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主共和制.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88449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0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民主共和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美国民主共和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民主共和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民主共和制.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美国联邦制下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一.政体的确立总统共和制(通过联邦宪法即 1787 年宪法,它是美国的根本大法)1.背景:邦联制的弊端使其迫切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对内:不能稳定统治秩序;对外: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在地域辽阔的大国防止出现专制帝制(古罗马),确保共和,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补充:其他的有利条件。前提:通过独立战争赢得民族独立(民族革命);启蒙思想的影响(三权分立)。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拥有一定的民主基础,封建思想不浓厚。2.确立联邦宪法三权分立、三大原则 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制)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利。包括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国会掌管联

2、邦财政;建立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利,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利属于各州人民。各州保留较大自主权,为后来对抗中央提供可能 作用: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分权制衡原则:立法权归于国会(并掌管统一的联邦财政),行政权归于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以及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权力),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离,互相制约。(详见课本三权分立的图示)作用:维护共和,防止联邦权力过于集中而导致专制。民主原则: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州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 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

3、总统由各州先选出选举人,再由选举人选出。总统和议员 均实行任期制。)二.国体的确立联邦制(也是通过联邦宪法确立的)1.概念(特征):中央与州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2.考验:1861 1865 年南北战争(林肯最大的贡献在于维护联邦的统一)实质:是州权至上还是联邦至上,是国家分裂还是维护统一的较量。3.完善:宪法第13 14 条修正案规定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对美国1787 年宪法的评价:积极:政治:1787 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 律基础;根据这部宪法,美国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国,既确保了资 产

4、阶级民主共和又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推动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 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经济: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世界:开创了资本主义世界民主政治的新模式,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局限: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在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种族歧视明显(一开始保留黑人奴隶制),妇女地位低下。后来宪法不断在这些方面进行修改完善。三.政党政治两党制 1.形成:1789 年华盛顿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此后,美国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也形成两党对垒的局面。2.基础:美国的两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1

5、9 世纪中期,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南北战争后,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了解)3.特征:操纵政治选举。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影响: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前政府滥用权力,有利于推进资产阶级文明。某种程度上反映人民意愿,人民群众有可能利用两党的斗争实现自己的某些要求。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5.局限:本质上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共和制的区别:(表格见P43)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都体现了分权的原则。以法律的形式确立民主政体。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世

6、界新政体的发展有所影响。小结:(不用背)美国总统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两种不同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共和制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体制,也是自古就有(古罗马贵族共和制)。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制和总统制两种。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制,指总统由选举产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是国家武装力量的总司令;行政权集于总统,总统决定对内对外政策,拥有极广泛的权利,美国典型。1、(天津高考)1787 年宪法是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权益的要求 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B

7、、C、D、2(2008 年广东文基,32)下列宪法中,首次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1787 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2009 全国文综一)1787 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 4.(2009 全国文综二)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是(1763 1790)中写道:“1776 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 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

8、,创立美国联邦政府()A.背离了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5(2009 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对美国人设计政府结构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A康德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 6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7(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9)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

9、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 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8(2011海南单科14)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 9(2012 年安徽文综历史)费城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

10、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A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 C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的权利 10 2000 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 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11 在美国,自 1856 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A控制了美

11、国政治生活 B主宰了联邦政府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 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 12(2008 年广东单科,29)(12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773 年,北美殖民地人民说,他们只和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富兰克林认为,根据人民的普遍心理,只有国王才是北美的主权权威者。1776 年发表的独立宣言则历数了英王的25 条大罪,将其称为“专制君主”。据雷芳英王在殖民地形象的改变与北美独立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 到 1870 年,在运到英国的棉花中,有60%来自美国。此后,美国始终是英国棉花的主要供应地。棉花也成为美国在1815 年后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力,直到1860 年,棉花出口占美国

12、国内出口总值的一半还多。据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1)1773 年,北美殖民地人民为什么只承认与“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从当时英国政治体制的角度加以分析。(2)分析英王形象在北美殖民地人民心中从“主权权威者”变为“专制君主”的原因。(3)美国独立后,英美两国的经济联系并未切断。根据材料二,分析19 世纪中前期英美两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影响。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德、法)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总统共和制)1.确立的背景:(了解)18 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盛行等级制度,第三等级深受压迫;法国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批判专制和特权,宣扬自由和平等,提倡法治、人民主权和三权分立

13、,为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法国在18 世纪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资产阶级要求废除封建统治,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但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独立战争推动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2.确立的曲折历程:(了解)(新事物的确立不是一帆风顺的)17 18 世纪波旁王朝封建君主专制1789 年法国大革命建立君主立宪1792 年废除君主立宪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 年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 年波旁王朝复辟1830 年建立七月王朝(代表金融大资产阶级的利益)1848 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 年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 1940)

14、。3.最终确立:标志: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内容: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合称国民议会)行使。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代表组成的地方委员会间接选出,众议院由普选产生。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总统和参议院控制。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掌握。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与国民议会共创法律之权。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总统可解散任期未满的众议院。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需经内阁部长共同副署才能生效。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4.维护共和制的斗争:议会对宪法作了修正和补充,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 月14 日为国庆

15、日。宪法的一条修正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从此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民主共和深入人心。5.影响: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和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1875 年宪法的颁布,是法国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胜利,是工业革命后日益成长的工业资产阶级统治的开始,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全确立。从此,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日趋稳定,各项政治制度不断完善,经济也开始高速发展。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联邦制半专制君主立宪制)1.确立的背景:德意志帝国的统一(1871 年)(即是民族国家的统一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革)统一的根本原因:封建割据阻碍了工业革命后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

