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明与航海文化课程总结.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62274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文明与航海文化课程总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海洋文明与航海文化课程总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洋文明与航海文化课程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文明与航海文化课程总结.pdf(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海洋文明与航海文化课程总结 第一篇:海洋文明与航海文化课程总结 海洋文明与航海文化 1.填空(五题十空)1.海洋文明:地中海爱琴文明、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2.第一艘轮船:1807.8.17 试航成功 克莱蒙(门、苏)特号 美国发明家 富尔敦 3.中国帆船三个船型:福、沙、广船。福船:郑和下西洋主要用船。4.西方称为海权鼻祖:马汉 海权论海上武力论 5.泰坦尼克号:1912 年沉没 保证(障)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1914年 6.南极建站:中山 长城 昆仑 泰山 7.第一次环球旅行:维多利亚号(麦哲伦用船)证明“地圆说”8.中国海祭:龙王祭 大禹祭 妈祖祭 望祭 9.航运信仰特

2、征:民众性 內利性 散杂性 神秘性 10.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 追求卓越 大气谦和 开明睿智 11.跨国公司文化类型:家庭型 埃菲尔铁塔型 导弹型 孵化器型 12.企业文化理论:Z、五因素、7S 管理框架(麦肯齐框架)、学习型组织、“企业再造”理论 13.企业战略目标:国际、多国、全球、跨国战略目标 14.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美国 海明威 老人与海 2.名词解释(9 选 3)海洋文明 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持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所以,一种海洋文明之所以能称为海洋文明,一是它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主要得益于海

3、洋文化,两者缺一不可。中国航海日 2005.7.11,郑和下西洋 600 周年纪念日,2005.4.25 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 7.11 确定为中国航海日,同事作为世界海事日(3.17)在我国的实施日期。中国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全国性的法定活动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渔业、船舶工业、航海科学教育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传和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识、增强海防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国家海洋权益 国家海洋权益,主要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国家参加缔结的国际条约、协定或者其他国际法,而由国家享有的、不容侵犯的的控制、管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国家管辖范围内的海

4、域的权利和利益,以及根据国际法和国家参加缔结的国际条约、协定,而由国家享有的、不容侵犯的的控制、管理、开发利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域与海底的权益。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海洋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海水水体、海床海底及其底土、海洋生物、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岛屿、滩涂、海岸、滨海湿地、临近海面上空的大气以及海洋自然遗迹、人文遗迹、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滨风景名胜区等。海洋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显示的或潜在的海洋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进行的各种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称。海洋保护的基本任务: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防止污染损害,保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

5、康,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上海城市精神 最早是上海市 2003 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全市性大讨论的基础上正式确定的,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八个大字。2007 年5月召开的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在代表中共第八届上海市委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与时俱进的培育城市精神”,新增了“开明睿智”和“大气谦和”的表述。海纳百川 追求卓越 大气谦和 开明睿智的城市形象,必然根植于城市内在的灵魂。大西洋三角贸易 主要影响 欧洲 巨额利润和丰富商品,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美洲 繁荣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非洲 积极 奴隶换取的生产、生活原料改善了非洲人的生产、生活条件 消极 奴隶贸易使非洲

6、损失近 4000 万人口,奴隶贩子的侵袭使王国日渐衰弱 郑和下西洋 14051433 年,率领船队七次出使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航海史与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最远到达非洲东安肯尼亚的蒙巴萨,访问了亚非沿岸的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地理大发现 指西方史学对 1517 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的航海家和探险家另辟蹊径直达东方的新航路,探查当时欧洲人不曾到过的海域和陆地的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山海经 是“志怪之鼻祖”。有许多关于海洋的神话传说,其中最多的是一些“海上奇闻录”或“海外奇闻录”的记载。一是四海海神的传说,二是海的神话及海中奇异之事的传说,三是海外远国异民的传说,四是一些有关人类与海洋相

7、合作用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精卫填海”的故事。3.简答 卢作孚与民生精神 卢作孚(18931952),重庆市合川人;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农村社会工作先驱,卢作孚跨越了“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三大领域,并且在几个方面都各有成就,民生轮船公司(现民生集团的前身)的创办者,民生公司到1949 年,拥有 148 艘江海轮船,投资 60 多个企事业单位,成为中国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民生精神内涵丰富,它既反映了卢作孚等企业创办者的理想追求,同时也有那个时代经济环境的烙印。海上丝绸之路及其启示 海上丝绸之路原指中国丝绸之路经由海上传播到世界各地的道路,以此

