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t果品保鲜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86249032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千t果品保鲜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两千t果品保鲜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千t果品保鲜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千t果品保鲜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4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农七师125团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2000t果品保鲜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农七师125团柳沟镇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农七师125团2连立项审批部门 农七师发改委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 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C1370占地面积(m2)7220绿化面积(m2)2166总投资(万元)35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2.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2年1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背景新疆是我国对西开放的桥头堡和主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紧紧围绕“四大基地”建设,提出了百万亩农业发展

2、战略,积极推进农业对西开放的重大决策,奎屯市地处312国道与217国道交汇处,随着奎赛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奎克高等级公路、精伊霍铁路、奎北铁路、兰新铁路线、乌鲁木齐-精河线复线的开工建设,使奎屯市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更加突出,交通资源富集,公路、铁路、管道交通资源三位一体,成为新疆重要的客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集散中心,为奎屯市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奎屯市果蔬种植业发展迅速,在带动农业效益,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项目的建设,可促进果蔬生产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升产业的档次水平,项目建设还有利于

3、完善果品市场的功能、提升市场档次,提高中档果蔬的贮存、加工和配送能力,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奎屯市周边县市、团场近几年林果、蔬菜产业发展迅猛,种植面积约有15万余亩,农七师各团场林果面积3万亩左右,由于生长期原因,造成果蔬相当程度集中上市及腐烂现象,产品累计造成的腐烂率在20-30%之间,使广大果、菜受损巨大,且目前拥有的果蔬保鲜设施在控温精度及手段上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据统计,2009年奎屯市总人口30.8万人,周边县市人口320万人,按每人每天消费果蔬0.3公斤计算,年需果蔬总量约为38万t。新疆奎屯农七师125团拟建总规模是储量为2000t气调保鲜库。该项目建设可有效解决125团种植结构

4、单一、产出效益低的问题。带动125团及农七师其它团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方向,提高农产品的产出效益,推动125团经济效益快速增长,项目实施后,可带动种植户200个,发展前景很好。本项目为食品保鲜项目,属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第一类农业10项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类项目;同时该项目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属第一类鼓励项目中的第32项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类,因此该项目是国家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产业政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新疆奎屯农七师1

5、25团委托新疆天地源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此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接受委托后,我单位即派有关人员对本项目进行实地踏勘和资料收集,在听取本项目主管环保部门的意见后,按有关环评技术规范及当地环保局的有关规定,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工程内容及规模 2.1 项目名称:农七师*团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2000t果品保鲜库基础设 施建设项目2.2 建设单位:新疆*2.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2.4 建设地点 :农七师*2.5 占地面积:项目总占地面积为7220m2。2.6工程投资:本项目总投资350万元,其中:上级拨款300万元,自筹50万元。2.7 建设规模(1)保鲜果蔬的气调保鲜库1500

6、m2,贮藏保鲜能力2000t;(2)其他配套设施及设备。详见主要构筑物一览表。项目主要构筑一览表见表1。表1 主要构筑一览表工程类别工程名称面积(m2)层数结构类型生产工程气调保鲜库15001钢架结构公用工程办公室1801砖混地坪1000沥青摊铺装卸台2001混凝土结构围墙400合计3280 2.8主要设备仪器(1)气调保鲜库气调库主要设备及材料见表2。 表2 气调库主要设备及材料序号名称单位数量一制冷系统1并联压缩冷凝机组(含水冷冷凝器)台52冷风机台103截止阀台104电磁阀台85膨胀阀台106各种制冷管道套57各种支架、吊架吨208保温材料套89水泵台310水阀门个3011水管道吨151

7、2制冷剂罐40013附件套25二气调系统1二氧化碳洗涤器台12气动电磁阀台83电脑控制系统台14信号转换器台15电控板台16附件套1(2)辅助设备表3 辅助设备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铲车台22叉车台43保鲜车辆34库区供排水管网米 5005办公设备套16消防设备设施套12.9 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项目工作天数365d,设备运行时间275d(5-8果实还未成熟),项目劳动定员总人数50人,工作人员5人,工作天数365d;短期工作人员45人,工作时间90天(8-11);均实行一班工作制,每班8h。3、公用工程 拟建项目位于农七师125团西红柿酱厂西北侧500m处。目前,相应的配套工程设施均有保障。(1

