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复兴.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69440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复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化复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复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复兴.pdf(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化复兴“实力雄厚”、“大国”,似乎是一贯我们乐于为中国打的标签。的确,地大物博地理位置优越的背景下,无论在科技亦或城建,中国都在飞速进步,许多层面中国都有自信争走世界的前端。但唯有一方面我始终没有底气夸赞,就是对文化的传承。虽然中国的文化活动繁多,文化现象看似生机盎然,像 G20峰会、奥运等中国都稳抓机会带给世界不一样的中国味儿,但其实,中国文化的传承现象并不乐观,而这也展露于最基本最直观的日常生活中。像电影,国内部分空洞无物、视觉深度均欠佳的近年电影让许多国人对国产电影与粗制相连,而相反,来自西方各国的大片却往往被人们当作品质的保证。再者,国内节日气氛如漏斗般逐年减淡,提起传统节日,脑海中

2、闪现的不再是团聚的喜庆和浓浓的人情,而更多是繁琐的应酬与油腻的吃喝,对此,许多人坦言不愿过节。这种现象无疑让我们心寒,要知道,文化不兴,谈何国兴?谈起美国我们会想到好莱坞的辉煌,提及日本我们会想到其动漫产业的发达,借助媒体,这些国家各自的价值观与自我形象渐渐渗透进别国,而也正因为披着艺术的外衣我们无法察觉这些日益深入我们生活的外国文化产品的弊端,我们在过量享受别国更多样的文化餐时还在表达赞叹与敬佩。每一个世界强国都各有各的最长处,但他们却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文化都在世界广泛传播并被多数人所认可。这一点,才是中国所不及的。文化要被世界更多地认可和乐于接触,就必然要顺应时代传承。文化的传承,既包

3、括传承也包括创新。中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的先天优势,从传统美德到典故成语,中国的文化资源为世界许多国家所不及,只待被好好利用,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文化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我们应在国家今日昌盛的景象上创造出动人的真实文化,创造出符合当代人审美口味的正能量文化,将艺术素材与时代事件社会特征相融合,从人民出发从生活出发,切忌假大空的口号式作风。只有将继承与创新恰好地结合,才能胜任传承文化这一艰巨使命。有留学西方的同学曾向我诉说,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动乱的革命年代,一是国产优秀电影在世界较为著名的都为揭露批判类的年代老片,中国流传于外的当代优秀艺术作品少之又少,二是中国文化输出少,样

4、式单调而官方。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为何文化宣传方面竟然与经济发展如此不匹配,不由让人吃惊。面对这种现状,当下之急当然要大兴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不应是停留于领导倡议稿这些表面的东西,它应该实实在在深入百姓生活,大到政府组织的大型文化活动,小到街道小区的文学栏目,只有营造文化氛围,提供文化舞台,才能激发每个人创造文化的积极性,像中央台最近热播的栏目汉字英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既唤醒当代人对汉字的意义探索又创新了形式,名副其实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但归根到底,文化的主体还是人民大众,只有我们每个人真正从根本具备文化意识,从自我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在文化自信基础上传承文化宣传文化,主动担当文化使命,文化的车轮才能走得更快更远。当今中国之复兴绝不可没有强大的文化实力的推动力,传承文化,我们责任重大;复兴文化,我们身体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