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报批稿.doc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8621136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341 大小:9.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报批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1页
云南省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报批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报批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报批稿.doc(34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综合说明 云南省某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1 综合说明1.1概述1.1.1 自然、地理及社会发展概况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位于XX县三岔河镇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村于xx江一级支流罗闸河上游勐佑河段的左岸支流榨房河上游,水库径流区属xx江流域,xx江水系。水库坝址地理位置:东经:995423,北纬:242917。工程距三岔河镇政府15km,距XX县城65公里。根据XX县2010年统计年鉴,XX县2010年GDP(当年价)为31.51亿元。XX县辖5个乡,8个镇,据2010年底统计资料数据,全县183个村委会、4个社区,全县国土面积3451平方公里

2、,总人口45.86万人,常住人口43.72万人,共有22种少数民族。户籍人口镇中小数民族人口13.64万人,占总人口的28.74%。三岔河镇辖1 3个村民委员会,205个村民小组,142个自然村;2010年末总人 26638人,其中农业人 26246人。2010年,全镇经济总收入97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90元;固定资产投资8257.37万元;茶园总面积2.0512万亩;泡核桃总面积达11.32万亩;2011年种植烤烟3200亩;累计建成桑园面积947亩;肉类总产达2924吨,粮食总产9960吨,人均占有粮食379公斤。根据XX县骨干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及XX县“十一五”水库建设规划成果

3、中,新建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不仅达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下游人蓄饮水保证率及农田灌溉供水保证率和可靠性,而且也将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及经济收入,从而推动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新建后的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的主要功能以提高了下游人蓄饮水保证率及农田灌溉为主,其中提高了下游2854人的饮水保证率,设计灌溉面积7500亩。1.1.2 编制过程及依据XX县水务局于20011年9月15日与我院正式签定了勘察设计合同,承担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阶段和技施阶段等的勘测设计工作。1.1.3 可研报告编制概况根据合同及勘察设计大纲要求,我公司于2

4、011年9月组织人员进场开展勘测工作。本次可研工作完成了:(一)、坝址枢纽区及库区的测量;(二)、2个块石料场的野外及室内试验工作;(三)、区域地质评价、枢纽区地质评价;(四)收集、整理、复核了降水、流量、蒸发和水位等资料,进行了水文分析工作;(五)、收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资料和“十二五”计划,对工程任务、规模及水库淹没进行计算和论证;(六)、灌区规划设计;(七)、对上、下坝址进行同等经济效益比较,在稳定、渗流分析论证的前提下,对建筑结构作优化调整设计,并初拟基础防渗处理、枢纽总体布置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八)、环境保护设计及水土保持方案;(九)、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1.2水文1.2.1 流域

5、概况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位于XX县三岔河镇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村xx江一级支流罗闸河上游勐佑河段的左岸支流榨房河上游,水库径流区属xx江流域,xx江水系。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规模属小(一)型,水库径流面积面积11.1km2,地势为北高南低,水库流域水系呈羽毛状分布。1.2.2 水文成果采用资料我院设计所需的水文气象资料,根据XX县水务局提供的由XX省水文水资源局XX分局编制的XX市XX县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工程水文分析计算报告书(可行性研究阶段)直接采用。报告中第二章内容为方便专家阅读,直接引用水文分析报告中的部分成果。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

6、库水情测报系统已由XX省水文水资源局XX分局编制完成,为不重复投资,我院不再该进行方面的设计。1.3地质1.3.1 绪言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系拦河蓄水为主的小(一)型水库工程。位于XX县三岔河镇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村,其地理位置为东经995423,北纬242918。距XX县城97km。距三岔河镇17 km,其中有通县油路80km通至镇政府,镇政府通至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村通达土路17 km,交通较方便。水库径流区地处南桥河上游一级支流榨房河,属xx江流域,控制径流面积约11.1km2,多年平均降雨量2020mm。该工程拟建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设计最大坝高(地面以上)

