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圣平之哈姆雷特赏析.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68931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圣平之哈姆雷特赏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李圣平之哈姆雷特赏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圣平之哈姆雷特赏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圣平之哈姆雷特赏析.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哈姆雷特赏析 1.结构:哈姆雷特精心结构。作为一个复仇故事,它有三条线索:1.哈姆雷特为父被谋杀篡权复仇,2.雷欧提斯为被哈姆雷特无意杀死的父亲波洛纽斯复仇,3.福丁布拉斯为其在战场上比武丧生的父亲复仇。流血复仇的情绪笼罩全篇。三条线索以哈姆雷特的复仇为主线,其他两条为副线,交错发展而又主次分明。其中尤其重点写了哈姆雷特一家和奥菲莉娅一家的种种纠葛。剧本还写了三组感情关系:老王和王后的婚姻关系,奸王和王后的婚姻关系,哈姆雷特和奥菲莉娅的恋爱关系。这三组关系都以悲剧收场。剧本还写到四组误杀:英国国王误杀丹麦国王派来的信使,哈姆雷特误杀波洛涅斯和后来的雷欧提斯,克劳狄斯误杀王后。种种误杀表现了人

2、物与环境之间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导致的阴差阳错的悲惨结局,这是古希腊悲剧中的基本主题:人无法抗拒命运。并行交差的复杂情节加上广阔的社会场景从宫廷到民间,从国内到国外,从陆地到海上,从人的世界到鬼魂世界,从外表世界到内心世界,从现实世界到戏剧世界(戏中戏),使得哈姆雷特波澜壮阔,万象环生,极为丰富生动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宏伟壮丽的人生画面。但是哈姆雷特本质上不是一部命运悲剧,而是一部性格悲剧。它描写最深刻动人的不是外部世界,而是主人公的内心冲突。这些都鲜明地表现在哈姆雷特的忧郁情绪上,和在复仇问题上的延宕蹉跎,贻误时机(犹 豫)。2、延宕的性格:延宕作为哈姆雷特性格最典型的外在特征,折射出他的深

3、层心理结构。歌德认为延宕是因为哈姆雷特性格软弱,意志力不强,难以承担如此重大的复仇任务;柯尔律治认为哈姆雷特过分耽于思考;叔本华认为延宕与哈姆雷特的厌世主义有关;弗洛伊德等认为恋母情结是延宕的原因。还有人认为是哈姆雷特所面对的邪恶势力过于强大,他不能一下胜任“扭转乾坤”的重任,故有延宕。亦有人找到文本外原因,即莎士比亚有意用哈姆雷特的行为,影射伊丽莎白女王的宠臣埃塞克斯在图谋推翻女王时犹豫不决的长期延宕。总之,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上各家说法都有各自的角度和道理。要很好地理解“延宕”,我们得寻找哈姆雷特的心路历程。(延宕王子)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他在剧本情节开始前(剧本之外)正在

4、德国人文主义中心威登堡大学接受教育(交代主人公的思想倾向),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理想,对爱情、友谊和人生都抱有美好乐观的信念,他认为“负载万物的大地”是“一座美好的框架”,“覆盖众生的苍穹”,是“一顶壮丽的帐幕”。(快乐王子)他赞颂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时的他是一位生活在“美好的花园”里的“快乐的王子”。可是这美好的世界在哈姆雷特一剧中根本是不存在的。面对突然降临的父死母嫁、王位被篡夺的严酷现实,哈姆雷特深受打击,痛 苦和忧虑使他成了一个“忧郁的王子”。

5、剧本从一开始,世界便已“颠倒混乱”,人们恶梦不断,惶惶不可终日。这是一个人欲邪恶的世界,他的叔叔克劳狄斯以最卑鄙的手段杀死兄长,夺取王位,霸占嫂嫂,还试图以奸诈的手段置王子于死地。在这个情欲放纵的世界里,上帝失落了,而魔鬼却活着,世界变成了“冷酷的人间”,变成了“颠倒混乱”的荒原。在昔日理想被击碎的情况下,哈姆雷特终于看清了他所面对的时代真相,他对世界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这“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负载万物的大地,这座美好的框架,只不过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这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

