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车床小刀架进给系统设计论文-学位论文.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8625530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卧式车床小刀架进给系统设计论文-学位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卧式车床小刀架进给系统设计论文-学位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卧式车床小刀架进给系统设计论文-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卧式车床小刀架进给系统设计论文-学位论文.doc(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济南大学毕业设计摘 要本设计是对传统的卧式车床的小刀架进给系统的改进。传统的卧式车床小刀架进给系统只有手动进给,本设计通过对传统车床的改造,增加了机动进给功能,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设计过程中,借鉴了国内外一些现有车床的设计改进方案,结合滕州机床厂现有的机床,通过查阅资料对整体传动方案的设计、连接方式的设计、摩擦磨损及润滑的设计、轴系零部件的设计,最终完成了对小刀架进给系统的改进。卧式车床小刀架进给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对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及各个关键零部件的强度校核。传统系统的结构设计:本次设计主要是依靠齿轮传动来传递运动,通过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来改变传动比,通过锥齿轮的啮合来

2、改变传动方向。齿轮与轴之间主要通过键连接来传递运动。轴的设计工作要注意依据强度计算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再根据与标准件的配合、轴的轴向固定与等原则来确定轴的各个部分的直径、轴肩等。箱体的设计:箱体采用铸造的方法加工成型,根据使用要求采用HT150.。箱体的结构设计要注意与之配合的轴、轴承、轴套等,使箱体的结构能与之配合。最终小刀架的移动通过丝杠螺母机构来实现。本次设计增加了小刀架的机动进给,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极大的提高了机床的自动化水平和功能。关键词:卧式车床;进给系统;小刀架;车床升级改造。ABSTRACTThis design is to do some improvem

3、ents to the small turret lathe feeding system. Roditional small turret lathe feeding system only has manual feeding system .This design can mobile feed so that it can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I drawed on some examples at home and abro

4、ad about the improvements of lathe .Combined with some exsiting lathes in machine tool plant of tengzhou.,we acess to a lot of information about lathe,and finally we finished this design .This design mainly includes 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stength checking of the import parts .The design

5、 of structure:we transmit motion by the gear.We can change the tranmission ratio by the spur gears and change the drection by the bevel gears.The transmit motion between the gears and axis is maily transmited by the bond .During the design ,we must calculate first minimum diameter of the axis.The de

6、sign of box :the box is maded with the method of casting and the material is HT150.The moving of the small rurret lathe feeding syetem is achieved by screw nuts.This design can mobile feed so that it can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t also improved the level of

7、automation greatly .Key words:Horizontal lathe; small knife; feed; machine reformation.目 录摘要. IABSTRACT.II1 前言.11.1国内机床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1.2 国外机床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1.3对传统车床升级改造的必要性.12毕业设计方案的一般程序.32.1传动方案的选择.32.2轴承等支撑结构的设计.33各部分方案的细化设计.53.1轴的结构设计.5 3.1.1丝杠螺母轴的结构设计.5 3.1.2键槽轴的结构设计.5 3.1.3花键轴的结构设计.63.2齿轮的结构设计.6 3.2.1锥齿

8、轮的结构设计.6 3.2.2直齿轮的结构设计.7 3.2.3双联滑移齿轮的结构设计.83.3箱体的结构设计.8 3.3.1刀架下箱体的结构设计.83.4刀架的结构设计.93.5总体设计方案确定.104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及校核计算114.1齿轮计算.11 4.1.1齿轮尺寸计算.114.2传动轴的设计与计算165轴承的选取润滑及密封.175.1润滑方式的选择175.2密封方式的选择及设计176 结论.18参考文献.19致谢.20191 前言1.1国内机床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车床作为最传统的制造设备之一,自诞生之日起便担负起来机械制造行业机加工的重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功能的多样化以及客户需

9、求的多样化,车床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变得越来越高速,逐步向智能化、数控化方向发展。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改变以及客户对工艺简化呼声的日益提高向复合化、数控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现代车床发展的新趋势。普通车床是最早出现的加工设备之一,早期的车床是皮带传动的。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被全齿轮传动车床所取代,这是车床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变化。因为与皮带传动相比较而言,齿轮传动的传动范围更大,动力也更大。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随着数控机床的逐渐普及,一个划时代的生产方式开始了。以前的车床加工是一对一的,一个功能只能在同一时间操作一台车床、用一把刀具,完成一个零件的一道工序的加工。但是,当数控机床出现以