7、47.6m,坝顶高程1824.17m,正常水位高程1821.40m,总库容127.76万m3。工程设计灌溉面积7500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同时兼顾下游人畜饮水的综合效益小(一)型水库。受XX县水务局委托,由我院承担该工程可研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任务。我院组织队伍,于2011年8月18日进场,进行外业测量、勘探工作,2011年10月5日结束,2011年10月底提交全部地质勘察资料。先后完成1/20000区域地质测绘24km2,1/1000库区工程地质测绘0.126km2,1/500坝址区工程地质测绘0.06km2。坝轴线工程地质勘探钻孔5个,总进尺150m,孔深20.0050.00m,。孔内进行标

8、准贯入试验14次,压水试验30段,石料场勘察两个,取岩块试验3组。1.3.2 区域地质概况(一)地层岩性工程区出露地层较多,有前奥陶系;中生界三叠系中、上统;第四系全新统地层,地质作用以变质作用为主。(二)地质构造工程区处于青藏歹字型构造体系中段与川滇经向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水库工程区位于花岗岩与前奥陶系(松山组)侵入接触带附近。(三)地震基本烈度及区域稳定性工程区位于保山龙陵断裂带、耿马澜沧断裂带、中甸大理强震带和思茅普洱强震带之间,对工程区影响较大,距离较近的是保山龙陵断裂带。根据2001年2月2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该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

9、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工程区相应地震烈度为度。(四)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工程区内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坡度在3045之间,局部较陡,坡度为5065,绝对高程15302600m,属中、高山斜坡地貌。山川走向呈北北西向展布,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区域上基岩部分出露,地表普遍为第四系覆盖,厚度1.53m,局部4m以上,森林植被覆盖较差,区内滑坡、坍塌少,规模较小,冲沟发育。河床多呈“V”字型断面。因此,区域内物理地质现象稍发育。(五)水文地质工程区水文地质情况不复杂,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其次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均受降雨补给。1.3.3 库区工程地质(一)地层岩性库

10、区地层岩性简单,主要分布第四系松散覆盖层、燕山早期(52)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前奥陶系松山组(AnOs)灰色石英岩。(二)地质构造库区基底岩性为燕山早期(52)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前奥陶系松山组(AnOs)灰色石英岩。(三)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库区位于xx江水系南桥河上游支流榨房河上,地势呈北东向南西倾斜,流域呈树枝状。库区所处海拔高程17601850m,地貌属中山中等切割地貌类型。水库位于南桥河一级支流榨房河中上游部位,河谷处于老年发展阶段。河谷库盆呈狭长形,库盆长约610m,河流纵向平坡度为7%,地势开阔处谷宽7090m,坝址段为4050m左右。(四)水文地质与库区渗漏评价库区内南、北、东三侧高

11、,为库区汇水区分水岭,西侧低为区内河道的排泄口,以分水岭为界形成具补、径、排系统的水文地质单元;区内地层岩性单一,第四系松散层普遍较薄,局部较厚,基岩裂隙较为发育,其含水性能为弱中等;库区两岸山体宽厚,地层岩性隔水,地下水出露高,水文地质条件较好,没有导水构造,不会产生库区渗漏。(五)水库淹没和浸没库区植被覆盖差,主要为农田,为经济林(核桃林),无人居住,也未发现有开采价值的矿产,水库建成后,淹没主要是库区农田、部分经济林(核桃林),淹没损失较小,库区稳定主要取决于基底岩层,因此,水库蓄水后,能抬高库岸的地下水位,但库岸基岩软化系数较高,即使水位壅高,也不会因修水库产生浸没作用,影响库岸的稳定