6、的集合。”至于人,“在我看来,这个泥塑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人类不能使我产生兴趣。”“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忧郁王子)在这里,莎士比亚借主人公的经历和眼光,为我们揭露和批判了英国和欧洲的社会现实;同时对文艺复兴晚期,由于一味强调个性解放而导致的私欲泛滥的时代症候表现出深沉的忧虑,流露着对理性、秩序和新的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呼唤。哈姆雷特看到的不光是奸王一个恶人,他还看到了母亲的改嫁,情人的天真软弱,朋友的背叛,目睹了大臣们的趋炎附势,人性的缺陷和丑恶使他陷入深深的对人的怀疑之中。他从痛恨叔父,谴责母亲,贬低女性,厌恶人世,进而厌恶自身。他不仅看到了他人心灵的丑恶,而且看到了自己的心灵同样是

7、黑暗的。他说:“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由眼之所见,到心之所思;由现实的残酷,到人心的黑暗;由他人的恶,到自身的恶,他便毫无退路了,他直逼无意义无目的的存在本身。面对这样本原性的思考,复仇就无足轻重了(六人P8792)。既然人在本体意义上是恶的,那么为父复仇、重整乾坤的斗争对象就不只是一个克劳狄斯了,而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人(新约的思想,“不要论断他人。”“伸冤在我,我必报应。”)。面对如此困局,人生虚无的一面便历历在目了,他想到了自杀:“T 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在这里,困扰他的已不是血亲仇恨和社会责任了,而是生存本身

8、,他自己成了问题的核心,他最终抓住了自己。迷惘、焦虑、惶惶不安的情绪和心态,笼罩在哈姆雷特复仇的过程中,这也就有了他行动上的犹豫和延宕,使他成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总之,哈姆雷特的犹豫不只是找不到复仇方法时的矛盾心理的表现,主要是他感悟到人生的渺小、人的不完美、人生的虚无时那迷惘与忧虑心态的外现,同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晚期信仰失落时人们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的象征性表述。哈姆雷特形象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关于人性复杂、人性背谬的思想,成了近代欧洲文学的一个基本母题。中国当代青年,“并没有哈姆雷特精神,或者说这种精神的存在是极个别的。那种痛苦的思考,那种对自我的怀疑,那种对世界与自我的双重否定,那种

9、对人性的爱护与对人性恶的深刻洞察的矛盾交织,那种深广的思考能力和行为的谨慎,这一切对于第四代是很陌生的。”3、艺术特点:哈姆雷特在艺术上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成就。(1)、在人物塑造上,莎士比亚致力于通过人物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来揭示人性的深层内 涵,他由古典的命运悲剧进入到了现代的性格悲剧,或者说把一个简单的复仇故事,深化成了一个复杂的性格悲剧、心理悲剧,显示出更为深刻的人性思考的容量。(2)、善于运用内心独白将隐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欲望等多层次展示出来。如:“生存还是毁灭”、“人是万物的灵长”、波洛涅斯给儿子的临别赠言,墓地谈话和对白等六处富于哲理、文辞警辟的独白,文学史上流传不

10、衰。(3)、多层次的情节线索,和生动复杂的故事,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4)、成功的对比手法。这尤其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如老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哈姆雷特、雷欧提斯、福丁布拉斯,霍拉旭、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哈姆雷特、奥菲利亚等。(5)、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结合。(6)具有广阔的社会背景。4.哈姆雷特悲剧的根源:(1).客观上,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虽然那时,已经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想,但毕竟新兴资产阶级力量还小;(2)主观上,人文主义有其局限性。不管是哈姆雷特也好,还是他代表的资产阶级,都是只追求摆脱个人困境的途径,而不是想着拯救这个社会。“为什么倒霉的我会承担起重整乾坤的任务”,当哈姆雷特得知要复仇时,他说了这样句话,表现了他的局限性和软弱性。(3)哈姆雷特脱离了群众,孤军奋战。虽然他刺杀了克劳狄斯,但自己也不幸中毒剑身亡。这也是其失败(悲剧)的原因之一。5.总的来说,哈姆雷特作为一部悲剧,形象具体,含蕴深远,最大限度表达了莎士比亚的意念与思绪,体现了他的戏剧天才。哈姆雷特与浮士德、伊利亚特、神曲并列誉为欧洲古典四大名著,其艺术魅力可见一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