8、为纽带,中华民族同海外各国民族进行互利的友好往来和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交流。优点:到达的国家多,自由通航,贸易量大增,运费健康安全可靠。历史:一是从周秦到唐代以前为形成时期;二是唐宋为发展时期;三是元、明两代为极盛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国外的先进技术、优秀文化由此传入中国,我们在此基础上吸收好的内容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东部即太平洋,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太平洋作为直到近代方能逾越的大洋,是中国东部的天然屏障;作为连接海外众多国家的大洋,它又是中国交往对外的重要载体。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海禁”,阻碍了海上商业贸易的发展,使得

9、封建经济进一步恶化,有着悠久历史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一步步走向衰落。在国际化潮 流势不可挡的今日,应深刻吸取历史教训,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研究与看待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过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再重蹈历史的覆辙。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城市兴盛,海上航线发达,国际交往频繁,必然会推进国家与民族的进步。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萌芽与发展,对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我国东南沿海的港口城市日益繁荣。作为中西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通道,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的繁荣,体现了华夏子孙的勤劳、智慧与勇敢。海上丝绸之路在碧波之中绵延万里,海浪前后相推,推动着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海上丝绸之路不

10、仅是一条商业、文化的通道,还是一条友谊之桥。欧洲、非洲等国紧密相连,对各民族的合作与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两汉时期,我们中原王朝开辟了丝绸之路。其意义是巨大的: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但更加重要的意义是连通了四大帝国:汉帝国、贵霜帝国、安息帝国和大秦帝国。四大帝国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直接联系,从而开始了帝国间的纵横捭阖。有力的维护了当时的世界和平,促进了当时各方面的联系。我们从当今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大背景出发,就应该以史为鉴,从更大的范围,更广的视野,更深的程度来重新认识丝绸之路。

11、丝绸之路不单单是一条经济文化之路,更是大国争霸与维持和平的一个国际体系。在当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匈奴帝国,四大帝国或多或少的组成了攻守同盟的关系。这是当时真是的意义所在。今天的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中,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国际的各种资源和环境,构建一个明晰的国家外交战略,实现有效的攻防措施,从而真正在世界上称雄,是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我们必须从现实出发,认真思考问题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丝绸之路的开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成就大汉帝国的雄风。今天,我们也要以经济要道的开辟和沟通为契机,将世界上有影响的力量联合起来,对付真正的敌人。历史是过去的政治,政治是今天的历史,

12、我们必须从丝绸之路开辟的大背景和国际意义中得到启示,古为今用,真正为我国找到一条和平发展和大国崛起之路。郑和航海“以和为美”跨文化交流理念 郑和下西洋,14051433 年,率领船队七次出使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航海史与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最远到达非洲东安肯尼亚的蒙巴萨,访问了亚非沿岸的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和为贵:和衷共济的远洋航行 和平共处的亲睦外交 谋和劝善的军事举措 平等互惠的贸易活动 和而不同的文化交流 调和适中的宗教策略 600 年前,中国明王朝继承了唐帝国的威名和实力,从日本到阿拉伯,“天朝”是亚洲诸国无法比肩的巨人和榜样。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世界最庞大舰队开始

13、了伟大的七下西洋之旅。同一百年之后的西方航海家不同,郑和既没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建立殖民地;也没有烧杀掠夺,抢了就跑。反而始终本着“怀柔远人”,“和顺万邦”,“共享天下太平”的宗旨,倡导“王道”,反对“霸道”。建立并巩固了海上丝绸之路,传播中华文明,输出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本来战火纷纭的亚非世界开创建立了和平秩序,为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郑和从中国的东海岸向南、向西,一路播撒中国古代的先进文明,馈赠礼品,迎送使节,平等贸易,参与宗教礼仪,一路留下的是友好交往的佳话。郑和下西洋不仅带去了瓷器、工艺和文化,更架起了中国与世界沟通的友谊桥梁,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

14、睦邻友好的传统美德。600 年前的光荣与梦想证明中国是文明之邦。郑和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传播文明、交流文化的和平使者。同时,研究郑和航海时期的航海技术、宝船技术以及航海文化和宗教文化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妈祖(天妃)文化及其国际传播 泉州港的辉煌历史与文化启示 泉州港是泉州市东南晋江下游滨海的港湾,海岸线总长 421 公里。历史上曾以四湾十六港著名于世。在中世纪时,泉州港就是我国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历史上泉州港长久不衰的原因:1.对外开放,海上贸易兴旺发达 宋元时期的连续开放政策是泉州港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北宋元祐二年泉州设立福建市舶司,这标志泉州的对外贸易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南宋徽宗即位后,解

