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史.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110458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文化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黄河文化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河文化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文化史.pdf(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黄河文化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任何的朝代兴衰、更替,历史的繁衍、发展,文化兴起、传播都与万年不废之流的黄河息息相关。题记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诞生了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与恒河催生了古印度文明,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斑斓多彩的华夏文明则是由黄河所哺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距今 100 万年前后,就有人在黄河流域定居,这些在漫长岁月之后被后人称之为“蓝田人”、“河套人”、“丁村人”的远古时代居民们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在黄河沿岸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文明。在黄河沿岸,有大量被发掘的文化遗址:有在黄河中游渭河两岸陕西蓝田县发现的包括临潼、渭

2、南、西安、华县等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代表“蓝田文化”;在黄河中游山西莴县风陵渡发现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代表“匼河文化”;以山西省襄汾县丁村为代表的“丁村文化”;分布在中条山东端以山西沁水县下川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下川文化”;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北大窑村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文化遗址代表“大窑村文化”;在黄河上游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东北水洞沟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代表“水洞沟文化”;以及在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萨拉乌苏河发现的“河套文化”,等等。总而言之,在黄河流域发现的史前古文化遗址不仅数量多,类型齐全而且是延续发展,由远及近、系统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历史成长的轨迹,这些是其他江河湖海不能

3、替代的。经过漫长的旧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出现了以农业为特征、以磨制石器为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随着生活在黄河流域的血缘氏族部落逐渐由母系氏族公社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部落之间也开始了一系列战争。最终,势力强大的黄帝战胜了炎帝,基本奠定了华夏族的基础。因其多活动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原地带,故又称为“中华民族”。这就是中华文化的起源。这也是至今,分布在各地的华人都把自己看作是炎黄子孙、把黄河视为母亲河的原因。黄河是古代社会的政治中心 四千多年前,禹在黄河下游以河南西部嵩山为中心建立了夏王朝。夏王朝的建立,摈弃了原始社会氏族和部落的血缘关系,以奴隶制代替了原始公社制,是中华民族步入阶级社会的标志。从此以后

4、,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华民族的社会政治中心。从夏王朝起,到北宋时期,共有数十个朝代建都在黄河流域,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在今陕西西安附近的户县东建立了丰京,周武王继位后又在今西安附近的长安县西南建立了镐京;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迁都河南洛阳。春秋战国时期,无论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除吴、越外,齐、晋、燕、赵、韩、魏、宋、秦等诸侯国活动范围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而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也定都在渭水之滨的咸阳。纵观历史,黄河流域因其适中的位置、温和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为建立国家首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喧盛一时的座座都城也为那个时代创造了辉煌,创造了历史的文明,书写了黄河文化绚烂

5、篇章。黄河还是历代群雄角逐、兵家必争之地。从传说中炎黄、蚩尤之间的鏖战到有文字记载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夺战以及著名的楚汉鸿沟之争、袁曹官渡之战等都发生在黄河两岸。黄河两岸的苍茫大地上,曾飘扬过秦朝末期陈胜、吴广的起义的猎猎战旗;曾震响过西汉时期赤眉、铜马、黄巾起义军杀向封建王朝的冲天呐喊。唐代末年的黄巢、明代的李自成都在这里上演过威武的历史话剧。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延安,从此,在延安光芒的照射下,黄河之滨俨然成为中国当代革命的摇篮,迎来新中国黎明的曙光。黄河是我国古代的经济中心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以农业为主体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6、黄河两岸的民众在与自然灾害长期的抗争中发明创造了铁制农具,发展农田灌溉事业,普遍推行了牛耕,是土地基本得到开发。成书于战国的禹贡记载了当时的各地土地利用情况,书中把诸侯国分为九州。其中,雍、徐、青、豫、冀、兖这六州都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我国最早的灌溉工程滤池,也在黄河流域(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南)。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持续高涨。秦始皇元年,在陕西省泾阳县境内兴建了郑国渠,引泾河水灌溉二百八十万亩“泽卤地”。汉代则通过修建成国渠、灵轵渠等,在八百里秦川形成庞大的灌溉网系。三国、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分裂期,各个政权更迭之际,处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需要,都采取一定的措施发展生产,这种政治格

7、局都带动了黄河流域经济的发展。隋、唐、五代至北宋的四百多年里,黄河流域的经济有了高度的发展。隋文帝的经济改革让封建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可谓是“财力充足,资储遍天下”!在当时的条件下,先辈们充分利用了黄河的水资源进而发展农业。以京都为中心,以黄河为骨干,沟通长江、淮河、海河等水系的庞大水运网也为当时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秦代到北宋的一千三百多年中,黄河流域广大地区,特别是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虽然北宋以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但是黄河流域任是我国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地区。与黄河共谱和谐新篇章 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在漫长历史中创造了无数瑰宝,黄河两岸遍布灿烂辉