10、后,可以实现操作者和车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一个人可以进行多道工序的加工,也可以同时操作多台机器。自进入九十年代之后,数控车床进一步向功能复合化的方向发展。1.2国外机床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相对于我国来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水平要远远高于我国,所以他们的车床的发展趋势也是大大的走在了我国的前面,国外机床的发展对我国以后机床的发展也是一个导向作用。纵观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车床行业,车床的数控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随着不断增加的复杂零件的加工需求,客户对于一个零件在在一台车床上一次性装夹完成车削、铣削、螺纹加工等多道工序复合加工的呼声日益高涨。另外对于供应商而言,也面临着客户对车床产品大批量、高精度

11、、低成本等条件的要求升级。因代克斯的多主轴数控车床一直是业内比较畅销的,其多主轴车床的占有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五十,近期又推出了型号为MS22C的六主轴车床,这也就意味着这台车床可以一次可以采用六个不同的工序加工六个不同的零件。此外,机床动态振动控制、智能安全屏蔽、智能热屏蔽和语音导航已经开发出来并已经在数控车床上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信息、控制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进步孕育着改变制造业的可能性,我们可以期待不远的将来智能机床将会呈现在人们的眼前。1.3对传统车床升级改造的必要性目前普通车床的生产浪费了大量的钢铁资源和制造能力,增加了环境的负担,而且普通车床在传动过程中的各种无用消耗比较大,传动效率比较低

12、,空转功率比较大,这与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是不相符的。所以我们在倡导车床向数控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的同时,要加强对传统车床的技术改造,例如本论文所要进行的小刀架进给系统的设计,实现小刀架的自动进给。还可以采用新的精度更高的传动系统来改造车床,提高车床的传动精度和传动效率。还可以进行传统车床的数控化改造。实现传统资源的合理利用。结合我国的国情,我觉得对传统车床进行多功能化、自动化、数控化方向的改进符合我国制造业的基本国情。因为考虑到我国的制作基础比较差、经济还不发达,还有大量的传统机床,另外对传统车床进行改造的技术、价格等因素都不是很高,推广传统车床数控化、多功能化的改造可能更符合我国的国情。2设

13、计方案的初步确定一部机器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质量。制造过程对机器质量所起的作用,本质上就在于实现设计时所规定的质量。因此,机器的设计阶段是决定机器好坏的关键。2.1传动方案的选择通过机械设计的学习,机械传动主要是有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和蜗轮传动。一、传动方案的选择方案一:选择链传动,链传动是一种属于带中有中间挠性件的啮合传动,与带传动相比,其优点在于五弹性滑动和打滑的现象,其能够保持准确的传动比,传动的效率较高,又因为链条不像带那样张的很紧,所以作用在轴向上的径向力较小,在相同的使用条件下,其结构较为紧凑,能够在高温和速度低的情况下工作。与齿轮传动相比,链传动的制造和安装精度都很低

14、。成本低,缺点是在两轴之间只能够同向转动,运转的时候不能够保持恒定的瞬时传动比,磨损后容易跳齿,工作时候噪音较大,不宜在载荷变化很大和急速反向的传动中使用。并且其传递的功率一般均在100kw以下,速度不超过15m/s,因此链传动方案是不可取的。方案二:选择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重要的传动之一,齿轮传动的主要特点有如下:1) 效率高:在常用的机械传动中,以齿轮传动的效率为最高。如一级圆柱齿轮传动的效率可达99%。2) 结构紧凑:在同样的使用条件下,齿轮传动所需要的空间尺寸一般较小。3) 工作可靠、寿命长 设计制造合理,使用维护良好的齿轮传动,工作十分可靠,寿命可长达一、二十年,这也是其他