12、。(五)水库淤积评价库区内两岸植被覆盖差,地形坡度较陡,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较好,河道水质清澈,库内仅发育几条规模不大的冲沟,沟中有水,水质清澈,断面呈“V”字型,属于不活跃的壮年期冲沟,水库库区内淤积小,水库上游河床坡降较陡,河流向源浸蚀作用强烈,搬运能力强,所以水库淤积主要来源为上游洪冲物质,根据水文资料分析,榨房河多年平均固体径流为0.571万m3,水库建成后,回水线以下小坍塌、边岸再造等会造成少量淤积,估算平均年淤积量为0.071万m3,对水库蓄水影响较大,因此水库总体淤积量较大。(六)库岸稳定性评价库区左岸地形坡度2035。右岸地形坡度4555。最陡处近垂直,左缓右陡,多为“U”字形,

13、局部“V”字形河谷。水库两岸地层岩性为燕山早期(52)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前奥陶系松山组(AnOs)灰色石英岩。强弱风化,属坚硬岩,左岸地形坡度相对较缓,第四系松散覆盖层厚度不大,坍塌滑坡等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库岸基本稳定,右岸基本为块状岩质边坡,仅局部出现边坡掉块现象,边坡稳定,水库蓄水后,库岸基本稳定。1.3.4 坝址工程地质通过实地踏勘及多方面比选,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可研阶段在适宜建坝河段共选择相对较好的上、下两个坝址进行同效益(同蓄水规模)比较。选定的上、下两坝址直线距离(两坝轴线平距)180m。坝址段河床坡降7.2%,在上、下坝址之间河段相对狭窄,上坝址轴线以上河床开阔,

14、在相同效益情况下,上坝位坝体远大于下坝位。坝址区左右两岸地为第四系松散层零星覆盖,大部分基岩出露。河床部位均为第四系洪冲积(Qpal)层覆盖,局部基岩裸露,坝址基岩为燕山早期(52)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前奥陶系松山组(AnOs)灰色石英岩。基岩表层强弱风化,强度坚硬,两组地层侵入接触。坝址区未见明显构造痕迹,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一) 坝址比较坝址比较采取同效益(同蓄水规模)比较,详见表1-8表1-8 上、下坝址综合条件对比表比较条件上坝址下坝址比较结论工程规模坝高61.7m56.8m下坝址优坝顶长197.5m166.75m下坝址优开挖工程量 6.09万m312.51万m3下坝址优填筑工程量

15、7.43万m372.05万m3下坝址优库 容127m3127万m3相同地形地貌条件河谷呈 “V”型,两岸基本对称,河床较宽,坡降陡,平均坡降为7%河谷呈窄“V”型,两岸对称,河床较狭窄,坡降陡,平均坡降为7%下坝址优地质条件地层岩性Qpal、Qedl、52Qpal、Qedl、AnOs两坝址近似地质构造无大的构造通过无大的构造通过两坝址近似物理地质现象无明显不良物理地质现象无明显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两坝址近似坝基变形及渗流稳定层第四系松散层,存在坝基压缩变形及局部渗流不稳定表层第四系松散层,存在坝基压缩变形及局部渗流不稳定两坝址近似岸坡稳定性右岸第四系地滑堆积物覆盖,厚度大,稳定性差右岸第四系覆盖层

16、厚,地形坡度较陡,稳定性差下坝址优建议清基深度左岸开挖:1.02.5m右岸处理:1.02.5m河床处理:3.55.0m左岸:1.02.5m右岸:1.02.5m河床:4.513.0m下坝址优渗漏及防渗处理防渗工程量大略大 年渗漏量为13.76万m3, 防渗帷幕灌浆段长2209m,防渗工程量大下坝址优附属建筑物溢洪道长218m输水隧洞长151m,类天然建筑材料主要建材运距略短主要建材运距略长上坝址优施工场地条件略窄略宽下坝址优淹 没无须搬迁居民无须搬迁居民两坝址近似通过以上各指标综合比较,下坝址明显优于上坝址,建议采用下坝址作为设计方案。(二)基本坝型选择水库坝基部位弱风化基岩埋深大,强风化基岩力