8、煌的文化。在近代,人们以一种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的方式追求眼前的利益,导致黄河无法承受。面临着水资源短缺、频繁断流,小水大灾,生态环境退化等方面的危机。因此,我们应在充分考虑黄河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在统筹考虑生态用水和工农业用水关系的同时,大力推行节水措施,加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和保护,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展望未来,我坚信,经过我们矢志不渝的努力奋斗和不断探索,黄河一定会实现长治久安,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人与河流和谐相处的时代一定会到来,中华民族这片古老的土地一定会焕发新的光彩!所谓黄河改道,是指河流决口后放弃原来河床而另循新道的过程。千百年来,黄河由于多沙善淤,变迁无常,改道

9、频繁,中游的宁夏银川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一带的黄河河道都曾多次改道变迁,但影响重大的是黄河下游河道改道。历史上黄河下游改道波及的广大地区,南达江淮,北抵天津,西起孟津,东至黄海,纵横 25 万平方公里。据史载,从公元前二十三世纪到公元二十世纪末的四千余年间,黄河下游共发生过一千五百余次决口,先后 26 次改道。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改道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早黄河改道。公元 1128 年(南宋建炎二年),宋高宗为阻止金兵南下,在河南滑县西南决河,黄河入泗水进入淮河,“夺淮入海”。之后 700 多年间,黄河的流向都在江淮及鲁南地区。1855 年黄河在河南兰考决口后,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此后一百五十余年

10、间,苏北海岸线向大海不断延伸,云台山始与大陆接壤,呈现沧海变桑田的壮观历史地理景象。黄河每一次改道,在人们的记忆中,充满着恐怖、死亡、流离失所和家破人亡。所以黄河也是世界上给人类造成灾难最多的河流之一。然而就在这苦难的历史沿革过程中,产生了古老灿烂的中国黄河改道文化。几千年来,连云港(古海州)在黄河改道中数次沉浮,历受磨难,由桑田变沧海,再由沧海变桑田,承受着改道造成的苦难,也继承着改道文化的丰厚遗产。史学界形成的普遍共识是,文化孕育于江河,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华主流文化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因此“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这里提出的“改道文化”概念,是基于“黄河文化”这一范畴,根

11、据黄河数千年来南北大迁徙这一历史事实,以及在迁徙过程中所积淀的各类文化元素,所形成的与黄河文化一脉相承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成果。“改道文化”是这一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最后的一次改道北流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在当今人们的记忆中,海州至云台山乃至太平洋西海岸,是一马平川,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然而,就在一百五十年前上溯 700多年间,在黄河水的推波助澜下,云台山是一个飘荡在黄海之中的孤岛。笔者由黄河中上游来连云港生活工作已 10 余载,出于对黄河文化的热爱,近年来潜心观察了由沧海变桑田的古海州地区的人文地貌,传闻史籍,对黄河改道所形成的独特历史景观及文化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的说来,黄河改道对

12、下游地区的历史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对连云港地区的影响尤为显著,积淀尤为深厚,成果尤为丰硕;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宏观上的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连云港的重大文化遗产,基本上都与黄河改道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黄河改道,就没有今天如此绚丽多彩的连云港区域文化。本文试图通过四千余年来,黄河改道在连云港地区所留下的重要的人文遗迹,对黄河改道与连云港五大文化遗产的关系,依时间顺序排列,阐述一些个人见解,供社会有关方面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藤花落”毁于黄河改道的史前人类生活遗迹 公元 2000 年,国家公布了当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江苏省连云港市“藤花落遗址”榜上有名。1“藤花落”这个多少有

13、些诗情画意的史前中国古代人类部落遗址名称,首次见著于考古史册中。“藤花落”遗址,位于现今的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地处中云台山北麓的冲积平原上,海拔 67 米。遗址埋藏于距地面 1.52 米的黄土淤积层之下。已发掘的古人类遗址面积约 2100 平方米,由内城和外城两部分组成:外城平面呈圆角长方形,由城墙、城壕、城门等组成,城围 1520 米,墙基 2125 米,残高 1.2 米,总面积约 150000 平方米,用堆筑和板筑相结合的技术组成;内城位于外城内南部,由城垣、城外道路、城门和哨所组成,城址平面呈圆角方形,主要由版筑夯打而成。城内众多房址中有一座“回”字形大房址,面积约 110 平方米。

14、遗址内还发现有供排水用的水沟、宽 34 米的道路、石埠码头、水稻稻田和儿童尸骸等遗迹 200 多处,出土的文物有石斧、石锛、石刀和陶鼎、钵、盆、盘、杯、纺 轮以及动植物标本、玉器等共计 1200 余件,还发现 100 多粒炭化稻米粒。通过对遗址土壤植物硅酸体测定和众多遗址现象初步认定,城外和北部外城之间有着保存较好的稻作物农业生产区,充分证明这一时期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主要以稻作物农业为主。“在 1999 年发掘的城南部的一个工作区域的剖面上,发现了另外一个重要现象,外城墙墙体两侧的底层堆积明显不一样,外侧耕作土层下是若干层水平状淤沙土堆积,多为纯净的黄灰沙土和青灰沙土,明显是受到海潮倒灌和洪水

