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木耳栽培管理技术规程(T-FSSJ DB21—2020).pdf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86118292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木耳栽培管理技术规程(T-FSSJ DB21—20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玉木耳栽培管理技术规程(T-FSSJ DB21—20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木耳栽培管理技术规程(T-FSSJ DB21—202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木耳栽培管理技术规程(T-FSSJ DB21—2020).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65.020.01B39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 21/TXXXX玉木耳栽培管理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White Auricularia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送审讨论稿)2020-XX-XX 发布2020-XX-XX 实施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21/TXXXX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三友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抚顺市农

2、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存兵、朱巍巍、张忠伟、李杨、柴林山、徐冲。DB21/TXXXX1玉木耳栽培管理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木耳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场地、品种、栽培管理、晾晒、病虫害防治及菌糠处理。本标准适用于玉木耳(White Auricularia)的栽培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2728食用菌术语NY/T 2375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NY/T 3024日光温室建设标准NY/T 5010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

3、条件3术语和定义3.1玉木耳 White Auricularia玉木耳为毛木耳白色变异菌株。3.2地摆栽培将木耳菌棒(袋)直接摆放到地面上进行出耳的栽培方法。3.3吊袋栽培将木耳菌棒(袋)悬挂在菇棚(房)或可控气候设施内进行出耳的栽培方法。3.4菌糠菌糠指食用菌代料栽培,子实体采收后剩余的培养基废料。4场地4.1基本要求DB21/TXXXX2地势平坦,通风良好,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周围无工矿企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堆放和填埋场、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堆放和填埋场等。4.2地摆场地平整制畦,畦高 1015 cm,畦宽 120150 cm,工作道宽3050 cm,畦床均匀铺撒生石灰后铺黑色地膜。畦

4、床中间安装给水管及微喷设备,微喷头距离畦床高度4050 cm,间距150200 cm。4.3吊袋场地吊袋菇棚(房),南北走向,棚宽612 m,长3060 m或根据场地实际情况调整,中心点高度3.5 m,棚肩高度2.5 m。棚内搭设吊架(杆、线)用于吊袋,棚外覆盖遮阳网。暖棚建设应符合 NY/T3024 要求。菇棚(房)中间安装给水管及微喷设备,微喷头间距150200 cm。5品种中温、广温型品种,子实体形成温度1630,与栽培季节相适,推荐39 月份进场出耳。6栽培管理6.1培养已长满菌丝的菌棒运输至出菇场地,垛式或直立密集摆放。覆盖草帘(毡布)保持通风良好,温度1826,湿度50%70%,避

5、光培养至菌丝洁白致密、无袋料剥离。6.2刺孔“一”字型或“Y”字型刺孔,每棒刺孔180220个,孔径46 mm,孔深810 mm,沿菌棒均匀分布。刺孔前及刺孔过程应使用75%酒精定期对刺孔设备消毒,及时清运已刺孔菌棒避免交叉污染。6.3催耳刺孔后菌棒“#”字型摆垛,菌棒间距24 cm,每垛34 棒菌棒,垛高34 层,垛间距10 cm。覆盖草帘(毡布)保持通风良好,温度1622,湿度65%85%,避光催耳57 d至孔眼完全被白色菌丝覆盖或出现原基。6.4排场(吊袋)6.4.1排场地摆栽培菌棒分畦,直立摆放在畦床地膜上,棒间距1015 cm,每平方米放置菌棒2536 棒。6.4.2吊袋吊袋栽培,每

6、串吊线(绳)挂菌棒6 8 棒,棒间距1015 cm,串间距2530 cm,每平方米吊袋5472 棒。DB21/TXXXX36.5出耳采用间歇性喷水、干湿交替的出耳管理方式。阴雨天气减少或停止喷水,3d及以上持续阴雨天气应使用塑料膜遮盖菌棒,保持排水良好。6.5.1分化期保持空气湿度80%90%,温度1624,保持原基湿润,避免大量喷水使菌棒积水流耳。管理至木耳原基35 mm,耳片分化。6.5.2伸展期干湿交替管理,喷水至耳片舒展后停止,皱缩后再次喷水,日间喷水时气温低于25。重复管理直至采收。6.6采收耳片伸展至46 cm时及时采收。采收时用手握住耳片贴基部拧下,避免带出基质,采大留小。潮次采收结束后停止浇水,恢复菌丝生长610 d,袋料贴紧进入下潮次管理。7晾晒使用纱网晒床,晒床距离地面高度宜高于60 cm。采收后晒耳厚度1015 cm,表层玉木耳皱缩后翻动,上下层耳片颠倒晾晒至干燥。避免雨淋及虫蚀,晒干后及时入库存贮。8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符合NY/T 2375 的规定进行防控。9菌糠处理栽培结束后及时将菌棒集中,进行袋料分离,统一处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