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铸就辉煌.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40069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7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考铸就辉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思考铸就辉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考铸就辉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考铸就辉煌.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10 页 思考铸就辉煌 年月日至日,由国际手风琴联盟()、上海市文联和中国音协手风琴学会共同主办,上海市音协和上海师大共同承办的第届世界杯手风琴锦标赛在上海隆重举行。世界杯手风琴锦标赛(以下简称世界杯赛)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格最高的国际手风琴大赛之一,被中国文化部列为一类国际音乐比赛。本次比赛是世界杯赛第一次在亚洲举办,来自俄罗斯、德国、美国等个国家的名参赛选手和来自五大洲个国家的名评委(中国名)以及近名国内手风琴师生、手风琴爱好者齐聚中国上海,共享这一手风琴艺术的盛大赛事。本届世界杯赛共分七个组别,每组取前三名,分三个赛场在上海师大进行比赛。经过连续天的激烈角逐,来自

2、塞尔维亚的力压群雄,摘得了大赛最重要的组别世界杯组的桂冠,中国选手许笑男、俄罗斯选手分获世界杯组第二名和第三名。本届世界杯赛规格高、水平高,刷新了多项纪录,堪称世界杯赛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次大赛。首先是参赛选手达人 第 2 页 共 10 页 之多(选拔赛后的人数),是世界杯赛历史上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比赛。其次是参赛选手高手云集,竞争激烈,可以说是世界杯赛历史上专业水平最高的一次比赛。用国际手风琴联盟主席雷蒙德的话说:“本届参赛的选手水平之高,为这个有多年历史的比赛所罕见,所以赛场上的拼杀气氛近乎血腥。”再者是规模、影响巨大,我国手风琴专业界倾巢而动,国内几乎所有的专业院校、专业团体、业余手风琴机构

3、均有代表出席本次赛事。笔者作为本次大赛的特邀嘉宾,经历了几乎所有的大赛活动,在见证辉煌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中国手风琴艺术事业的一些思考。一、希望与差距 高水平的世界杯赛是世界最前沿手风琴艺术的汇总,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手风琴军团不负众望、成绩斐然:除夺得室内乐组第一名外,在其他组别的第二、三名中也占据席,七个组别共名获奖选手中有三分之一是中国选手,创造了中国手风琴人在国际专业比赛中获奖的最高纪录。这一成绩充分说明了中国手风琴艺术的专业水准正日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让所有中国手风琴人看到了希望。透过大赛获奖的表层现象,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国手风琴艺术内在的“希望”,上述七名中国获奖选手几乎全是各专业

4、院 第 3 页 共 10 页 校的在校学生,未来不可限量。同时在每个组别的第四至十名的人中,中国选手有人,他们中有多人也曾在其他国际比赛里获过奖,也几乎都是在校学生。这些年轻的手风琴选手是中国手风琴艺术的宝贵财富,是中国手风琴艺术未来的希望。本次比赛中多部中国手风琴原创作品的出现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作曲家高平为大赛开幕式创作的手风琴与交响乐团协奏曲有凤来仪,作曲家鲍元恺为手风琴室内乐创作的做元宵、谭家亮编写的彩云追月等民族原创作品在本次大赛中有多次亮相,许笑男创作的诙谐曲还获得了大赛“最佳原创作品奖”提名。我们知道,民族原创作品的缺乏一直是我国手风琴艺术的一块硬伤,它一直困扰着中国手风琴人,也

5、阻碍了中国手风琴艺术的发展,本次大赛原创作品的增加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势头,将会影响和推动中国原创手风琴作品的发展。成绩、希望让我们欣喜,然而,通过比赛笔者也看到了我国手风琴艺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赛场上中国选手无论是从演奏技能还是使用装备上来讲,都与国外高水平选手相差无几,但却无缘其他六个组别的冠军,尤其是含金量最高的世界杯组及成人流行组的冠军,最后均被欧洲选手拿走。在笔者看来这主要还是输在音乐感觉和艺术表现方面。我们在感受世界杯组冠军极具穿透力的音色和高超演奏技巧的同 第 4 页 共 10 页 时,更感受到了他的音乐魅力:他在演奏孤独这首无调性现代作品时那份细腻、深邃的内心呐喊以及他演奏的精