15、冲击而形成”。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认为,“藤花落”遗址距今四千多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生活遗址。对研究中国史前人类遗址的平面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海岱地区的古文化和中国文明的起源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考古工作者还在遗址中发现,有十分明显的偶蹄类动物脚印和人类脚印及圈养动物的栅栏。由此专家们判断:史前人类已开始了圈养家禽牲畜的历史。这在考古中还是首次发现。这是江苏省内目前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2。“藤花落”是如何成为“地下城”的,至今莫衷一是。来自现场考古学家们的推测是,这座古人类城池很可能毁于某次山洪爆发、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有关专家学者做过多方面的求证,“自然变迁、商人伐夷、

16、周人伐夷,都可能是被迫离开本土、西迁内地和海外大逃亡的原因”3。也有人曾根据遗址内人们建造房屋使用了数以万计的木料为依据,分析推测,古人过度砍伐,山体植被遭到破坏,生态严重失衡,使得山洪、泥石流等灾害极易发生,因此受到了自然的惩罚。笔者分析认为,“藤花落”毁灭于史前某次没有历史记载的黄河改道。其论据有三:(一)“藤花落”时代(公元前 2000 前后),黄河主流在北方。“研究表明,黄河在距今约46004000年间是经淮北苏北平原入海的,到距今4000年前后改道经河北平原注入渤海。距今 4000 年前后黄河下游的南北大改道,时间上大致和大禹治水时间相吻合”4。早在 4000年前(夏商时期),黄河的

17、入海口在今天津市的七里海一带,古称“禹河”,或许跟历史上的大禹治水有关。改道后,“禹河旧道,有时还行水,至战国中期才完全断流”。在这之后的大约 1400 年间,黄河一直在北部的七里海与北淮淀(今属天津)之间游荡徘徊。周定王五年(前602 年),黄河发生大改道,由北南下,涌入江淮。黄河改道后,遗留下的旧河道被称之为商周黄河,在河口入海处留下大量的沉积物,形成覆盖在海积层上的黄土层,就是今天黄河三角形冲击扇的北翼,土层厚达 1 至 2 米(与“藤花落”黄土淤积层厚度相当)。由此得知,距今 4000 年前,天津七里海地区是商周黄河的入海口。“藤花落”时代,正值黄河北流时期,当时的连云港地区大致应该象

18、今天一样(海拔水位比现在还低),桑田万顷,人畜兴旺,没有大的水患灾害,是一片农林渔牧业繁荣发展的连接大陆的海滨闹市。(二)“藤花落”毁灭于水患,其直接原因并非来自海啸或局部的洪涝灾害,而是来自华夏内陆,来自黄河改道所造成的水位陡涨和淤积物沉淀。“藤花落”毁灭于水灾,这是近年来考古界一致的共识。如此重大的造成城郭灭顶之灾的水患,其来源一是海啸,二是黄河改道,没有第三种可能。至于考古学者所推测的“古人过度砍伐,山体植被遭到破坏,生态严重失衡,使得山洪、泥石流等灾害极易发生,因此受到了自然的惩罚”一说,无论是从时间、空间、自然环境以及气象条件上讲,都形不成如此大规模的、如此影响深远的灾害。一般的雨季

19、洪涝灾害不会造成时间上如此持久、受灾区范围如此普遍、沉积物分布如此均衡的遗存现象。假设是史前的某次海啸或者火山爆发所致,深海淤积物应是夹杂着海生物遗骸的沙石物体,不会是来自黄土高原的泥土。因此说,黄河改道是唯一能够应证的必要条件和结果。“藤花落”的灭失,在当时的江淮沿海黄泛区,决不是唯一的史前人类栖息地毁于自然灾害的个别现象。近年来有人发现,“从孔望山向南沿锦屏山东面的一溜山根到陶湾,约 1.5平方公里的地表下发现有 1 米多厚的海淤,海淤以下又有 1 米多厚的瓦砾层,曾出土大量的陶片以及未烂的木料”5。在距“藤花落”遗址东北约 10 公里的一段滨海地区,被当地人称作“墟沟”。查究其地名来源,

20、无籍可考。民间传说“墟沟”这个地名来自“七沟八坡,满地废墟”的简称。既然是“满地废墟”,就应该有一个造成“废墟”的原因和理由。古代汉语里对“墟”的解释有这样几重含义:其一是“废址,故城,毁为废墟”,“使人之朝为草而国为墟”6;其二是“有人住过而现已荒废的地方:废墟,殷墟”;其三是“毁坏,使成为废墟”;其四是“乡村集市”;其五是“村落,墟落,墟井,墟墅(乡间房舍)”;其六是“坟墓”7。由此地名是否可以推测:“墟沟”这个地方,在“藤花落”时代,应该是一个人气旺盛、商业繁荣的城郭,它也曾毁灭过,也许与“藤花落”同期毁灭于黄河改道。1998 年,在江苏连云港市连岛北侧发现了一块纪年“始建国四年”(公元