17、学指标能满足刚性坝体建基要求,河谷地质、地形条较好的坝址段较短,有利于占地较小的刚性坝布置;同时,枢纽区周边近距离范围内刚性坝体建材和土石坝坝体建材均较丰富,从建材用量多少、库容大小以及占地多少来比较,基本坝型适宜采用埋石混凝土重力坝。枢纽区满足土石坝质量要求的粘土料、堆石料丰富,粘土料开采面积较大,堆石、碎石、块石开采面积较小,可选用面板堆石坝和埋石混凝土重力坝方案,从枢纽布置和建材用量上考虑,采用埋石混凝土重力坝方案较优。1.3.5 天然建筑材料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拟建坝型为埋石混凝土重力坝,面板堆石坝型作比较,所需天然建筑材料为块石料、碎石料、砂料,心墙防渗土料和坝壳堆石料,

18、本阶段各类天然建筑材料的勘察储量及设计用量分别列表1-9:表1-9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储量与设计用量一览表 建材类型项目防渗土料(万m3)坝壳料(万m3)反滤料(万m3)碎、块石料(万m3)勘察储量21.5124.911010上坝址设计用量5.835.86.11.1下坝址设计用量5.3274.11.11.3.6 渠系建筑物工程地质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设计灌区总面积为7500亩,为连片灌区,分布于水库下游榨房河两岸,配套左、右两条输水干渠,左输水干渠全长14.2km;右输水干渠全长12.3km。(一)输水左干渠工程地质条件有较宽的挤压破碎带,附近岩层产状极乱,局部地层发生倒转。断裂带褐铁

19、矿化强烈,多处有泉水涌出。诸多现象表明断裂具压兼顺扭的力学性质。沿线有两条较大的冲沟发育及多条小冲沟发育,未见其它较大的坍塌、滑坡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推测地下水位埋深1018m。(二)输水右干渠工程地质条件有较宽的挤压破碎带,附近岩层产状极乱,局部地层发生倒转。断裂带褐铁矿化强烈,多处有泉水涌出。诸多现象表明断裂具压兼顺扭的力学性质。沿线有两条较大的冲沟发育及多条小冲沟发育,未见其它较大的坍塌、滑坡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推测地下水位埋深1215m。1.4工程任务和规模1.4.1 概况XX县位于XX省西南部,XX市北部,东经993110013,北纬24132502,东交云县,西临保山市昌宁县,南接

20、永德,北连大理州南涧县、巍山县,县城距昆明580公里,距XX市驻地123公里。项目所在地三岔河镇位于XX县城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80公里,东南与雪山镇接壤,东北与洛党、凤山两镇相连,西南与营盘镇、郭大寨乡交界,西北与勐佑镇毗邻,辖区国土面积282.4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3098.7米,最低海拔1242米,是一个立体气候较为明显的山区农业镇。1.4.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水利发展面临着水量少、水质差的严峻形势,同时水利发展存在:基地设施脆弱,缺水问题突出;水旱灾害严重,防洪建设滞后;水土流失严重,防治任务比较艰巨;工程管理粗放,综合效益减退;灌区配套不完善,节水灌溉

21、发展滞后;水环境恶化;运行机制不活,发展后劲不足等诸多问题。未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形势仍然偏紧,增加粮食产量,维护粮食安全,这是全国存在的实际问题。而影响粮食单产的主要因素是水,如果没有水源工程作保障,其他各项增产措施也难以发挥作用,必须加强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夯实农业基础,构造和谐社会。项目区由于无任何蓄水工程,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供水源保障,建设水源工程迫在眉肩。(二)工程建设的任务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供水为主,兼顾农村人畜饮水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必须解决7500亩耕地的灌溉问题,同时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可解决水库下游XXX

22、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村2715人和775头大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1.4.3 设计水平年和设计标准(一)设计水平年根据相关规范、规程,并考虑与XX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其它区域发展成果相协调,确定水平年如下:现状基准年:2010年设计水平年:2020年(二)设计标准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99)、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等有关规程规范,结合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供水范围内的实际情况,农业灌溉供水设计保证率取为P=75%,城镇供水及农村人畜饮水供水设计保证率取为P=90%。1.4.4 需水预测规划水平年农业灌溉需水369.32万m,