8、)给水本项目用水由农七师125团供水管网提供,用于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等,能够满足本项目的用水需要。(2)排水本项目施工期排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的排放,运营期无生产废水排放,排水主要为办公区排水,排水直接排入农七师125团排水管网。本项目需接排水管网至项目西北侧500m处的农七师125团排水管网。(3)供热、供汽条件本项目厂址距农七师125团部1km,员工行政福利设施依托农七师125团部,办公区采暖依托农七师125团敷设的集中供热管网。(4)通讯及供电系统本工程用电接125团2连现有供电管网。(5)交通条件本项目距农七师125团1km。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为本项目的实施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

9、有利的条件。(6)消防设施 根据国家对火灾危险环境的电力设计要求,所有可燃易燃等环境均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电气设计的设备与材料根据不同场合选用具有防爆、防火、阻燃与耐高温产品。电缆夹层、电缆沟及电缆进出孔洞均采用耐火堵料封堵。另外,还要采取以下措施。 室外消火栓根据建筑物耐火等级及车间内生产性质,结合厂区的整体消防布局要求,确定不设室内消火栓,只在主要道路旁设置SS100型地上式消火栓,采用与生产、生活统一的给水系统,水压应保证灭火时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不低于10 m水柱,灭火时可由消防车临时加压。灭火器配置为了及时扑灭初起火灾,在重要部位配置适量的推车式和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手提式灭火器分别设

10、置在挂钩、托架和灭火器箱内,并设明显标志,方便使用,一边及时实施扑救,把火灾隐患降低到最大限度。另外,充分利用当地的消防力量,在发生火灾时进行及时扑救。对消防器材、设备和设施,指定有关人员负责保养、维修和管理,并定期对职工进行消防知识教育,熟练掌握灭火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掌握防火、灭火技术,认真做好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并能及时扑灭火灾。 4、周边现状及平面布置 4.1周边现状本项目厂址选在农七师125团西红柿酱厂西北面500m处,项目区东侧105m为玉米烘干厂;南侧100m处为空地(待建基质厂);东南侧为西红柿酱厂;西侧25m为酱厂车道,车道西侧为空地;北侧30m为酱厂车道,车道北侧为空

11、地。详见周边环境示意图。4.2总平面布置的原则结合库址周围自然条件,按照项目区生产工艺要求确定平面布置原则如下:(1)库区采用条形道路系统;(2)库区人物流从正门进;(3)建筑设计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规范执行。5、库内外运输库外运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蔬菜、苹果、香梨、葡萄等的运入,包装材料的运入及保鲜产品的运出,基本上采用公路运输。综上所述,库外运输量主要由社会运力承担,库内运输主要是产品倒运,采用叉车运输。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相应的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

12、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农七师师部在奎屯市。农七师隶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机关仍与奎屯市合署办公。125团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乌苏市境内,天山之阴奎屯河下冲积击平原上,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古儿班通古特沙漠西面。地理坐标:北纬4430-4453,东径8515-8437。东及东北有奎屯河环绕,隔河与车排子水库、奎屯水库相望东北与乌苏市头台镇接壤;南濒东经泉子,与干河子镇毗邻;北接车排子镇;西抵少丘。东西最远相隔25km,南北最大距离45km,总面积47145.08公顷(约71万亩)。团部驻地柳沟镇,柳沟镇为125团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柳沟镇由30m宽的水泥大道

