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坞通用规范(T-IGRS 0009—2020).pdf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86120027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49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扩展坞通用规范(T-IGRS 0009—20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扩展坞通用规范(T-IGRS 0009—20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扩展坞通用规范(T-IGRS 0009—202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展坞通用规范(T-IGRS 0009—2020).pdf(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闪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 京 市 闪 联 信 息 产 业 协 会)扩展坞通用规范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docking station闪 联 产 业 技 术 创 新 战 略 联 盟 标 准T/IGRS 0009-20202020-03-18 发布2020-03-18 实施IGRS发布T/IGRS 0009-2020I目次前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24 技术要求.24.1 硬件设计要求.24.2 外观和结构.24.3 功能和性能.24.4 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24.5 电磁兼容性.24.6 安全.34.7 环境条件.34.8 可靠性.

2、44.9 能耗要求.44.10 机械插拔寿命.44.11 气体腐蚀要求.44.12 接口耐受力要求.54.13 线材弯折要求.55 试验方法.55.1 试验环境条件.55.2 外观和结构检查.55.3 功能和性能检查.55.4 限用物质的限量试验.65.5 电磁兼容性试验.65.6 安全试验.65.7 环境试验.65.8 可靠性试验.85.9 能耗试验.95.10 机械插拔寿命试验.95.11 气体腐蚀试验.95.12 接口耐受力试验.95.13 线材弯折试验.96 质量评定程序.96.1 一般规定.96.2 检验分类.9T/IGRS 0009-2020II6.3 定型检验.106.4 逐批检

3、验.116.5 周期检验.11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1附录附录 A.13A.1 故障定义和解释.13A.2 故障分类.13A.3 关联故障判据.13A.4 非关联故障判据.13附录附录 B.15B.1信号源的输出电平设定.15B.2测试判定.15T/IGRS 0009-2020I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闪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市闪联信息产业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联想信息产品(深圳)有限公司、闪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市闪联信息

4、产业协会)、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环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联合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闪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建成、吴桐、林巍巍、吕飞燕、陶宏芝、孙志勇、周浩强、邱世亮、易小娟、小林康浩、秦帆、邹子煜、丁路宁、陈占波。T/IGRS 0009-20201扩展坞通用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型计算机扩展坞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质量评定程序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产品的设计和制造。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421.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概述和指南GB/T 2422环境试验 试验方法编写导则 术语和定义GB/T 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B:高温GB/T 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423.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Ea 和导则:冲击GB/T 2423.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Ed:自由跌落GB/T 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

6、分:试验方法试验 Fc:振动(正弦)GB/T 2423.51环境试验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Ke:流动混合气体腐蚀试验GB/T 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 1 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4857.2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 2 部分:温湿度调节处理GB/T 4857.5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GB 4943.1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GB/T 5023.2额定电压 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 2 部分:试验方法GB/T 5080.7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GB/T 5271

7、.1信息技术词汇第1部分:基本术语GB/T 5271.14信息技术词汇第14部分: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GB/T 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4436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GB/T 1761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8455包装回收标志GB/T 26125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GB/T 26572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GB/T 2666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意识设计术语T/IGRS 0009-20202SJ/T 11364电

8、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标识要求IEC 61000-4-39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Part 4-39:Testing and measurementtechniques-Radiated fields in close proximity-immunity testEN 50564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household and office equipment Measurement of lowpower consumption3术语和定义GB/T 5271.1、GB/T 5271.14、GB/T 26669 界

9、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扩展坞 docking station一种对主机接口扩展的设备。4技术要求4.1硬件设计要求产品设计应满足可靠性、维修性、易用性、兼容性、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性设计要求。4.2外观和结构产品外表面应无明显的表面缺陷,表面涂敷层不应起泡、龟裂、脱落等。产品表面说明功能的文字、标识、符号、标志应清晰、端庄、牢固,并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4.3功能和性能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及其参数,应在产品标准或随机文件中给出。4.4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产品限用物质的限量应符合GB/T 26572的要求。4.5电磁兼容性4.5.1无线电骚扰产品辐射骚扰限值应符合 GB/T 9254 中

