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理论知识上课流程.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99891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4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色彩理论知识上课流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色彩理论知识上课流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色彩理论知识上课流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彩理论知识上课流程.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色彩理论知识上课流程(2013 年修订版)作者:陈默 第一章 色彩基础知识 第一节课程 一、光与色 有了光,我们才能看见一切,光是视觉的前提。早在 17 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通过三棱镜发现彩色光带,红、橙、黄、绿、青、蓝、紫,合起来就是白光,而我们所看到不同的色彩,是因为不同的物质会吸收和反射不同的色光,如红色的物体是因为这种物体反射了光线中的红色光波,而吸收了其它颜色的光波,绿色的物体也是同样的道理,而白色的物体是因为它反射了光线中的所有色光,因而呈现出白色,黑色的物体则是吸收了光线中所有的色光,因而呈现为黑色,在色彩学上,我们把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六色定为标准色。第二节课程 二、色

2、彩的混合 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相混合,就会出现一种新的颜色,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是不一样的。1.色光的三原色、间色、与补色。在色光中,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光不能由任何其它色光调配出来,而用这三种颜色做不同的混合,则几乎可以获得所有的色光,称色光的三原色。色光三原色的两种进行混合,称为二次色或间色。如:绿+蓝=青,红+蓝=品红,绿+红=黄。把色光三原色混合可以获得白光色,黄蓝,绿品红,红青,互补色,色光的混合称为加色法,彩色电视就利用了色光混合的原理。三、颜料的三原色、间色、复色与补色等。1原色:颜色中最基本的三种色为红、黄、蓝,色彩学上称他们为三原色,又叫第一次色。绘画上所指三原色是大红

3、、柠黄、湖蓝。2间色:由两种原色作等量相加而得到的颜色称为间色,又叫第二次色。红+黄=橙 间色 红+蓝=紫 第二次色 蓝+黄=绿 橙、紫、绿是间色,也称二次色。3复色:两个间色相加或一个原色加一个间色称为复色,或叫第三次色。橙+绿=橙绿(黄灰)复色 橙+紫=橙紫(红灰)第三次色 紫+绿=紫绿(蓝灰)复色是一种灰性颜色,善于运用复色的变化,就能使画面色彩丰富并得到色彩格调韵味的艺术效果。4同类色:柠黄、中黄、淡黄、土黄等接近的颜色属同类色。5邻近色:在色相环上 60范围内都是邻近色。6对比色:在色相环上对应 60范围的颜色,对比色是一个区域的,对比色相加纯度下降,明度下降,冷暖不变。7互补色:在

4、色相环上对应 180的颜色,红绿,黄紫,蓝橙,补色相加纯度下降,明度下降,冷暖不变。8色性:指色彩具有的冷暖倾向。暖色通常指红、黄、橙一类的颜色,冷色指蓝、青、绿一类的颜色。冷暖色对表现物体体积、空间关系有关键作用。色彩的冷暖感觉 红橙黄等颜色,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阳光、火焰而产生冷暖、热烈、欢快的感觉,我们称之为暖色。蓝绿青紫色,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蓝天、绿地、海水,而产生凉爽、寒冷的感觉,我们称之为冷色。色彩的冷暖感觉是人们在观察色彩时产生的视觉心理现象。黑白灰属于中性色,红黄属于暖色系列,蓝绿属于冷色系列,红色是最暖的颜色,蓝色则是最冷的颜色。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其本身并没有冷暖的属性,一种颜色

5、在不同的色彩环境中,其冷暖倾向也可以会改变。9色调:是指色彩颜色的统一,冷暖的协调和谐。10色序:颜色形成特定关系后的秩序,包括纯度、明度、冷暖。色距:在关系中的颜色之间的距离,包括纯度、明度、冷暖。第三节课程主要讲述以下内容 四、色彩三要素:1色相:色彩的相貌特征,也就是颜色的种类和名称。2色度:系指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明度:颜色的明暗、深浅程度。它有两种含义:一是同一颜色受光后的明暗层次,如深红、淡红、深绿、浅绿等。二是各种色相明暗比较,如黄色明度最高,依次为橙、绿、红、青、紫。纯度:色彩的饱和度。纯正的颜色中无黑白或其它杂色混入。纯度降低后,色彩的效果给人以淡雅、柔和之感。混色太杂则容易感

6、觉脏,色调灰暗。纯度高的色彩较鲜明、突出、有力,但感到单调、刺眼。3色性:指色彩具有的冷暖倾向。暖色通常指红、黄、橙一类的颜色,冷色指蓝、青、绿一类的颜色。第四节课程 五、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色彩的配合既要有对比,又要有调和,只有调配得当,才能给人以美感。“对比”给人以强烈的感觉,调和”则给人以协调统一的感觉。凡是成功的色彩画,都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对比,而在整体上看又是调和与统一的。(一)对比 利用色彩的对比,就可提高色彩的明度或纯度,或降低其明度和纯度,扩大色彩的表现范围。1色相对比:它是单指“色”的变化,即两种纯色(饱和色)或未经掺和的颜色,在他们充分强度上的对比。两种纯色等量并列,色彩相对显