13、横贯东西,通县一级青北公路横穿柳沟镇,柳沟通外公路在217国道479.5km,(独克公路46km)处,交通便利,便于商旅。本项目厂址选在农七师125团西红柿酱厂西北面500m处,本项目中心地理坐标为444752N,0843053E。项目详见现场勘查图、区域位置图、地理位置图。2、地形、地貌农七师辖区地貌的基本类型为山地和盆地。山地242.3万亩,占全师总土地面积的27.4,盆地642.4万亩,占72.6。农七师分为四个垦区:奎屯垦区、车排子垦区、高泉垦区、乌尔禾垦区。垦区绝大部分在天山北麓的奎屯河、四棵树河、古尔图河的洪积冲积平原上,仅137团分布在白杨河流域的乌尔禾谷地。纵贯准噶尔盆地,地形

14、沿三河河势南高北低。地面高程600265m,垦区南部纵坡15左右,向北渐缓,最缓1。全境地势基本平坦,只有较小起伏,局部有深15m,宽210m的自然冲沟分布,在准噶尔盆地腹心地带有固定与半固定的沙丘。一、洪积冲积扇海拔高程在480600m之间。洪积冲积扇的中上部,地面坡度大,为深厚的粗骨质砂砾石洪积物。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坡度逐渐减缓,表面为再沉积的黄土状物质所覆盖,其厚度从上往下逐渐增加。洪积冲积扇上河流深切,地下径流通畅。地下水位深,土体极为干燥,生物作用极弱,土壤自然发育缓慢。然而,在扇形地下部,因土层深厚,排水条件好,土壤次生盐渍化威胁甚微,而且灌溉便利,主要是124团高泉区和131团

15、南区。二、扇缘泉水溢出带洪积冲积扇下缘,地形平坦,坡度平缓,砾石层消失,黄土状物质深厚,地下水径流受阻,形成上升泉溢出地表,在奎屯北部和高泉的低洼地区汇集成积水苇湖沼泽。扇缘的地下水位小于3m,地下水矿化度多小于1g/L或13g/L,优越的水分条件,使草甸植被和沼泽水生植物生长茂盛,土壤腐殖质累积过程强烈,氧化还原过程和潜育化过程明显,因而普遍发育草甸土、沼泽土或草甸盐土。主要是124团的上双河和131团东区。三、冲积平原海拔高程在265480m之间,是农七师垦区的主要部分,主要包括123团、125团、126团、127团、128团、129团、131团。该区域地形平坦,坡降约13,堆积着数十米以

16、上的黄土状物质。由于古老冲积平原侵蚀基面下切和河流改道,平原上有深35m的干沟。开垦前,地下水普遍在5m甚至10m以下,土体干燥,生物作用弱,土壤荒漠化过程明显,主要是灰漠土、盐化灰漠土。车排子地区普遍存在埋藏腐殖质层,该层有残存的螺丝壳,以及深土层出现明显的铁锈斑纹。由此可判断,那里历史上曾是积水洼地,而且地下水消退年代也不会太久远。平原林木(主要是梭梭柴、红柳)分布广泛,发育着林灌草甸土。冲积平原上的泉水沟下游,地势低洼,泉水沟河床消失,泉水漫流,地下水位高或季节性积水,形成柳沟和三角庄沼泽草甸。土壤腐殖质累积过程和氧化还原过程增强,土壤现代积盐过程亦强烈,盐化草甸土、草甸盐土分布普遍。冲

17、积平原由于排水条件差,开荒后,地下水得到渠道渗漏水和灌溉水的大量补给,地下水位迅速上升,潮化过程发生并迅速增强,耕地中潮土分布广泛。四、乌尔禾谷地谷地东西两边是强烈侵蚀的成吉斯汗山前第三纪残丘。谷地是由白杨河侵蚀下切并再冲积沉积而成。表层大部分为厚达1.5m以上的黄土状物质,少部分地表和冲沟有砾石裸露,西部有不连续的带状风积沙丘。地下水位1.52m,矿化度13g/L,土壤水分良好,腐殖质累积过程和盐化过程较强,发育着盐化草甸土和林灌草甸土,主要是137团乌尔禾地区。125团境内多为天山山前冲积沼泽平原,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坡降一般平均为2.5,最小为1,最大为7。海拔高300-500m。由于奎屯