10、 B 类设备的要求。4.5.2抗扰度产品应按 GB/T 17626.2 规定的静电放电(ESD)抗扰度试验条件,在接触放电6kV 以及空气放电8kV 等级,满足性能判据 B 的要求。其他抗扰度要求,由制造商在产品说明书或类似文件中明确的,应满足 GB/T 17618 的规定。对近距离辐射骚扰抗扰度有要求时,应按附录 B 的规定进行试验和评定。注:GB/T 17626.3 中并未包含近距离辐射骚扰抗扰度的试验方法和要求。产品抗扰度性能判据,应按 GB/T 17618 的普适性描述,适用于本标准的规定如下:a)判据 A:试验中,产品性能始终满足产品说明书功能、性能;T/IGRS 0009-2020

11、3b)判据 B:试验后,产品能自动恢复产品说明书功能、性能,存储数据不能丢失;c)判据 C:试验后,可通过重启或复位,恢复产品说明书功能、性能,非易失存储器和受备用电池保护的功能不能丧失,数据不能丢失。4.6安全产品的安全要求应符合 GB 4943.1 的规定。4.7环境条件4.7.1气候环境适应性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 1气候环境适应性气候条件参数温度/工作040存储运输-4060相对湿度工作20%90%存储运输20%93%(40)大气压/kPa861064.7.2机械环境适应性符合表 2、表 3、表 4、表 5 的规定。表 2振动适应性试验项目试验内容参数初始和最后振动响应检查频率范围/

12、Hz5200扫描频率/(oct/min)1加速度/(m/s2)5定频耐久试验加速度/(m/s2)5持续时间/min301扫描耐久试验频率范围/Hz5200扫描频率/(oct/min)1加速度/(m/s2)5循环次数5注:振动测试使用正弦波形表 3冲击适应性峰值加速度m/S2脉冲持续时间ms冲击波形30011半正弦波T/IGRS 0009-20204表 4运输包装件跌落适应性包装件质量 Mkg跌落高度mm跌落次数跌落表面M109104混凝土10M307604混凝土30M406004混凝土表 5无包装件跌落适应性跌落高度mm次数跌落表面800六个面、三条棱、一个角各跌落一次混凝土4.8可靠性产品平

13、均失效间隔工作时间(MTBF)不得低于10 000 h。4.9能耗要求产品待机状态下功耗不高于0.3 W。4.10机械插拔寿命机械插拔寿命应符合表 6 规定。表 6机械插拔寿命要求接口类型插拔寿命(次)通用串行总线接口(Type-A)5000音频接口5000网口(RJ45)5000数字显示接口(DVI)5000数字显示接口(DP)5000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5000电源接口(DC)5000通用串行总线接口(Type C)10000其它50004.11气体腐蚀要求应符合GB/T 2423.51标准定义的测试方法,测试条件按照表 7 规定要求。T/IGRS 0009-20205表7腐蚀性气体

14、浓度配比要求腐蚀性物质浓度g/m3氯气9硫化氢56二氧化硫780二氧化氮9404.12接口耐受力要求接口耐受力要求应符合表 8 规定。表8接口耐受力要求接口类型测试力kgf电源接口(DC)10音频接口10网口(RJ45)10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10数字显示接口(DP)10数字显示接口(DVI)12通用串行总线接口(Type-A)13通用串行总线接口(Type C)13其他104.13线材弯折要求线材与插头连接处的弯折应满足7000次要求。5试验方法5.1试验环境条件除特殊说明外,本标准中所有试验均在下述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温度:1535。相对湿度:25%75%。大气压:86kPa106k