15、机械传动所不能比拟的。4) 传动比稳定:传动比稳定往往是对传动性能的基本要求。而且齿轮的传动形式很多,应用广泛,传递的功率可达数十万千瓦,圆周速度可达200m/s。 综上所述,本次卧式车床小刀架进给系统传动方式采用齿轮传动2.2轴承等支持结构的设计轴的支撑设计:方案一:在轴两端使用角接触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可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及不大的轴向载荷,也可以单独承受轴向载荷。能在较高转速下正常工作。由于一个轴承只能承受单向的轴向力,因此一般成对使用。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与接触角有关。接触角大的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也高。方案二:在轴两端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可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及较大的轴向载荷(30

16、000型以径向载荷为主,30000B型以轴向载荷为主)。外圈可分离,安装时可调整轴承的游隙。一般成对使用。方案三:推力轴承适合用在需要用轴承来进行轴向固定的地方,且能承受比较大的轴向载荷,但不能承受大的径向载荷。方案四:深沟球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一般在轴向力不大的地方也可以使用深沟球轴承。当量摩擦系数最小。在转速比较高的时候,可以可以用来承受纯轴向载荷。大量生产,价格最低。综上所述,本次小刀架进给系统设计在高速旋转只承受径向载荷且没有大的轴向载荷的时候尽量采用深沟球轴承,既满足了使用要求,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在需要承受比较的轴向力但没有径向力的时候采用推力轴承,来进行轴的轴向固定。在既承受径向

17、力又承受轴向力的地方采用圆锥滚子轴承,但一定要注意,圆锥滚子轴承要成对使用。初步传动方案的确定:图一1:传动轴 2:锥齿轮 3:直齿圆柱齿轮 4:螺母 5:轴肩 6:丝杠 7:小刀架本阶段对设计的成败起关键的作用。在这一阶段中也充分地表现出设计工作有多个解的特点。完成同一个任务,我们可能有多种解决方案,这就需要我们在满足工作要求的前提下,选出一个最经济、环境适应性最强、对环境污染最小的最优的解决方案。3各部分方案的细化设计3.1 轴的结构设计轴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回转零件及传递运动和动力。轴的结构设计是根据轴上零件的安装、定位以及轴的制造工艺等方面的要求,合理的确定轴的结构形式和尺寸。轴的结构都应

18、满足:1、轴和装在上面的零件要有准确的工作位置;2、轴上的零件应便于装拆和调整;3、轴应具有良好的制造工艺性。3.1.1丝杠螺母轴的结构设计首先丝杠螺母轴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丝杠螺母机构带动小刀架的运动。轴的一端是丝杠,这一部分要与固定在箱体上的螺母配合,丝杠转动螺母不动,从而使轴的转动变为轴的轴向移动,轴通过端盖与小刀架连接,带动小刀架的轴向移动。还要注意轴的轴向固定,因此应该在轴的丝杠部分与轴与端盖配合的部分设定一个轴肩来进行轴的轴向固定。轴的另一端还要与手柄连接。轴的各个部分之间都要设定一个合理的轴肩。需要与轴上部分连接的部分要设置键槽等。丝杠轴的结构如下:图二3.1.2键槽轴的结构设计

19、键槽轴的两端要分别与轴套间隙配合,轴套起到简单轴承的作用,轴套再与箱体过盈配合。轴的中间部分要开键槽,因为还要涉及到与机床的其他传动部分的配合,我们这的键槽要向一端开通。键槽要查阅机械设计手册按照国家标准来确定尺寸。 键槽轴的初步结构设计如下:图三3.1.3花键轴的结构设计 花键轴的作用是通过键连接来向滑移齿轮传递运动,因为轴上的齿轮是滑移齿轮,所以花键轴的花键要加工至两端。轴的两端要分别与轴承与套筒配合,在于轴承配合的地方要设计一退刀槽,便于轴承的轴向固定。在轴的各个部分之间要设计合理的轴肩,便于轴及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轴的两端要加工有倒角。图四3.2齿轮的结构设计3.2.1锥齿轮的结构设计

20、 锥齿轮的作用是能改变传动方向,使传动方向发生90度的改变。齿轮的内壁部分要开键槽,便于通过键与轴配合。在轴的套筒上要设计合理的阶梯轴,便于齿轮上的轴承等的轴向固定。初步确定锥齿轮的结构如下:图五3.2.2直齿轮的结构设计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作用是将一根轴上的运动传递到另一根轴上,而且通过两个相啮合齿轮的传动比来改变转动速度。在齿轮轮的内孔要设计键槽,使轴上的运动通过键传递给齿轮。图六3.2.3双联滑移齿轮的设计双联滑移齿轮可以在花键轴上移动,通过与另一根轴上直径不同齿轮的配合来获得不同的传动比,从而获得双联滑移齿轮所在的轴的不同的转速。双联滑移齿轮的两齿轮之间要有一定的间距,保证双联滑移齿轮的