18、河和老柳沟冲击作用的影响,在中部低平地形上呈现冲沟切割及不连续的洼地,苇湖地貌景观,西面接近沙漠,逐渐出现荒漠景观。本项目场地内地貌单一,地层组成简单,场地地势平整,场地内无其他保留建、构筑物与地下管线,也无保留大树及古迹。3、气象、气候农七师位于北天山北坡和准噶尔西部山区均因受西风气流和山区潮温气候影响,年降水量达400600mm,最大降水带高达800mm。坡面径流丰富,岩石风化成土作用强烈。河流下切深,多成V形谷。年主导风向为西风,平均风速为1.83.2m/s。46月平均每天都有3m/s以上的风,是风能开发最佳季节。日最低气温0的初霜冻日,一般在九月下旬出现,最南边的高泉初霜到来较晚,一般

19、在十月中旬出现。终霜期则相反,越往北越晚。各地年蒸发最大,在17102118mm之间,分别为年降水量的12.931.5倍。年蒸发量的变化规律是:气温升高的410月蒸发量大于气温低的11月至翌年3月,平原区大于山区,盆地内的沙漠戈壁大于植被茂密区。山区积雪分布多因海拔高度而异。农七师天山牧区内各山雪线以上均有冰川分布。125团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少风,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迅速,四季分明,但春、秋时间短,夏、冬时间长,光照时间充足,有利于瓜果及农作物的成长。4、水文 农七师从东到西,有奎屯河、四棵树河、古尔图河,北部有白杨河。四条河流均为季节性

20、河流,可供农业灌溉和水力发电。另有源于山区的主要起汇集水和供牧畜饮水作用的上述四河的上游支流及和布克河、克尔根达斯河和察汗鄂博河的支流河沟共22条。 河流共同特点:(一)均为内陆河。除奎屯河水系各支流发源于北天山北坡之外,其余都发源于准噶尔西部山地。其归宿都是流入准噶尔盆地或山问封闭盆地的低洼处。(二)河流的水源来自山区冰川和积雪融化水及大量降雨。源于萨吾尔山的河沟水源来自山泉和降水。以山口为界,河流一般可分为径流形成区和散失区。上游(山区河道)因降水多,引水少,是径流形成汇集区。出山后,河水被大量引到灌区,加之山前平原区地面平坦,集流缓慢,下渗量大,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故平原不能形成径流,河

21、流的中下游都是径流散失区。(三)河流条数多,水量少,流程短,冰封时上述河流除4条年径流量超过1.2亿m3外,其余均在0.9亿m3以下,冰封时和枯水季常断流。山区因河道纵坡降大河床窄,“v”型谷底存水浅,故上游都是时令河沟。中游多因山洪冲运到河床大量石块和流砂淤积,使河面变得宽浅,河水易被大量蒸发和下渗,使中游也出现枯水期河水断流。下游多因引水灌溉农田,或修拦截水的水库、引水渠等工程,使河水量大减而断流。(四)灌区河道来水较稳定,奎屯三河最大年份来水是最小年份来水的1.48倍,但河流的来水量有地区间分布不平衡和年度内季节性分配不均。奎屯河水系的年迳流量多年平均为12.252亿m3,占了总年迳流量

22、91.l%。而白杨河的仅1.20亿m3。据多年观测四条河l5月、68月、912月的来水量分别占全年来水的总量的18、59%、23%。可见68月三个月的来水比重大。据国家水年鉴资料,四条河流多年平均的年输沙量为41.778kg/s,平均年输沙量为131.9万t,侵蚀模数为189.5t/m2。河水矿化度总规律是上游低,越往下游越高。农七师全师河流面积(不含山区)2871亩,除白洋河在137团占地1040亩外,其余均为奎屯河面积,其中:123团477亩,125团246亩,126团175亩,127团189亩,131团188亩,水利二处556亩。奎屯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12495亿m3,其中68月占56

