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问答(共5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605834 上传时间:2022-03-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问答(共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医内科学问答(共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问答(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问答(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痰湿咳嗽有哪些主证?如何治疗?临床可见哪些病理演变?痰湿咳嗽的主证是: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易咯,因痰而嗽,痰粘腻或稠厚成团,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为甚,进甘甜油腻食物则加重。常兼见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舌苔白腻,脉象濡滑。治疗当燥湿化痰,理气止咳,方用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减。常用药如:苍术、厚朴、杏仁等。一因气不化津,停而为饮,成为痰饮咳嗽,表现寒饮伏肺之证;一因肺脾气虚,病延及肾,成为“肺气虚寒”的慢性咳嗽或咳喘。2、哮喘如何与喘证、支饮鉴别?哮喘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哮喘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

2、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疾病的一个症状。支饮亦可表现痰鸣气喘的症状,大多由于慢性咳嗽经久不愈,逐渐加重为成咳喘,病势时轻时重,发作与间歇的界限不清,以咳嗽和气喘为主,与哮病间歇发作,突然起病,迅速缓解,喉中哮鸣有声,轻度咳嗽或不咳有明显差别。3、如何鉴别虚喘与实喘?喘证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实喘多见病程短,起病急,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虚喘常见病程长,病势缓,时轻时重,遇劳即甚,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微弱或浮大中空。喘证的治疗原则:实喘其治主要在肺,治予怯利邪,区别寒、热、痰的不同,采用温宣、清肃、化痰等法;

3、虚喘治在肺肾,尤以肾为主,治予培补摄纳,针对脏腑病机,采用补肾、纳肾、益气、养阴等法。虚实夹杂,下虚上者,当分清主次,权衡标本,适当处理。4、什么是喘证的“上盛下虚证”?试述其病机证治。所谓喘证的“上盛下虚证”是指痰气壅盛于肺,肾元亏损与下的肺实肾虚之喘证。其病机为痰浊壅盛于肺,肺失肃降,肾气亏乏于下,气失摄纳,肺肾同病,邪实正虚。临床表现既有喘咳气息,痰多,胸中窒闷等痰气壅肺的证候,又见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等肾不纳气的征象。治当化痰降逆,温肾纳气。方用苏子降气汤加减。5、何谓“胃不和则卧不安”?如何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自出素问。逆调论。因暴饮暴食,宿食停滞,脾胃受损,酿生痰热,壅

4、遏于中,痰热上扰,胃气失和,而不的安寐。症见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舌黄腻,脉滑数。治当清化痰热,和中安神,用黄连温胆汤加味。6、治疗哪些胃病要掌握“疏肝不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的原则?为什么?肝气犯胃证痛须掌握上述治疗原则。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使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治疗中“疏肝即可和胃”。因此,治疗上首先要疏肝。但发病的关键在于胃失和降,主脏在胃,故同时要和胃。气滞易化火伤阴,而理气药大多辛香燥热,易伤阴液,使病情迁延,变生它证。故用药时应选用理气不伤阴之品,如香橼、佛手、绿萼梅等。7、寒邪犯胃和脾胃虚寒所引起的胃痛,在病理和证治方面有什么联系?在

5、病理上,前者因感受外寒,致寒凝气滞,胃失和降,属实;后者因久病失养,劳累过度,致中阳不振,健运无权,属虚。如寒邪久留或反复发作,易伤脾阳,而转为脾胃虚寒证;脾胃虚寒者,又最易外感寒邪而表现为虚实夹杂证。在证候表现方面,二者皆可出现恶喜暖,得温痛减;口和不渴,苔薄白等症。寒邪犯胃证又以胃痛暴作,恶寒喜温,脉弦紧为特点;脾胃虚寒证则以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脉虚弱或迟缓为主。在治疗上,二者皆用温阳散寒的方法。寒邪犯胃证治以散寒止痛,用生姜红塘汤、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味。脾胃虚寒证治以温中健脾,用黄芪健中汤为主方。8、脾胃虚寒证的胃痛如何区别御用黄芪健中汤和理中汤?黄芪健中汤适用于虚胃寒证,症见胃

6、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食欲尚好,大便正常,苔净不腻。理中汤适用于中阳不运之脾胃虚寒证,症见因寒邪较甚而胃痛较剧,甚则呕吐清水,四肢不温,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腻。概言之,二方皆用于脾胃虚寒证,但前者偏重于胃家虚寒,而后者偏重于寒邪较重的脾家虚寒。9、胃痛、呕噎嗝均可见胃阴不足之证,其病理表现和治疗原则有何不同?胃痛之胃阴不足证病机为胃阴亏虚,胃失濡养,气机不利,不通则痛。症见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以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代表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噎嗝之胃阴不足证,病机为胃津亏耗,

