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复习讲义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115994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复习讲义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复习讲义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pdf(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19 页 框图概览线索归纳 【认读导引】一个核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两大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与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三大线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金融、贸易体系的形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演变;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第 22 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 美元帝国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2)美国企图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建立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3)吸取 1929193

2、3 年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2建立(1)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1944 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通过 布雷顿森林协议,内容有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2)建立国际金融机构 世界银行:1945 年建立,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 年成立,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3影响(1)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第 2 页 共 19 页 (2)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

3、界贸易。教材拓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1)1968 年,美国宣布实行“黄金双价制”,从 20 世纪 60 年代起,美国经济相对衰落,美元的地位发生动摇。各国纷纷抛售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金价暴涨。美国宣布仅对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按官价兑换黄金,而市场金价则自由浮动。(2)1971 年 8 月,尼克松政府宣布放弃按 35 美元兑换 1 盎司黄金的“金本位制”。美元与黄金脱钩,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两大支柱倒塌其中之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名存实亡。(3)1973 年 3 月,欧洲共同市场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而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至此,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另

4、一支柱即固定汇率制度也完全垮台,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解体。(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两大国际金融机构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布雷顿森林协定 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实力,最终迫使与会各国接受了美国提出的方案,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附件(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这些文件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 1原因(1)二战后初期,美国以外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大减,国际经济萎缩,进而导致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2)美国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能更畅通地进入世界市场,着手建立国际贸易体系。2标志 1947 年,

5、美、中等 23 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3宗旨 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4影响 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辩证评价关贸总协定的作用(1)积极方面:有利于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世界各地经济的发展,相对发展缓慢的国家可以更多地得到先进产品和技术支持。(2)消极方面:对发达国家有利,它可以大量地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工具。第 3 页 共 19 页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史料一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的 3

6、0 多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出现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 史料二 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动摇了美元的地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地位,刺杀了黄金,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要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的一

7、张纸(美元)。谭智元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 解读(1)史料一中的前两句话体现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第三、四句话评价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2)史料二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并未动摇美元的地位,其结果是“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要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的一张纸(美元)”,即美国从此摆脱了美元兑换黄金的压力。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的原因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试答:(2)根据史料一、二,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影响美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答:【提示】(1)原因:

8、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 第 4 页 共 19 页 保持固定汇率;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作用:促进了贸易自由,有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2)变化:美元与黄金从挂钩到脱钩。主要因素:美国经济实力和对外经济政策。比较二战前与二战后的世界经济体系 项目 二战前 二战后 建立方式 暴力方式(圈地运动、殖民掠夺、战争等)和平方式(会议协商、建立机构组织等)区域范围 资本主义国家及其附属殖民地 包括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不同性质的经济(体系化)内部机制 缺乏内部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建立了系统的管理、协调

9、机制来解决矛盾冲突,应对危机(制度化)探究二 世界贸易体系的确立 史料一 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推销、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史料二 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协定”,一个准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方面,关贸总协定的主要手段是协商,最后只是缔约方的联合行动,至今仍没有法律约束性的强制手段。这也是许多重大国际贸易争端无法真正解决的重要原因。美日贸易战旷日持久,美欧农产品之争相持不下,而总协定对此却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其局限性也可窥见一斑。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 解读(

10、1)史料一说明关贸总协定倡导一个非歧视、宽松、自由的贸易环境,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2)史料二信息“临时协定”“没有法律约束性”“对此却束手无策”主要体现了关贸总协定的不足,这决定了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各国的贸易纠纷。思考(1)结合当时经济状况,分析史料一的协定对哪国最有利。反映了当时经济体系的什么特征?试答:(2)根据史料二,说明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其最终归宿如何?试答:【提示】(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膨胀,大量产品需要输出,因此协定对美国最有利。第 5 页 共 19 页 特征: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2)性质:关贸总协定只是一

11、个临时性的多边组织,规则不严密,不具有法律约束性。归宿:其局限性决定了它终将被世界贸易组织所替代。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比较 项目 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贸总协定 不同点 性质 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贸易体系 支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关贸总协定 作用 稳定金融秩序 稳定贸易秩序,促进贸易自由化 相同点 原因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秩序的混乱;美国的倡导及其经济实力的强大;出于建立战后稳定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 目的 美国进行经济扩张,建立经济霸权 作用 适应了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从唯物史观的