21、 12 年)的行政区划石刻:“东海郡朐与琅琊郡柜为界,因诸山以南属朐,水以北属柜,西直况其。朐与柜分,高顶为界,东各承无极。”这里的“水”,“就是曾经在赣榆县形成很大水面的艾塘湖。艾塘湖水是个泻湖,与海相通。它的出海口在今连岛北侧形成一条河道。由艾塘湖至出海口的河就是史籍中的艾水。航测照片清晰地显示了从今范河口向北经连岛北侧入海,长 80 余华里。由此证明,两千年前今连岛北侧、北云台到竹岛、西墅、临洪口到青口有一片陆地和大陆相连,这片陆地就是柜的属地。或者说是琅琊的南界”8。“墟沟”的“沟”,会不会是艾水形成的沟壑?据此推测:在墟沟至连岛(今拦海大堤)北侧地下,很可能埋藏着比“藤花落”遗址规模

22、更大的史前人类遗址,或许就是在史册中有记载的消失已久柜县县治?有关专家学者也在为此紧急呼吁:“必须绝对保护东连岛村至连云港海洋站一线海岸线和自然生态”9。(三)“藤花落”的毁灭没有给栖息地的人类造成直接的生命损失。从遗址出土的建筑结构、农业及交通设施和人类生活遗存物等分析,遗址内既没有发现人类以及家禽家畜的尸体,也没有发现有价值的宝贵遗留物品,都是一些“石斧、石锛、石刀和陶鼎、钵、盆、盘、杯、纺轮以及炭化稻米粒”之类的“坛坛罐罐”。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比如房屋倒塌造成人类、牲畜直接死亡(陈尸遍野)、生活用具及设施的毁坏严重等,在这里没有得到体现,只是在水稻田里发现了“儿童遗骸”。黄河改道

23、所致的水位上升是一个伴随着海水潮起潮落、相对平缓持续的过程,需要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或许几年,几十年,上百年?据此断定,在当时黄河改道由北向南的过程中,人类对这次旷世的灾难已有所预警,是一次有准备、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体转移。就在“藤花落”遗址西北约 500 米的华盖山南麓,近年来相继出土了几处古墓,据考证属汉代以前的墓穴。是否与“藤花落”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考证。二、孔望山被黄河改道遗弃了的东方古文化堡垒 位于新浦区以南 3 公里处的孔望山,因孔子在此登山望海而得名。其山不高,其貌不扬,孤零零地盘桓在繁华都市一隅,似乎被人们遗忘了。生活在今天的人们看来,这座山仅仅是因为文化巨人孔子的登临而得名的

24、一处旅游景点。孔望山,一个被黄河改道冷落了的东夷古文化部落,是古海州城东门的登高览胜之处,也是集儒、释、道文化和书法、造像等石刻艺术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山。4000 多年前,东方文明的曙光最早升起在这里。东夷首领少昊的遗墟,就在连云港市海州区孔望山。孔望山至今还有一个“问官台”。秦代曾设朐县于孔望山。生活在今天的人们,说起朐山,自然会想到孔望山西南的一个小山头,其实,历史上朐山,是以孔望山为中心的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浦区以及灌云县部分地区。在历史上,孔望山不只是一个“山”的概念,它包含着一个几经兴衰的行政府邸。“秦始皇三十五年,于朐县立石海上,以为秦东门东北海中有大洲,谓之郁洲”10。据确切的史料

25、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先后三次东巡至此。公元前 212年,在海州的孔望山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对海外开放的门户-秦东门,使古海州成为当时与嘉峪关、山海关、镇南关遥相呼应的四大开放关隘之一。唐初,这个地区曾升格为统辖四州(涟、海、环、东楚)的总管府。孔望山摩崖造像距今有 2000 多年历史,比敦煌莫高窟还早 200 年,被史学家称为“九州崖佛第一尊”。造像位于山体西南侧,开凿于东汉,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国 内唯一反映原始农业部落精神文化信仰的石刻岩画,享有“东方天书”的美誉。摩崖石像中有着丰富的佛学内容,其中“涅磐图”表现了释迦牟尼离开尘世,到极乐世界去时,众弟子或悲戚,或哀号等各

26、种痛苦的表情。摩崖石刻中的“舍身饲虎图”、“汉代宴饮图”、“叠罗汉图”等,形态各异,古拙生动,表现出浓厚的佛教色彩,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另外还有一处汉代的遗物,在孔望山南面的山脚下,为一个圆雕石蟾蜍,俗称“镇海神蛙”。孔望山是 4000 多年来,黄河改道多次夺淮入海,始终没有被吞没的连云港地区首屈一指的古文化堡垒。由于相去年代的久远,有许多文化遗产遗物失传了,消失了。至今只留下了一些造像、石刻等物的痕迹和隐隐约约的口头传说,给了后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其中有许多难以破解的谜,让人追思,令人神往。其一是:古朐县址之谜这个古老的城址究竟在哪里?“淮水于县(淮浦)枝分,北为游水,历朐县与沭合。又迳朐山