7、得更为强烈。2明度对比:指的是黑、白、灰的层次,即素描关系上明暗的对比。3纯度对比:即灰与鲜明的对比。以灰调为主的画面,可局部运用鲜明色,以鲜明色为主的画面,间用少量的灰性色。绘画上有时不一定依靠色相而是靠纯度和明度来突出主体的。一般降低纯的的办法有三种,一是调入灰色,该色会变得柔和些,二是调入白或黑色,明度变了,纯度也变了。三是调入补色,使其变得灰暗一些。4冷暖对比:色彩冷暖是写生色彩的精华,它可以表现出最细致的写生色彩变化。5补色对比:补色对比是一种最强烈的冷暖对比,其色彩效果非常鲜明。6色量对比:色量对比即色彩面积的对比。色彩对比还要顾及面积的大小,即用色面积要有大小、主次。在大片的涂色

8、或统一色调中采用小面积的对比,互相陪衬,面积小的色彩引人注目,有画龙点睛之妙。由此可见,利用对比是色彩表现的关键,画面缺少对比,就会失去表现力,只要我们灵活恰当地运用色彩对比,突出主要部分,减弱次要部分,就可以达到用色少而色彩丰富的艺术效果。(二)调和 所谓调和,就是色彩上具有共同的、互相近似的色素,色彩之间协调、统一。即两种以上的颜色组合在一起,能够统一在一个基调之中,给人的感觉和谐,而不刺激。组成调和色的基本法则,就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也就是变化和统一适当结合。在绘画中,色彩调和有以下几种方法:1主导色调和:以确立在画面上一种颜色为主导(面积大于其他色块)的基本主调色,其

9、他色彩处于次要或从属地位,以增加色彩的调和感。2类似色或邻近色的调和:由关系较接近的色彩(色相、明度、纯度上较接近)组成的调和色,色调比较柔和、单纯。3对比色调和:在画面上采用各种不同的对立色性的色相形成对比,也能使其产生调和。4运用中性色调和:即在两色之间加一过渡色,如黑、白、灰、金、银五色。第五节 课程 六、形成物体色彩关系变化的三个因素: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1 固有色:在正常的光线照射下(如太阳光、天光和普通的灯光)所看到的物体本身的颜色就被习惯地认为是物体的“固有色”,而当光源出现偏色时,物体的“固有色”就会受到影响而产生变化和偏差。固有色与光源色越接近,色彩显得越明亮鲜艳,固有色

10、与光源色越接近对比色,色彩显得越灰暗。固有色是物体处在侧受光面的颜色。2 光源色:即光的色彩。光照是产生视觉色彩的前提,不同的光源色会使物体产生不同的色彩倾向。通常常用的光源为日光(白光)、灯光。日光灯发出的光则含有较多的冷色光,而很少带暖色光的成分,因而其光线偏于蓝紫色。光源色是影响和形成色彩基调的重要因素。3环境色:物体周围环境的色彩称为环境色。当物体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时,色彩总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环境色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由光的反射、透视、散射等而形成的光环境色,二是因空气阻隔而对视觉色彩产生影响的“空间环境色”,三是因视觉生理现象而造成的视觉环境色。如:在红布旁边放一个黄色的

11、梨,梨的暗面会明显地染上红色,而接近梨的红布上也会隐约染上梨的黄色。第六节课程 七、写生色彩的观察与表现 首先是要把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要学会正确的“看”。正确地分辨各个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各个局部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局部服从整体,次要的从属于主要的,总的来说,要整体地观察,整体地表现。1整体地看。一定要将对象、光源、和环境三者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来观察、比较,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找到物象的色彩关系。整体地看要求我们一眼看到整个对象,通过整体的感受和新鲜的感觉、印象,来捕捉对象的色调。反对孤立地、局部的观察方法。整体地看首先要观察画面的基调、画面色彩总的倾向。还要善于找准“关系”,就是在一定的光源、环境

12、的条件下,把对象各种不同的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经过正确的比较确定下来。整体地看,不仅在开始作画时要注意,在深入刻画局部时也要注意。2比较地看。物体的色彩,在很多情况下是比较出来的。没有明就没有暗,没有冷就没有暖,没有深就没有浅,没有强就没有弱。通往色彩准确的途径,就是要不断地进行比较。比较地看,是整体地看的具体和深入,通常的办法是明暗相同比冷暖,冷暖相同比明暗,总之,比较地看。就是比较对象中各个物体的色彩相互关系(冷暖、色相、纯度和明度)。作画过程从某个色度看,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找“关系”、比“关系”和画“关系”。观察细节丰富微妙的色彩变化,也即是依据“比色调、比大关系、比细微变化“这样的观