15、Pa5.2外观和结构检查用目测法及有关检查工具进行外观和结构检查。5.3功能和性能检查按产品随机资料中规定的各项功能、性能进行检查,应与产品标准或随机文件一致。T/IGRS 0009-202065.4限用物质的限量试验按GB/T 26125 的规定进行。5.5电磁兼容性试验5.5.1无线电骚扰辐射骚扰试验按照 GB/T 9254 的规定进行。5.5.2抗扰度静电放电(ESD)和其他适用的抗扰度试验,均按GB/T 17618 的规定进行。近距离的辐射骚扰抗扰度试验,按附录 B 规定的测量方法进行。5.6安全试验按 GB 4943.1 的有关规定进行。5.7环境试验5.7.1一般要求环境试验方法的

16、总则、名词术语应符合 GB/T 2421.1、GB/T 2422 的有关规定。以下各项试验中,规定的初始检验和最后检验,统一按 5.2 进行外观和结构检查,并按产品随机资料中规定的各项功能、性能进行检查,受试样品工作应正常。当产品中包含有特殊环境试验要求的部件时,应予以说明。5.7.2温度下限试验5.7.2.1工作温度下限试验按 GB/T 2423.1“试验 Ad”进行。受试样品先进行初试检测。在受试样品不工作的条件下,将箱内温度逐渐降到表 1 中工作温度下限值,待温度稳定后,加电运行系统检查程序 48 h,受试样品工作应正常,试验完后,待箱温度回到室温,取出样品,在正常大气压下恢复 2 h

17、后,进行最后检测,受试样品工作应正常。5.7.2.2存储运输温度下限试验按 GB/T 2423.1 中“试验 Ab”进行,将样品放入低温箱,使箱温度降到表 1 中储运温度下限值,在受试样品不工作的条件下存放 48 h,取出样品回到室温,再恢复 2 h,进行最后检验。为防止试验中受试样品结霜和凝露,允许将受试样品用聚乙稀薄膜密封后进行试验,必要时还可以在密封套内装吸潮剂。5.7.3温度上限试验5.7.3.1工作温度上线试验按 GB/T2423.2 中“试验 Bd”进行,受试样品先进行初试检测。在受试样品不工作的条件下,将箱温度逐渐升到表 1 中工作温度上限值,待温度稳定后,加电运行系统检查程序

18、48 h,受试样品工作应T/IGRS 0009-20207正常,试验完后,待箱温度回到室温,取出样品,在正常大气压下恢复 2 h,进行最后检测,受试样品工作应正常。5.7.3.2存储温度上线试验按 GB/T 2423.2 中“试验 Bb”进行,将样品放入高温箱,使箱温度升到表 1 规定的储存运输温度上限,在受试样品不工作的条件下存放 48 h,取出样品回到室温,恢复 2 h,进行最后检测。5.7.4 恒定湿热试验5.7.4.1工作条件下的恒温湿热试验参照 GB/T 2423.3“试验 Cab”进行,严酷程度取表 1 规定的工作温度、湿热上限值,受试样品须进行初始检测。加电运行系统检查程序,试验

19、持续时间为 48 h 工作应正常。恢复 2 h 后,进行最后检测。5.7.4.2存储运输条件下的恒定湿热试验按 GB/T 2423.3“试验 Cab”进行,严酷程度取表 1 规定的储存运输条件下温度、湿热上限值,受试样品须进行初始检测。受试样品在不工作条件下存放 48 h,恢复 2 h,进行最后检测。5.7.5振动试验5.7.5.1实验说明按 GB/T 2423.10 中“试验 Fc”进行。受试样品(不带任何包装)按工作位置固定在振动台上,进行初始检测。受试样品在不工作状态下,按表 2 规定值,分别对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方向进行振动,试验后,进行最后检测。5.7.5.2初始振动响应检查试验在给定

20、频率范围内,在一个扫频循环上完成。试验过程中记录危险频率,一个试验方向上最多不超过 4 个危险频率。5.7.5.3定频耐久试验用初始振动响应检查中记录的危险频率进行定频试验,如果两种危险频率同时存在,则不能只选其中一种。在试验规定频率范围内如无明显危险频率,或危险频率超过 4 个,则不做定频的耐久试验,仅做扫频耐久试验。5.7.5.4扫频耐久试验按表 2 给定的频率范围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作为一次循环。按表 2 规定的循环次数进行,已做过定频耐久试验的样品不再做扫频耐久试验。5.7.5.5最后振动响应检查对于已做过定频耐久试验的受试样品须做此项试验,对于作过扫频耐久试验的样品,可将最后一次扫