23、人畜需水13.22万m,合计382.54万m。1.4.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XX县水利基础设施差,现有水利工程远远满足不了灌区灌溉和人畜饮水供水要求,兴建具有调节功能的骨干蓄水工程,解决灌溉和人畜饮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榨房河流域上游有兴建水库的地形、地质条件,当地干部、群众盼望兴建水库解决灌溉和人畜饮水的要求十分迫切,盐津县将兴建水子冲水库工程作为全县经济发展、实现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战略目标来抓。尽快兴建水子冲水库工程,满足箭坝河干热河谷灌溉、人畜饮水,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子冲水库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总之,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

24、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十分迫切的。1.4.6 项目建设的任务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工程是一项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工程任务是:以灌溉为主,兼顾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成后可解决0.75万亩农田灌溉,同时兼顾解决2854人的人畜饮水困难。现状水平年采用2010年,设计水平年采用2020年。灌溉设计保证率75%,人畜饮水供水保证率90%。1.4.7 设计标准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导流输水隧洞、溢洪道及灌溉引水隧洞组成。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总库容127.6万m3,工程规模为小(一)型,工程等别为等。主要建

25、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主要建筑物按8度地震设防。设计洪水标准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200年一遇,施工渡汛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本水库以灌溉水库下游7500亩农田为主,兼顾防洪,根据规范规定并结合灌区属以旱作物为主地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取75%。1.4.8 灌溉规划由于灌区缺水,有一些土地不能得到开发利用;此外灌区下游各村寨也存在靠天吃饭的问题。因此,按照规划水平年预计灌区灌溉,本工程预计可以灌溉7500亩,见表1-10。1.4.9 灌区渠道设计流量灌溉渠系由干、支、斗、农、毛渠五级渠系构成。本阶段仅对左、右干渠进行设计,左干渠长14.2k

26、m,设计引水流量0.33m3/s,加大流量0.429m3/s。右干渠长12.3km,设计引水流量0.21m3/s,加大流量0.273m3/s。表1-10输水干渠设计流量及加大流量计算表干渠名称灌区名称控制灌溉面积(亩)灌溉设计 流量(m3/s)加大流量(m3/s)灌溉引水管道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明龙 松花三个村委会28个村民组75000.54 0.711.4.10 工程规模影响水库死水位的主要因素是泥沙淤积,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设计标准30年,由于水库布置冲沙孔,考虑来沙按仅有推移质计算,每年来沙量710(m3/年),30年共计17.13万m3,对应库水位1797.53,

27、考虑工作水头选定死水位为1798.51m,死库容为19.06万m3。输水涵洞进口底高程1793.00m。水库按完全年调节方式运行,灌溉净需水量344.7万m3,毛需水369.32万m3,加上人畜饮水供水量13.22万m3,生态用水138.00万m,合计520.55万m。库区来水量1330.8万m3,水库兴利库容93.16万m3,正常蓄水位1821.40m。见表1-11。经综合比较,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推荐坝型为重力坝,泄洪采用坝身泄洪,溢流堰进口堰型为实用堰,溢洪道宽度14m,设计洪水位1822.98m,最大下泄流量76.1m3/s;校核洪水位1823.77m,最大下泄流量113.

