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读后感.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86771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读后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读后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读后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读后感.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读后感 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更多资讯尽在读书笔记栏目!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读后感 20 世纪四大传记(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吴晗的朱元璋传以及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读来风格各异,但最酣畅淋漓的莫过于苏东坡传。我一直觉得,虽然远隔千年,在文人气质上,林语堂与苏东坡的同声相求,却丝毫不因时光的阻隔而淡去。中华文化传承的穿透力,由此可见一斑。我对苏东坡的偏爱,是从读他的作品开始的,豪放如 念奴娇 赤壁怀古,深情如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豁达如赤壁赋,闲雅如记承天寺夜游从文字而想见其为人,

2、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苏东坡的文学造诣固然是惊采绝艳,但在泱泱五千年的历史里,才华洋溢的不知其几。司马迁的史书为无韵之离骚,曹操的诗古直悲凉,江淹的赋文错彩镂金,柳永的词缠绵绻缱然而苏东坡,唯有苏东坡,才让我在欣赏其才华之外,产生感情上的依附。苏东坡的一生,起伏跌宕,几经沉浮。他少年得志,鲜衣怒马,文章遍行天下,上至xx 之尊宋仁宗,朝堂领袖欧阳修,下至庶民,对他无一不欣赏推崇,爱护有加;他为政一方,造福一地,千年之后,杭州的苏堤,仍在见证和诉说着对苏东坡的留恋。向太后当政期间,他得到重用,位居龙图阁大学士,奔走于四方,纾解新政给百姓带来的疾苦。然而政坛多风雨,如果说王安石的改革派与苏东坡之间的

3、分歧,仅仅是政见之不同,那么王安石之后,所谓改革派的章停之流,对待异己者的迫害,已经远远超出王安石的流放,他们捏造莫须有的罪名,制造乌台诗案,更甚者,将元祐年间复被启用的以苏东坡为首的一批官员,污蔑为国之妖孽,将他们的姓名,镌刻在碑石上,欲将他们生生世世,钉在耻辱柱上,是为元祐党人碑也。其后苏东坡被一贬再贬,从岭南的惠州,到化外之地的海南,都留下了他年迈而疲惫的身躯。无论是荣居高位,还是落魄南荒,苏东坡给后人的印象,或潇洒出尘,或安静自守,或童趣未泯。即使是低潮期,当他冥想过去,也就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甚至在海南时,居无安身之处,病无可医之药,他仍保持着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

4、平生的气魄。短短的六十多年,荣耀时不盛气凌人,艰辛时没有卑躬屈膝,怨天尤人。我对他的情感上的依附,正是来自于精神上的击节和共鸣。总结而言,苏东坡的气质,有儒家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的勇者无惧,有道家任真自然、骋目游怀的顺从天道,还有佛家和光同尘,与俗俯仰的自得。这是文人的理想状态,然而能够真正身体力行者,几千年来,又能有几人?书的作者林语堂,也是我一直非常喜爱的作家之一。他在 京华烟云里塑造的姚思安和姚木兰这对父女,也是中华文化中道家思想的践行者。在传记中,林语堂对苏东坡给予了无上的赞誉。作为一个喜欢苏东坡的读者,读到这样的书,自然如遇知己。不过也正是由于他对苏东坡的欣赏,所以对当时另一位政治名

5、人王安石,书中散发出强烈的厌恶感。甚至将一篇攻击王安石的伪作辩奸论算在苏东坡的父亲苏辙身上,连王安石的怪癖性格,也都成了他做作以博取名声的罪名。我对王安石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但对于改革者,无论其最终结果如何,我都认为,至少他是时代的勇者。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读后感 我是怀着与两位天才对话的欣喜之情,来阅读苏东坡传的。苏的才华,自不必浅学评价了,至于脚踏东西文化,心平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其名也早已贯天下、垂青史,更不消多言。给古人做的传记,我以前也读过几本,然而大都工于学术,读起来如同面对戴着瓶底厚眼镜的老学究,压抑之余,兴味寡然。比如有梁启超先生著,叫做王荆公传 的,叫浅学很是自愧于学而不精,乃至搔首

6、弄姿,汗如雨下,大有与字典同归于尽的冲动。和理解最遥远的距离是仰慕,想必林语堂先生是深晓此理的。所以他才会用一种介绍朋友的语气,以有那么点英雄惜英雄的心情为子瞻作传吧。托了老外的福,这书里是见不到之乎者也一类了。我们也应此得见一个有血有肉的东坡居士形象。这一点,怕是前无古人的吧。在静寂的夜晚,我聆听着苏子的脚步声,和他一起走遍中国大半个中国,与他一道为这片土地上的农民疾呼。在苏看来,贬谪实在只是换个地方,他的责任实在一分未减。他见不得大宋农民在丰收的日子也必须举家逃荒,流离失所,所以只能大声疾呼。后人谈苏轼,多敬佩他的旷达,却不知这份旷达只用以面对他自己的苦难,对他人的苦难,苏大多是流下同情的

7、泪水。苏的名声是伴着他的贬谪越传越远,越传越大了。他在詹洲的文章,竟不需几月就能传到京师,成为得势者喉中鲠住的鱼骨。于是一贬再贬、越贬越远,便成了苏人生的常态。你啊,满肚子不合时宜。侍妾朝云竟是这样聪慧,一语道破苏的宿命。但我想,这句玩笑话必是含泪说的吧。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读后感 从小就读苏东坡的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忧愁,大江东去浪涛尽的气势无不流露出诗人的豪迈奔放。可我对苏东坡的了解甚少,直至读了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传,才知道苏东坡原来是千古奇人。苏东坡既是虔诚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他始终富有青春活力。苏东坡的背后,几度升迁的辛酸只有他自己品尝。他一生为官,一生清廉,与大政治家王安石斗

8、智斗法。他热爱生活,在美食方面留下了东坡肉东坡壶以传后世。东坡情感丰富,对其亡妻寄以青丝,在朝云墓志铭和 悼朝云一诗中表达了自己的伤痛。苏东坡是刚直的,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他仍不改犀利的词风。他写诗讽刺群鸟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卖青春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他知己无数,兄弟情深,苏东坡又是幸福的。苏东坡有一身浩然之气,王安石变法出现了种种弊端,苏东坡写出了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包括他自己的政治哲学,也表现出他个人的气质与风格,机智学问与大无畏精神。苏东坡反对变法失败被贬至杭州,他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回归与清纯与空灵。他习惯了淡泊,他明白了如何应对困难。苏东坡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超凡脱俗,刚正不阿,坦坦荡荡,使他任何环境中处之泰然,宠辱不惊。苏东坡的一生坎坷,但也是豁达的一生。身处逆境也不觉痛苦,脚踏荆棘也不觉悲凉,始终保持乐观,像他的诗词一样千载有余情。细读大江东去浪淘尽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原来这些都是苏东坡乐观的态度和别样的人生哲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