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99863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9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pdf(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 导论“国际关系是一门关于人类生存的艺术和科学。如果人类文明在未来 30 年横遭扼杀的话,凶手不是饥荒,也不是瘟疫,而是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美)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年。专业素养 国际关系学:学理论 国际关系史:学历史 国际关系现状研究:关注现实 一、学习国际关系史的意义 总结往昔 指导现实 思考未来 世界史国际关系史外交史 国际关系史是一门以国家之间的互动为着眼、以不同历史时期国际关系体系和格局的发展变化为主线,以大国兴衰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演进为主要考察对象的交叉学科。1、国际关系行为体 国际关系行为体是指能够独立参与国际事务,并能独立行

2、使国际权利,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实体。state actors non-state actors 国家关系体系中的非国家行为体 Non-state Actors 政府间组织 IGOs 非政府组织 NGOs 跨国公司 TNCs 恐怖组织 Terrorist 2、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 国际体系用来描述国际关系整体状况的一个概念,强调的是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难以割裂的联系性与整体性。国际格局在一定的历史发展周期内国际关系构成中,在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集合的基础上,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等战略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和局面。国际体系星光灿烂的夜空宏观层次 国际格局遍布夜空的星座中观层

3、次 国家无数的星星微观层次 三、国际关系史的开端 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地理大发现 四、国际关系史的历史分期 国际体系演变的线索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近代国际关系史1648 年结束“30 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至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现代国际关系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当代国际关系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 1、三十年战争后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2、拿破仑战争后的维也纳体系 3、德意志帝国兴起后的俾斯麦体系 4、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两极体系 全球性国际关系逐步形成期(16401871 年)1、第一阶段:16481

4、700 年 主要矛盾:法国称霸欧洲大陆 2、第二阶段:17011814 年 主要矛盾:英法争霸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17011714)七年战争(17561763)拿破仑战争(17891814)3、第三阶段(18141871)主要矛盾:英俄矛盾 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最终形成期(18711918 年)1、第一阶段:18711900 年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形成期 2、第二阶段:18981905 年 美西战争、英布战争、日俄战争 3、第三阶段:19141918 年 主要矛盾:英德矛盾 德、奥、意同盟和英、法、俄协约两大集团 五、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对象 1、国际政治关系 2、国际经济关系 3、国际文化关系 4、

5、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5、均势外交与遏制强权的关系 6、影响国际关系的新因素:环境、资源等 六、近代国际关系史的特点 1、欧洲是国际政治的中心。(1)面积小,国家多,人口多。(2)民族构成复杂。(3)宗教色彩浓厚。(4)资本主义发祥地。2、频繁的大国冲突和战争。主要冲突:三十年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次要冲突:奥土战争、北方大战、奥地利继承战争、俄土战争、土埃战争、普丹战争、普奥战争。边缘冲突:美国独立战争、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美西战争、英布战争、日俄战争、巴尔干战争。3、战争和约秩序的循环。七、参考书目 1.王绳祖主编

6、:国际关系史(共十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年版。2.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3.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5.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和历史 6.张芝联主编:世界历史地图集,中国地质出版社,2002 年版。7.克拉克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8.罗伯特等著:西方文明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年版 9.布鲁斯拉西特等:世界政治:供选择的菜单 10.(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年版。11.保罗肯尼迪著,蒋葆英等译:大国的兴衰 12.亨利基辛格著,顾淑卿,林添贵译:大外交 13.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 影视推荐 茜茜公主亨利四世铁面人 三个火枪手剑侠雄心二十年后 茶花女巴黎圣母院 拿破仑全面战争 决战时刻乱世佳人 战争与和平 导论 一、国际关系史的开端 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地理大发现 二、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 四分法:1、三十年战争后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2、拿破仑战争后的维也纳体系 3、德意志帝国兴起后的俾斯麦体系 4、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两极体系 两分法:(一)全球性国际关系逐步形成期(16 世纪末 17 世纪初

