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98104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3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学设计.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 7 课抗击八国联军教 案 课 题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 7 课抗击八国联军 1 课时 授课教师 单 位 课程内容 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抗击八国联军的过程,理解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教学目标 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的口号,培养学生一分为二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逐条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分析方法。感受义和团战士和清军爱国官兵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史实,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通过揭露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使

2、学生永远牢记国耻、国难,树立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教材分析 抗击八国联军是部编版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中第 7 课的内容。本课分为三个子目,分别是“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的签订”,三个子目线索清晰地展示了义和团从兴起到抗击八国联军以及失败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辛丑条约的过程。本课上承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在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加剧的背景下,义和团运动兴起,抗击八国联军,运动失败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下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鸦片战

3、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也知道了社会各阶层、各阶级为救国救民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斗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教师可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源、创设问题情境、引入历史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重难点 重点 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 对“扶清灭洋”口号的理解;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教学资源(1)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 2018 年 7 月版第 2 次印(2)中国历史地图册 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

4、社编著 2018 年 6 月版第 2 次印(3)教师教学用书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4)传教士与中国令人感动的老照片:网络(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6)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插图本):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陈旭麓主编,2012 年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语:近代中国,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摄影技术也开始传入中国,照片渐渐成为书写历史的一部分。今天这节课,老师准备了一些真实且丰富的老照片,让我们跟随着这些老照片去追寻 100 多年前的这段历史抗击八国联军。

5、八年级学生主要还是倾向于形象性思维,图片材料直观生动,更能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新课讲授 一、愤怒义和团运动 展示义和团成员照片及材料。提问:他们是由哪些组织发展起来的?最初的斗争矛头指向谁?后来的愤怒又是指向谁?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学生看照片,阅读课本和材料,思考回答。此部分的内容在课本中表现明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 2.斗争矛头 老师补充义和团的性质是一个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老师补充讲述传教士相关情况。19 世纪下半叶,西方列强通过同清政府签订条约,使西方宗教获得了在中国内地建立教堂和传教的权力,大部分传教

6、士在传教地侵占田地、聚敛钱财,甚至干涉中国地方政府的政令;一些入教的中国教民也在传教士的庇护下横行乡里。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更加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于是义和团运动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引用材料说明“西洋教法盛行中国,教堂几遍天下”;图片展示西方传教士(十字架征服中国)学生看照片和材料,听老师补充讲解传教士的知识点。利用图片和材料,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与义和团运动兴起之间的关系。提问:那么清政府对义和团持何种态度呢?展示两则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概括清政府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回答。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3.发展 提问:所以

7、在清政府的支持下,义和团运动得到了怎样的发展?提问:他们是用何种方式来表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答案在课本中表现明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4 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呢?4.口号 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他们还提出了一个口号,“扶清灭洋”,对于这个口号,我们作何评价呢?展示照片和材料:照片:义和团拳民旗帜;照片:中国行医的传教士;照片:头上贴着“乾”字的义和团员;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学生阅读材料和照片,思考回答。利用材料和照片,更加直观的让学生对“扶清灭洋”口号的全面理解。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二抗争抗击八国联军 过渡:由于义和团的势力发展迅猛,帝国主义担心他们的在华利益受到损害,随即

8、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侵华战争。面对八国联军的侵略,义和团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他们的命运将会如何呢?让我们进入第二个目录:1.八国联军侵华概况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目的,参与国家,领导人。学生自行阅读课本,找出答案。答案在课本中表现明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问:有人认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纯粹是由义和团运动引起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引用材料:瓦德西“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教材中明显指出了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老师需要点明八国联军更深 5 入的目的。2.义

9、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的抵抗 提问:八国联军从大沽口登陆,经天津向北京进犯,途中,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爱国官兵进行了哪些英勇抵抗?其结果如何?学生自行阅读课本,找出答案。答案在课本中表现明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问:在此期间,清政府对待义和团和帝国主义的态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展示慈禧西逃照片及路线图。学生自行阅读课本,找出答案。答案在课本中明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分析清政府对帝国主义和义和团态度的变化,通过观看慈禧出逃照片及路线图,让学生认清清政府的自私与腐败无能。3.义和团运动的结果 提问:于是义和团遭遇了一个怎样的结局?展示义和团成员惨遭杀害的照片。阅读

10、课本,找出答案。通过真实照片,让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的。4.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提问: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展示视频资料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及材料:西摩尔和瓦德西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通过视频感受义和团战士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培养学生分 6 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析材料的能力。5.八国联军的侵华暴行 展示八国联军侵华暴行照片及瓦德西瓦德西拳乱笔记承认其罪行的材料。学生看照片和材料。通过照片和侵略者的讲述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八国联军的野蛮凶恶的本质。三耻辱辛丑条约的签订 过渡: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李鸿章被委任前往与各国谈判,1901 年,英、美、俄、

11、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 国驻华公使与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时间、签订国 展示李鸿章与八国联军签条约的照片。老师讲解为什么侵略中国的是八国联军,而签订辛丑条约的却是 11 个国家。学生看照片,听老师的讲解。通过照片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当时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与无耐。2.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提问: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呢?请同学们根据条约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图片展示:清政府年财政收入与辛丑条约赔款数额对比图、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示意图、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驻扎地分布示意图。学生阅读课本和材料,讨论之后,展示成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

12、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强调辛丑条约的一个重要特点,两个重要影响。7 提问:辛丑条约中的“使馆界”同今天的使馆区有什么不同?提问:中国社会是怎样一步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提问:辛丑条约签订后,陈天华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是本课重点和难点,通过层层设问来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展示慈禧回宫的照片和慈禧自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材料。学生看图片和材料,听老师讲解。再次认清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课堂小结 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忙学生梳理本节课线索和知识点。学生复述本节课知识点。培训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随堂测试 4 个选择题和 1 个问答题。学生思考后回答。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结束语 中国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爱国、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20 世纪初的清廷已成风中残烛,在义和团运动的感染和启迪下,中国人更加迫切地继续追寻着振兴国家之道,一场革命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不久将会席卷全国。结尾点题,情感升华并预告开启下节内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板书设计 第 7 课 抗击八国联军 一、愤怒义和团运动 二、抗争抗击八国联军 三、耻辱辛丑条约的签订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