21、频试验作为振动响应检查。本试验须将记录的共振频率与初始振动响应检查记录的共振频率相比较,若有明显变化,应对受试样品进行修整,重新进行该项试验。T/IGRS 0009-20208试验结束后,进行最后检测。5.7.6冲击试验按 GB/T 2423.5“试验 Ea”进行,受试样品须进行初试检测。安装时要注意重力影响,按表 3 规定值,受试样品在不工作条件下,分别对三个互相垂直轴线方向进行冲击,冲击次数各为三次,试验后,进行最后检测。5.7.7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应对受试样品进行初检,将运输包装件处于准备运输状态,按 GB/T 4857.2 中的条件规定进行预处理 4h。将运输包装件按 GB/T 485

22、7.5 的要求和表 4 的规定值进行跌落,任选四面,每面跌落一次。试验后按产品标准规定检查包装件的损坏情况,并对受试样品进行最后检测。5.7.8无包装跌落试验对受试样品进行初始检测。将无包装的裸机按 GB/T 2423.8 的要求和表 5 的规定值进行跌落,要求六面三棱一角各跌落一次。试验后按产品标准规定检查损坏情况,并对受试样品进行最后检测。5.8可靠性试验5.8.1试验条件按本标准规定可靠性试验目的为确定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试验周期内综合应力规定如下:电应力:受试样品在输入电压标称值(220V)的10%变化范围内工作(直流供电产品电压变化为5%)。一个周期内各种条件工作时间的

23、分配为:电压上限25%,标称值50%,电压下限25%。温度应力:受试样品在一个周期内由正常温度(具体值由产品标准规定)升至表1规定的温度上限值再回到正常温度。温度变化率的平均值为 0.7/min1/min,或根据受试样品的特殊要求选用其他值。在一个周期内,保持在上限和正常温度的持续时间之比应为1:1左右。一个周期称为一个循环,在总试验期间内循环次数不应小于3次。每个周期的持续时间应不大于0.2m0,电应力和温度应力应同时施加。5.8.2试验方案可靠性试验按 GB/T 5080.7 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和可靠性验收试验的方案由产品标准规定。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运行检查程序,故障的判据和计入方法按

24、附录A的规定,并只统计关联故障数。5.8.3试验时间试验时间应持续到总试验时间及总故障数均能按选定的试验方案作出接收或拒收判决时截止。多台受试样品试验时,每台受试样品的试验时间不得小于所有受试样品的平均试验时间的一半。T/IGRS 0009-202095.9 能耗试验按 EN 50564 的规定进行。5.10机械插拔寿命试验按 4.10 中表 6 对各种接口不少于规定的测试次数进行试验,试验结束后接口功能正常。5.11气体腐蚀试验按GB/T 2423.51执行。5.12接口耐受力试验按照表 8 和图 1 所示方式进行试验。施力点和测试接口的距离 10 mm,按照图 1 所示的 4 个方向,每个

25、方向施加测试力,持续时间 10 s。测试完成后无结构件松动,无接触不良。图 1 接口耐受力测试示意图5.13线材弯折试验按 GB/T 5023.2 规定进行。6质量评定程序6.1一般规定产品在定型时(设计定型、生产定型)和生产过程中应按本标准和产品标准中的补充规定进行检验,并符合这些规定的要求。6.2检验分类本标准规定的检验分为:a)定型检验;b)质量一致性检验。各类检验项目和顺序分别按表 9 的规定。若产品标准中有补充的检验项目,应将其插入至表 9 的相应位置。T/IGRS 0009-202010表 9检验项目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定型检验质量一致性检验逐批检验周期检验外观和结构4.25.