8、1871 年普法战争结束)1、第一阶段:16 世纪末 17 世纪初到 17 世纪末;2、第二阶段:从 17 世纪末到 1814 年拿破仑战争结束 3、第三阶段:从 1814 年到 1871 年(二)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最终形成期(18711918 年)1、第一阶段:19 世纪最后 30 年;2、第二阶段: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3、第三阶段:19141918 年 三、近代国际关系史的特点 1、欧洲是国际政治的中心。欧洲的特点:(1)面积小,国家多,人口多。(2)民族构成复杂。(3)宗教色彩浓厚。(4)资本主义发祥地。随着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基督教文明的扩展,作为区域性国际关系的欧洲国家间关系

9、逐渐超越于其他区域性国家间关系之上而成为“国际性”的国际关系准则和思想。2、频繁的大国冲突和战争。主要冲突:三十年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次要冲突:奥土战争、北方大战、奥地利继承战争、俄土战争、土埃战争、普丹战争、普奥战争。边缘冲突:美国独立战争、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美西战争、英布战争、日俄战争、巴尔干战争。3、战争和约秩序的循环。4、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工业革命、技术革命、非欧洲的美日崛起和亚非拉反殖民主义斗争共同促进国际关系体系全球化的形成。第一章前威斯特伐利亚世界 公元 1400 年前,人类认识的世界是现在这个

10、样子吗?欧洲人最初认识哪几个大洲?托勒密绘制的世界地图有什么特点,与今天我们见到的世界地图有什么不同?人类最早的地球仪是什么时候制成的?与今天的地球仪相比,有什么不同?第一节 1500 年前后的世界形势 特点: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 World of Isolated Regions to1500 一、东亚封贡体系 1500 年左右明代中国凭借本身无以匹敌的实力地位和文化影响与周边国家建立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中国是这一体系的中心。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以封贡制度为交往模式的天朝大国与藩属国的封建关系。中国封建王朝利用这种制度维护其“天朝至尊”的地位,诸小国处于依

11、附地位。随着西方殖民国家向东方的扩张和殖民,东亚封贡体系不断受到冲击,随着中国的衰落,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朝贡关系逐渐疏远和中断,东亚封贡体系也随之崩溃。(一)背景 1、中国的实力地位 2、儒家文化的影响(二)特点:不干涉内政 厚往薄来 和平往来 繁琐的礼节 统一性和内聚性(三)意义:政治上,中华正朔得到了东亚诸国的承认 经济上,东亚诸国从富庶的中国那里获取了贸易的实惠。文化上,在儒家文化的教化下,东亚诸国纷纷从奴隶制国家进入封建制国家的序列。二、穆斯林世界 如果当初火星上有一位观察者,在观察约 1500 年前后的世界,那么,给他印象更深的将是穆斯林世界而不是基督教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L

12、.S.Stavrianos:A Global History)1500 年前后 穆斯林世界的三大帝国: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 波斯的萨菲帝国 印度的莫卧儿帝国 特征:政治上:四分五裂 经济上:贫困 军事上:落后 思想上:信奉基督教 三种体系的关系:东亚封贡体系相对独立和隔绝 穆斯林世界与基督教世界之间以战争为主 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 The Crusades 理查一世(Richard I,1157-1199 年),又名狮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历史的回声 这场反恐十字军战争是要花时间的 美国向伊斯兰世界发起了十字军战争。我们要重现撒拉丁手提利剑,异教徒的鲜血从剑锋

13、滴落的情景。思考:为什么当时最不发达最默默无闻的欧洲而不是阿拉伯人或中国人将世界各大洲联系在一起?成为主导现代国际关系的中心?历史学的本体论:1、人本主义:(1)强调领袖、精英人物的精神决定历史的进程。代表人物:英柯林武德、兰克学派(2)强调群体的、大众的精神决定历史进程。代表人物: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科学主义:(1)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人物:美帕森斯(2)长时段理论。代表人物:法年鉴学派 3、多元折中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学 第二节欧洲走出中世纪 一、“无序”的欧洲孕育了近现代民族国家和国际关系体系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做了思想上、文化上和舆论上的准备。2、民族君主国的兴起为西欧的扩张提供了政治组织上的准备。3、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将整个世界联成一个整体,也开始了西欧的霸权时代。二、欧洲人应对国际秩序的挑战 1、马基雅弗利(意大利)近代西方国家学说奠基人 2、让?博丹(国家主权论创始人)“主权是最高的、永恒的、绝对的和排他的。”3、国际法始祖:格劳秀斯(“国际法就是要避免战争、追求和平”)4、黎塞留(15851642)法国近代早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