23、 %,其余9个月占44%。奎屯河发源于依连哈比尔尕山北坡海拔28003600m的山区。由南向北经131团山区牧场,乌苏县巴音沟牧场,36145部队,在独山子矿区出山后流入准噶尔盆地区,在乌伊公路奎屯河大桥处沿131团西缘向北流,经乌苏良种场、九间楼和皇宫乡、头台乡,沿130团西北流入奎屯水库,再沿125团东缘向北,经乌苏车排子乡向西北,沿123团和127团西南缘及126团南缘向西流经乌苏县石桥乡甘家湖林场,甘家湖牧场,在五道泉处进入精河县东北经散德克库木大沙漠流人艾比湖。全长359.6km,其中流经农七师垦区河长84km (不包括天山区草牧场的河道),是农七师辖区内最长的河流。本项目所在区域评

24、价范围内无地表水体通过。5、土壤与植被农七师潮土土壤类型含1个亚类、2个土属、9个土种。是由灰漠土经过人为的耕作、灌溉、施肥、潮化、熟化发育而成的农业土壤,是耕地中占比例最大的土壤类型。全师69.24万亩,占土壤普查总面积(578.38万亩)的12.04%。分布在奎屯河流域冲积平原上,地下水矿化度高,平均17.24g/L。土壤普遍盐化,故均属盐化潮土亚类。野生植物多耐旱耐碱植物,有沙枣、胡杨、新疆杨、箭杆杨、雪岭云杉、西伯利亚落叶松、红柳、梭梭柴、铃铛刺、骆驼刺、琵琶柴、黑枸杞等等,草本植物1300多种。栽培植物除北方树木及小麦、棉花及多种蔬菜外,亦引种南方树木及农作物。拟建项目工程区为空地,

25、无珍稀植物存在。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社会概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25团恢复建置后归属农七师管理。辖3个营,22个农业连队,25个企事业单位,5个基建单位,35个自然村。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的意见,严格按照兵师党委关于农牧团场机构改革方案的要求,团机关组建新的8个科室,比原编制86人减少26人,农业连队分别以小、中、大规模,按5、7、9的职数调整配备了领导业务,原属于水利二处的农一、二、三连、水库学校、牛场、水利二处轧花厂划归一二五团管辖,农业生产连队由原来的20个变为现在的23个。

26、2、经济发展概况2009年,125团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2736万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上年(37815万元)增长13.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625万元,比上年(26875万元)增长13.95%;第二产业增加值5991万元,比上年(5402万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6120万元,比上年(5538万元)增长10.5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1:14:15调整为72:14:14。人均生产总值20366元,比上年17742元,增长14.79%。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63295万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820公倾。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280公倾,棉花种植面积12373.33公倾,比上年

27、12000公倾增长了3%。油料作物253.33公倾,总产755千千克;饲草140公倾,总产813千千克。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0120千瓦(54563马力), 比上年35001千瓦(47601马力)增长55.89%。大中型农用拖拉机581台,小型拖拉机91台,联合收割机16台,采棉机16台。农用排灌机械247台;农场用电量1837万千瓦时,去年同期1769万千瓦增加3.84%。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3.68万亩,与上年同期21.47万亩增长2.21万亩。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626元,比上年4050万元增长14.22%。完成工业总产值17890万元,比上年14660万元增长22.03%。全年实现建筑业

28、增加值1365万元,比上年1352万元增长1%。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总产值6557万元,比上年4372万元增长49.9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5850平方米,比上年47490m2减少24.51%。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35万元,比上年2821万元增长202.55%。重点建设及完成的项目主要有:植树造林135公倾;挖排及防渗渠维修投资310万元,挖排106km;养殖小区建设投资180万元;柳沟红西红柿酱厂总投资16000万元,2009年完成7000万元;土地整理项目200万元;廉租房及经济适用房540万元,7920m2;人饮改水项目投资260万元。年末拥有民用汽车4560辆,比上年4017辆