27、西,山侧有朐县故城”11。“海州设朐山县为直属县,其治当在今孔望山”12。史料是这样记载的,但至今连古城址的影子也找不到,会不会在孔望山的山脚下,被某次黄河改道淹没了?先民们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安身立业?仅仅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它还能为我们今天的城市规划、建筑选址带来多少有益的启示?比如“藤花落”被洪水淹埋得连地名都消失了(“藤花落”是遗址发掘者后起的名称),“墟沟”却缘何在历尽劫难“遗名”依然存在?还能为我们以及后人们避免重大自然灾害,尤其是黄河改道这样的几百年上千年一遇的重大事件提供些什么样的帮助?其二是:孔子望海之谜孔子身为鲁相,在齐鲁大地许多地方都可以望海,也肯定望过海,而

28、没有留下什么遗迹,却为什么舍近求远到朐县来望海,留下了一个名垂青史的地名?论语中有一段记载:孔子曾经认为东夷不同于南、北、西“三方”,有“仁贵之化”,注重礼仪。所以,他要带弟子子路到东夷居住。“孔望山”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表面现象,一般的解释是“因孔子在此登山望海而得名”。仅仅是因为登山望海?没有真实的历史文化内涵。恐怕这“居住”就是孔望山成名的答案所在了。既然是一次考察,依孔子的性格不会是走马观花式的“登山望海”。当年孔子和弟子子路很可能在这里居住了不短的时日。孔子当年在望海中的什么?是对黄河改道涂炭生灵的无奈愁思,还是对郁州仙岛婀娜多姿的举目神往?会不会正如禁烟功臣林则徐凭吊孔望山问官台时即景

29、抒怀的:“千秋孔望谁能企?聊以观澜赋水哉!”其三是:“问官台”之谜左传记载,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 525 年)秋天,郯国的郯子到鲁国的国都曲阜朝见,孔子认为周王朝和鲁国的官僚机构臃肿而渎职,就向郯子请教郯国的祖先“少昊之国”的官制建置。不久,孔子就亲自“往见郯子而学”。他来到郯国,向郯子请教关于官制方面的学问。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孔子“问官于郯”,而郯地(今山东郯城)并没有留下一个“问官台”,却留在了距郯百里之遥的朐县孔望山?有人解释说,“孔望山至今还有一个纪念性的问官台”。孔子当年是在“郯”什么地方向郯子请教官制学问的?据史载,春秋时朐县隶属于郯。“孔子问官于郯”在朐县,也是在郯,与历史记载并

30、不矛盾。作为一个大国之相,孔子召郯子来朐县商榷政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个问官台未必是“纪念性的”。其四是:“秦东门”处所之谜1994 年,连云港当地政府根据史料素材,经过艺术加工,在海州新建路广场设计安装了一组“秦东门”石雕,碑身刻石勒铭文“阙者秦始皇所立,名之秦东门阙,事在史记”。引起各界的不同议论,其中寇彬堂先生这样认为:作为雕塑艺术作品放在海州自然无可厚非,但秦代如作为地理标志,它的指代意义应该十分严格,怎么会在海州孔望山立碑作为刚刚统一的秦帝国的东部边界呢?史记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记载的:“于是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东海上朐界中”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还有人根据连云港羊窝头刻石

31、推定,秦东门没有门,刻石本身就是“秦东门”。也就是说,秦东门在羊窝头。在山东威海,也有这样的记录:公元前 219 年,秦始皇率领文官武将东巡 至成山头,认为到达天的尽头,便令丞相李斯撰写了“天尽头秦东门”,并立碑于成山头顶峰。就秦东门的确切地址,引发了有关方面的诸多议论。秦东门究竟在哪里?考察孔望山的发展变化历史,基本上能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凡遇到黄河改道夺淮入海,孔望山就人丁兴旺,官衙林立,宾客接踵,商贾如云,比如少昊时代,孔子望海时代;凡遇到黄河改道北流,就中心转移,人财四散,成海属荒墟,门可罗雀,比如“藤花落”时代,当今时代可以设想,假如今天再次发生黄河改道夺淮入海,那么,孔望山将会再次

32、成为连云港地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最安全的首选栖息地。三、田横岗黄河改道铸就的五百壮士的生命悲歌 关于田横及其五百壮士动人的故事传说,古今已有多种版本。史书对这段历史事实及过程的描述基本可以这样归纳为:田横系春秋战国时期齐王后裔,是田儋和田荣的弟弟。公元前 209 年,田儋借陈胜、吴广起义之机,起兵反秦,自称齐王。不久,田儋在与秦将章邯的作战中战死。其弟田荣收其余部东走东阿,立田儋之子田市为王,自己为相,任命田横为将,齐地重新恢复。公元前 206 年,楚王项羽立为霸王,立国未稳就大封诸侯。项羽将田荣拥立的田市由齐王改封为胶东王。田荣因此与项羽积怨,便与赵将陈余、梁将彭越相约,发动反项羽的战争。由于

