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73748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7 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走进教材】知识点一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法西斯主义(1)法西斯组织的建立 意大利:1919 年_ _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1922 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德国:1920 年,_ _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日本:1921 年,冈村宁次、_ _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要求“消除派阀、刷新人事、改革军制、建立总动员态势”,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2)法西斯主义的内容:法西斯主义以极端_ _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_ _,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

2、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2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亚洲:1931 年,日本军队发动_ _,侵占中国东北。1936 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2)欧洲 德国纳粹党利用民众对_ _的强烈不满,煽动民族复仇主义,种族狂热和对外扩张得到了广泛支持。1933 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_ _ 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1935 年,意大利入侵_ _。1936 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3英法的绥靖政策(1)表现:1938 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实行绥靖政策,与德意签订_ _,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2)影响:更加助长

3、了_ _国家的侵略野心。知识点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 1序幕:1931 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 _,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2在亚洲爆发的标志: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发动_ _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这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3全面爆发:1939 年 9 月德国以“闪击战”突袭 _ _,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国东突西进,迅速占领欧洲大部分地区,_ _ _败降,英国坚持抵抗。1941 年 6 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4全球阶段:同年 12 月,日本挑起_ _,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

4、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5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942 年 1 月,以美、苏、英、中为首的 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_ _同盟。6结束:同盟国家协同作战,相继打败意大利、_ _和日本。1945 年 5 月 8 日,德国投降,9 月 2 日,_ _ _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知识点三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1雅尔塔体系(1)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_ _ _、德黑兰、_ _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2)主要内容 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_ _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

5、占领。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退出_ _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_ _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承认朝鲜最终独立。审判战犯,肃清_ _主义和军国主义。对德、日、意的_ _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成立联合国。(3)评价: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_ _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但是,它也是大国相互_ _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2联合国(1)时间:1945 年 10 月 24 日成立。(2)宗旨:维护_ _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

6、,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3)评价:联合国吸取国联的教训,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_ _,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_ _”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素养点拨】主题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 从经济与政治角度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根本 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德、日经济的发展,急于打破原来体系的束缚 经济 危机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危机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最终促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把世界人民拖入战争的深渊 主要 原因 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使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 诱导 因素 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则起了

7、推波助澜的作用,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苏联的 政策 苏联在 1939 年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客观上导致祸水西引,也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1)根本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了威胁。(2)直接原因: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加速了同盟的形成。2.特点:(1)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2)是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同盟。(3)同盟内部存在矛盾和斗争,但合作始终是主流。3.影响:(1)改变了反法西斯国家与侵略国家的力量对比。(2)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

8、的力量,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胜利的信心。(3)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主题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认识雅尔塔会议的背景和影响 背景(1)1945 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苏军解放全部国土,并从东面向德国逼近(2)美英盟军粉碎西线德军的抵抗,解放法国并从西面攻入德国 影响(1)积极影响: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2)消极影响: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 1(1)墨索里尼 希特勒 东条英机(2)民族主义 共产主义 2.(1)九一八事变 (2)凡尔赛条约 法西斯 埃塞俄比亚 3.(1)慕尼黑协定(2)法西斯 知识点二 1.序幕 2.全面 3.波兰 法国 4.太平洋战争 5.反法西斯 6.德国 日本 知识点三 1.(1)开罗 雅尔塔 (2)分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 法西斯 殖民地 (3)世界和平 妥协 2.(2)国际和平 (3)安理会 大国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