12、角度,感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国际经济协调是一种由于认识到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现实,而改变单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从而使各国的有关政策趋于一致的合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大萧条彻底摧毁了以金本位制与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各国以邻为壑,导致国际经济合作面临严重障碍。1942 年,“怀特计划”出台。在美国所构想的国际平准基金组织中,它将拥有重大决策的一票否决权。英国则设计了自己的“凯恩斯计划”。但“凯恩斯计划”的切入点是为这个新设立的国际清算银行创造某种用于清算的国际“货币”单位,力图将黄金在这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去货币化,更确切地说是去美元化但鉴于双方在二

13、战中所处的不同地位以及经济实力的巨大差距,英国只能同意以“怀特计划”为基础构建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宋效峰、黄家亮 国际金融视角下的英美权力转移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本质上的相同点,并指出“怀特计划”胜出的根本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怀特计划”为基础构建的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征。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在美国所构想的国际平准基金组织中,它将拥有重大决策的一票否决权”“凯恩斯计划的切入点是为这个新设立的国际清算银行创造某种用于清算的国际货币单位,力图将黄金在这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去货币化,更确切地说是去美元化”可知,怀特计划是

14、为了维护美国在国际经济决策上的主导地位;凯恩斯计划主要强调英国的地位,削弱美国的地位,两者的共同点在于根据本国的经济实力来分配本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权力;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但鉴于双方在二战中所处的不同地位以及经济实力的巨大差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强大。第 6 页 共 19 页 第(2)问根据材料“英国只能同意以怀特计划为基础构建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体系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的特征为固定的汇率制,双挂钩原则,即美元为中心;美元和黄金挂钩;各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答案(1)相同点:根据本国的经济实力来分配本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权力。根本原因:美国实

15、力空前膨胀。(2)主要特征:美元为中心;美元和黄金挂钩;各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1积极方面: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2消极方面: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加强了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控制。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1943 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过程中,美国人怀特提出根据各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决定本国的投票权;英国人凯恩斯则要求按照每国一票的方式决定各国投票份额。怀特与凯恩斯的主张()A加

16、剧了战后欧洲的紧张局势 B体现了英美两国的利益诉求 C削弱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D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基础 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最强,而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实力下降,二者的主张体现了各自的利益诉求,故选 B 项;材料并未加剧欧洲的紧张局势,故排除 A 项;美国并未成为世界霸主,故排除 C 项;材料反映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不是为其奠定基础,故排除 D 项。2(2019海门一模)漫长的 20 世纪指出: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爆发人们放弃了相对稳定货币的追求,“世界资本主义退到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里”。为此,战后采取的措施是()A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B建

17、立“福利国家”C建立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 D发展“混合经济”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是在战前就采取的措施,故 A 项错误;建立“福利国家”是为了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故 B 项错误;材料“人们放弃了相对稳定货币的追求”说明经济危机使原先的货币体系崩溃,世界经济正处于混乱、无序状态,为此,战后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故选 C 项;发展“混合经济”是为了解决经济滞胀问题,故 D 项错误。31971 年尼克松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同时增加 10%的进口税。于是,各国与美国谈判,最终以美元贬值 10%及其他国家货币升值而告终。1973 年美元再次贬值

18、10%,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表明()第 7 页 共 19 页 A国际贸易体系陷入混乱 B美元丧失了国际货币地位 C美国实行通货紧缩政策 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故选 D 项;关贸总协定确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故排除 A 项;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仍是国际上主要的支付手段,故排除 B 项;美元贬值属于通货膨胀而不是紧缩,故排除 C 项。4(2019衡阳一模)下表是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和对外美元债务变化情况表(单位:10 亿美元)年份 世界官方黄金持有量 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 美国尚未偿

19、付的外国银行债务 1951 33.5 22.9 8.9 1968 38.7 10.9 38.5 分析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经济“滞胀”致使美国债务增长 B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C美国抛售黄金以稳定美元汇率 D美国被迫放弃金本位制 C 由表格信息可知,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减少,美国尚未偿付的外国银行债务增多,说明 20 世纪 60年代美国抛售黄金以稳定美元汇率,故选 C 项;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滞胀”,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A、B 两项均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排除;1973 年美国因经济“滞胀”被迫放弃金本位制,故排除 D 项。“地球村”里的机遇与挑战世界经济的区

20、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1)发展 1967 年,西欧六国建立欧洲共同体。1991 年 12 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使欧共体朝经济和政治一体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1993 年 11 月 1 日,欧洲联盟成立。2007 年发展至 27 国,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1999 年欧元问世,2002 年进入流通领域。(2)评价(1)欧盟在经济建设领域成就巨大,与美国、日本并立为世界经济三强。(2)欧盟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有着重要影响。第 8 页 共 19 页 欧洲联合的原因 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

