的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1)概念)概念危害健康的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health-risky behavior)指)指个体或群体客观上不利于自身或他人健康的个体或群体客观上

27、不利于自身或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一组行为。(2)特点特点:u危害性危害性u明显性和稳定性明显性和稳定性u习得性习得性(3)种类种类:u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u致病性行为模式致病性行为模式SA型行为模式型行为模式冠心病易发性行为冠心病易发性行为SC型行为模式型行为模式肿瘤易发性行为肿瘤易发性行为u不良疾病行为不良疾病行为u违规行为违规行为(二)与疾病相联系的健康相关行为(二)与疾病相联系的健康相关行为|预防行为预防行为 自信健康者在无疾病症状情况下所采取的任何旨在预防疾病自信健康者在无疾病症状情况下所采取的任何旨在预防疾病的行为。的行为。|生病行为生病行为 自我感觉生病者所采取得任何旨在确定健

28、康状况或寻求恰当自我感觉生病者所采取得任何旨在确定健康状况或寻求恰当治疗的行为。治疗的行为。|病人角色行为病人角色行为 自信生病者所采取的任何旨在恢复健康的行为。包括从医疗自信生病者所采取的任何旨在恢复健康的行为。包括从医疗服务提供者获得治疗、从他人获得照料。服务提供者获得治疗、从他人获得照料。(三)团体健康相关行为(三)团体健康相关行为团体健康相关行为团体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以社会团体为行是指以社会团体为行为主体的健康相关行为。为主体的健康相关行为。四、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四、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一)(一)知信行模式知信行模式知信行模式(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

29、ief,practice,KAPB或或KAP)将人们行为的改变分为)将人们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三个连续过程。知知信信行行 信息暴露信息暴露察觉信息察觉信息引起注意引起注意感兴趣感兴趣理解信息理解信息记忆信息记忆信息思考信息思考信息相信信息相信信息决心行动决心行动尝试行动尝试行动开始行动开始行动坚持行动坚持行动确认行动确认行动视而不见视而不见不注意不注意无兴趣无兴趣难懂信息难懂信息印象不深印象不深关系不大关系不大怀疑信息怀疑信息侥幸心理侥幸心理犹豫不决犹豫不决行为反复行为反复不坚持行动不坚持行动行行知知信信知知信信行行转转变变心心理

30、理过过程程知信行模式行为改变的两个知信行模式行为改变的两个关键步骤关键步骤:M确立信念确立信念M改变态度改变态度(二)健康信念模式(二)健康信念模式 (the health belief model,HBM)个人的认知个人的认知影响行为转变的因素影响行为转变的因素采取行动的可能性采取行动的可能性对于采取预防对于采取预防行动得益行动得益的理解的理解对于克服采取对于克服采取预防行动中预防行动中困难的决心困难的决心人口学因素:人口学因素:年龄、性别、种年龄、性别、种族、民族等族、民族等社会心理学因素:社会心理学因素:人格、社会阶层、人格、社会阶层、社会压力等社会压力等结构性因素:结构性因素:疾病知识

31、、以前疾病知识、以前病史病史对某疾病易感性对某疾病易感性和严重性的认识和严重性的认识对某疾病对某疾病威胁的认识威胁的认识可能采纳预防可能采纳预防某病的健康行为某病的健康行为提示因素:大众提示因素:大众媒介的影响,媒介的影响,他人劝告,医他人劝告,医生建议,家人、生建议,家人、朋友生病的体验朋友生病的体验自我效能自我效能1基本内容基本内容(认为人们接受医生的建议而采取某种有益于健康的行认为人们接受医生的建议而采取某种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或放弃某种危害健康的行为,需要具备以下认识)为或放弃某种危害健康的行为,需要具备以下认识)M感知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感知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对疾病严

32、重性的认识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M感知某种行为的益处和障碍感知某种行为的益处和障碍对行为有效性的认识对行为有效性的认识对实施或放弃行为的障碍的认识对实施或放弃行为的障碍的认识M效能期待效能期待对自己实施和放弃某行为的能力的自信,自我效能对自己实施和放弃某行为的能力的自信,自我效能2理论背景和假设理论背景和假设健康信念模式假设一个人是否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取决于这个人是否:健康信念模式假设一个人是否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取决于这个人是否:u认识到某负面结果对健康和利益是现实存在的严重威胁认识到某负面结果对健康和利益是现实存在的严重威胁u有正向期望,通过采取推荐行动能避免该负性结果有正向期

33、望,通过采取推荐行动能避免该负性结果u确信自己能成功采取推荐行为确信自己能成功采取推荐行为(三)行为改变阶段模式(三)行为改变阶段模式1行为变化阶段行为变化阶段无转变打算阶段无转变打算阶段打算转变阶段打算转变阶段转变准备阶段转变准备阶段转变行为阶段转变行为阶段行为维持阶段行为维持阶段不打算戒烟不打算戒烟打算戒烟打算戒烟准备戒烟准备戒烟戒烟戒烟维持不吸烟维持不吸烟前进前进复原复原行为改变阶段模式示意图行为改变阶段模式示意图2变化过程变化过程u认知层面认知层面提高认识、情感唤起提高认识、情感唤起自我再评价、环境再评价自我再评价、环境再评价“自我解放自我解放”、“社会解放社会解放”u行为层面行为层面

34、反思习惯反思习惯强化管理强化管理控制刺激控制刺激求助关系求助关系各行为转变阶段中的心理活动各行为转变阶段中的心理活动变化阶段变化阶段无打算期无打算期 打算期打算期 准备期准备期 行动期行动期 维持期维持期 变变 化化 过过 程程 提高认识提高认识 情感唤起情感唤起 自我再评价自我再评价 环境再评价环境再评价 “自我解放自我解放”“社会解放社会解放”反思习惯反思习惯 强化管理强化管理 控制刺激控制刺激 求助关系求助关系3应用实例应用实例针对不同阶段采取的干预策略针对不同阶段采取的干预策略行为变化阶段行为变化阶段干预策略干预策略 无改变打算无改变打算普及吸烟对健康危害的知识普及吸烟对健康危害的知识

35、提高参与者对吸烟危害的严重性的认识提高参与者对吸烟危害的严重性的认识帮助参与者意识到在所处环境中,吸烟已是不受欢迎的行为帮助参与者意识到在所处环境中,吸烟已是不受欢迎的行为 打算改变打算改变帮助参与者尽快行动帮助参与者尽快行动但对情绪沮丧的和有自卫心理的吸烟者不一定最开始就让但对情绪沮丧的和有自卫心理的吸烟者不一定最开始就让他们戒烟。对处于他们戒烟。对处于“打算戒烟打算戒烟”阶段的戒烟者可以慢慢来。例如阶段的戒烟者可以慢慢来。例如建议他将抽早上第一支烟的时间延迟建议他将抽早上第一支烟的时间延迟30分钟。分钟。“慢慢来慢慢来”通常可通常可以增加参与者的信心,帮助他们有更好的准备开始戒烟。以增加参与者的信心,帮助他们有更好的准备开始戒烟。准备改变准备改变要求处于此期的参与者作出开始改变行动的承诺要求处于此期的参与者作出开始改变行动的承诺营造有利参与者戒烟的环境营造有利参与者戒烟的环境 行动阶段行动阶段了解参与者的困难和障碍,建议其如何克服了解参与者的困难和障碍,建议其如何克服给予肯定和鼓励给予肯定和鼓励 维持阶段维持阶段帮助参与者建立支持其不吸烟的社会网络帮助参与者建立支持其不吸烟的社会网络对参与者进行鼓励对参与者进行鼓励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