28、00m3/s,总库容127.76万m3,见表1-11。表1-11 7500亩用水量成果(p=75%) 单位:万m月份灌溉用水人畜用水生态用水总用水632.081.0811.544.6673.531.1211.516.1588.41.1211.521.02901.0811.512.58103.941.1211.516.561136.141.0811.548.721236.141.1211.548.76141.681.1211.554.3241.121.0411.553.66310.971.1211.523.59457.591.0811.570.17597.761.1211.5110.38合计36

29、9.3213.22138.0520.551.4.11 兴利调节计算根据灌区水土资源分析,兴建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是解决灌区750000亩农田的灌溉问题,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调节方式为完全年调节,7月水库开始蓄水作为起调时段,在来年6月水库放空作为一个轮回。一个水利年内来水扣减用水有余水就蓄水,蓄满至正常库容就弃水。在调节计算过程中计入水库历年各月蒸发增损和渗漏损失。考虑既要充分利用水库控制径流区的水资源量,最大限度地解决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灌区7500亩耕地的缺水问题,缓解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灌区现状干旱严重的供用水矛盾,同时又要符合灌区实际情况

30、,提高区作物保证灌率,经比较选择灌溉设计保证率为P=75%较为合理。水库兴利调节计算成果见表1-12。表1-12 兴利调节计算成果表(p=75%) 单位:万m3月份来水用水蒸损渗损总损余水亏水蓄水弃水水位19.061798.51610142.520.020.480.557.9877.041815.15723315.910.040.950.99216.1111.98181.21821.36825720.460.051.121.17235.37111.98235.41821.36921413.40.051.121.17200.25111.98200.31821.361015316.30.041.1

31、21.16135.54111.98134.61821.361111446.310.031.121.1566.54111.9866.541821.361251.246.350.041.121.163.69111.983.691821.36147.751.520.051.11.154.97107.011820.56240.250.920.051.011.0611.7895.231818.5633922.860.111.031.1415110.231821.08445.666.330.110.991.121.8388.41817.33535.1103.860.040.540.5869.3419.06

32、1798.51合计1330.8496.740.6311.712.33930.47107.9821.731.4.12 调洪演算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工程等别为IV等,永久性挡水和泄水建筑物土石坝,大坝、溢洪道建筑物级别为4级,其正常运用洪水标准重现期取30年,非常运用洪水标准重现期为200,确定为200年。水库调节方式为完全年调节,汛期首先保证水库蓄满。溢洪道起调水位为正常水位1821.40m(灌溉保证率75%)。根据工程布置情况,溢洪道采用宽顶堰,根据宽顶堰宽度和坝进行比较,建议采用宽顶堰宽度宽度14.0m,则设计洪水位(P3.33)1822.98m,校核洪

33、水位1823.77m。总库容127.76万m3。 1.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1.5.1 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设计总库容127.76万m3,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工程规模属小(一)型,工程等别为等,主要建筑物大坝、溢洪道、导流输水隧洞、引水管道为4级,次要建筑物引洪沟为5级,临时建筑物(上游围堰)为5级。依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和防洪标准(GB5020194)的规定,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取用设计洪水频率P=3.3%(30年一遇),校核洪水频率P=0.5%

34、(200年一遇)。1.5.2 基本资料和数据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是一座以农田灌溉为主,同时具有下游防洪功能的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利工程,属完全年调节水库。水库设计灌溉面积75000亩,同时提高下游2854人蓄饮水保证率。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枢纽由大坝、输水涵洞、溢洪道、冲沙底孔组成,(推荐方案)总库容127.76万m3。 1.5.3 水库主要特性水库主要特性见表1-13。表1-13 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上、下坝址主要技术特性表项 目单 位上坝址下坝址调节特性完全年调节完全年调节正常蓄水位m1839.001821.40设计洪水位(P=3.33%)m1839.

