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提优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二)及答案.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80565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5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提优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二)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提优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二)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提优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二)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提优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二)及答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Mark ll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提优专题复习之 文言文阅读(二)(一)(15 分)(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节选自资治通鉴)(乙)吕蒙传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

2、:“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节选自三国志吕蒙传)【注释】顾:拜访,与下文“诣”意同。虞(y):意料,预料。造次:鲁莽,轻率。东西:这里指西蜀和东吴。就:接近。1.下列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可汗问所欲 B.肃遂拜蒙母 遂反溯流逆上矣 C.肃意尚轻蒙 尔安敢轻吾射 D.吕将军功名日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用“/”给乙文画线处断句(限断两处)。(2 分)君 受 重 任 与 关 羽 为 邻 将 何 计 略 以 备 不 虞。3.用现代

3、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4.根据乙文,概括甲文中鲁肃“与蒙论议”的主要内容。(3 分)5.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吕蒙?请结合甲乙两文相关内容回答。(3 分)(二)(14 分)Mark ll 贞女韩氏,保宁人。元末明玉珍据蜀,贞女虑见掠,伪为男子服,混迹民间。既而被驱入伍,转战七年,人莫知其女也。后从玉珍破云南还遇其叔父赎归成都始改装而行同时从军者莫不惊异。洪武四年嫁为尹氏妇,成都人以韩贞女称,其后有南京人黄善聪者,年十三失母,父贩香庐、凤间,令善聪为男子装从游数年。父死,善聪习其业,变姓名曰张胜。有李英者,亦贩香,与为伴侣者逾年

4、,不知其为少女也。后偕返南京省其姊。姊初不之识,诘知其故,拒不纳。善聪以死自誓。后相持痛哭,立为改装。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A.贞女虑见掠(担心)B.普聪习其业(事业、家业)C.诘知其故(过去的、原来的)D.后相持痛哭(相互)2.用“/”给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三处)。(3 分)后 从 玉 珍 破 云 南 还 遇 其 叔 父 赎 归 成 都 始 改 装 而 行 同 时 从 军 者 莫 不 惊 异。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既而被驱入伍,转战七年,人莫知其女也。有李英者,亦贩香,与为伴侣者逾年,不知其为少女也。4.文章中的韩贞女、黄善聪和木兰诗中的

5、木兰都是女扮男装,虽原因各异,但她们身上都表现出相同的可贵品格,请作简要分析。(4 分)(三)卖蒜老叟(13 分)袁枚 南阳日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粮船而起,旗丁数百,以篙刺之,篙所触处,寸寸折裂,以此名重时一时。率其徒行教常州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伛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众大骇,走告杨。杨大怒,召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老人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券。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

6、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了!”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Mark ll(选自子不语)【注释】旗丁:粮船上的船工。堵:围墙。揶揄:轻蔑的样子。1.用“/”给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两处)。(2 分)率 其 徒 行 教 常 州 每 至 演 武 场 传 授 枪 棒 观 者 如 堵。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1)能以两肩负粮船而起()(2)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3)叟能如是乎()(4)但见杨双膝跪地()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 分)哀求良久,

7、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4.选文中的“卖蒜老叟”与课文中的卖油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请简要概括。(4 分)(四)(15 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节选自晋书王欢传)【注释】丐:乞求 哂(shn):讥笑。1

8、.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4 分)其 妻 患 之 或 焚 毁 其 书 而 求 改 嫁 欢 笑 而 谓 之曰。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3.甲文开头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3 分)Mark ll 4.【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4 分)(五)(15 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9、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注释】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氲氲(yny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瑞:吉,善。兼彩:兼有各种颜色。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1)亭亭净植()(2)香远益清()(3)而名之不可

10、()(4)莫能肖也()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3 分)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4.【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 的品性。(4 分)(六)(13 分)【甲】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Mark

11、ll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乙】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

