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不害变法与商鞅变法的对比.docx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86237749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不害变法与商鞅变法的对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申不害变法与商鞅变法的对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申不害变法与商鞅变法的对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不害变法与商鞅变法的对比.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申不害变法与商鞅变法的对比同一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和韩国(申不害)变法结果很不同在于,与其说是变法不彻底,不如说是变法的立足点不同:前者秦国立足的法,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爵位不得功不能世袭,奴隶可封;而后者韩国也是法制,但是侧重的不是法律条文,而是执法的国君。君臣关系,秦国变法之后,司马错、甘茂、张仪、甚至水工郑国都不是秦国人,秦国按法律按军工或者政绩封官,同时这些人可以在朝堂之上大胆谏言,比如司马错谏言取四川。而韩国呢,虽然也是按律按军工或者政绩封官,但是还得看看韩国国君的脸色,还得看看现在在位大臣的脸色,公元前353年,魏国又起兵伐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成侯派人向齐国和韩国求援。韩昭侯

2、一时拿不定主意,就询问申不害,应如何应对。申不害始合于韩王,然未知王之所欲也。担心自己的万一不合国君心意,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惹火烧身,便回答说:此安危之要,国家之大事也。臣请深惟而苦思之。意为这是国家大事,让我考虑成熟再答复您吧。随后,申不害不露声色地游说韩国能言善辩的名臣赵卓和韩晁,鼓动他们分别向韩昭侯进言,陈述是否出兵救赵的意见,自己则暗中观察韩昭侯的态度,摸透了韩昭侯的心思。于是便进谏说应当联合齐国,伐魏救赵。韩昭侯果然大悦,即听从申不害意见,与齐国一起发兵讨魏,迫使魏军回师自救,从而解了赵国之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韩昭侯从申不害处理外交事务的卓越表现及其独到的见解,发现

3、这位郑之贱臣,原来是难得的治国人才,于是便力排众议,于公元前351年,破格拜申不害为相,以求变革图强。同样是惩罚,秦国太子犯法,太子傅秦孝公的兄弟被割去了鼻子。而韩国,同样要看韩君和大臣的脸色。韩国也是按能力用人,可申不害本人却给别人走过后门总而言之,秦国变法虽然也看君王,也看秦孝公的支持,没他的支持秦国成不了。但是秦国变法,立足于法,法不必权贵,犹如洪水猛烈冲刷革新,等秦孝公死后,虽然商鞅被车裂了,但是变法的成果却深入人心,于是法令继续执行。而韩国,立足的是执法的君王,必不是完全的法制,多少带一点人制,其结果犹如江河入海,遇大山要绕行,半天入不了海。结果等韩昭侯死后,法令也就容易被废除,也就

4、不够彻底。申不害变法的内容申不害变法主要是指发生在战国时期韩国的一项政治改革。提出其变法的主要人物就是申不害,申不害是战国时期政治家和家,其主要的领域是法家代表。郑国灭亡后申不害成为了韩国的公民并为之工作,之后申不害凭借其谋略和智慧受到了韩昭候的重用,并破格封他为宰相。当上宰相后申不害发动了一场改革,称之为申不害变法。申不害变法的内容主要是以法治国,然后以这个为标准进行一些列的改革,申不害变法主要分为4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整顿吏治,说白了就是皇帝集权于一身,加强君主的权利。首先向韩国三大强族下手,收其特权,毁掉其城堡,将其财产充归国库,此举让政局稳定了,因为所有权利都在皇帝手上,不存在动荡一说

5、,让韩国实力更加强大了。第二个步骤:整顿官吏,当官受到了整治,杜绝了买官及通过关系而当官的这种现象,而是通过能力删选来选择官的,能力大你就官大,能力不行你有钱有权也别想当官,这种方式让整个国家的办事效率和办事能力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第三个步骤:组建国家军队,申不害将贵族家中的兵全部归队于国家军队,除了国家军队其他人一概不能拥有军队,军队组建完毕后,并对军队进行了严格和正规的军事训练,整个国家有了属于自己的专业军队,让整个国家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好一招富国强兵,一个国家有自己的军队就好办事了。第四个步骤:提升百姓创造力,鼓励百姓们开垦荒地,开垦种梁,同时还发展手工业,建造兵器等让真个韩国呈

6、现一片繁荣之势。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在农业上,商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广大农民开垦荒地,大面积的种植粮食,除此之外,商鞅废除了井田制,这一做法,极大的鼓舞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军事方面,商鞅主张奖励军功这一做法。在军队中,对于屡立战功的士兵,给予丰厚的奖赏,以此来提高士兵们的作战积极性。在文化方面,商鞅焚烧了儒家经典著作,压抑了秦国先进分子的思想潮流,这一做法虽然有利于统治者加强统治,但是从另一方面压抑了进步思想的萌芽。除此之外,商鞅实行了郡县制,郡县制的颁布意味着商鞅废除了分封制,使秦孝公的统治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郡县制的实行,也让秦孝公便于管理。商鞅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这一做法提高了士族阶层的信心,但是损害了贵族阶层的利益。商鞅统一了度量衡,这一做法,推动了社会进步。在法律上,商鞅学习了魏国李悝变法,他借用了李悝法经一书,商鞅根据秦国的国情,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条例。商鞅为了在秦国推行法律的施行,三令五申秦国每个人都要遵守相关条例,在这基础之上,推行了连坐制度。商鞅变法从秦国各个方面入手,推动了秦国社会发展和法治化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