21、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2北美自由贸易区(1)原因: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2)形成 1992 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正式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 年 1 月 1 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3)内容 三国将在 15 年内逐步取消相互间的各种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实行零关税。允许资本、劳务、商品等在三国间自由流通。(4)特点: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

22、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5)影响 对美洲三国:相互弥补了各自经济发展中的不足,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加强了本区域经济的优势。对美洲地区:有利于加强美洲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进程。3亚太经合组织(1)背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2)概况 1989 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问世。1991 年,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1993 年,在美国西雅图举行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经济展望声明。2001 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3)评价:适应了亚太地区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共同促进本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大计。4东南

23、亚国家联盟(1)原因:为了改变在国际中的地位,寻求互助自强的道路。(2)形成:1967 年 8 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在曼谷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3)表现 成立初期,其活动仅限于经济与文化方面的合作,1971 年以后,使东盟逐步形成一个区域性组织。1972 年 9 月,马尼拉外长会议确定东盟同中国建立和平友好关系。(4)评价:在亚太地区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高,并对地区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产生积极影响。第 9 页 共 19 页 1经济区域集团 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

24、一种新趋势,而欧洲联盟是目前世界经济中最为成功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2自由贸易区 即区域内国家间取消所有商品关税和贸易限额,但对区域外国家仍保持各自的关税和限额。二、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1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1)背景: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关贸总协定在调整国际贸易上难以适应时代潮流。(2)建立:1995 年 1 月 1 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3)影响 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标志着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已经开始。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原因 中国是关

25、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世界。(2)加入:2001 年 11 月 10 日,在多哈会议上中国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影响 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中国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总体上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3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世界面临的问题 由于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恶化,使世界经济面临着大规模动荡的危险。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着全人类的根本利益。(

26、2)应对措施: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只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能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与稳定。第 10 页 共 19 页 1正确认识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正式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其争端解决机制采用协商一致的原则,裁决具有自动执行的效力,同时明确了争端解决和裁决实施时间表,这使得争端裁决的实施更容易得到保证,争端解决机制的效率更高。2世界贸易组织非歧视性原则的两种形式(1)“最惠国待遇”:即各成员对于其他成员的产品,必须给予不低于给予任何其他国家产品的优惠待遇。(2)“国民待遇”:它要求一旦

27、货物已经进入某个市场,它们必须获得不低于相同的当地制造商品所获得的优惠待遇。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一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史料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升级。自20 世纪 50 年代末以来,一些地理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间通过加强经济合作,为谋求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形成了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或国家集团。史料二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

28、说(1971 年)解读(1)史料一的核心句是第一句话,主要说明了区域经济集团化出现的原因。(2)史料二表明西欧已经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说明经济区域集团化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 第 11 页 共 19 页 展,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导致国际竞争加剧。思考(1)有学者认为,经济区域集团化具有排他性,是一场反全球化潮流。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试答:(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远影响。试答:【提示】(1)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初级阶段,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结果,二者在性质上是一致的。(2)强化了欧洲各国之间的

29、经济联系,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挑战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加快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全面认识经济区域集团化 1出现的原因(1)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2)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更加激烈。(3)国家间的经济互补性增强,加强合作、谋求发展成为各国的共同要求。(4)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三个发展阶段 阶段 时间 特征 第一阶段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主要出现在欧洲 第二阶段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 一方面欧洲的区域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区域性经济集团 第三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

30、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掀起新的高潮,进入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区域性经济集团 3.基本特点(1)组建方式是在地缘化的基础上由小到大。(2)区域经济集团是一个开放与封闭相统一的,以开放为主的体系。(3)区域经济集团以市场一体化为开端,以实现经济一体化乃至政治、安全、军事一体化为目标。(4)在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往往由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发挥主导作用。(5)区域经济集团对内、对外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第 12 页 共 19 页 4影响(1)积极影响 有利于成员经济的发展,缩小成员之间的经济差距。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向产生了重要的影

31、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各个区域的和平与稳定,进一步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消极影响 由于经济区域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经济区域集团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因此使南北差距、南南差距加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探究二 经济全球化 史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则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史料二 全球化

