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工艺品.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82076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3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藏族工艺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藏族工艺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藏族工艺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藏族工艺品.pdf(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藏族银器 银器可分四大类,生活用品、首饰、服装饰品和宗教用具等。生活用品有银碗、银勺、银筷、酒具、银壶、银盘等 30 余种;首饰有银耳坠、耳环、发卡、银簪、项链、戒指、手镯、发箍等 40 余种;服装饰品有银饰刀具、银盾、奶钩、带环、腰盘、腰牌、针线盒等大小规格 20 余类;宗教用具有酥油灯、净水壶、平安顶、银塔、银帽、护身佛龛、锁呐、喇叭等 40 余种,仅银制用品已达上百种,而用银点缀镶饰的品种就更多,其中包括生产工具类,实为银器之大观。藏族银器工艺品配套的加工材料有铜(白、黄、紫、红)、铁、木材、牛羊角、玛瑙、珊瑚、松石等。银器的工艺表现形式有高浮雕、浅浮雕、嵌丝、镂空、镶嵌等。生活用品中的

2、银碗,大多为木胎包银外部錾花,内部全部镶银,碗外侧上部壁沿、碗底和圈足,甚至圆底部,均以密集的二方连续云纹、浪花纹、圆圈纹及线纹等錾饰,碗外壁部有以龙、狮、虎、鹰、龙凤等为主题的装饰纹样和几何图案饰边的装饰效果,圈足坡面以莲花、牡丹花纹为主,非常精细。服装饰品中的银盾是青海海南环湖地区藏族女子喜爱的惯用服饰品,其造型为半圆球形。银盾上的装饰花纹内容很多,其中一种图案由三个圈形所组成,中心里层为八个佛手纹样组成内圈,第二层是密集的圆形二方连续图案组成第二圈,外圈以弧形图案组成二方连续,中心用朱红、石绿、翠蓝色的珊瑚、玛瑙、松石等镶嵌。银奶钩是过去用于挤奶挂捅或固定奶捅的工具,逐渐演化成藏族妇女腰

3、间配挂的服装饰品。银奶钩在装饰上有三颗饰珠匀称的排列,每颗珠子由一圈佛手图案组成,三颗彩珠形成三组同一形式的图案,由主体卷草纹图案配饰,自如地延伸到两侧弯钩部,活泼、自然、对称,有的奶钩分叉处饰有高浮雕龙头,卷草纹主干从龙嘴两侧顺须而出,加上整个画面有许多似浪花大小不等的缀饰,显得银光闪烁、浑然自得。藏刀 藏刀是青海省牧业区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品,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藏族牧民的欢迎。在牧民生活中,藏刀是必备的重要工具。它可防身,可宰割牛羊,又可作食肉的餐具。藏族男女老少都携带它,从内心有安全感,从外表给人一种威武感,表现出彪悍的民族气质。青海藏刀的生产艺人遍布各地,有的地区讲究刀具的实用性,

4、要求刀刃锋利钢材好;有的注重刀具的装饰性,刀具形状、纹样及抛光考究;有的则兼顾实用和美观,从而产生出各种造型、多种规格的男女式藏刀。藏刀的主要加工材料有银、铜(白铜、黄铜、紫铜)、铁、鲨鱼皮、牛角、玛瑙、木材等。制做过程有冶炼熔化、模具翻铸、敲抠大形、刻花镶嵌、焊接组合、加固、锉磨整形、精雕细刻及镁洗抛光等工序。藏刀的装饰内容有龙凤、卷草纹、几何回旋纹等块面点缀的二方连续,独立的立体造型小装饰有佛八宝中的宝瓶、荷花、法轮等。表现形式有浮雕、镂空及掐纹镶嵌。一般刀柄镶着鲨鱼皮或黑色牛角,便于握拿,不易滑脱。除表面起伏层次和图案变化外,在刀具整体外形以等距或对称地点缀着镶有朱红粉绿等色的珊瑚、玛瑙

5、等。藏刀有长短不同规格、多种造型。从整体外形看,头柄首尾有平形、头部锥形、两头凸形、圆形等。玉树女式藏刀很有特点,整个刀身从侧面看略呈弯形,首尾两侧是对称平弯的菱形,正面镶有等距对称宝石,刀片也略呈弯形,与刀鞘相吻合,工艺装饰味极浓。说到这,就不能不说一说玉树藏刀。玉树藏家民间工艺打制的藏刀,式样独特,装饰别具一格,颇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故被人们称为 玉树藏刀。玉树藏刀的特点,在于它那华丽的外观镶饰。人们常见的西宁刀、康巴刀和保安刀,或作从里面打出浮雕的 起錾 打法,对镀金的刀体铁皮加以装饰,或用金属丝、鲨鱼皮和宝石作局部点缀。而玉树刀无论男刀女刀,皆用丰富的材料通体交叉彩饰。男刀外观造型笔

6、直。柄尾多为朵云形。鞘首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而且宽出鞘体数毫米,看去就象一个小小的盾牌。其外部镶饰材料主要有金属叶片、金属丝、鲨鱼皮、宝珠等。在工艺技法的运用上,金属叶片有镂空二方连续图案,浮雕适合图案,以及用不同色泽的叶片拚制图案等。金属丝多用于叠压或拚凑纹样。宝石则直接嵌入高高的金属基座上。纹样表现题材有龙、凤、花草、法轮、宝瓶和几何形图案等。在纹样及其它饰物的布局上,刀鞘主纹龙凤纹及鲨鱼皮常以大块面表现,余则作局部点缀。男刀多在柄尾金属饰物中部嵌一颗珊瑚珠,看起来异常醒目。同是,藏家艺人利用白银、紫铜、黄铜三种不同色泽的金属材料交叉镶饰,相互衬托,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装饰效果。看到精美的藏