29、增长13.52%。其中载客汽车148辆,比上年133辆增长11.28%;载货汽车198辆,与去年208辆减少4.8%;农用运输车65辆,与去年65辆持平。道路运输客货周转量3693万人千米、5235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2036万人千米、4568万吨公里增长81.38%和14.6%。全年营运收入2469万元,比上年1592增长55.09%,其中,个体纯收入938万元,比上年776万元增长20.88%。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81万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761万元,比上年7355万元增长32.71%;餐饮业零售额712万元,比上年579万元增长22.97%。全社会商品购进总额13

30、198万元,比上年10198万元增长29.42%;商品销售总额9761万元,比上年7355万元增长32.71%;商品年末库存总额9543万元,比上年6259万元增长52.47%。3、文化教育截止2009年底,125团共有学校2所,农广校工作站一个,第一中学、第一小学各1所。有58个教学班,其中高中9个班,初中20个班,小学29个班,在校学生2299人,住校生814人,教职工总数223人,学校占地面积108944平方米,校舍总面积21189m2。为2183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课书,对460名家庭贫困寄宿学生补助了生活费。高中阶段,对20名家庭贫困学生每人补助1000元;对120名双学历学

31、生每人每年享受国家助学金1500元。中小学校已建校园网,使在校中小学生得以共享远程优质教育资源。125团团部老年活动室3个,基层文化活动室23个。在各级各类报刊、电台登刊新闻稿件累计刊稿1820篇(条)。其中,国家级刊物刊稿16篇,省级刊物刊稿20篇,地级刊物刊稿254篇,网络媒体刊稿1530篇,反映兵团农牧团场二代、三代军垦人工作生活的中篇小说冷月在准噶尔文艺上刊登。4、居民生活2009年底,团场从业人员8796人,其中在岗职工5707人,专业技术人员674人,其中女性324人。从事第一产业5587人,第二产业1499人,第三产业1710人。2009年新增工人18人,其中安置大学生14人,退

32、伍军人1人,调入3人。当年全团减少252人,其中退休99人,终止解除劳动关系124人,调出15人,在职死亡14人。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90960万元。2009年团按政策,当年安置就业大学生14人,退伍军人1人,年内引进外来长期工140人,季节拾花工13500人。2009年,企业职工养老、医保、失业缴费基数为1072元,缴费比例分别为8%、2%和1%。年底全团参加养老、医保、失业、工伤和生育缴费人员5695人。工商个体参加养老保险845人。为11名已脱离原国有单位超龄人员补缴养老金。2009年12月全团家属、学生6539人参加办理了2009年的居民医疗保险,进一步覆盖扩大了医疗保险的范围。200

33、9年5695名职工和2644名退休工人参加了由保险公司代办的补充医保。2009年团场为来团的13500名拾花工统一办理人身意外伤害险和医疗保险。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本次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数据出自奎屯市环境监测站。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分析1.1 评价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选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含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进行评价,其浓度限值见表2。表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含修改单) 污染物取值时间标准值(mg/m3)SO2年平均值日平均值小时平均值0.060.1

34、50.50NO2年平均值日平均值小时平均值0.080.120.24PM10年平均值日平均值0.100.151.2 评价方法本次环评空气质量现状采用单项污染物指数评价,计算公式为:式中:Pi单项污染指数; Ci污染物平均浓度值(mg/m3); Coi污染物评价标准(mg/m3)。1.3 监测结果及分析 本次环评引用奎屯125团五五新镇加油站的大气监测数据,监测时间为2009年6月12日至2009年6月16日,选取SO2、NO2、PM10作为本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项目。本次监测SO2、NO2、PM10平均浓度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mg/m3项 目SO2NO2PM10

35、6月12日0.0030.0170.0336月13日0.0030.0120.0466月14日0.0030.0100.0256月15日0.0040.0160.0276月16日0.0030.0120.030标 准 值0.150.120.15日均值超标率(%)标率(%)000占标百分比%2.02.7%8.314.2%16.730.7%(1)现状监测结果分析对照表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由表3监测点日均浓度看出:项目区SO2、NO2、PM10的日均浓度均较低,污染物日均值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监测点SO2日均浓度值在0.0030.004mg/m3之间,均未超标;NO2日均浓度值在0.0100.017mg/m