21、一个齿轮在跟其他的齿轮啮合之间,双联滑移齿轮的另一个齿轮必须已经与跟它啮合的齿轮脱开。双联滑移齿轮的与其他齿轮啮合时首先接触的一端要设计成10度的倒角,便于齿轮间的啮合。双联滑移齿轮的内壁要按照国家标准开键槽通槽,便于与花键轴的配合。图七3.3箱体的结构设计3.3.1刀架下箱体的结构设计箱体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安装在它内部的或外部的零件和部件的形状和尺寸及其相互配置、受力与运动情况等。设计时,应使所装的零件和部件便于装拆与操作。刀架下箱体的内部结构需要与轴的配合、与轴承的配合,需要结合丝杠螺母,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有大小适当的孔洞。箱体的上部还要设置有导轨,使导轨与上箱体配合。在箱体的下端面处设置数

22、量合适的螺纹孔,通过螺栓将刀架下箱体与进给箱连接在一起。刀架下箱体的结构形式如下:图八3.4刀架的结构设计刀架的主要作用是现实车刀的固定、粗定位、精定位。刀架对车刀的固定主要是利用经过淬火处理过的特殊螺栓夹紧车刀,刀架设置成正方形,正方形的每条边都有四个螺纹孔。同时在刀架上也要开两个通孔,来结合弹簧等装置来实现刀架的粗定位与精定位。图九3.5总体方案的确定本传动系统主要通过直齿圆柱齿轮之间的啮合、圆锥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传动运动,齿轮与传动轴之间主要通过键连接来传动运动。通过双联滑移齿轮来获得多级转速,滑移齿轮与轴通过花键轴来传递运动。传统系统的结构设计:首先运动通过一对直齿圆柱齿轮传入小刀架进给

23、系统,小刀架进给系统的花键轴轴上有一对滑移齿轮,在这里通过和两对分度圆半径不同的滑移齿轮的啮合,获得两级转速。花键轴轴通过联轴器将运动传入键槽轴轴,再通过一系列的圆锥齿轮和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将运动传入与轴和轴垂直的轴,轴通过一对圆锥齿轮将运动床给轴,轴通过丝杠螺母机构带动小刀架的运动。我们需用丝杠螺母机构来最终实现小刀架随着导轨的运动,丝杠轴转动,而螺母固定不动,这样就实现了丝杠轴的轴向运动,丝杠轴通过端盖与小刀架连接,从而带动小刀架沿丝杠轴的轴向方向运动,实现小刀架的自动进给。小刀架除了自动进给功能外,还可以进行传统的手工进给。总体传动方案确定如下:图十4主要零部件的尺寸计算4.1、齿轮设

24、计4.1.1、齿轮尺寸计算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1) 确定齿轮类型,按小刀架进给系统的传动方案,选用的两齿轮均为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当需要改变转向的时候采用锥齿轮传动。2) 材料选择,大小齿轮材料均为45钢(调质)3) 确定精度等级,因为C5225型立式车床工作台传动为一般的工作系统,速度不是很高,因此,选用7级精度(GB 10095-88)4) 根据齿轮设计准则,选取齿轮轴上的直齿锥齿混合齿轮中直齿轮的齿数为125,与之啮合的齿轮按传动比为1.6计算,故大齿轮的齿数为Z=251.6=40.5) 2、按齿轮面接触强度计算由设计计算公式进行试算,即查4试算 公式(-1)(1)确定公

25、式内的各计算数值)试选 2)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3) 查圆柱齿轮的齿宽系数 4)查表4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5)查图4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6)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7)查图4得接触疲劳强度寿命系数8)计算接触疲劳强度许用应力取失效概率为,安全系数为S=1,由公式124 得(2)计算)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查表10-58得计算公式。2)计算圆周速度v v=3) 计算齿宽bb=4)计算齿宽与尺高之比模数 齿高 h= 2.25 =2.25 5)计算载荷系数根据v=6.438m/s,7级精度,查动载系数图可知;直齿轮,查表使用系数,可知;查表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用的