7、食道失于濡润,症见吞咽梗涩疼痛,固体食物难入,形体消瘦,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干或有裂纹,脉细弦或细数。治疗原则为滋阴润燥生津。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呕吐之胃阴不足证病机为胃阴不足,胃失濡养,和降失司,胃气上逆。症见呕吐反复发作,时作干呕,口燥咽干,似饥而不欲食,舌红少津,脉多细数。治以滋养胃阴,降逆止呕。代表方:麦门冬汤加减。10、肝气郁结可致胃痛、呕吐和泄泻,其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有何区别?三者虽均可因肝气郁结所致,然其发病机制与治疗有以下不同:肝气郁结,致胃气郁结,不通则痛,可表现胃痛,治宜疏理气,和胃止痛,以柴胡疏肝散为主方。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表现为呕吐。治宜疏肝和胃,

8、降逆止呕,方选四七汤加减。肝气乘脾,脾运不健可致泄泻,治宜抑肝扶脾,调中止泻,以痛泻要方为主方。11、试述泄泻的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辨证要点:辨寒热虚实:凡病势急骤,脘腹拒按,泻后痛减,小便不利者,多属实证;凡病程较长,腹痛不甚且喜按,小便利,口不渴,多属虚症。粪质清稀如水,腹痛喜温,完谷不化,多属寒湿之证;粪便黄褐,味臭较重,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多属湿热症。久泻迁延不愈,倦怠乏力,稍有饮食不当,或劳倦过度即复发,多以脾虚为主;泻泄反复不愈,每因情志不遂而复发,多为肝郁克脾之证;五飧更泄,完谷不化,腰酸肢冷,多为轻证,预后良好;泻而不能食,形体消瘦,或暑湿化火,暴泄无度,或久泄滑脱不禁,均属重

9、证。治疗原则:泄泻的治疗原则,应以运脾化湿为主要大法。急性泄泻多以湿盛为主,重用化湿佐以分利。再根据寒湿和湿热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与清化湿热之法。挟有表邪者,佐以疏解;挟有暑邪者,佐以清暑;兼有伤食者,佐以消导。久泻以脾虚为主,当以健脾。因肝气乘脾者,宜抑肝扶脾;因肾阳虚衰者,宜温肾健脾;中气下陷者,宜固涩。暴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关门留寇;久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劫其阴液。若病情处于虚寒热兼夹或互相转化时,当随证而施治。12、逆流挽舟法的适应证和代表方?是指通过疏解表邪,使由表入里的风寒暑湿之邪再从表出,前人所谓邪从外入者仍当从表出,犹如逆流中挽船上行之意。适用于湿热痢初起兼有表证,除有腹痛

10、,里急后重,痢下脓血,赤白相夹,兼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等表证。代表方为荆防败毒散(活人败毒散),疏解除湿,寓散于通,使表解里滞亦除。但本方药多辛燥,里热已盛者,不可使用。13、黄疸的辨证原则和治疗大法是什么?黄疸的辨证是以阴阳为纲。阳黄以湿热为主,表现为黄色鲜明如橘,甚则色黄如金,或伴身热,口干苦,尿赤黄,舌苔黄腻,脉弦数。阴黄以寒湿为主,表现为黄色晦暗如烟熏,或伴腹胀,便溏,尿淡黄,苔腻,脉濡。治疗主要是化湿邪,利小便。属湿热者清热化湿,佐以通利腑气。属寒湿者温中化湿。如为急黄热毒炽盛,邪入心营,又当清热解毒凉营开窍。14、黄疸,癥积,臌胀有何区别联系?区别:黄疸因湿困脾运,肝胆失

11、疏,胆汁外溢导致身黄,日黄,小便黄;癥积因肝脾失调,气滞血淤而表现为腹内结块,固定不移,或痛或胀。臌胀病机为气滞血淤,水湿内停,本虚标实,以腹部胀大如鼓为特征。联系:黄疸迁延日久,肝脾失调,气滞血淤可发展为癥积,进一步还可发展为臌胀,癥积可以并见黄疸,可发展成为臌胀;臌胀病可以并见黄疸,癥积。15、臌胀使用峻下逐水剂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是什么?应用时应注意那些问题?逐水剂的适应证是实胀,凡病程较短,正气尚未过度消耗,饮食未减,而腹涨殊甚,腹水持续增长,溲刷哦便秘,脉象有力,服利尿药少效,属体实邪实者,可暂用攻足一法,以缓其急,减轻病人痛苦,缩短疗效。禁忌诊:1正虚体弱,饮食甚少;2发热,黄疸日深;

