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鉴赏课程论文鉴赏戏剧人物的矛盾冲突.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50789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戏剧鉴赏课程论文鉴赏戏剧人物的矛盾冲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戏剧鉴赏课程论文鉴赏戏剧人物的矛盾冲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戏剧鉴赏课程论文鉴赏戏剧人物的矛盾冲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戏剧鉴赏课程论文鉴赏戏剧人物的矛盾冲突.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鉴赏戏剧人物的矛盾冲突 浅谈雷雨中的矛盾冲突 摘 要:没有冲突接没有戏剧。”从戏剧艺术诞生时起,剧作家 就用多种方式表现人所面临的各种矛盾。戏剧矛盾冲突时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叙述结构方式。戏剧冲突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四点:尖锐激烈、高度集中、进展紧张、曲折多变。关键词:周朴园;侍萍;繁漪;鲁大海;矛盾冲突 “在戏剧中,戏剧情节的发展变化,实际上就是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就是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引向高潮直到最终解决的过程。因此,一般来说,一个好的剧本总是充满动人的尖锐的矛盾冲突。曹禺的剧作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中成功的著作之一,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

2、景,对于走向灭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它的戏剧冲突非常集中,在戏中有充分的体现。周朴园是雷雨中的成功艺术形象,他是悲剧的制造者,也是这一切的承担者。一切罪孽都来自他的专制统治。他与侍萍的冲突,反映了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人民同剥削阶级势力的斗争,与繁漪的冲突,暴露了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和当时的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与鲁大海的冲突,展现了工人阶级与封建资产阶级的矛盾冲突。作品在激烈紧张的冲突中展现人物的心灵交锋,揭露并控诉了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一、周朴园与鲁侍萍封建资本家与下层劳动人民的矛盾冲突 在雷雨中,侍萍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她的悲剧命运同繁漪的悲剧命运比较起来,具有别一种性质和意义。她所遭受

3、的是被蹂躏的痛苦,是一个奴隶的痛苦。她本是一个最受损害最受屈辱的妇女。她为了孩子,饱尝着人间的辛酸和苦难,把所有的屈辱和血泪深埋心底,甚至能够忍受着同鲁贵这样一个不知羞耻、趋炎附势的人生活在一起。在第二幕一上场,侍萍就认出了周朴园,而周朴园却没有认出侍萍。当看到周朴园向她打听三十年前的往事时不难看出他对侍萍的牵挂,也能猜想出那朵梅花后面的点点滴滴的往事。三十多年来,他将房间保留了侍萍在时的模样与习惯,不许底下人随便进来,为的是在这昏暗的屋子里,重温往日的旧情。侍萍看到周朴园对自己一往情深时,又受到感动,原来的仇恨全都消散了,她感触的说:“她没有死”“她又被人救活了”“老爷,你想见一见她么?”。

4、这似乎有点软弱,然而周朴园的情感毕竟是虚伪的,听说侍萍还活着没有丝毫的欣喜之情,所以当侍萍身份明朗之后,他的温情便烟消云散,立即以严厉冷漠、安抚收买等对付下人的手段来赶走这个刚才还在追思怀念的旧日情人。企图用金钱打动侍萍,这时侍萍才彻底清醒起来。侍萍毕竟是侍萍,她控诉周朴园的罪恶,拒绝周朴园的施舍,她撕碎了那张支票。发誓以后永远不想再见到周朴园,她用自己的行动,维护了被压迫者的尊严,显示了劳动者的骨气与人格:“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清的。”面对支票的两种态度,显示出双方尖锐的性格矛盾冲突。诗中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爱情在周朴园心中不是第一位的他在爱情和自由

5、两者间选择了后者,我们永远也不会怀疑周朴园对他爱人的爱。而周朴园也不过是在爱情和他的理想二者间选择了后者,可以说,有的人说他不爱鲁侍萍,这个评价是不公正的。周朴园几次搬家,甚至从上海搬到安徽,都一直保存着侍萍的遗像和遗物,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以及摆设的位置,连闷热的夏天不开窗子的习惯都不准任何人破坏。说明周朴园没有忘旧情,多少年来一直在“怀念”着她。周朴园的感情很复杂,他确实曾对温柔美丽的鲁侍萍动过情,但他对欺辱鲁侍萍的行径必须掩饰,因为在他看来,同“下人”有一些什么是有损门第的。周朴园和侍萍是两个不同阶层的代表,他们的冲突,实际是资本家和下层劳动人民的矛盾冲突,周朴园是个资本家,侍萍只不过是

6、一位可被任意驱使欺侮的下人,到了晚年,身边的妻子繁漪很不驯服,儿子对他敬而远之,他时时感觉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寂寞孤独,因此怀念鲁侍萍,借以弥补他灵魂的空虚,使精神得到解脱。然而当他知道他所怀念的人还没有死,就站在他面前时,他忽然声色俱变,严厉地吆喝问对方:“你来干什么?”这种极端矛盾的态度,这样前后判若两人的态度,实在令人吃惊。不过其实也不难理解,在周朴园心中感情的砝码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所谓的“家庭”,就是说,如果感情不危及到他的家庭秩序,那么他可以坚守真情,但因为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将昭然于天下,把家庭矛盾转化为社会矛盾,表现了一种无情而残