6、灵之舞的那份充满张力的激情和灵动的跳跃,都让人感觉到他好像不是在比赛,完全是在自由宣泄内心情感。他的演奏充满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最征服听众和评委的。反观中国选手,大部分虽说演奏技术上没有太多负担,但音乐表现较为拘谨,有些音乐表现稍好的选手,作品的处理又过于在技术层面做文章,人工雕琢过多,缺乏自然的流露感,打动人的、音乐的东西相对较少。另外巴洛克风格作品的表现也普遍存在不足。我们知道,巴赫的音乐讲究的是对称性的结构美,是建筑性的音乐,这是巴洛克风格的特点,我们的许多选手在演奏巴洛克音乐时往往缺乏理性的思考,横向的线条感太多,缺乏立体的构建感,这与巴赫与巴洛克风格存在一定距离。这些音乐理

7、解和表现的不足与我们的培养体制有关:在望子成龙、望生成才的传统观念下,我们的手风琴教育经常一味注重技巧,甚至拔苗助长,忽视音乐能力的培养。可以想象,技能与音乐不能并重发展的选手在比赛中何来出色的表现;同时,我们也较为忽视学生艺术个性的培养,作曲家吴祖强说过:“艺术家是必须要有个性的,如果没有了个性,艺术就不存在了。”我们不能像工厂一样制造一批批千篇一律的手风琴演奏者,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纵观本次大赛,中 第 5 页 共 10 页 国选手虽然不乏优秀人才,但技术、音乐上的“千人一面”现象还较为普遍,这是令人遗憾的。希望是美好的,但客观地讲,本次大赛中,我国手风琴艺术所获得的希望更多的还

8、只是技术上的进步。技术是可以通过苦练、通过应试教育来改善的,而艺术是需要积累的,既需要个人的积累,也需要教育的积累,我们更急需艺术修养的进步与成熟。二、民族化的方向 透过比赛成绩,我们庆幸中国手风琴在国际大家庭的位置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然而在笔者看来,位置固然重要,但中国手风琴艺术更重要的不是位置,而是方向未来发展的方向。中国手风琴艺术的方向应该是民族化。俄罗斯、法国的手风琴艺术之所以能盛名远扬,其关键就在于他们实现了手风琴艺术的民族化。以往我国手风琴艺术总是跟着别人走,跟着别人学,当我们好不容易才跟上来时却发现别人又走远了,这样是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我们

9、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文化资源,借助民族音乐文化底蕴,大胆开拓与创新,是建设国际一流水准的手风琴艺术事业的必经之路。本次世界杯赛中我国手风琴艺术的民族化势头已初现端倪。首先,比赛的组织方对此做了“并非刻意”的引导,大赛 第 6 页 共 10 页 强调“梦回故里”的主题(手风琴是根据中国传统乐器“笙”的发音原理研制而成),从中外手风琴专家演绎的中国作品到手风琴与多种中国乐器的合作演出,无不向观众传递着一个信息:西洋乐器手风琴演绎的民族音乐内容十分精彩,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特别是盖利安诺演绎的手风琴与笙的对话,那种入骨入磬的融合让听众从心底深处体会到了“梦回故里”的感悟。就连接送评委和嘉宾的

10、交通车里也不时会飘出优美的中国手风琴乐曲。用大赛秘书长李聪先生的话说:“本次大赛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中国化,却时时透露出浓浓的中国化意韵。”其次在赛场上,中国选手演奏的曲目中有不少民族音乐作品:如鲍元恺创作的走西口、做元宵,许笑男的诙谐曲,谭家亮的彩云追月等,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大约有二三十首之多,三大赛场里几乎每天都能传出中国手风琴作品的声音。虽然作品的数量还不够多,技术水准可能还不是很高,但已是非常令人欣喜的尝试了。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喊“民族化”的口号,但由于底子太薄,外来的东西实在太具诱惑力了,我们整天忙着学别人的东西,真正静下心来研究民族化问题的时间太少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很是欠缺

11、。本次世界杯赛为我们提供了契机,广大同仁在感悟进步和希望的同时,对民族化问题产生了广泛的共鸣,我们应该来展望方向,深度研究我国手风琴艺术的民族化 第 7 页 共 10 页 问题了。手风琴艺术的民族化首先应是作品的民族化,中国需要民族的、原创的优秀手风琴作品,国际手风琴界不能总是只听见“俄罗斯口音”、“法国口音”、“南美口音”,我们需要听到更多的“中国口音”,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达到世界一流技术水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手风琴作品,为此我们任重道远。除了作品创作的民族化以外,手风琴演奏风格的民族化,手风琴教育的民族化,手风琴乐器制造的民族化等多方面也需同步加强。这些具体民族化专题留待今后继续研究,笔者

