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环境学.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60952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环境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核环境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环境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环境学.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1.核反应堆是一种综合的技术装置,用来实现重元素的可控自持链式裂变。核反应堆由堆芯、冷却剂系统、慢化剂系统、控制和保护系统、屏蔽系统、辐射监测系统等组成。2.铀裂变时一般产生两个中等质量的核,叫裂变碎片,平均放 出2.5个中子,以及200MeV的能量。3.微观截面()是中子与单个靶核发生相互作用概率大小的量度,单位:靶,1b=10-24cm2=10-28m2。4.计算核反应率密度:R=例如已经知道了堆芯中核燃料的浓度和分布,就可以算出堆芯的宏观裂变截面f;如果还知道了堆芯的中子注量率,就可计算出每秒钟在每立方厘米堆芯体积内发生多少次裂变反应,进而可以算出堆芯的发热强度等.5.核燃料原子

2、裂变时放出的都是高能中子,其平均能量达2MeV,最大能量可达10MeV。6.慢化能力:轻水重水石墨。慢化比:s/a 7.1MWd的能量实际需要铀-235:1.23g 8.讨论:堆中的核燃料能否全部燃烧完?原因:#、随着可裂变核的减少,K有效会降低,可能小于1,从而无法达到临界,链式反应无法进行。#、反应堆运行时,燃料元件处于高温、高压、强中子辐照条件,包壳会受到一定损伤,为防止包壳损伤导致放射性进入冷却剂,燃料元件在堆中的放置时间是受到严格控制的。即:有一定燃耗深度。9.转化比(CR):CR=(易裂变核平均生产率)/(易裂变核平均消失率).轻水堆CR=0.6,高温气冷堆CR=0.8。10.增值

3、比(BR):转化比CR1时,即为增值。11.堆的不同几何形状(无限平板、长方体、圆柱形和球形)的中子注量率分布规律:总的趋势相近而相差不大,中心分布平坦,随着向边界趋近,中子注量率向下弯曲而下降为零。12.中子注量率分布的展平方法:1.堆芯径向分区装载,2.合理布置控制棒,3.引入合理可燃毒物。13.按慢化剂分类(堆):I.轻水堆:压水堆、沸水堆,其主要优点为:轻水慢化能力最强,慢化剂需用量少,热功密度大,堆芯小,尤其是核动力船的理想堆型。其主要缺点:1.同时作为冷却剂和慢化剂的轻水运行在高温下,轻水沸点低,需要加压(如压水堆为15.5MPa);2.轻水吸收中子能力强,需要用加浓铀。3.轻水在

4、中子辐照下会产生放射性,增加了堆屏蔽防护的要求。14.压水堆:(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是分隔冷却剂回路和二回路的关键设备,冷却剂回路和二回路通过蒸汽发生器传递热量。特点:(1)结构紧凑,堆芯的功率密度大(2)经济上基建费用低、建设周期短 (3)必须采用高压的压力容器(4)必须用浓缩铀 15.沸水堆(特点):1.直接循环2.工作压力可以降低3.堆芯出现空泡(空泡的反应性负反馈)缺点:1.辐射防护和废物处理较复杂2.功率密度比压水堆小 16.重水堆(作为冷却剂的重水与慢化剂无交混地在压力管内循环 流动)特点:1.中子经济性好,可以采用天然铀作为核燃料2.中子经济性好,比轻水堆更节约天然铀 3.可以

5、不停堆更换核燃料4.重水堆的功率密度低5.重水费用占基建投资比重大 17.高温气冷堆:高温气冷堆是一种用高富集度铀的包敷颗粒作核燃料、石墨作中子慢化剂高温氦气作为冷却剂的先进热中子转化堆。(特点):1.核电站选址灵活且热效率高。2.高转化比(转化比可达0.85 左右)3.安全性高(预应力混凝土压力壳)4.对环境污染小5.有综合利用的广阔前景6.可实现不停堆换料 18.快中子反应堆(平均能量为0.1MeV以上的快中子)分为燃料区和增殖再生区两部分。快堆堆芯与一般的热中子堆堆芯不同。19.两种堆型:回路式钠冷块堆电站(维修方便,但系统复杂,容易出事故。)池式钠冷块堆电站:池式结构复杂、不便检修,用

6、钠多。20.快中子反应堆的特点:1.可充分利用核燃料2.可实现核燃料的增殖3.低压堆芯下的高热效率4.存在问题(在钠作冷却剂的快堆中,液态金属钠与水(或蒸汽)相遇就会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可能引起爆炸;钠与空气接触就会燃烧;钠中含氧量超过一定数量会造成系统内结构等材料的严重的腐蚀;堆内的液态钠由于沸腾所产生的气泡空腔会引入正的反应性,其结果会使反应堆的功率激增,容易导致反应堆堆芯熔化事故的发生;快堆为提高热利用率和适应功率密度的提高,燃料元件包壳的最高温度可达650,远远超过压水堆燃料元件约350的最高包壳温度。很高的温度、很深的燃耗以及数量很大的快中子的强烈轰击,使快堆内的燃料芯块及包壳碰到

7、的问题比热堆复杂得多。)核反应堆本体结构:。核岛中的四大部件是堆芯、蒸汽发生器(简称蒸发器)、稳压器和主泵。21.一回路系统及主要设备: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循环泵、稳压器及相关管路的整个冷却剂系统,有其特定的压力边界,称为一回路压力边界。该压力边界构成了包容放射性物质的第二道安全屏障。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循环泵和稳压器等一回路系统和 设备都被安置在安全壳内,称之为核岛。22.回路辅助系统及其功能:(1)保证反应堆和一回路系统正常运行的系统有: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主循环泵轴密水系统。(2)为核电站一回路系统在运行和停堆时提供必要冷却的系统 有:设备冷却水系统,停堆冷却系统。(3)在发