36、3之间,均未超标;PM10日均浓度值在0.0250.046mg/m3之间,均未有超标现象。(2)各污染物浓度日变化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监测期内,SO2、NO2、PM10日均浓度均较稳定,日均值变化不大,均未超出评价标准限值。综上所述,评价区域内各监测点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NO2、SO2、PM10日均浓度均未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2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及分析本次地下水评价采用奎屯市环境监测站对125团集中水源的水质监测数据,本项目位于125团西南1km处。 2.1 评价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 2.2 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污染物指数法

37、,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进行评价。评价模型为:Si=Ci / Co式中: Si单因子污染指数Ci污染物实测浓度值(mg/m3) Co评价标准值(mg/m3) pH的评价方法略有不同,其公式为: pHj7.0时, ; pHj7.0时,; 式中:SpHijpH的污染指数; pHjj点pH实测值; pHsd标准中的pH值的下限值(6.5); pHSu标准中pH值的上限值(8.5)。 2.3 评价结果地下水水质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4(除特殊注明外,单位均为mg/L)。 表4 地下水水质监测及评价结果序号监测项目标准限值(mg/L)监测结果(mg/L)Si1pH6.5-8.5

38、7.940.632高锰酸盐指数3.00.900.33总硬度45019.610.0444硫酸盐25026.820.115挥发性酚类0.0020.00216氨氮0.20.0250.1257硝酸盐氮200.080.0048亚硝酸盐氮0.020.0030.159氰化物0.050.0040.0810氟化物1.00.300.311氯化物2503.140.01312六价铬0.050.0040.0813砷0.051912(ug/L)0. 3814铅0.050.0050.115镉0.010.00080.0816汞0.0010.07(ug/L)0.0717铜1.00.0050.00518铁0.30.0050.17

39、19锌1.00.0030.00320锰0.10.0050.0521溶解性总固体10001480.14822细菌总数(个/mL)100-23总大肠菌群(个/L)3.031由监测结果可以看出,项目区地下水23项污染物日均值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监测指标均可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说明当地地下水水质较好。3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噪声环境现状调查范围为项目厂界外1m处。结合实际情况,在项目区域四周布设4个监测点。监测时间为2011年08月15日。 3.1监测方法和监测点位布设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有关规定,本次监测在本项目厂界共设了4个监测点,具

40、体位置见图2。 酱厂车道 1# 玉 米 烘 干 厂 本项目酱厂车道2#4#3# 图2监测布点图3.2评价标准项目东、南、西、北侧均应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 表7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标准类别昼间(dB)夜间(dB)26050 3.3评价结果表8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监测点位噪声点方位噪声值Leq(dB) 标准昼间 夜间昼间夜间1东侧49.143.560502南侧49.040.860503西侧59.345.360504北侧58.546.56050从噪声监测结果表8中可以看出项目东、南、西、北侧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

41、标准。 5 生态环境现状及评价 根据现场勘查,评价范围内未发现文物古迹、风景名胜、有价值的自然景观和稀有动植物物种。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厂址周围没有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点。根据项目所处地理位置及区域环境状况,本次评价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确定如下:1、保障项目建成后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不因本项目实施而降低空气质量级别,使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仍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2、确保区域噪声环境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 3、水环境:保证不因本工程的实施而污染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尽量减少本项目工程废、污水排放量,使废水达

42、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排入农七师125团污水管网。 4、妥善处理本项目产生的生烂水果、整理蔬菜后所剩腐菜及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避免对所在区域环境造成污染。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污染物排放准1、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2、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标准;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92001)。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运营期办公区用热依托农七师125团供热管网,污水排入农七师125团污水管网,因此本次环评不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及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一、 施工期1. 施工期工艺流程在项目建设期间主要为工地施工,其工艺流程和污染环节见下图: 噪声、扬尘 噪声、固废、装修废气 基础工程 主体工程 设备安装 装饰工程 工程验收 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