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历史的真相.docx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86251800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历史的真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探索历史的真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索历史的真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历史的真相.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探索历史的真相秦始皇真的想过禅让吗秦始皇一直为后人诟骂,甚至连长相也被描述得极其阴险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但以常理而言,这种长相可能跟他少年时期在赵国颠沛流离,营养不良有关。秦始皇被世人误解的,不只是他的长相而已,还有他的真实为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用新的帝号,自称始皇帝,并规定继任者称二世、三世,以至于万世。这是史记所记载的。但是自西汉起,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起初秦始皇曾经有过要用禅让制传位的念头。这似乎与人们心目中乖张、暴戾而且疑心病重的秦始皇扯不上边。然而,近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这个说法,因为确实有史料显示了蛛丝马迹。西汉刘向所著说苑至公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秦

2、始皇统一天下后,召集群臣商议国家政权交接的事,他说:古代有五帝禅让,又有三王代代相传,你们认为哪一种更好我想采用最好的方法。在场的博士都不说话,只有鲍白令之答复说:如果以天下为公,就会禅位给贤能者;如果把天下当私家财产,那么会在家族内代代相传。由此可知,五帝以天下为公,三王以天下为家。秦始皇帝仰天而叹道:我的德性可比五帝,我将让天下人共管社稷,可是,谁能接替我呢鲍白令之毫不留情地说:陛下行的是夏桀、商纣之道,却想学五帝让位于贤者,这不是陛下你所能做的事。泰始皇帝闻听此言大怒,道:令之你往前站!你凭什么说我行桀、纣之道如果说得通那么罢了,如果说不通你就别想活了。令之不紧不慢地说:陛下你大兴土木,

3、后宫女人数百,倡优过千。为了自己的享受,耗尽天下民力。你还偏驳自私,不能推己及人。陛下你还说自己的功德压过一切君主。以你这样的德性怎么能和五帝比,你又怎么有资格管天下呢一席话说得始皇面有惭色,过了很久才说:令之所言,是让我当众出丑啊。于是罢谋,自此再也不提禅让了。在上面这段话中,秦始皇起初自比于五帝,打算仿效他们以禅让的形式传递王位。五帝在历史上有三种常见说法,一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见世本;第二种说法是太白皋、炎帝、黄帝、少白皋、颛顼见礼记月令;第三种说法是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见孔安国尚书序。三皇五帝在历史上被奉为德性的最高典范,当时参加会议的博士们可能都认为秦始皇比不上五帝

4、,又不敢说,于是集体沉默,只有鲍白令之出言将秦始皇斥责了一番,秦始皇才因此取消了原来的想法而无禅意。对于说苑中的这段记载,过去人们一般都不大相信,大概是因为人们对史记的绝对信任。此事在史记中没有记载,而史记不记的内容,后世学者们往往会不予以成认。再说,说那个赫赫有名的专制暴君秦始皇有禅让思想,像是天方夜谭。所以说苑至公的这段材料,长期以来没有受到人们重视。首先是博士议政的说法一致。秦始皇时期曾设置很多博士官以充当参谋。凡朝廷要制定或要实施某些重要政策之前,往往先叫博士们或臣僚们加以讨论,最后由秦始皇斟酌参考,决定是否执行。用什么方式传王位是有关秦王朝当局加强政权建设、稳固统治利益的大事,所以秦

5、始皇自然要召博士们来议论番。这一点在说苑和史记中都有记载。不过,看历史不应该只看一家所言。史记本身孤证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也不少,所以以它作为评判其他史书的标准难免有失偏颇。实际上,秦始皇有禅让思想是有可能的。战国时曾一度流行让贤说,很多人不但深信尧舜禅让是真事,而且还有人效而行之。魏惠王曾打算让位给惠施、秦孝公想要让位给商鞅,燕王哙那么是真真实实地让位给予之。虽说禅让之说是儒家吹捧的,而秦国向来崇尚法家思想,但是其统治者也难免受到影响。秦始皇成功地统一全国,认为自己的功德足以压倒一切帝王,应该与尧、舜等古圣贤王在一个高度,所以极有可能想搞一番行禅让的举动,以显扬美名。那么,如此有参考价值且甚

6、为重要的材料为什么会长期被人们无视和否认呢总结一下,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其二,人们对史记的可靠性过分迷信。作为正史之首的史记,其内容往往是史家们、学者们考证史事和研究历史问题的权威性材料。汉代一流学者、史学家班固在所着的汉书司马迁传中评价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根本上是学术界评价史记的主流态度。再加上有关秦始皇的事迹多见于史记,其他的书籍记载甚少。因此很自然地,史记中这局部内容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最高标准。其三,人们对说苑的史料价值认识不够。说苑般被看做是杂史,其史料价值及学术地位大大低于史记。但这并不能说它的材料就不可信,也不能因为与史记相左就完全摒弃其他材料了。一方面,秦始皇一生事迹颇多,司马迁在有限的篇幅中有遗漏或忽略,甚至是有意识地不记,是完全有可能的;另一方面,说苑是刘向根据朝廷秘藏档案、书籍写成,其中有一局部内容已散佚,只在说苑中保存了一点遗文琐语。从这方面讲,说苑确实值得珍视了。秦始皇真的想过禅让吗由于目前还没有更多的证据加以论证,所以还无法确定最终的答案,但是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果真如此的话,我们应该给秦始皇的人品作一个新的评价,所谓的专制暴君竟还有如此深明大义的事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