33、田市慑于项羽的威势,不听劝告,背着田荣、田横跑到胶东,田荣为此大动肝火,杀田市于即墨,自立为齐王。田荣的行为激怒了项羽,项羽举兵杀死了田荣。田荣死后,田横收拾余部,重整了齐国。公元前 205 年,田荣子田广被立为齐王,田横为相,大权悉为田横掌握。公元前 202 年,击败了项羽的刘邦派汉使郦食其到齐国游说,郦食其的辩才说服了齐国,田横罢守战备,与汉握手言和,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料韩信正向东进军,袭击齐历下(济南)军队,占领临淄。田横恼怒之下将郦食其烹杀。齐汉反目,追杀了齐王田广。田横便自立为齐王。不能立足,遂带领部属亡命梁国彭越。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封彭越为梁王。田横只好带领部属,辗转遁逃于黄

34、海中的一个小岛上。刘邦对田氏残余力量的存在很不放心,便派大将艾不作为使者前去劝降,要求田横入朝为官,“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13。田横顾虑重重,回想他曾因历下(济南)失守,下令烹杀了郦食其,听说他弟弟郦商现在是汉朝的大将而且很有才干,很受重用,现在去和他弟弟并肩而伺候他的主子,纵彼都怕天子之诏,不敢动我,我能不感到心愧吗?于是惧怕,不敢奉诏,请求刘邦赐他做个平民百姓,驻守在海岛中聊此一生。艾不回朝,将田横的顾虑向刘邦作了汇报。刘邦为此召见郦商,告诫说,齐王田横要归附汉朝了,你要敢动他的人马随从,我要灭你九族。艾不再次来见田横,转告了刘邦的态度。田横没有办法,只好服从

35、,带领两个随从去洛阳见刘邦。当行至河南偃师的时候,田横托词“人臣见天子当洗沐”14,借故洗澡。他私下对两个侍从说,我当初与汉王刘邦都南面称王,如今他做了天下,而我却成为俘虏向他称臣侍奉他,这将是多么大的耻辱!当今皇上所以要见我,不过是想看看我长什么样罢了。现在皇上在洛阳,离这里只有三十里地,把我的头斩了,快马送去,面貌仍不改变,还可以观看。刘邦见到田横的首级感慨不已,以王者的礼仪,为田横下葬。两个侍从自刎于田横墓冢旁。刘邦得到消息后,十分惊讶,以为田横的将士有情有义,派使者前去招安。岛上的五百将士得知田横已死,全部自杀身亡。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贞元十一年(公元803 年)九月,到东都洛阳路过田横

36、墓,撰文吊祭:“事有旷百世而相感者,余不自知其何心,非今世之所稀,孰为使余欷歔而不可禁?”15。田横及五百壮士的悲壮故事既已载入史册,又有多处遗存证实,也为后世仁人志士所感慨万千。似乎已成为一段不争的历史事实。这里有两个历史遗留问题:第一,田横及五百壮士当年败弃梁国后所居住的海岛究竟在哪里?第二,五百壮士究竟是蹈海身亡还是自杀身亡,抑或是人各有志,或杀身取义,或各自保身,择栖而去?先说说第一个问题:田横岛究竟在哪里?山东境内即墨县东北海中有个小岛,现在叫作田横岛。有人考证说田横及五百壮士当初就居住在此岛上,这里便是五百壮士就义之地,“田 横碑亭始建于 1982 年”。古齐国的后裔们很是聪明,他

37、们也很是霸道,可能是承袭了“春秋五霸”遗风的缘故,喜欢搞文化霸道。紧靠苏北近海有个岛屿叫前三岛(由平山岛、牛山岛和车工山岛三个小岛组成),新中国建国以来,卫戍权历来属于江苏省,省内行政区划有前三岛乡,隶属连云港市连云区。山东人出地图,在“前三岛”后面括号:“属山东省日照市”。搞不懂是哪一级审查批准的。还有一个方士徐福的笑话。前些年大兴文化招商,苏北有人搞“徐福文化节”,在徐福故里赣榆县搞活动,有日本商人来寻根,自称是徐福的后裔,两好合一好,其资也融融,其乐也融融。有人看史记,见太史公司马迁说“徐福琅琊人也。”便望文生义,撰文说徐福是山东某某地方人,说得有鼻子有眼,证明是江苏人搞错了:徐福不是你

38、们苏北人,是俺胶东老乡。徐福是齐国人不假,可那时现在的江苏省赣榆县就隶属琅琊郡。这“田横岛”的来历也是如此,有人翻翻史书,太史公有感于田横能得士,曰:天下“不无善画者,莫能图,何哉?”于是要弘扬这段悲壮的历史文化,便请个名画家作幅名画,再在虚拟的“田横岛”塑上几尊雕像,敲锣打鼓地迎送上几批从中外请来的贵宾,就把历史给创造出来了。按照现在的户口隶属关系论,田横是山东人也不假,但在汉统一之前,他在做齐国的末代国王,不一定非“壮烈”到山东的某个地方不可。历史这个东西有时候很有意思,就像是一个只知道漂亮的小女孩,任人怎么打扮都行。但历史就是历史,要有据为证。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北麓有一个田横岗,是因为