7、刀,人们很难想象,直到今天,玉树地区不少艺匠仍然沿用着古老的手工打制工艺。他们所用的木炭,有的是从山上割来的红柳枝,趁未干之前,烧到一定程度,再埋入地下,使之成炭。所用的银料,多用银元熔化而成。使用的鼓风机,则是自制的羊皮吹风袋。其它工具大多是铁锤、铁钳、钢凿、钢剪、钢锉等。用这些简单的工具打出如此精美的藏刀,实属不易。也许正由于这些原因,玉树藏刀才更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玉树安冲乡聚集着传统工艺藏刀加工的能工巧匠,长期为玉树、果洛、昌都、甘孜、阿坝一带的藏族群众生产藏刀及其他金属民族特需用品,还远销尼泊尔、印度等国。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 500年以前。为此,安冲藏刀在西北地区享有盛名,并多

8、次参加全国性的民族用品展览和民族工艺品展览,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风格受到很高的评价,博得海外同胞、外宾的极大兴趣,为青海有民族特点的旅游工艺品 藏靴 藏靴是生活在牧区的藏族、蒙古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用品。从出土文物的考察中发现,早在新石器晚期,青海都兰县一带就有革履靴鞋了。这种原始的靴鞋,原料为牛皮,用较厚的牛皮作底,薄一点的作面,底和面的缝合则用牛羊皮条,鞋口前端还有带毛的牛羊皮装饰。这种靴鞋或许可以说是藏靴的祖先吧。不过,它的后代经过漫长的发展变化,已经更为精致、美观、合理、实用,能适应牧民群众在特殊的自然条件下生产、生活的需要,从而深受欢迎。青海藏靴,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它造型美观

9、,形式多样,隔潮保暖,防水耐磨,而且久穿不易变形。这和生产过程中选料考究、加工精细的传统工艺技术是分不开的。一张生牛皮要经过熟皮、染色,变成手感柔软,不干裂,无皱纹,色泽透亮的缝靴革,然后按图形分片裁出,用定形木植头依型缝制,靴底用牛皮 5 至 7层,用麻绳缝制,纳靴底时不仅要求计码均匀、前后端正,而且每只靴底的针码不能少于 57 至 58 针。总之制作工艺要求严格,十分讲究。由于各地区间条件的不同,藏靴生产从材料到样式形成不同的规格和品种。从用料的不同,有全牛皮藏靴、条绒腰藏靴、花措稳腰截靴之分;形式上有长腰、短腰之别;用途上又有单、棉之不同。此外,还有骑马穿的长筒靴,定居穿的毡靴,喇嘛穿的

10、中筒红布腰靴等。玉树地区称为 山巴 的长筒藏靴很有特点,装饰味浓,黑色靴面正中有金色线条,两侧有对称的红色或紫色条饰,长筒上没用彩色疆精条装饰,靴头尖向上翘,不仅实用,而且美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满足藏、蒙古等民族群众的生活需要,全省各地先后建立了不少藏靴生产企业,产品除供应本省外,还大量销往四川、酉藏等地藏区,深受藏族群众的欢迎。特别是湟中县鲁沙尔以传统工艺生产的藏靴,质量要求严格,闻名全省。藏毯 青海藏毯是以本省得天独厚的西宁毛为原料,植物染色,手工捻线,经艺人的精心编织而成。它柔软、耐用、美观、大方,又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对生活在高寒地区的人们隔潮御寒、保温取暖有重要作用。因些是长期在牧区

11、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用品。它的品种,有地毯、炕毯、坐毯等。它是在藏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汉族、印度和尼泊尔宗教艺人精华,形成具有自己独特的藏族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品。传统藏毯的艺术风格,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佛八宝、暗八仙、国王七宝等。佛八宝即法轮、法螺、宝伞、宝盖、荷花、宝罐、双鱼、盘花;暗八仙属汉道教文化即宝剑、宝葫芦、渔鼓、阴阳板、仙笛、宝扇、花篮、荷花;国 王七宝也称怵宝,属印度佛教文化,即方胜、连环钱、犀角、令牌、象牙、珊瑚、珠宝。还有汉文化的琴棋书画和梅兰竹菊等。这些内容既展示了人们的勤劳智慧和精神力量,也体现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愿望和幻想。藏毯的表现形式以传统式为主,还有

12、自由式、龙凤式及随品种形式不同的构图形式。色彩表现方面尤为丰富,颜色艳丽、纯度高、对比强,色彩构图穿插灵活,与藏族建筑彩画的装饰风格一脉相承。藏毯工艺品具有悠久的、传统的发展历史。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河流域,于 1960年出土的新石器晚期遗址中,新发现了原始的 毛席 残片及毛带、毛绳、毛线等其它工具、饰品。从这些 毛席 的纺织工艺、染色技巧看,当时已达到十分娴熟、稳定的水平。青海省各族群众中,普遍有制作、使用栽绒褥子、马褡子的习惯,也有一些传统的制作藏毯基地。民间生产藏毯的历史悠久,生产技艺也比较高。特别是生产藏毯的西宁毛,是世界有名的优良地毯用毛,又加上做工精细,因此它具有坚韧耐磨、富于弹性、质地柔软、光滑晶莹的特点。踩踏过后毛丛立即弹起恢复原状,不会形成塌陷。手感松散,色感和弹性具有很长的持久性,使用年代越久,光泽越明亮,不会给人以陈旧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