15、除了与“高丽、日本、大食诸蕃”的通商禁令,批准在泉州实施一系列优惠国内外舶商政策。元代疆域辽阔,国力强盛,泉州进入了对外贸易的黄金时代。元政府积极开展海外贸易活动,使泉州港在南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梯航万国”、“舶商云集”的世界级大港。而且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2.经济繁荣,为对外贸易提供丰富的优质商 经济的发展是对外贸易得以兴盛的重要物质基础。泉州的对外开放促进泉州地区经济的发展,泉州地区经济发展,泉州地区经济发展反过来又促进泉州港的繁荣。尤其要说一说的是泉州发达的造船业。海洋把大陆分隔,人们在海洋上开辟航道把大陆连接起来,海船是来往于这航道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

16、的起点,海船从泉州扬帆出海,通向世界各个港口,成为沟通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据元史记载,泉州港极盛时期,有海舶 15000 艘之多,同样载重量 200 吨的海船,在西方直至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才在葡萄牙问世,比我们落后了整整 500 多年 由盛转衰的原因:1.排外风潮元朝末年,泉州发生叛乱,当地的色目人互相攻杀,波及福建省的大部分地区。它直接导致泉州港的衰落。2.市舶司南迁泉州市舶司迁移亦跟泉州港的衰落有着密切关系。明成化八年,福建市舶司从泉州迁往福州,市舶司的设立,见证了泉州港的繁荣昌盛,而它的迁移则标志着泉州港的衰落。3.倭寇为患此外,明代初年,由于东南沿海倭寇、海盗为患,明太祖一方面为维

17、持治安,一方面想改变元代的重商政策、恢复为传统的重农政策,实施了海禁。这个国际性贸易大港变成私商贸易港,可见海禁政策对泉州港产生的负面的影响。4.地理的变迁最后,泉州港衰落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地理的变迁。由于晋江流域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流到下流出海口,不断淤积。泉州港是快沉积区,每年平均沉积度为四点六毫米,使泉州港失去作为优良港口的天然条件。回顾泉州港兴衰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统一安定则兴、分裂*则亡;开放发展则兴、闭关锁国则亡。4.小论文 国际航运的发展历史 现实要求 民族文化与航运的影响,民族宗教信仰的危机与冲突 跨文化素质的培养 航海大学生的责任 第二篇:借鉴传统舟船

18、文化促进海洋航海旅游 借鉴传统舟船文化促进海洋航海旅游 发布时间:2011-10-26 信息来源:舟山日报 作者:胡牧 几年来,舟山绿眉毛传统帆船在航海实践中,以其历史魅力,在祖国海疆及邻国友好海港中,闪耀着悠久中华传统海洋文化、舟船文化的光辉。但中国传统帆船受制于国内没有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检验标准,而无法进入海洋旅游领域。欧洲的传统帆船经过百年来的科学改良,已成为当今世界海洋旅游的主要载体。目前,浙江海洋学院已启动一项具有传统舟船韵味的“中国帆船”科研项目,将结合现代科学造船原理,打造以风帆为主动力航海的现代船舶,有望成为我市海洋旅游业及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龙头。2003 年 3 月,普陀区朱家

19、尖风景旅游管委会为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开发海洋旅游项目,成功复原了舟山绿眉毛传统帆船。这一实践完全符合中央和各级政府挖掘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方向。几年来,该船在航海实践中,以其历史魅力,在祖国海疆及邻国友好海港中,闪耀着悠久中华传统海洋文化、舟船文化的光辉。让行将消失的传统木船制造、航海技艺、舟山锣鼓、船工号子等代表舟山海洋文化内涵的古老传统,由于有了这个最匹配相称的载体,而被妥善地得以传承和保护。经过长航考验,这艘根据中国传统营造法式复原的传统帆船,具有很好的远海航行能力,完全可以和造价昂贵的西洋帆船相媲美,将成为未来开发海洋旅游的重要载体。一、中国传统帆船需借鉴欧洲的科学改良 我市的舟船