32、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绝不是发展中国家走出负债陷阱的出路。阿兰伯努瓦认为,全球化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经济不平衡的加剧,同时殖民主义仍然以其他方式继续存在。科摩指出,事实上“现在的金融、贸易组织仅使那些已经享有特权并且主宰世界经济的国家受益,代价却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它们当中最穷的国家承担”。法国学者雅克阿达指出,全球经济外围区域(撒哈拉以南非洲、阿拉伯世界、中亚、南亚)“直到现在仍在发展之外,除了石油,不对全球资本主义发展起任何作用,受到私人资本的抛弃,通常又受到最严厉的金融限制”。反全球化思潮视角下的经济全球化及其反思 解读(1)史料一信息“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

33、说明科技革命、市场体制是经济全球化的两大推动因素。(2)史料二主旨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殖民主义仍然以其他方式继续存在”可得出反映了新殖民主义问题;“现在的金融、贸易组织仅使那些已经享有特权并且主宰世界经济的国家受益,代价却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它们当中最穷的国家承担”说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直到现在仍在发展之外,除了石油,不对全球资本主义发展起任何作用,受到私人资本的抛弃,通常又受到最严厉的金融限制”说明部分地区被排斥在经济全球化之外。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试答

34、:(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试答:第 13 页 共 19 页 【提示】(1)市场体制的推广;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两极格局的解体;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2)与新殖民主义做坚决斗争;要推动国际金融、贸易组织的进一步改革;制定合理对策,积极主动参与全球化(或答应该抓住机遇)。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和影响 1表现形式(或载体)(1)贸易自由化:世界市场容量越来越大,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增大。(2)生产国际化: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它不仅对生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3)资本全球化:各国

35、金融命脉更加紧密地与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国际投资中资本流动规模持续扩大。(4)科技全球化:它是指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表现为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2影响(1)积极作用 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人员、贸易、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全球的优化配置,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率,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使商品和服务更丰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经验,改善产品结构等。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有利于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2)

36、消极影响 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由于资本、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发达国家成为获利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影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某国发生经济危机,将迅速蔓延,影响全球,传染性和破坏性大大增强。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突出。发达国家高污染企业的转移和对发展中国家资源进行的掠夺性开采,都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从家国情怀的角度,第 14 页 共 19 页 感悟经济

37、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国家主权面临限制的问题日益突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及一些地区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国家主权的影响越来越大。各民族国家在申请加入或想得到援助、贷款时,就不得不接受其强制性的有时甚至是苛刻的条件,这实际上就是民族国家将部分主权移交了出去。面对急于摆脱贫困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动辄以阻碍资金和技术的流入为要挟,迫使东道国政府为其在当地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创造便利。全球化时代的经济本质上是知识经济,当前新的有生命力的技术大多被主要的工业化国家掌握,发达国家权力越来越大

38、,发展中国家权力越来越小。技术侵略、技术殖民、技术霸权等政治欺压现象也会相应而生,使强势国家有机会压榨、胁迫弱势国家,限制和削弱弱势国家的主权。在理论上,一些西方学者甚至提出了国家主权过时论,对发展中国家维护主权、反对霸权的立场横加干涉和无理指责。摘编自戴轶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矛盾析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主权带来的挑战与冲击的表现,并简单谈谈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对策。解析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国际组织及一些地区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国家主权的影响越来越大实际上就是民族国家将部分主权移交了出去”可知,国际组织作用增强使民族国家权力出现流失;根据材料“跨国公司动辄以阻碍资

39、金和技术的流入为要挟,迫使东道国政府为其在当地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创造便利”可知,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的“协迫”;根据材料“全球化时代的经济本质上是知识经济技术侵略、技术殖民、技术霸权等政治欺压现象也会相应而生,使强势国家有机会压榨、胁迫弱势国家”可知,经济知识化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首先,从理念上要牢固树立全球化的意识,全球化是历史发展趋势,不可避免;其次,强化主权意识,积极通过各种途径维护国家利益;第三,尊重知识,重视教育,积极开展各种技术创新;第四,政治上,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转变政府的职能。答案 表现:国际组织作用增强使民族国家权力出现流失;跨国公司对国

40、家主权形成了“胁迫”;经济知识化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对策:要积极参与全球化;强化国家主权意识,维护国家利益;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制度创新;发展教育,进行科技创新。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 经济全球化已经叩开中国的大门,在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之同时,也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威胁和影响。我们必须正视挑战,探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的规律和对策。1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2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能力,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