26、2功能性能4.35.3限用物质的限量4.45.4电磁兼容性4.55.5安全a4.65.6环境适应性4.75.7可靠性4.85.8能耗4.95.9机械插拔4.105.10气体腐蚀4.115.11接口耐受力4.125.12线材弯折4.135.13注:注:“”表示应进行的检验项目,“”表示不检验的项目,“#”表示可选检验的项目。a在逐批检验和周期检验中,安全检验仅作接地连续性、接触电流和抗电强度三项。6.3定型检验6.3.1 产品在定型时应通过定型检验。6.3.2 定型检验由产品制造单位指定单位负责进行。6.3.3 定型检验中的可靠性鉴定试验的样品数根据产品批量、试验时间和成本确定,其余检验项目的样

27、品数量为 2 台。6.3.4 定型检验中的各试验项目故障的判定和计入方法见附录A。除可靠性试验外,其余项目均按以下规定进行。试验中出现故障或某项通不过时,应停止试验,查明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分析报告,重新进行该项试验。若在以后的试验中再次出现故障或某项通不过时,在查明故障原因,排除故障,提出故障分析报告后,应重新进行定型检验。6.3.5 检验后要提交定型检验报告。T/IGRS 0009-2020116.4逐批检验6.4.1批量生产或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全数逐批检验,检验中,出现任一项不合格时,返修后重新进行检验,若再次出现任一项不合格时,该台产品被判为不合格产品。逐批检验中性能和外观结构检查两项

28、,允许按GB/T 2828.1进行抽样检验,产品标准中应规定抽样方案和拒收后的处理方法。6.4.2逐批检验由产品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进行。6.5周期检验6.5.1连续生产的产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周期检验。6.5.2周期检验由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部门或由产品制造单位指定的通过合格评定国家认可机构认可的检测机构负责进行。6.5.3周期检验样品应在逐批检验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其中可靠性试验的样品数根据产品批量、试验时间和成本确定,其余检验项目的试验样品数为 2 台。6.5.4周期检验中检验项目的故障判定和计入方法见附录 A,除可靠性试验外,其余项目的故障处理按以下规定进行。检验中出现故障或任一项

29、通不过时应查明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分析报告。经修复后重新进行该项检验。之后,再顺序做以下各项试验,如再次出现故障或某项通不过,在查明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分析报告,再经修复后,则应重新进行各项周期检验。在重新进行检验中又出现某一项通不过的情况时,判该产品通不过周期检验。经过周期检验中的环境试验的样品,应印有标记,一般不应作为合格品出厂。6.5.5检验后要提交周期检验报告。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1标志限用物质的标识应符合 SJ/T 11364 的要求。包装箱外应有产品型号、产品名称、制造商名称、产品标准号等标志。产品运输储存需要的包装储运标志,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 GB/T 191 的规定。包

30、装储运标志应不受运输条件或储存条件而褪色、变色、脱落。产品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上应该有包装材料的回收标志,包装回收标志应符合 GB/T 18455的要求。7.2包装7.2.1 产品以包装箱形式进行包装。包装、缓冲材料应优先选择能够回收重复利用的材料。包装箱应符合防潮、防尘、防震的要求。7.2.2包装箱内应有装箱明细表、各附件、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有关的随机文件。产品合格证应符合 GB/T 14436 的规定。7.3运输在满足贮存、运输环境条件下,产品应能以任何交通工具,运往任何地方。在长途运输时不得装在敞开的船舱和车厢,中途转运不得放在露天的仓库中。在运输过程不允许和易燃易爆易腐蚀的物品同车

31、装运,并且产品不允许经雨、雪或液体的淋袭与机械损伤。7.4贮存T/IGRS 0009-202012产品贮存时应存放在原包装盒(箱)内,仓库内不允许有各种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的产品及有腐蚀性的化学物品,并且应无强烈的机械振动、冲击和磁场作用。包装箱应垫离地面至少 10cm,距墙壁、热源、冷源、窗口或空气入口至少 50cm。若无其它规定时,贮存期一般应为 6 个月。若在生产厂存放超过 6 个月时,则应重新进行逐批检验T/IGRS 0009-202013附录附录 A A(规范性附录)故障分类与判据A.1故障定义和解释按GB/T 5271.14 规定的故障定义,出现以下情况之任一种均解释为故障。a)受