12、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柳宗元柳河东集)【注释】慭(yn)慭然:指小心翼翼、小心谨慎的样子。噬(sh):咬。狎(xi):亲近而态度不庄重。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hn):吼。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 分)因 跳 踉 大 断 其 喉 尽 其 肉 乃 去。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3、语的意思。(2 分)(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2)蹄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驴一鸣,虎大骇,远遁。4.【甲】文提到“然则天下之事,但只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请用“只知,不知”的句式分别概括讲学家和老虎的“知”与“不知”,并归纳【甲】【乙】两文天下事的相同原理。(4分)概括:Mark ll 相同原理:(七)(15 分)【甲】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饮酒滑稽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每阅

14、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然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选自予少时读书)【乙】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欤?曰:非然也。(选自孟子)【注释】弈:下棋。鸿鹄:天鹅。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 分)(1)把卷无几日()(2)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3)为是其智弗若欤()2.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或意义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思援弓缴而射之(表转折)B.通国之善弈者也(代词,代弈秋)C.沙性松浮,湮于沙上(在)D.为是其智弗若

15、欤(这)3.用“/”给乙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三处)。(3 分)其 一 人 专 心 致 志 惟 弈 秋 之 为 听 一 人 虽 听 之 一 心 以 为 有 鸿 鹄 将 至。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 分)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5.甲、乙两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学习的要素。甲文强调了学习需要 和 ,乙文强调了学习需要 。(3 分)参考答案(一)1.D 2.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3.(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2)我不知道你的才能策略竟然到了如此的境地!4.主要内容是怎样抵御关羽方面军,鲁肃说:“临时想办法就行”,而吕蒙去认为关羽对东吴有威胁,应当提早打算

16、,于是为鲁肃想了五种应对方案。5.从“卿今当权掌事”“吕将军功名日显”等,读出了骁勇善战的吕蒙;从“蒙乃始就学”“非复吴下阿蒙”等读出了一个善于听取意见,知错就改,谦虚勤奋好学的吕蒙;从“结友而别”“酒Mark ll 酣”等读出了一个豪爽、坦诚、广结良友的吕蒙。(二)1.C 2.后从玉珍破云南还/遇其叔父赎归成都/始改装而行/同时从军者莫不惊异。3.(1)不久被强行征进军队,南征北战七年,人们都不知道他是女的。(2)有个叫李英的人,也是贩卖香类,和她结伴用行超过一年,也不知她是少女。4.她们虽时代、所作所为不尽相问,但都是女扮男装,都表现出中国女性的聪明智慧,勇敢无畏。韩贞女被征后时间可与木兰

17、从军比肩,转战七年之久,同行的人不知其为女性,足见其英勇善战,巾帼不让须看。黄善聪女承父业,和李英一起贩卖香,长达一年之久,李英还不知她是个姑娘。她为卖香走南闯北,为了保全自己,化装为男性,智慧可嘉,亦不失为女中俊杰。(三)1.率其徒行教常州/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2.(1)扛起(2)斜着眼睛看(3)这样(4)只 3.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场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4.共同特点是技艺无止境,或即使你技艺精湛,也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四)1.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2.(1)这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

18、)王欢坚守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3.不简陋,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 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4.甲文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乙文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成。(五)1.(1)树立(2)少(3)说出(4)酷似,逼真(“相似”亦可)2.B 3.(1)(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2)兰花的香气,并不是非得靠近闻嗅品赏的。4.洁身自好 高洁(意思接近即可)(六)1.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2.(1)喜欢(2)踢 3.(1)你们这些人不懂得探求事物的规律,这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洪水冲走呢?(2)驴一鸣叫,老虎非常害怕,远远跑开了。4.讲学家只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不知“反激之力”会让“石必倒掷坎穴中”。老虎只知“庞然大物”而“大骇”,不知驴并无“无异能”。天下之事不能简单按常理作主观臆断(或:天下之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多)。(七)1.(1)拿(2)擅长、善于(3)智力 2.C(解析:A.表顺接;B.助词,的;D.因为)3.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4.(这个人)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5.勤奋刻苦(或:勤劳执着)记性好(或:强记之力)专心致志 部编七下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