16、发展。其他原因:19 世纪中期普鲁士成为德意志最强大的邦国之一;启蒙思想的影响。统一的进程方式:自上而下的三次王朝战争。影响: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铺平道路;2.确立的标志: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内容:普鲁士国王世袭帝国皇帝国家元首。皇帝有权任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颁布帝国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成。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国会不能组成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

17、对政府不利的法案。不能监督政府;可以批准预算。3.特点(实质):专制主义、军国主义。4.评价:积极:政治:确立半专制的君主立宪政体,形式上具备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制的特征,有利于国家统一。经济:促使德意志帝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局限:保留了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成为两次大战的策源地,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1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一则人物图像,称他是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此人是()A.俾斯麦 B.威廉一世 C.兴登堡 D.威廉二世 2(2008 江苏,16)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

18、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3.(2009 全国文综二)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的30 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 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4.(2009 高考宁夏辽宁文综)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

19、特征 5(2010广东文综20)1873 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6(2010安徽文综18)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A超越了英国1689 年的权利法案 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 C成为18 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

20、纲领性文件 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7(2010全国卷文综21)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8(2011广东文综20)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A 1787 年美国宪法 B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2011江苏单科14)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

21、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美国联邦制下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答案 1、答案:A 考查基础知识,可用排除法。美国1787 年宪法的制定使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787 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制,没有满足人民的权益。人民版110 页 2 解析:C 1787 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首次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

22、。另外三个选项中只有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时间比美国1787 年宪法早,但权利法案主要是限制国王的权利,没有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3D 4B 5D 6C 7【解析】C 本题形式上考查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与政治的关系,实则主要抓住美国政治文化的特点进行回答即可。A 项“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与华盛顿城的建造有一定关联,但不能体现政治文化特点;B 项“议会中心”不符合美国政体结构;D 项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与材料华盛顿城“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各州名称命名的道路由内向外”的布局特点不符合。本题应选C 项,体现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国会大厦、白宫、联邦最高法院三座建筑,紧密构筑在一起,体现政体的三权

23、分立与制衡也反映出建筑群的协调、美观。8【解析】A 从关键信息“须各官合议”、“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可以判断是该国实行议会制度,并实行地方分权,这种情况符合美国的政治制度,故选A 项。9【考点】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1787 年宪法【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分析和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可知独立之初的美国是13 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这种邦联体制虽然有利于保障人们的自由权力,但是由于地方权力很大,也给美国的发展带来众多问题,诸如各州之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等,邦联体制加剧美国动荡,因此要加强中央的权力。【答案】B 10【考点】美国资产阶级

24、代议制的确立1787 年宪法【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迁移和材料解读能力。2000 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争议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裁决,说明联邦最高法院行使最高司法权,体现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因此A 项正确,B、C 项错误,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与选民意愿有关,D 项错误。【答案】A 11【考点】资产阶级代议制美国政党制度【解析】题干反映了政党制度下的两党轮流执政现象,因此,B 项正确;A 项说法过于绝对;C 项错误于“一致支持”;D 项题干没有涉及。【答案】B 12 解析:本题以北美与英国的经济、政治关系作为命题的角度,考查学生对这以问题的理解。第问根据提示进行归纳即可;第问注意转换思考的角度,即

25、考查学生对北美独立战争背景的理解,也可以说是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的结果;第问可以从英国市场的需要加速美国棉花的发展,而棉花的发展又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的角度理解并予以归纳概括。答案:(1)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英王统而不治;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的矛盾集中指向英国议会;北美人民实际上不承认英国殖民统治权。(2)北美殖民地思想家的独立主张广泛传播;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利益与英国的经济压榨政策产生尖锐矛盾并激化;英国以英王名义严厉惩处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3)美国是英国最重要的棉花供应地,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保证;英国从美国大量进口棉花,带动了美国经济发展。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德、法)1 解析:

26、A.注意题干中的“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信息,很明显此人物是在德国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人是俾斯麦。答案为A。2 解析:A.B 项是德国的,不符合英国。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C 项是英国的,不符合德国。德国国家的权力真正掌握在皇帝和首相手中。D 项是德国的,不符合英国。正确的是 A 项.两国君主都为国家元首,但是英国的君主“统而不治”。3D 4D 5A 依据材料,不难看出,法国共和制确立面临复杂的政治形势,也说明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道路曲折艰难。C D 项与材料意思不符;1873 年,巴黎公社起义已失败,B 项也排除。6D 本题考查选修内容,题目强调树立国际威望方面,A

27、 B 是与其他文件对比,无法体现国际威望,C 仅仅是对法国的意义,因此排除。D 强调其国际影响,推动民主思想的传播。7 B 本题主要考查德意志三次王朝战争的目的。德意志统一之前,四分五裂的状态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可以结合长期分裂的政治状态,进而可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统一的国内市场。B 项正确。8【解析】B 紧扣题干关键词“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1787 年美国宪法中政府与国会互相制衡;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内阁对议会负责;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责任内阁制,议会拥有实权;故排除A、C、D 三项。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故选B 项。9【解析】B“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宪法赋予皇帝国家最高权力、帝国首相对皇帝负责、内阁大臣由皇帝任命,说明A、C、D 不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