8、生重大失水事故时保证核电站反应堆及主厂房安全的 系统有:安全注射系统,全壳喷淋系统。23.反应性及反应性的控制:反应堆中K有效总是会由于这种或那种因素而使之偏离1。K过剩=K有效-1。K过剩称之为过剩增殖系数,它代表堆内有效增殖系数超过临界的余额,作为反应堆超临界度(或次临界度)的一种量度。24.影响反应性变化的因素:1、燃料和重同位素成分的变化,2、氙毒、碘坑与结渣3、温度效应4、其他效应 25.反应性的控制方法:(1)紧急停堆控制(2)功率控制(3)补偿控制 26控制棒(棒多数由银-铟-镉合金制成。此外,控制棒材料还必须:具备耐辐射、抗腐蚀和易于机械加工等方面的良好性能)27:可燃毒物(优

9、点:延长堆芯的寿期、减少可移动控制棒的数目、简化堆顶结构,若布置得当,还能改善堆芯的功率分布等。可燃毒物材料通常选用钆(Gd)或硼(B),将其制成小片弥散在燃料中,在压水堆中,堆芯初始装载时用硼硅酸盐玻璃管作为可燃毒物棒装入堆芯。)28可溶毒物:优点:分布均匀和易于调节,补偿反应性大,减少控制棒数量,简化堆芯设计。缺点:反应性的引人速率相当小。因此,化学补偿控制 只能补偿由于燃耗、中毒和慢化剂温度变化等引起的缓 慢的反应性变化.28.反应堆内功率展平的方法:(1)原料元件的分区布置(2)合理设计和布置控制棒(3)堆芯可燃毒物的合理布置(4)采用化学补偿液(5)堆芯周围设置反射层 29.瞬发中子

10、的时间特性:是在裂变后约10-14s 内放出的,称为瞬发中子(占99.35%)30.缓发中子的时间特性:缓发中子的平均寿期最长的是80.6s。因为缓发中子的存在使得中子平均寿命增加了,考虑缓发中子的影响后,中子的平均寿命为0.085s,比瞬发中子的平均寿命0.0001s,长约为850倍.31.压水堆主要控制系统有:反应性控制和功率分布控制;功率调节系统;一回路系统压力控制;稳压器水位控制;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蒸汽排放控制。32.堆保护系统的工作原理(保护系统的功能):保护系统用来探测核反应堆工况偏离正常运行状态,一旦超过安全限值,发出保护动作。33.保护系统的安全准则(1)单一故障准则(2)通

11、道和系统的独立性(3)故障安全准则(4)符合(5)多样性 34.核动力厂设计的基本安全要求(技术安全目标):采取一切合理可行的措施防止核动力厂事故,并在一旦发生事故时减轻其后果;对于在设计该核动力厂时考虑过的所有可能事故,包括概率很低的事故,要以高可信度保证任何放射性后果尽可能小且低于规定限值;并保证有严重放射性后果的事故发生的概率极低。35.纵深防御概念 贯彻于安全有关的全部活动,包括与组织、人员行为或设计有关的方面,以保证这些活动均置于重叠措施的防御之下,即使有一种故障发生,它将由适当的措施探测、补偿或纠正。(1)第一层次防:防止偏离正常运行及防止系统失效(2)第二层次:检测和纠正偏离正常

12、运行状态,以防止预计运行事件升级为事故工况。36.核动力厂设计必须尽实际可能地防止:(1)出现影响实体屏障完整性的情况;(2)屏障在需要它发挥作用时失效;(3)一道屏障因另一道屏障的失效而失效。37.划分某一构筑物、系统或部件安全重要性的方法必须主要基 于确定论方法,适当时辅以概率论方法和工程判断,同时考 虑如下因素:(1)该物项要执行的安全功能;(2)未能执行其功能的后果;(3)需要该物项执行某一安全功能的可能性;(4)假设始发事件后需要该物项投入运行的时刻或持续运行时间。38.国际核事件分级1 级异常,核电厂运行偏离规定的功能范围。2 级事件,核电厂运行中发生具有潜在安全后果的事件。3 级

13、严重事件,核电厂的纵深防御措施受到损害。厂内严重污染,工作人员受到过度的辐照。向厂外环境释放极少量放射性物质,公众受 到的照射远低于规定限值。4 级主要在核设施内的事故,核电厂反应堆堆芯部分损坏,对工作人 员具有严重的健康损害,厂外环境释放少量放射性物质,公众受到规定限 值量级的照射。5 级具有厂外风险的事故,核电厂反应堆堆芯严重损坏。向厂外环境 有限度地释放放射性要部分地实施当地应急计划。6 级严重事故,核电厂向厂外明显地释放放射性物质,需要全面地实 施当地应急计划。7 级极严重事故,核电厂向厂外大量释放放射性物质,产生广泛的健 康和环境影响。39.事故分析的基本假设:(1)假设失去厂外电源(2)假设最大价值的一组控制棒卡在全抽出位置(卡棒假设)(3)仅考虑安全级设备的缓解事故的作用。(4)需假设极限的单一故障 40.严重事故的初因事件 失水事故后失去应急堆芯冷却;失水事故后失去再循环;全厂断电后未能及时恢复供电;一回路系统与其他系统结合部的失水事故;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后减压失败;失去公用水或失去设备冷却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