35、711822.98校核洪水位(P=0.5%)m1841.441823.77死水位m1814.471798.51死库容万m319.0619.06总库容万m3127.94127.76坝顶高程m1841.841821.4最大坝高(地面以上)m43.9047.62坝顶长m197.50166.75本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枢纽工程建筑物按8度设防。1.5.4 坝轴线的选择及工程布置比较 根据水库所处地理位置,本阶段根据灌溉用水要求及工程地形、地质条件,选择上、下坝址进行比较。拟定两个建坝方案,上坝址与下坝址距约180m。(一)地形条件根据水子冲水库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情况,可研阶段选择上、下两个坝址作方

36、案比较,下坝址位于水子冲沟出口,上坝址距下坝址180m。综合比较上、下坝址的选择,从坝址地形地质条件、相同坝型工程布置及投资情况、坝址附近料场及交通情况等多方面进行比较。根据坝址地形地质情况,上、下坝址均采用同一坝型(细石混凝土埋石重力坝)作方案比较。下坝址枢纽建筑物总投资为5725.69万元,上坝址枢纽建筑物总投资为6542.88万元。,上、下坝址均无重大地质问题,皆有建坝条件,上坝址风化较深,坝轴线较长,下坝址风化较浅,河谷狭窄,地形条件好,利于枢纽布置,工程量及总投资较小,单位水方投资较优。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下坝址优于上坝址,因此下坝址为推荐方案。(二)地质条件比较1)、上坝址工程地质

37、条件:河谷呈窄“V”型,两岸对称,河床较狭窄,坡降陡,平均坡降为7%。上坝址位于下坝址上游直线距离(两坝轴线平距)180m。坝址区属低中山河谷地貌,河床相对较宽,两岸谷坡平缓,横向上呈对称“V”型,根据河谷的形态特征,可划分为冲洪积地貌和谷坡剥蚀地貌,谷坡残留阶地地貌。河床边及河床冲坑部位可见基岩出露。基底地层岩性为燕山期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强、弱风化,灰白色,块状结构,强度坚硬,未见明构造痕迹。整个坝址区坍塌、滑坡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发育,但河床较宽,第四系洪冲积(Qpal)覆盖层较厚,工程地质条较差。2)、下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坝址区属中山河谷地貌,河床相对狭窄,左岸谷坡下陡上缓,右岸谷坡陡峻,

38、横向上呈不对称“V”型,根据河谷的形态特征,可划分为冲洪积地貌和谷坡剥蚀地貌,剥蚀残留阶地地貌。整个坝址区坍塌、滑坡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发育,河床相对狭窄,第四系洪冲积(Qpal)覆盖层厚度不大,工程地质条较好。(三)下坝址工程布置比较1)坝体轴线选择坝轴线布置选择主要考虑为使坝轴线最短布置,通过四条间距15m的坝轴线比较确定设计轴线。此段河床相对狭窄且顺直,坝线相对其它位置较短。2)大坝坝型选择从地质条件分析,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坝址区弱风化石英岩埋藏浅,不会产生压缩变形,地基承载力满足刚性坝基础要求,同时库区可开采块石,具备建刚性坝的条件。方案一、埋石砼重力坝 (推荐方案)混凝土

39、埋石重力坝基础置于弱风化基岩中部,大坝坝顶长166.75m,坝顶高程1824.17m,坝基高程1767.38(趾墙1765.38)m,最大坝高56.79m,坝顶宽6m,最大坝底宽55.83m,坝坡坡比为:迎水面高程1794.94m以下1:0.1,背水面1:0.8。大坝分为8个坝段,溢流坝段布置在坝体中部第五坝段(坝0+080.550+098.15m),溢流采用坝顶溢流,溢流孔口尺寸82.37m,堰顶高程1821.40m,堰宽5.83m。溢流坝由WES实用堰、泄槽段及出口底流消能段组成,坝体填筑总方量为7.43万m3,枢纽建筑物总投资5725.69万元。方案二、砼面板堆石坝(比较方案)大坝坝顶长

40、16.63m,坝顶高程1824.17m,趾板最低建基面高程1765.47m,最大坝高58.70m,最大坝底宽186.07m。坝顶顶宽7.00m,上游坝坡1:1.4,下游坝坡1:1.5,在下游坝坡高程1795.79m设一道2m宽马道。坝顶上游侧设置“L”型钢筋砼防浪墙,防浪墙高3.0m,墙底高程1822.17m,高出正常蓄水位1.38m,底部伸入坝体2.0m,墙顶高出坝顶以上1.0m。坝体堆石材料为花岗岩。坝体填筑总方量为72.05m3,枢纽建筑物总投资10701.57万元。综合比较,可研阶段综合推荐细石混凝土埋石重力坝。1.5.5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一)下坝址主要建筑物型式1).混凝土埋石重力