20、文化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爱,但作为一种古老的航海工具,中国传统帆船却一直没有进入现代海洋旅游的装备行列,无法带着游客扬帆在美丽的舟山群岛乃至中国、世界的海面上,直接感悟海洋的自然属性。在中国,传统帆船早已退出生产领域,国内船检部门已经没有帆船的设计规范和检验标准。特别是传统帆船所使用的风帆,它的受风面积和船体、舵具匹配后的稳性值与操纵性,传统做法只是一种经验性估计,缺乏严谨的科学依据,致使中国的传统帆船无法取得有效的航行资格证书。这艘舟山绿眉毛传统帆船每次远海航行活动,都让政府担心、担责,而难以持续开展航海活动,从而出现目前中国传统帆船“中看不中用”的现状,由此也影响了传统帆船进入航海旅游业、

21、水上竞赛运动领域和作为未来海洋旅游主力军的发展进程。在西方,这一现象早已解决。欧洲的传统帆船经过百年来的科学改良,已彻底放弃了传统帆船的运载功能,只保留了帆船风动力航行的特点。欧洲人结合海洋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几何学、材料学等现代科学技术制造的西洋现代帆船,具有流线型亮丽的艇体外型,经科学计算的桅帆、缭索装置,可保证航行安全的电子导航通信设施,舒适精致的居住生活环境等,成为当今世界海洋旅游的主要载体。由现代西洋帆船领军风靡全球的“美洲杯”、“沃尔沃”等帆船赛事,培养了大批热爱帆船航海的公众。由此也带动帆船相关的研发、制造、管理、推广等服务产业,成为欧、美港口城市的一大经济产业链,为西洋传统帆

22、船过渡为现代帆船,走出一条成功之路。比西洋帆船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帆船,至今还保留着原始风貌:独特的帆船外观、结实的木质船体、棉布缝制的风帆、简朴实用的船艺。它就像一件传世的古董家具,激活了人们尘封的记忆,因此深受当代人的喜爱。只要我们认真借鉴西方成功之道,对中国传统帆船注入现代科学技术,使之规范化,升华成为自主的、时尚的海洋旅游品牌,是完全有可能的,并更有可能成为中国未来海洋旅游的主力军。虽然现在的西洋帆船运用了很多现代技术,但是驾驶帆船前进的动力还是来自大自然,仍需要像古代先民一样,在充分了解并掌握季风、洋流、潮汐等自然规律后,才能驶风调戗驾船前进。因此,开发培养人们掌握驾驶风帆船航海技能的

23、海洋航海旅游,就是培养人们认识、亲近海洋,热爱自然环境的有效途径。当今活跃在全球航线上的西洋风帆船,船主基本都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由此可以理解,国民海洋意识、文明环保意识的强弱与国家强盛发达紧密相关。二、浙海院已启动“中国帆船”科研项目 尽可能在舟山推广那种亲近自然的风帆船航海旅游,既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海洋旅游魅力所在,也符合社会对低碳排放的环保型旅游的发展需求,更是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提升国民海洋意识的积极举措。目前,在朱家尖乌石塘景区开展的海上泛舟项目,因让游客初尝了海的魅力而大受欢迎。但这种用机动小渔船改造的休闲观光船,没有风帆船的航海特点,游客只是静态地坐在机动船上,在港湾上看海。这样简单

24、而机械的航海过程,形不成互动性强且具有强烈民族化的自主旅游品牌,几十年来的运作,仍依附于滨海型旅游模式得以生存,无法突破旅游淡旺季的瓶颈制约。当地经营休闲渔业的船工,从游客的热情参与上,也看到了海上游的美好前景。但是这种休闲渔船的粗陋结构和行业规范,已无法适应海洋旅游的市场需求,急需有一种符合国情的专用航海装备,来开发舟山海洋航海旅游,从而实现让游客在由渔工转业而成的航海向导帮助下,进入前景广阔的海洋航海旅游。目前,浙江海洋学院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已启动一项具有传统舟船韵味的“中国帆船”科研项目,该项目就是从复原的舟山绿眉毛传统帆船上找到中国帆船的文化元素,结合现代科学造船原理,打造以风帆为主动