12、3有出血倾向或有溃疡病;4严重的心脏病及肾功能不全者,均不宜使用攻逐法。运用是注意:1中病即止,“衰其大半而止”,决不可过用峻剂,以防损伤脾胃,虚败元气,而致出血,昏迷之变。2注意顾护正气,在运用逐水剂舟车丸,控涎丹,甘遂,而丑粉等药物时,常用枣汤或者米汤送服,粉剂用胶囊,或桂圆肉包裹,一般以23天为一个疗程,必要时停35日再用。3使用逐水剂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发现有严重呕吐,腹泻,腹痛者则当停药。4如正虚者,要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16、如何理解臌胀“阳虚易治,阴虚难调”。水为阴邪,得阳则化,故阳虚患者使用温阳利水药物,腹水较易消退。若是阴虚型臌胀,温阳易伤阴,滋阴有助湿,治疗颇为棘手。临证可

13、选用甘寒淡渗之品。以达到滋阴生津而不粘腻助湿的效果。此外,在滋阴药中少佐温化之品,既有助于同阳化气,有可防止滋腻太过。17血证的治疗原则是什么?血证的治疗原则有1、治血2、治火3、治气。血证以出血为中心,故首先应治血:1收敛止血。因出血量多不止,当以收敛止血治标为主,但切忌单纯使用。应结合病理属性配合使用,防止留瘀,变生他患,常用炭类酸涩收敛的药物,如侧柏炭等。2凉血止血,适应于血热妄行。因血得热则行,热盛则逼血妄行,而血凉则便能归经,药如丹皮等。3祛瘀止血,适用于离经之血阻滞脉络,气血运行不畅,淤血不去,血渗不止,故宜祛瘀止血,药如三七等。18郁证为什么要重视理气?在临床上如何掌握理气法?郁

14、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一类病证。因本病始于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故以气机郁滞是郁证发生的病理基础,治疗当以理气治疗为先。属实者应配合行血化痰利湿清热消食等法;属虚者应佐以养心安神滋养心肾等法。然而理气之品多偏香燥,久用必致耗伤阴血,尤其对久病阴血不足之体,更当慎重。即使病情需要亦选用药性平和之理气药,如:佛手 合欢花等,让其达到理气而不伤阴之目的。19逆流挽舟法的适应证和代表方?是指通过疏解表邪,使由表入里的风寒暑湿之邪再从表出,前人所谓邪从外入者仍当从表出,犹如逆流中挽船上行之意。适用于湿热痢初起兼有表证,除有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脓血,赤白相夹,兼恶寒发热,头身疼痛,

15、无汗,脉浮等表证。代表方为荆防败毒散(活人败毒散),疏解除湿,寓散于通,使表解里滞亦除。但本方药多辛燥,里热已盛者,不可使用。20黄疸的辨证原则和治疗大法是什么?黄疸的辨证是以阴阳为纲。阳黄以湿热为主,表现为黄色鲜明如橘,甚则色黄如金,或伴身热,口干苦,尿赤黄,舌苔黄腻,脉弦数。阴黄以寒湿为主,表现为黄色晦暗如烟熏,或伴腹胀,便溏,尿淡黄,苔腻,脉濡。治疗主要是化湿邪,利小便。属湿热者清热化湿,佐以通利腑气。属寒湿者温中化湿。如为急黄热毒炽盛,邪入心营,又当清热解毒凉营开窍。21黄疸,癥积,臌胀有何区别联系?区别:黄疸因湿困脾运,肝胆失疏,胆汁外溢导致身黄,日黄,小便黄;癥积因肝脾失调,气滞血

16、淤而表现为腹内结块,固定不移,或痛或胀。臌胀病机为气滞血淤,水湿内停,本虚标实,以腹部胀大如鼓为特征。联系:黄疸迁延日久,肝脾失调,气滞血淤可发展为癥积,进一步还可发展为臌胀,癥积可以并见黄疸,可发展成为臌胀;臌胀病可以并见黄疸,癥积。22臌胀使用峻下逐水剂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是什么?应用时应注意那些问题?逐水剂的适应证是实胀,凡病程较短,正气尚未过度消耗,饮食未减,而腹涨殊甚,腹水持续增长,溲刷哦便秘,脉象有力,服利尿药少效,属体实邪实者,可暂用攻足一法,以缓其急,减轻病人痛苦,缩短疗效。禁忌诊:1正虚体弱,饮食甚少;2发热,黄疸日深;3有出血倾向或有溃疡病;4严重的心脏病及肾功能不全者,均不宜