39、黄河改道由“田横岛”、“田横崮”演变而来的,现在已成为云台山群峰耸立的山岗之一。多部史料记载了 2200 年前发生在这里的关于田横及五百壮士的悲壮故事。却有人认为这是后人为纪念田横而起的地名。后人干嘛要大老远的去纪念一个远在数百里之外、两千年之上的跟自己毫不相干的淄博人?史料记载,田横起事的年代在公元前 2 世纪,当时正值黄河由江淮入海,古海州到云台山之间是一片汪洋大海。唐元和郡县图志所记的“田横崮”,在东海县北五十七里。“相传田横避兵于此。尚存古祠址。北环峻壁,南绕石城,其路仅通一线。”16隔峰山系云台山 149 峰之一(花果山也属其中之一)。十余年间,笔者曾多次登临这座神奇的山岗。古岗遗址

40、尚存。当年的田横岛东西北三面俯临大海,绝壁深渊,无路可攀,不须设防,只在南面筑有城墙,块石勾搭,十分坚牢。残存墙体长 100 余米,高低不等。在南面城墙中间,留有一个一米多宽的寨门,通过鱼脊小道和南云台主峰相连。岗上分左、中、右、前四营寨,垒城防守。中营地处岗顶,俯视各寨,中寨门前 60 米处有一个小山头称为“小龙头”,在此由四条山径可通四寨。中寨所遗城址面积最大。左营设于一涧相隔的鹰嘴顶,右营设于隔帘水口的狼牙顶,筑成环形堡垒。前营设在 2 里外与渡口相连的条山顶。远可眺望大海,近可阻遏渡口,为中营之前卫。田横岗营寨配置颇具军事匠心。四个营寨互为犄角,结寨联防,进可攻,退可守,在左中二营之间

41、的大青涧边,巨石砌垒成屋,前面平石为案,侧可见弧形灶穴,烟炱痕尚在。古岗正中有一建筑遗址,原为“田横祠”,遗址东侧有一被挖盗过的墓穴,旁有一风化了的石碑,文字已模糊不清了,为明人所建。相传这是五百壮士为田横建造的衣冠冢。就在与田横岗隔山而望的南面山峰上,也有一个岗,留有人类据守的遗迹,据当地人讲,那叫艾不岗。艾不是有史记载的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以追逐劝降田横而闻名。今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县罗阳乡还残存着艾不城遗址,据说是当年汉将艾不追杀田横至艾塘湖畔,不敢过海上岛,为把田横及五百壮士困在悬居海中的郁州山(云台山的古称)海岛上,在艾塘湖畔构筑起一座土城,后人称艾不城,并改艾塘湖叫艾不湖。再说第二个问

42、题:五百壮士是蹈海身亡还是自杀身亡,是杀身取义,还是各自保身,择栖而去?二千年来,史家正论,市井传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归结起来,大致有五说:一是蹈海取义说。徐悲鸿于所创作的油画田横五百士图,就取自集体蹈海说。二是海岛自杀说。中国历史人物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和辞海等均说:“留居海岛者闻田横死讯,也全部自杀。”史记田儋列传是这样记载的:“吾闻其余尚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至,则闻田横死,亦皆自杀。”三是被骗出岛说。田横 死后,刘邦“仍不肯放过忠于田横的五百壮士,他认为他们情深义重,不能留他们于海岛,第三次派使者去骗五百壮士归汉。这五百壮士被骗出海岛,走在

43、路上,听说田横已死,拜了齐王田横墓之后,便于墓前集体自杀”17。四是飘洋过海说。“田横的五百壮士集体自杀是假的,其实他们已逃走了,而且据 三十八国游记 载,直到本世纪初,美洲大陆还有 田人墓的遗迹,田人墓就是田横门人之墓。他们及其后代,曾有人回过山东。”18。五是并未完全自杀说。既然是五百壮士,“士为知己者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符合那个时代人的道德准则。他们之中可能当时有人是为“知己者”死了;然而,五百壮士未必尽数是田横的“知己”,也不必尽数为他去死。“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田横的弟弟在田横死后,一直隐居在离田横岛不远的小鬲山里,这里三面绝壁皆百余仞,只有东南一道能够出人,是避世生活的理想环境

44、,田横之弟能在此生活至老,可以想见那五百壮士也不会尽数自杀”19。相对而言,笔者觉得第五种说法即“并未完全自杀”更真实可信。一是各种史料所记载的有关田横及五百壮士就义的相关地名,在今天的连云港市田横岗及周边依然在使用,比如“艾不城”、“小鬲峰”、“大鹰嘴”、“狼窝洞”、“大清涧”等,沿山峰而下,到处可见古人类生活的遗迹,“弧形灶穴,烟炱痕尚在”,与史料记载相吻合。二是在小鬲峰北麓,至今有一个鬲村(隶属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云办事处,现改叫隔村),村中生活着众多的田姓人家。笔者作过了解,由于世代相传已过 7 代,家谱残缺,均说不清自己的祖籍及血脉之源。他们有可能是田横家族遗留在“小鬲山”的后裔。