26、齿向载荷分布系数,可知;由齿高比,查图弯曲强度计算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因此载荷系数K=6)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由公式(10a)4得 7)计算模数m。 m=3、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由公式(5)4得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为 (1)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1) 查图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可知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500MPa;大齿轮的弯曲强度极限=380MPa;2) 查图弯曲疲劳寿命系数,可知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0.85,=0.88;3) 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4,有公式(12)4 得=4) 计算载荷系数K。 K=K 5)查取齿形系数查表齿形系数及应力

27、校正系数,可知=2.80;=2.088; 6)查取应力校正系数。 查表齿轮系数及应力校正系数,可知=1.55;=1.857; 7)计算大、小齿轮的并加以比较 比较后大齿轮的数值较大(2)设计计算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m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由于齿轮模数m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弯曲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齿轮直径(即模数与齿轮的乘积)有关,可取由弯曲强度算得的模数2.89,并就近圆整为标准m=3.0mm,按接触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d=62mm,算出小齿轮齿数 =大齿轮齿数 , 取=40。.这样设计出的齿轮传动,即满足了齿面接触疲劳

28、强度,又满足了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并做到结构紧凑,避免 浪费。4、几何尺寸计算 (1)计算分度圆直径 (2)计算中心距 (3)计算齿轮宽度 故取5、结构设计及绘图齿轮零件图小齿轮大齿轮 根据相同的原理与方法,可一次计算出其他齿轮的参数。4.2传动轴的设计与计算1、 以键槽轴为例来进行轴的计算与设计。设定轴上的功率,转速,并计算转矩T根据任务书上要求,P=1.8KW, n=500r/min;T=9550000=9550000N=0.3405 N2、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按公式(15-2)4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根据查表材料的 值,于是取=126,则 而为了保险起见取=

29、30mm。3、轴的结构设计(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通过上述分析。键槽轴的一段是通过键与联轴器配合,另一端只是起一个支撑作用,轴的中间部分要通过键连接来带动锥齿轮的转动,因为该轴还要与其他轴进行相应的运动配合,需要将该轴中间部分的键槽向一段开通。(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1)首先轴的最小直径是30mm,为了便于轴的加工,在轴的最小直径处与轴的中间部分开一退刀槽,退刀槽处的直径设定为22mm,轴向尺寸为2mm。轴的中间部分即开键槽处的直径设定为40mm,轴向尺寸为898mm,键槽开成为一端开通的键槽。轴的另一端直径设定为32mm,轴向长度设定为56mm,中间处开一键槽。所

30、设计的键槽轴如下图所示:5 轴承的选取润滑及密封5.1 润滑方式的选择 润滑对于滚动轴承具有重要意义,轴承中润滑剂不仅能降低摩擦阻力,还起着散热,减小接触应力,吸收震动,防锈蚀等作用。轴承常用的润滑方式有油润滑和脂润滑两类,选用哪一类润滑方式,这与轴承的转速有关,一般用滚动轴承的DN值表示轴承速度的大小。本次设计采用轴承分别为圆锥滚子轴承及双向圆柱轴承,而此传动机构为闭式齿轮传动,又因为齿轮的圆周速度,所以采用将大齿轮的轮齿浸入油池中进行浸油润滑,高速级大齿轮也能浸到油。轴承利用大齿轮的转动把油溅到箱壁的油槽里输送到轴承机型润滑。5. 2 密封方式的设计及选择普通卧式车床工作台传动系统的轴承采

31、用的是闭式轴承座,原密封处因检修人员的技术因素容易造成毛毡填充量过多或过少,过多时,轴承受热、升温快,轴承使用寿命约半年;过少时,粉尘容易进入轴承座,轴承易被破坏,需每月清洗一次,即使这样;轴承也要半年左右更换一次。根据以上分析,同时结合轴承座的结构特点。我们采用了新的密封方案。改进后的密封形式必须符合技术上的使用经济合理、满足生产需要。具体说来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 密封处与轴承摩擦系数要小,发热少,温度低; (2) 必须保证密封性能良好;(3) 更换密封不能影响正常生产。综上所述的分析以及又由于I,II轴都是低转速轴,所以采用毛毡密封 同时安装时要注意如下几点事项; (1)安装时拆下轴