17、使用攻逐法。运用是注意:1中病即止,“衰其大半而止”,决不可过用峻剂,以防损伤脾胃,虚败元气,而致出血,昏迷之变。2注意顾护正气,在运用逐水剂舟车丸,控涎丹,甘遂,而丑粉等药物时,常用枣汤或者米汤送服,粉剂用胶囊,或桂圆肉包裹,一般以23天为一个疗程,必要时停35日再用。3使用逐水剂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发现有严重呕吐,腹泻,腹痛者则当停药。4如正虚者,要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23如何理解臌胀“阳虚易治,阴虚难调”。水为阴邪,得阳则化,故阳虚患者使用温阳利水药物,腹水较易消退。若是阴虚型臌胀,温阳易伤阴,滋阴有助湿,治疗颇为棘手。临证可选用甘寒淡渗之品。以达到滋阴生津而不粘腻助湿的效果。此外,在滋

18、阴药中少佐温化之品,既有助于同阳化气,有可防止滋腻太过。24.如何鉴别中风之中经络,中脏腑,闭证,脱证和阳闭,阴闭征候?答:凡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而神志清楚者为中经络;若有神志不清者为中脏腑。闭证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根据有无热象有阳闭和阴闭之分。阳闭除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阴闭除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白唇暗,静握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脱证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肢体软瘫,脉细弱或脉微欲绝。25.水肿的辩证

19、和治疗原则是什么?攻逐法为什么要谨慎使用?答:水肿的辩证首先应辩阳水,阴水。凡证见表,热,实证者,属阳水;证见里,虚,寒证者,属阴水。并可从病程,病势,浮肿部位,皮肤颜色,凹陷性五个方面进行鉴别。阳水病程短,病势急,浮肿部位以头面部明显,皮肤颜色光亮而薄,按之凹陷易复;阴水病程长,病势缓,浮肿以下肢为甚,皮肤颜色灰黄,灰滞,按之凹陷难复。阳水属实,由风水相搏,湿毒浸淫,水湿浸溃,湿热壅结等证;阴水为本虚标实,有脾阳不振,肾阳衰微之分。 治疗原则阳水以祛邪为主,可用发汗利小便,攻逐等法;阴水扶正祛邪,健脾温肾,佐以利水消肿。 由于攻逐法作用峻猛,易伤肾气,对脾肾双亏者,滥用反致病情加重,所以宜慎

20、用。主要适用于形体壮实,高度水肿,伴腹水、气喘、心悸、小便不利,用各种治法肿势不减者。即正气尚旺,肿势较甚者可适当运用攻逐法。26、淋证主要病机是什么?六淋的主症和病机有何不同?淋证的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淋证可分为热淋、石淋、膏淋、血淋、劳淋、气淋等。热淋以小便灼热刺痛为特征,主要病机为热结膀胱,气化不利。石淋主要表现为尿中有细小砂石排出,病机为热熬津液,日久聚沙成石。膏淋的主症是小便混浊如米泔米,尿道热涩疼痛,并极有虚有实,实者为湿热阻肾,分清泌浊失司,请着相混;虚者为脾肾两虚,不能固摄,精微脂液下泄。血淋主症为尿血而涩痛,病机有湿热内盛,或阴虚火旺,灼伤血络,以及气虚阳衰

21、,统摄失常,血不归经之异。劳淋的主症是小便淋沥不已,遇劳即发,病机为脾肾气虚,膀胱气化无权。气淋的主症是少腹胀满较为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有余沥,因肝气郁结,膀胱气化不利者属实;中气下陷,膀胱气化无权者属虚。27、什么叫提壶揭盖法?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提壶揭盖法就是通过开提肺气、升举中气,而使下焦之气通利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癃闭小便不通,特别是肺热气壅或肝郁气滞所导致的小便不通。其理论依据是“上窍开则下窍自通”,是取类比象于提壶倒水时须揭其盖房能倒出的现象。因开提肺气有助于恢复肺的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功能,而升举中气有助于膀胱的气化,从而达到通利小便的目的。28、阳水、阴水常见