7、酷的阶级冲突。可见在他的世界里,感情是附属的、次要的。他是个极其伪善、冷酷自私的伪君子。二、周朴园和繁漪封建主义与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的矛盾 繁漪是周公馆的女主人,但同时又是周朴园精神统治下的奴仆。她是一个受过一点新的教育的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明慧。显然,在繁漪这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身上还带有非常浓厚的封建色彩。繁漪具有旧式女人的“文弱”、“明慧”,以及在仆人面前那种旧式大家主妇的风范和对侍萍、四凤深重的阶级偏见。她具有了较高的文化水平,丰富了她的感情,开阔了她的精神世界,更重要的是使她具有了较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条件,所以当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掀起以后,受到资产阶级个性思想解

8、放的影响,使她不能安于“三从四德”所规定的命运,她要封建礼教的束缚,改变身为“工具”的命运,力图作为一个“人”而“真正活着”。她不顾封建礼法高呼:“我的心,我这个人还是我的。”这完全是一个资产阶级女性追求人格独立、个性解放的重要表现。虽然繁漪对周朴园的反抗,带着个性解放思想跟封建专制斗争的性质,具有比较积极的社会意义,可是繁漪性格中的封建性,使她的反抗不能不带有旧式女人的痕迹,具有软弱无力的特点。她对周朴园的禁锢和摧残感到痛苦,使出一切力量进行反抗,却从没想到要与周朴园彻底决裂,到周家以外去呼吸更为自由的社会空气,她虽然竭力反抗,但她并没有正确的估计一下自己与对手之间悬殊的力量对比。对她的反抗

9、前途也没有什么更为具体的考虑。所以在传统思想的重压下,她没有也不可能通过个人的力量去挣脱周朴园的控制,这使她的反抗带有某些苍白的病态。繁漪在旧制度、旧家庭里是被凌辱、被摧残、被遗弃的受害者,她的悲剧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她是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和黑暗社会造成的悲剧人物,因而具有较深刻的典型意义。可以说她的不幸命运暴露了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和当时的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同时也反映出了周朴园蛮横的家长专制特点,也显示出他狡猾、凶狠的本性。三、周朴园与鲁大海父与子、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鲁大海是雷雨中最有光彩也是最多地寄予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一个人物。与整个剧作的阴沉、腐朽的气息相比,鲁大海是最能给人力量和希望的

10、形象。在他身上最鲜明的性格特征是与邪恶作斗争的清醒与疾恶如仇。他领导工人罢工。不为周朴园利诱,毅然决然与周朴园决裂。他有着强烈的阶级意识,在他心里富人和穷人、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是有着一条天然的沟壑,难以逾越的。另一方面,他性格粗犷、直率、自信和实际。他没有周朴园的狡猾奸诈,也没有周萍的懦弱卑下,更没有周冲的幻想浪漫,他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同时他又是个有情有意的汉子。对母亲,他一直关心爱护,有着无限的深情,对妹妹,他虽然恨铁不成钢,但是也还是处处维护着,惟恐妹妹吃亏。当他知道妹妹离不开无用的周萍时,鲁大海也不作反对,成全了妹妹。可以说,他对同事讲意气,对亲人讲感情。他有着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11、在与周朴园进行斗争中,鲁大海所面对不是一般的封建地主,周朴园留过学,受过西方资本主义的教育,所以在他身上还有资本家拜金主义的贪婪本性。为了自己发财,就故意让承包的江堤出现险情,淹死了两千多小工;为了镇压工人运动,他叫警察开枪打死了几十名工人,甚至得知亲生儿子站在与他反抗的立场上,领导工人罢工时,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剥削者地位,在面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他不是愧疚,而是依然摆出资本家对待工人的冷酷面孔和态度。他明知故问鲁大海“你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继而教训他“只凭意气是不能交涉事情的”,嘲笑他是“傻小子”。讽刺他“没有经验只凭胡喊是不行的”,最后恶狠狠地向鲁大海宣布:“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

12、已经把你开除了。这充分暴露了他资本家的丑恶形象。父子不相认,因为,鲁大海直接威胁到周朴园的切身利益,威胁带这个封建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根本利益。周朴园对鲁大海没有而且不能有父子之情;有的是压迫的欲望和阶级的仇恨。而鲁大海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周朴园为了赚钱什么都能干出来的阶级本性,在愤怒痛斥周朴园用金钱收买工人败类平息罢工斗争的同时,无情的揭露了周朴园的血淋淋的发家史,之后又顽强地跟周朴园的打手们“还手”对打,痛骂周家的人是一群强盗。在周朴园与鲁大海激烈紧张的冲突中,短短的对话,就暴露了周朴园镇压工人手段的毒辣,发家史的罪恶:暴露了他狡诈、残忍的嘴脸;也使我们看到了鲁大海不屈的斗争精神。四、结束语 总

13、之,雷雨这部不朽的现实主义名著。它的戏剧冲突在周朴园、鲁侍萍、繁漪、鲁大海几者关系上得到充分展现,从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上反映了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人民同剥削阶级势力的斗争;在他与繁漪的冲突中暴露了资产阶级家庭的内部矛盾,是一种新型资产阶级矛盾,同时更加暴露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与鲁大海的冲突展现了工人阶级和封建资产阶级的矛盾冲突;剧情就是在这激烈紧张的冲突中展现人物的心灵交锋,揭露并控诉了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参 考 文 献 1田本相 刘一军著,曹禺评传重庆出版社 1993 年版。1王兴平等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曹禺研究专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 年版。1王兴平、刘思久、陆文璧,曹禺研究专集,1985 年 10 月第一版 1孙庆升,曹禺论,1986 年 4 月第一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