12、在此不再赘述。三、手风琴艺术“多元化”的思考 本次世界杯赛上中央音乐学院的中国三重奏(手风琴、小提琴、大提琴)获得了室内乐组的第一名,这是令人振奋的成绩,是对近年来蓬勃开展的中国手风琴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一种肯定。手风琴艺术的多元化主要有三方面的内涵:乐器种类的多元化、艺术内容的多元化、表现形式的多元化。用多元化的手风琴艺术取代专业手风琴一枝独秀或键盘传统手风琴一统天下的局面显然是中国手风琴艺术更合理的发展道路,也更受老百姓的欢迎。联系到本次比赛,笔者对我国近年来手风琴多元化摸索和实践最多的内容手风琴室内乐和流行手风琴音乐的发展问题引发了一些思考。手风琴室内乐在欧美的发展已较为充分,它音响醇美

13、、色 第 8 页 共 10 页 彩丰富,许多专业作曲家为其创作了不少作品。俄罗斯作曲家古拜杜丽娜在这一领域颇具代表性,她创作的十字架、七言获得了国际音乐界很高的评价。美国的索玛斯、德国的莫泽尔等也都致力于手风琴室内乐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的手风琴室内乐起步较晚,一些专业院校(如中央、天津、四川等音乐学院)的手风琴室内乐水平进步较快,已较为成熟。然而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社会团体和地方院校的手风琴室内乐发展还是相对滞后的,有些地方甚至还没有涉足,这是令人遗憾的。在笔者看来手风琴室内乐应该成为今后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费吉尔汤普森曾说过:“手风琴是最具价值的乐器,希望能看到手风琴更普遍地采

14、用到合奏作品中。”罗伯特达文在手风琴杂志中也论述到手风琴具有小型重奏的许多优势条件。可见手风琴是非常适合在室内乐方向发展的。我国的交响乐团、民族乐团都没有手风琴的编制,在乐队音乐发展方面手风琴一直处于较为尴尬的地位,大力发展手风琴室内乐,一方面可以拓展室内乐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手风琴的表现空间,让手风琴在乐队音乐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时尚、好听的流行手风琴音乐在欧美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和追捧。中国自年才真正全方位地发展流行手风琴艺术。在本次比赛中我国选手谭家亮获得了成人流行组第三 第 9 页 共 10 页 名,许可卿获青年流行组第二名。这些成绩也是对近年来中国手风琴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一种

15、肯定,它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流行手风琴在中国有市场;二是中国流行手风琴艺术发展较快,成绩斐然。然而在本次赛事中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也隐隐地显现出来:赛间的几场流行手风琴音乐会中已不见了往届的那份狂热,部分流行音乐会甚至有很多业内人士都没有前去观看。笔者由此引发了两个疑问:其一,流行手风琴音乐刚处于圈内火爆逐渐向圈外扩散的过程中,是否在老百姓中还没有火起来,圈内就开始降温了呢?其二,流行手风琴音乐应该是一个有广泛含义的概念,“快、响、狂”只能是它的一个层面,能代表全部吗?我们知道,观众是有不同欣赏层面的,人们的欣赏需求也是与时俱进的,流行音乐要根据观众的需求不断发展创新。试想,今天的流行音乐与二十

16、年前的流行音乐可能相同吗?因此笔者认为,中国流行手风琴音乐必须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多加入一些现代的元素、民族的元素,诚心诚意地为老百姓服务。同时,还要拓展层面,那些轻音乐般的内容,触动人心的抒情内涵也要合理发展,这样才能适应不断进步的观众的欣赏需求,让流行手风琴艺术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中。第届世界杯手风琴锦标赛圆满结束了,这是一次高水平的、辉煌的比赛。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感悟到了中国手风琴艺术的希望与差距,并思索弥补差距的途径,明确将来的发展方 第 10 页 共 10 页 向。这次比赛对中国手风琴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中国音乐事业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夏雄军湖南师大音乐学院表演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特约编辑于庆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