25、力航海的现代船舶。吃水线以上部分采用中国传统帆船的木质结构和基本装置,保留古代中国先民创造的水密隔舱、升降舵、风帆、橹等有别于西方帆船的结构装置,作为中国帆船的外在文化特征,形成自己的民族品牌。再说粗犷的钢木结合船体,经得起潮水落差和互相挤擦的停船环境,不像那些用玻璃钢制作的高级帆船游艇对靠泊码头设施要求很高;帆船吃水线以下的船体,参照现代西洋帆船的线型设计,用钢质材料制造,增强整船强度。采用加深、加重帆船龙骨深度和重量等技术手段,使设计的帆船船体垂直重心降低,从而使船体产生的横向侧倾阻力,大于风帆在大风中对船体产生的侧向倾力,再通过风洞试验计算出风帆面积的受风强度与之匹配,从而保证帆船在大风

26、浪中不侧翻。这是一项科学和文化相结合的创新课题,可为中国传统帆船成为海洋旅游及水上运动装备,提供科学技术的规范依据,有望使“中国帆船”成为舟山市海洋旅游业及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龙头。除了用于发展海上游、群岛游,也可用作海钓船和发展趣味性海洋帆船赛事,逐步把“中国帆船”推广成为地区海域赛事,直到全运会、奥运会上用的标准化帆船,打破西洋帆船独占世界帆船航海运动的格局。我认为,我市的旅游、文化主管部门和海洋与渔业、海事管理部门及承担旅游开发重任的国有企业,要重视关注该课题的研发进程,及时组织力量,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特色、新颖的旅游装备提供支持。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开发海洋旅游决策,建立中国海洋旅游话语

27、权,发挥“舟楫故里”文化影响力,打响“中国帆船”旅游品牌,引领海洋旅游市场,做大做强舟山海洋旅游产业,为大桥时代的舟山海洋旅游,提供时尚的精品旅游项目,满足人们对海洋旅游的热爱和需求。第三篇:情系海洋 航海探险者 活动目标 1.知道世界著名的航海探险者,了解他们的航海探险历程及其对世界的贡献。2.感受人类探索海洋奥秘付出的艰辛。3.培养情系海洋的情感。活动重难点 了解世界著名航海英雄和探险家的探险历程及其对世界的贡献,感受人类探索海洋奥秘付出的艰辛。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资料,移动黑板。学生准备:搜集航海英雄和探险家的有关资料、图片、彩色卡纸。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

28、课 1.有谁听过马可波罗的事迹?(学生简单介绍。)2.马可波罗记的流传,众多的探险家开始了实现梦想的探索开辟之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航海探险者吧!(板书:情系海洋航海探险者)3.出示哥伦布、迪亚士、麦哲伦、达伽马的图片,学生初步认识。4.“你还知道哪些航海探险者?”全班交流搜集的航海家资料。(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图片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世界著名的航海英雄和探险家。)二、航海历程 1.出示哥伦布第一次远航的视频资料。(侧重于追求梦想的激发。)2.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3.让我们继续了解哥伦布第一次航海的故事吧!(学生有感情地朗读。)4.哪些片段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29、(全班交流。)(侧重于克服艰辛的引导。)5.那么,哥伦布航行经过了哪些地方?教师出示航海路线图,指导学生看图方法。(学生描航海路线图。)3.小组合作。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整理库克船长 11 年内的三次远航太平洋;整理哥伦布先后 4 次出海远航的时间、路线,形成资料卡。4.学生开展“航海故事会”,教师及时给予评价。(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借助图例看航海路线图,增强其识图能力。学生进行资料卡收集活动,让其感受到资料卡的条理性强。学生故事会的形式,学生乐于接受,轻松之间了解了航海家的探险历程,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效率,感受航海探险者们探索海洋的艰辛。)三、深远影响 1.学生了解迪

30、亚士、哥伦布、达伽马对世界的贡献。2.学生整理资料,全班交流其他航海家对世界的贡献。3.航海家对于世界的影响,世界人民也以独特的形式表达出来。让我们一起来看几张图片吧!(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教材呈现的部分文字资料很巧妙,引导了学生整理资料的思想。图片的资料,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学生也了解这些航海探险者航海的意义及对世界的贡献,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究的愿望。)四、航海追随 1.初学本课,我看到同学们眉头紧锁,此时此刻,我觉得同学们有些豁然开朗的感觉。请同学把整理的资料卡展示到移动黑板上吧!2.这是充实的一课,你有什么体会?(学生自由发言。)3.你还有什么其它收集资料的方法