32、试样品在规定条件下,出现了一个或几个性能参数不能保持在规定值的上下限之间;b)受试样品在规定应力范围内工作时,出现了机械零件、结构件的损坏和卡死,或出现了元器件的失效或断裂,而使受试样品不能完成其规定的功能。A.2故障分类故障类型分为关联性故障(简称:关联故障)和非关联性故障(简称:非关联故障)。关联故障是受试样品预期会出现的故障,通常都是由产品本身条件引起的。它是在解释试验结果和计算可靠性特征值时应要计入的故障。非关联故障则是受试样品出现非预期的故障,这类故障不是由受试样品本身条件引起的,而是由试验要求之外的条件引起的。非关联故障在解释试验结果和计算可靠性特征值时不计入,但在试验中做记录,以

33、便于分析和判断。A.3关联故障判据关联故障判据如下:a)必须经更换元器件、零部件才能排除的故障;b)损耗件在其寿命周期内发生的故障;c)需要对接插件、电缆进行修整,以消除短路和接触不良,方可排除的故障;d)出现造成测试和维护使用人员的不安全或危险或造成受试样品和设备严重损坏而必须立即中止试验的故障。一旦出现此类故障,应立即做出拒收判定;e)偶然停运或运行失常,但无需做任何维修和调整,再经启动就能恢复正常,这种偶然的跳动故障,凡积累达三次者(指同一受试样品),计为一次关联故障,不足三次者均作非关联故障处理;f)不是同一因素引起而同时发生两个以上的关联故障,则应如数计入。如果是同一因素引起的,则只

34、计一次;g)承担试验的检验单位,根据故障情况和分析结果,有资格认定某种故障为关联故障。A.4非关联故障判据非关联故障判据如下:a)从属性故障由于受试样品中某一元器件、零部件失效或出现设备故障而直接引起受试样品另一相关元器件或零部件的失效而造成的,或者由于试验条件已经超出规定的范围(如突然断电、电网电压的频率的变化、温湿度变化、严重的机械环境和干扰等)而造成的故障。b)误用性故障T/IGRS 0009-202014由于操作人员的过失而造成的故障,如安装不当,施加了超过规定的应力条件,或者按产品标准的规定允许调整的部件没有得到正确的调节等,而造成的故障。c)诱发性故障在检修期间,因为维修人员的过失

35、而造成的故障。d)承担试验的检验单位,根据事故情况和分析结果,有资格认定某种故障为非关联故障。T/IGRS 0009-202015附录附录 B B(规范性附录)近距离射频抗扰度的测量与判定本标准中的射频抗扰度(RFI)试验方法参考了 IEC 61000-4-39 的测试布置,但作出了较大修改。对试验场地,不要求必须为半电波暗室或者全电波暗室,只要测试环境的背景噪声不影响本项测试的判定即可。试验包含信号源的输出电平设定、测试判定两部分。B.1信号源的输出电平设定在设定信号源输出电平时,参考图 B.1 的布置。测量距离 d 设置为 10 cm。在列表 B.1 指定的频率点上,调整信号源的输出电平,

36、使得偶极子天线端的频谱仪读数达到表 B.1 对应的电平值,记下此时信号源的输出电平。图 B.1辐射抗扰度试验的信号源电平设定B.2测试判定在表 B.1 规定的频率点,信号源按设定好的电平输出。持贴片天线,对受测设备施加辐射干扰,进行试验。贴片天线的中心位置应垂直于受测设备的受测表面,保持垂直距离 d 为 10cm。受测设备的正面、背面、四个侧面均应进行试验。应满足 GB/T 17618 性能判据 A 的要求。表表 B B.1 1辐射抗扰度实验条件辐射抗扰度实验条件天线频段MHz测试频率MHz发射功率dBm88588525.2890.2890.223.7900902.424.6914.8914.824.71800174818.5190018801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