45、三是这一说法有可靠的史录,也符合人类选择生存的本能。唐元和郡县图志、明云台山志、清云台山志均有相应的记载。四、云台山黄河改道浓缩成的东方文化精灵 一座云台山,千百年来,曾在夹杂着如浆泥沙的黄河巨浪和饱含盐碱的东海碧波的融合浸泡中,孤岛独立,飘摇海外,山因海而神奇,海因山而名扬。从公元十二世纪开始,由黄河改道而迸发的浓浓的黄河改道文化,在这里与汹涌澎湃的海洋文化相碰撞,东方文化走向了崭新的辉煌时期,诞生出成绩斐然的艺术成果,为世人所注目,所敬仰。发生在距今 810年前的那次黄河改道夺淮入海,是有史记载以来,黄河的八次大改道之一。之后的二百余年间,云台山以她的灵仙之气,养育了两位彪炳史册的文学巨人

46、吴承恩和李汝珍,诞生了两部饮誉中外的小说名著西游记和镜花缘。关于吴承恩和西游记,以及李汝珍和镜花缘,专家学者著述颇多,不敢妄加评论。神话故事是一个民族或部落借助于幻想企图征服自然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精神寄托,也是文学创作的先河,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文学作品。西游记作为一部神话小说,带有非常浓郁的魔幻色彩,在某一种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国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特征,具有非常明显的东方文化特色。西游记的成书原因及条件环境,刘洪石先生在他的东海名郡一书中有过精辟的论述:“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是文学创作的主要源泉,是文学创作的重要背景。可以这样断言:西游记的最后写定,它不是一个人的文学创作,而是撷取了唐宋以来迄

47、止明代的大量文学艺术创作的成功以及汲取了淮河两地的丰富的民间口头传说,遗闻逸事,酝酿、孕育了七百年,而由吴承恩重新创作了这部与日同辉的文学巨著”。我们现在对西游记的作者是不是吴承恩的相关争论已不大感兴趣了。我们只是承认和尊重这部伟大文学作品的客观存在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连云港历史文化特质;同时我们明白,西游记本身不是神话,它需要有人付出艰辛的劳动来创作。就中国传统神话和民族精神而言,西游记通过塑造孙悟空这样一个嫉恶如仇、神通广大神话艺术形象,颂扬了扬善惩恶的正义精神,蔑视权威的民主精神,不知疲倦的奋进精神。小说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将神奇的情节,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

48、地结合起来,其创作风格直接影响着中国小说的发展。从西游记开始,连云港便成了东方神话走向世界的发祥地。它是首次将东方神话与宗教、与人性完美结合用于文学艺术创作的成功典范。镜花缘 是一部与 西游记 有着共同艺术风格的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古典长篇小说。李汝珍以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真实与虚无之间,巧妙取舍,大胆继承创新,凭借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触,寓愤懑于书中,寄向往于青史。作者理想中的“君子国”,是个“好让不争的礼仪之邦。”“惟善为宝”是他们所遵循的最高行为准则。国王是清廉的君主,“向有严谕,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宰相谦恭和蔼,平易近人,礼贤下士,“脱

49、尽仕途习气”。百姓温良恭俭让,“士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耕者让畔,行者让路”。以此来针砭盛行于现实社会中的那些专横跋扈、贪赃枉法和尔虞我诈的丑恶行径。小说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笔,嘲讽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冒牌儒生。还以漫画的手法,嘲讽和批判种种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们。是黄河浪与东海潮共同烘托了西游记的神奇意境,造就了镜花缘的浪漫风雅。假如没有了黄河改道,那么西游记和镜花缘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五、现代连云港黄河改道馈赠给后人的一块古老的新大陆 公元 1855 年,黄河于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改道,从此,自山东利津流入渤海。这是有史记载以来的最后一次南北大改道。在之后的 50 年

50、间,云台山由一个海上仙岛逐渐变成与大陆陆路相通的中国东海岸的一座海拔 600 多米的江苏第一高山。“云台山”之所以历来没有被称作“云台岛”,大概也是因为在过去黄河改道北流的岁月里,它一直是一座连接着大陆的山的缘故。沧海桑田的变迁,使这块古老的新大陆再次成为人类争相开发的热土。至今150 年过去了,这里的地貌变化正在恢复着 4000 多年前“藤花落”时代的那个样子,只是至今还没有完全恢复到最低位。150 年相对一代人来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相当漫长。而对于整个人类历史长河来说,只是短暂的一瞬间。150 余年间,连云港地区的海水水位持续下降,先是云台山与大陆陆路相连,紧接着新浦由大陆架成为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