31、吗?教师及时点评,归纳学习方法。(设计意图:及时点评,可以鼓励学生搜集其它航海探险者的资料,了解更多的航海探险故事的积极性。本课当堂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有效地培养学生情系海洋的情感。)第四篇:文化与翻译课程总结 文化与翻译课程总结 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It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that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separableFirst,language is a part of culture.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

32、f culture given by Microsoft Encarta Encyclopedia,a peoples culture includes their beliefs,rules of behavior,language,ritual,art,technology,style of dress,ways of producing and cooking food,religion,an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s.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language is a component of culture.S

33、econdly,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and language reflects culture 2.The relation between culture and translation.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decid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culture Firstly,culture necessarily exerts a great influence on translati

34、on.The ways of thinking,beliefs,attitudes and values of different nations not only give rise to failures or misunderstanding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but also pose headaches to translation theorists and translators who are trying to bridge the gaps between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35、.Secondly,translation also influences culture.It can enrich a nations culture by absorbing foreign cultural nourishments and transplanting the outside cultures into its own cultural environments.For instance,many English expressions,such as first-hand material(第一手资料),black list(黑名单),have found their

36、 ways into the Chinese language,with the Chinese people feeling no foreignness at all Finally,translation serves as cultural intermediation(调解).As the informational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develops,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direc

37、t and convenient.This is no denying that translation plays a vitally important rol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3.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thought patterns.Synthetic Thought Pattern and Analytic Thought Pattern Synthesis is a kind of thought which combines the separate parts,el

38、ements of the objects into a whole while analysis is a kind of thought which separates the whole into parts.Synthetic and analytic thought patterns are not only opposite,but also unified In thought,Chinese prefer synthesis,English analysis.This results in Chinese preference in holistic(整 体)thought p

39、attern while English speakers partial.Their differences are shown in many fields,such as medicine,opera,painting,language,etc.Chinese medicine is the typical reflection of Chinese thought patterns.According to its theory,the human body is an entirety which is connected by different organs,and these

40、internal organs depend on each other and restrict each other Docto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ll not cure the disease separately but treat it as the whole.Peking Opera also reflects the above synthetic thought patternFrom its performance feature,it belongs to a kind of synthetic performance

41、 which includes singing,reciting,and dancing and again this dance is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ones,which is a kind of Chinese wushu.It is the artistic synthesis tha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Western arts:opera,ballet,drama and stage play.In Western arts,singers do not dance in the opera while danc

42、ers do not sing in ballet and the performers neither dance nor sing in stage plays.Imaginative Thought Pattern and Abstract Thought Pattern Circular Thought Pattern and Linear Thought Pattern Chinese speakers prefer imaginative thought while English speakers abstract thought.Subjective Thought Patte

43、rn and Objective Thought Pattern Intuitional(直觉的)Thought Pattern and Rational Thought Pattern Collectivistic Thought Pattern and Individualistic Thought Pattern 4.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Compared with Chinese,English is a kind of hypotaxis and thus pays much attention t

44、o the formal connection among the sentences.Verb is the center of the sentence.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rds are represented by the morphological(词法的,形态的)changes,inflections,conjunctions and propositions.Their meanings are expressed by the sentence elements.As a result,when Chinese is translated i

45、nto English,some“omitted”elements should be replenished(补 充).English sentences cannot even be made without these relative words and conjunctions,which are rarely used in Chinese 5.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In this sense,domestication is considered as a necessary compl

46、ement when foreignizing strategy fails to deal with cultural elements of the source language in translation.It serves as a reasonable makeshift(权 宜 之 计)and always paves the way for future foreignization Firstly,with the increasing communication among nations,foreign terms or customs may be accepted

47、by the target readers sooner or later.During past decades,large quantities of modern Chinese words loaded with unique Chinese culture information have entered the English vocabulary,and this serves as the best proof of foreignization Since foreignization strategy can faithfully transfer the cultural

48、 features of the source into the target and achieve a relative high degree of intelligibility(.可理解性),Domestication is the surrendering of the culturally-loaded words in the source language to the corresponding cultural category i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translating with corresponding words 6.An ana

49、lysis of translationese,including such aspects as the definition,causes and features.Definitions Translationese is an unnatural form of language in translation which carries the features of the source language structures,thus violating the habitual use of the target language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50、of time Causes to Translationese firstly,the translators ignoranc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secondly,the translators misunderstanding of“faithfulness”;thirdly,the translator does not comprehend the deep meaning of SL text features.unsmooth language which not only violates the norm o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