32、承座透盖上的螺栓,在轴上透盖处缠一圈毛毡,毛毡的外径与宽度稍大于对开透盖密封位置的直径及宽度的两毫米 ; (2)为保证透盖压紧时毛毡相对轴的密封严密。在新旧透盖之间加一石棉垫;安装对开式透盖的时候,要确保开口与毛毡接口处有一个夹角,以防密封不严; (3)用螺栓首先紧固对开处,再依次对称的紧固其余螺栓,保证毛毡不因未先紧固开口处螺栓被挤出; (4)安装完毕后,运行15分钟,测量密封处温度,如无过快升温,在运行两小时,停车测量温度,一端为45度,另一端为69度左右,则说明安装正确。6 结 论在这次毕业设计中,在导师的指导下,自己查阅了大量有关车床进给系统的资料,也对车床进给系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

33、车床进给系统特别是小刀架进给系统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新的认识。同时也对中国国内机床制造业的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等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目前国内机床制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快速的发展带来的问题就是大而不精,其主要原因就是加工设备落后,数控化率低,尤其缺乏高精水平的加工设备。而所有的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人的问题,也就是说我国制造业面临着人才的缺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普通车床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其危险性高。劳动强度大,而且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大批量生产的需要。因此为了满足现代企业大批量生产的需要,又要减少浪费,给企业节约开支,需要我们加强对机床的升级改造。这就需要我们加

34、强对机床制造业的技术研究,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传统车床的升级改造来弥补我们同国外之间的差距。例如本次毕业设计,就是通过对小刀架进给系统的升级改造,实现了小刀架的机动和手动两种方式的运动。结论:经过老前辈们大量的实践证明和本人的切身体会,对传统机床的升级改造具有一定的经济性、稳定性和实用性。其改造涉及到机械、电子、计算机等领域,是一项理论深、实践强的系统工程。在进行机床的升级改造时,应先做好改造前的技术准备。改造过程中,机械修理与电气改造相结合,先易后难,先局部后全部。参 考 文 献1陈绍华. 机械设备电气控制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2齐占庆.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M

35、.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3乐韵斐,陈辛波. 手动进给机构设计. 同济大学机械学院. 2001.8.4肖雷. 超精密机床的发展综述.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电气机械系.5张建明. 现代超精密加工技术和装备的研究与发展J.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8(01).7杨桂霞,梁鑫. 国内外超精密加工技术与机床的发展状况. 机械工程师,2009(01).8吴上生,申双喜. 超精密加工及其进给驱动技术.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1(02).9韩荣第,王杨,张文生. 现代机械加工新技术. 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0姚文生. 先进制造技术及现代制造工程. 现代制造工程,2001(11).1

36、1施维.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应用. 煤矿机械,2005(05).12张伯霖. 高速电主轴设计制造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制造技术与机床. 2001(07):12-14.13宋西成,孙彦旭. 卧式车床横向进给丝杠支承结构的改进. 机械制造,1999,(10)54.14赵波. .卧式车床新型溜板箱的设计.制造技术与机床,2000(05)15Cheng CS. A neural net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control chart patter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1997,35(3):667-69

37、7.16Shing I Chang. A hybrid neural fuzzy for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in Manufacturing Hardbook . Boca Raton: CRC Press LCC ,2001。致 谢首先我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侯志坚老师,侯老师是一位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机床行业的老专家,有着二十多年的机床设计与研究工作。在毕业实习和课程设计过程中,侯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大量的实践性非常强的实例,使我们能够将理论与实际应用更快的联系起来。感谢侯老师给予我们的指导,感谢侯老师对我们晚辈的包涵与理解。 同时也要感谢我们小组的其他同学,我们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相互鼓励,遇到问题我们一起讨论,即使有些问题我们无法解决,但深入的讨论使我们对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向侯老师请教的时候也能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 感谢我的导师侯老师,感谢我的同学,祝侯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我们的同学以后工作、学习顺顺利利,能在机械行业有一番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