13、察步骤。(1)比色调,是画面整体气氛协调统一的关键。(2)比大关系,主要是指整体明度层次的对比,色彩倾向的对比,整体受光、背光部分的冷暖倾向的对比等几方面。(3)比细微的色彩变化,时画面更加充实、更加丰富耐看,此外,在准确观察判断,尊重客观对象色彩关系的基础上,应允许适当的强调和夸张,使色彩关系既准确又更美丽动人。色彩的准确性只能是相对的,并可能有一定的”宽容度“,每个人对色彩的视觉感受,也可能有一定的差异。3.感觉和理解相结合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深刻地感觉它,对色彩的认识也应是这样,感觉和理解相结合是观察与认识色彩的正确方法。第八节课程 八、写生色彩变化的一般规律:1物象明部的色彩,受

14、光源色的影响显著,主要是固有色和光源色的综合。这二者当中哪一方面色感强,那么明部的色彩主要倾向于哪个方面。2高光部分的色彩,基本上是光源色的直接反射。3物象暗部的色彩,受环境反光影响大,其色彩是固有色和环境色的综合,同时色度加暗。4物象暗部中反光部的色彩,受环境色的影响更为显著,其色彩基本上与暗部的色彩是统一的,但明度上较暗部稍亮,其色感是固有色加暗再加环境色,环境色稍多一些。5物象中间调子部分的色彩。受光源色、环境色的影响都比较小,相对来说固有色比较显著。因为所受的光不是直接光而是侧射光,其色相和色性上较明部复杂和丰富。6物象明暗交界线部分的色彩,基本上与暗面相同,只是明度上更暗,色感较暗部

15、更弱。7物象投影部分的色彩,是影子坐落物的固有色加暗,再加光源色。一般的说,暖光投射的影子为冷色,冷光投射的影子为暖色。第九节课程 九、色彩的变化规律(一)色彩的冷暖变化规律 1就整体而言,亮部冷则暗部倾向暖,反之,亮部暖则暗部倾向冷。2在暖色环境色中灰性色有冷的倾向,在冷色环境中的灰性色有暖的倾向。3固有色相同而且在同样光照情况下,一般近处较暖,远处较冷;近处冷暖对比较强,远处冷暖对比较弱。4物体亮部色彩的冷暖,除固有色的因素外,主要是光源色起关键作用。5暗部色彩的冷暖受固有色与环境色两个因素的影响,但不等于固有色与环境色的等量相加。6中间调子(半调子)色彩的冷暖,以固有色起主要作用,因为它

16、受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反射都较弱,而介于亮部色彩与暗部色彩的冷暖之间。7高光的色彩冷暖,主要是以光源色的冷暖为转移。但高光不甚强烈时,其冷暖为光源色与固有色共同的作用。8反光部分的色彩的冷暖,主要是环境色的影响,固有色次之。9明暗交界线的冷暖,介于亮部与暗部之间。10投影色彩的冷暖,和暗部色彩的冷暖有统一性。(二)色彩的强弱变化规律 1物象距离我们眼睛越近,色感越强,反之则弱。2在明度相同、距离相同情况下,暖色原色强,冷色原色弱;暖色原色比复色强,原色比灰色强(色彩越接近原色越强,反之则弱,灰色最弱)。3色彩黑白、冷暖对比越大越强,越小的越弱。晴天和阳光下的物象色彩对比强,阴天和弱光下的色彩对比弱

17、。室外色彩对比强,室内色彩对比弱。4色彩纯的强,反之则弱。纯度相近的色彩配置在一起就会相互减弱,纯度差异大的配置在一起,则相互衬托。5大块色彩比小块色彩对比强。6色彩并置的强,混合在一起则弱。第二章分析画的工具材料和技法 一、水粉画的工具材料 水粉颜料是以颜料粉、胶液为基本材料,加水调和,稀释、覆盖力强。水粉颜料色种较多。白色类:白色是用量最多的颜色,可提高明度。黄色类:柠黄、淡黄、中黄、橙黄、土黄。红色类:朱红、大红、深红 赭褐类:土红、赭石、熟褐 绿色类:粉绿、淡绿、草绿、中绿、深绿、翠绿 蓝色类:群青、普蓝、湖蓝、钴蓝 紫红类:玫红、紫罗兰、青莲 调色盒内的颜色最好按光谱顺序排列。二、水

18、粉画的表现技法 1堆塑法,较厚至堆起色层,覆盖力强,一般用于油画。2厚涂法,呈浓浆状,覆盖力较强。3薄涂法,加水对,渗流性强,笔触易于衔接溶合,可画出薄而半透明的色层,铺大色块常用。4干画法:在干的纸画或色层上着笔,笔触清晰。5湿画法:在湿的纸画或色层上运笔着色,色块互相交融,柔和衔接,产生虚、松、化、柔、流的效果。6衔接:形体一面转到另一面(如苹果从亮面转到暗面)。7摆、擦、点、扫 调色的常识:调色不必搅拌得很均匀。稍加调和。一个笔触内包含较丰富的色彩变化,使色彩更加生动,调和太均匀时,画面显得灰、闷。洗笔时要稍加用力,把笔压到水桶底部,把笔洗净,再调另一种颜色。对于整幅画面来说,前实后虚,前明(纯)后灰,前干后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