41、坝重力坝混凝土埋石重力坝基础置于弱风化基岩中部,大坝坝顶长166.75m,坝顶高程1824.17m,坝基高程1767.38(趾墙1765.38)m,最大坝高56.79m,坝顶宽6m,最大坝底宽55.83m,坝坡坡比为:迎水面高程1794.94m以下1:0.1,背水面1:0.8。大坝分为8个坝段,溢流坝段布置在坝体中部第五坝段(坝0+080.550+098.15m),溢流采用坝顶溢流,溢流孔口尺寸82.37m,堰顶高程1821.40m,堰宽5.83m。2).输水涵洞输水涵洞为钢筋混凝土有压圆洞,洞径0.8m,纵坡i=1/1000,总长24.8m。进口底高程为1793.00m,设计过水流量0.7m

42、3/s,出口布置800闸阀。3)冲沙底孔冲沙底孔进口段、洞身段、出口闸房等部分组成,长33.60m。洞身段为钢筋砼结构,圆形有压洞,洞径2.5m,进口底高程1784.38m。进口设2.52.5m检修平板钢闸门,由螺杆式启闭机控制;出口设2.02.0m工作弧形闸门,由卷扬机控制。经26.4m长渐变段跌坎接消力池。消力池池深3.50m,池长36.0m,底板厚1.5m,底层为0.5 m厚的M7.5水泥砂浆砌石,上层为1.0 m 厚的C20钢筋混凝土。4)溢洪道溢流坝段布置在坝体中部第五坝段(坝0+080.550+098.15m),溢流坝段净宽14m,由2孔组成,每孔净宽7m,孔口尺寸72.17m,设

43、WES型实用断面堰过流,堰顶高程为1821.40m,堰后接坡度为1:0.8的泄流道直至坝底圆弧段,后接消力池。泄流道宽15.2m,全长50.07m,消力池池深为3.50m,池长为36.0m。消能方式为底流消能。(二)大坝设计计算一、抗滑稳定计算1、大坝基本参数水库正常蓄水位1821.40m死水位1798.51m设计洪水位1822.98m,(P=3.33%)相应下游水位1777.59m校核洪水位1823.77m,(P=0.5%)相应下游水位1777.85m本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工程主要建筑物按度设防。2、抗滑稳定计算结果见表1-14。表1-14 各工况抗滑稳定计算结果表序号工况抗剪断安全系数

44、计算值K抗剪断安全系数规定值K 1运用期-基本组合-正常蓄水位4.470 3.000 2运用期-特殊组合1-校核洪水位4.166 2.500 3运用期-特殊组合2-正常蓄水位3.660 2.500 (三)帷幕灌浆坝基及坝肩虽岩性单一,但风化程度较深,节理裂隙发育,需进行帷幕灌浆处理。其深度按阻断强透水层、中等透水层,帷幕孔一排,孔距2.0m,进入弱透水层(q5Lu)5.0m控制。(四)固结灌浆固结灌浆孔孔深4m,孔、排距2.5m,梅花型布置。(五)大坝观测设计XXXXX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大坝所布设的观测设施见表115。表115 大坝观测设备工程量表序号观测项目观测仪器类型单位数量1坝体表面位移观测位移标点个82起测基点个43工作基点个24校核基点个25渗流量观测量水三角堰座16库水位观测水位尺个27位移观测仪器经纬仪台18水准仪台1 (六)灌区设计渠道自佣金水库放水管出口取水后,分为左右干渠,干渠沿等高线布置,左干渠经过岭岗里、石头寨后止于自然山沟,全长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