41、全,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3不断解放思想,实现观念更新,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主动熟悉经济全球化的规则,及时进行政 第 15 页 共 19 页 策调整。4坚定不移地走制度创新之路,全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型体制;走科教强国之路,提高科技研发能力,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5积极倡导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乌鲁木齐二模)2018 年 1 月 25 日,欧盟特别峰会通过了英国脱欧协议及英欧未来关系宣言两份文件。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表示,“没有人因此感到高兴,但这证明了欧盟 27 个成员国团结一致”。他在谈到英欧关系时指出,英国与欧盟的谈

42、判恐怕不会一帆风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我们仍将是朋友。这表明()A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个曲折的发展 B英国通过法律程序完成脱欧进程 C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曲折发展 D大国强权政治在主导着国际关系 C 由材料可知,英国脱欧影响了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因而欧洲一体化是曲折进行的,故选C 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区域集团化而非经济全球化,故排除 A 项;“完成脱欧进程”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区域集团化而非大国强权政治,故排除 D 项。2(2019南通二模)东亚经济的崛起,美国经济重心的西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经济上融入亚洲,这些结构性变化所产生的巨大合力直接推动()A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43、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 C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B 从地理范围上判断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故选 B 项;关贸总协定不仅仅涉及以上这些区域,故排除A 项;上海合作组织没有美国、澳大利亚等,故排除 C 项;北美自由贸易区仅仅是美、加、墨三国,故排除D 项。3有学者指出:在(20 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这一看法实际上强调了()A政治格局的变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B自由贸易加快了经济全球化 C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D经济区域化加快了经济全球化 A 材料体现出政治格局的变化,促进

44、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故选 A 项;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实现不是因为自由贸易,故排除 B 项;1995 年 1 月 1 日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但材料强调的是政治格局的变化,故排除 C 项;经济区域化早在 20 世纪五十年代已经开始出现,故排除 D 项。第 16 页 共 19 页 4(2019合肥一模)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前后推出逆全球化口号,实施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一些欧美大国也采取了一系列逆全球化举措,逆全球化趋势逾发明显。这表明全球化进程中()A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 B逆全球化成为国际主流现象 C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D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D 根

45、据所学知识可知,发达国家在逆全球化之前,深受全球化之益,主导着全球化潮流,故选 D 项;全球化潮流中,发达国家是主要的受益者,故排除 A 项;逆全球化虽然被欧美大国提出,但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挡,故排除 B 项;多极化格局的形成还有很长一段路程,故排除 C 项。20152019 年全国卷考情统计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全国卷 201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及总额变化的原因 2017二十国集团 2016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全国卷 2018欧洲一体化 全国卷 命题规律 1从考查趋向看,近几年,全国卷与当前时政热点联系,着重考查

46、欧洲一体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合作问题。备考时在理清全球化发展的历程和影响因素,在关注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的同时,还应关注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2从社会热点看,运用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分析和认识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注意联系时事热点如国际金融危机、G20 峰会等。3从预测角度看,重点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表现、影响,反全球化的原因、表现,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启示。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还原历史情景 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2018全国卷)20 世纪 6070 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马歇尔

47、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第 17 页 共 19 页 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明立意: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抓关键:时间:“20 世纪 6070 年代”,变化:“落后”“机械化”“相对富裕”。理思路:20 世纪 6070 年代,西欧北部原本落后农村迅速发展,实现了机械化,究其原因,一是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二是内部合作(欧共体)的推动,三是抓住和平发展这一历史机遇,故选 B 项。练点:世界银行的职能与影响 1(2015全国卷)世界银行在 1968 年的贷款项目为 62 个,贷款总额为 9.5 亿美元

48、;1981 年贷款项目为 266 个,贷款总额为 124 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A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68 年”“1981 年”。材料中世界银行 1968 年与 1981 年的贷款项目与贷款总额对比,说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银行的宗旨之一是为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或帮助,故选 A 项。挖掘历史题源 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 (2016全国卷)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年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年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年 可可生产者

49、联盟 1970 年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推动表中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明立意:从部分国际组织出现的原因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抓关键:根据“茶叶”“石油”“可可”“天然橡胶”可知,所列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大多是生产原料的发展中国家。理思路:题干表格中成立的国际组织基本上属于原料生产组织,其成员大都属于新兴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应对当时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它们建立了自己的行业组织,主张维护自己的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联合对抗不合理的经济秩

50、序,故选 B 项。第 18 页 共 19 页 练点: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2(2017全国卷)1976 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 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A 根据材料可知,七国集团原为西方国家的经济组织,后来发展为二十国集团,这与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有直接关系,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