22、证型有哪些?如何掌握各症之间的转化与联系?阳水常见证型有风水相搏、湿毒浸淫、水湿浸渍、湿热壅盛四个证型;阴水有脾阳虚衰、肾气衰微二个证型。阳水与阴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阳水若反复日久,正气渐损,可转为饮水;阴水若复感外邪,饮食不慎,致水肿增剧,标证为主者,又可转为阳水标实或标实本虚证。阳水、阴水各个证型之间亦可互相转化与兼夹。阳水的风水相搏证,若邪盛肿剧,水热互结,可兼有湿热壅盛之候。若表解风去,头面浮肿消退,而水湿不化,潴留肌肤则可转为湿浸渍证。水湿困脾证郁久化热,可转成湿热壅结证;若素体脾虚,湿伤阳气,则易形成脾阳不振的阴水证。脾阳不振,进一步发展可致使肾阳衰弱。此外湿热壅盛,热郁伤阴,或肾

23、阳虚衰,养上及阴,还可形成肾阴不足或阴阳两虚。各证日久,水邪壅阻经髓,络脉不利,又可导致淤血内停。29如何理解“治痿独取阳明”?答:“治痿独取阳明”,主要指治疗痿证要重视调理后天脾胃。因为胃为水谷之海,气血津液的生化之源。肺的津液来源于脾胃,肝肾之精血有懒于脾胃的生化。如果脾胃功能不健,津液精血生化不旺,肺的津液来源不足,肝肾之精血生成匮乏,肢体经脉失于濡养,则肢体痿软不易恢复。通过调理脾胃,使饮食得增,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转旺,筋脉得以濡养,则有利于痿证的恢复。故治疗痿证必须重视条例脾胃,无论是选方用药,还是针灸取穴,均应重视这一治则。具体治法包括补益脾胃,清胃火,祛湿热等,但临证也不能被

24、“治痿独取阳明”所拘泥,仍须辨证论治。30。试述痹证总的病理机制,并分别说明痹证风,寒,湿,热,痰,瘀病邪偏盛的症候特点。答:痹证的发生主要三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病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痹症以肢体关节疼痛为其共有的症状,若风邪偏盛,则见疼痛游走不定,恶寒邪偏盛,则见重着酸痛,肌肤麻木不仁,若热邪偏盛,则见肢体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关节疼痛日久,肿胀局限,或见皮下结节者,为痰邪偏盛,关节僵硬,疼痛不移,肌肤紫暗或瘀斑,为瘀邪偏盛。31治疗痹证使用剧毒药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答:在使用剧毒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药物剂量应由小量开始逐渐增加。2.药物应先熟后生,先用炮制过的,若用后

25、症情不减,再用生品。3.煎煮时间要长,久煎可以缓其毒性。4.可配解毒药物,如与甘草同煎,或与白蜜同服。5.密切观察药后反应,若药后患者有唇舌发麻,手足麻木,恶心,心慌,脉迟等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采取解救措施,如用大剂量的蜂蜜,淘米水,或大剂量的防风甘草绿豆汤以解救。若副反应轻微,则应酌情减轻剂量。32.消渴后期可出现哪些并发症和危重症?为什么?答:消渴后期阴伤气耗,每可导致脏腑气血经络多方面的病变而出现并发症和危重症。如肾阴亏虚,水不涵木,精血不能上承耳目,可并发白内障,雀盲,耳聋;若气营两虚,燥热内结,脉络瘀阻,蕴毒成脓,可伴发疮疡,痈疽;若肺失滋润,肺燥伤阴,祭虫乘袭,可并发肺痨

26、;若阴虚阳亢,肝风内动,炼液成痰,风痰瘀阻,蒙蔽神机,痹阻经络,可并发中风;若阴伤及阳,脾胃衰败,不能化气行水,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还可并发水肿。若阴液极度耗损,阴不敛阳,虚阳浮越,可见面红,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目眶内陷,唇舌干红,呼吸深而长等症,甚则阴竭阳亡,而见神志昏迷,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等危象。33.如何理解“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临床意义?答:“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指治疗痰饮当以温化为主。因饮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则行,故有“离照当空,则阴迷自散”的比喻。具体而言,当分别标本缓急,根据表里虚实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理,水饮壅盛者祛饮治标,阳微气虚者温阳治本。在表者宜温散发汗,在里者宜温化利水,正虚者宜补,邪实者当攻,如属邪实正虚,治当消补兼施,饮热相杂者又当温凉并用。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