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3.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38004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3.pdf(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 3 练)基础题组 现代文阅读 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小说地泉是作家阳翰笙的文学代表作之一。20 世纪 30 年代地泉再版之际,阳翰笙邀请作家茅盾为其作序。茅盾在文中直言不讳,地泉“缺乏对于社会现象全部的非片面的认识”“缺乏感情地去影响读者的艺术手腕”。为人作序,像茅盾这般不仅指出作品不足,而且言辞如此犀利者,并不多见。在再版后的地泉一书中,阳翰笙不仅全文收入茅盾这篇序言,还收入了其他几篇含有批评意见的文章,目的就是“使我及本书的读者,都能从他们正确的批评中,得到些宝贵的教训”。焦菊隐,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总导演,曾针对戏剧界过于看重明

2、星效用现象提出批评。他认为,即使靠明星赢得了眼前的票房,但从戏剧艺术的长远健康发展看,得不偿失。所言理性中肯,并不怕驳了那些熟识的舞台明星的情面,对当时一味追逐明星的舞台倾向发出了清醒之声。这些例子都表明,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今天,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文艺现象和文艺思潮层出不穷,尤为需要文艺评论增强朝气锐气,更好发挥激浊扬清、褒贬甄别的作用。批评精神是文艺评论朝气锐气的主要来源。对文艺评论者来说,具备批评精神,意味着敢于实事求是地评价作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不能碍于情面,避而不谈,要客观公正地从作品出发,对作品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分析与评价。具备批评精

3、神,还意味着敢于对不良创作倾向和文艺现象表明态度,敢于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表明立场,及时纠偏扶正,有力地激浊扬清,真正起到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作用。事实证明,那些不痛不痒、回避问题的文艺评论,发挥不了应有作用,终将行之不远。“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作家艺术家来说,具备批评精神的文艺评论能够帮助自己客观认识创作得失,提升艺术创作水准和思想认识水平。“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对读者观众来说,通过批评性的意见,能更全面地认识文艺作品,更深入地理解文艺现象。尤其在互联网时代,有洞见的文艺锐评更能得到受众的信赖珍视和自发传播。倡导批评精神,强化褒贬甄别功能的文艺评论,还

4、有助于营造“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促进文艺生态健康有序地发展。敢于批评,不是以情绪化的表述代替理性思考,而是要提高专业性和说服力,以理立论、以理服人。评论者要能够从思想、艺术等多个维度,对文艺作品做出精到的分析,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肯定优长,把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推介给读者观众。在 20 世纪戏曲艺术的现代转化中,古老的戏曲艺术之所以能够去芜存菁、重获新生,一些理论评论家的专业眼光和评论引导功不可没。只有深入文艺现场,文艺评论者才能逐步培养起对文艺作品、文艺现象、文艺思潮敏锐的感受力和精准的判断力,才能管中窥豹,一叶知秋,及时捕捉到文艺创作、文艺生态与文艺思潮的新动向与新气象。这样

5、写出来的文艺评论,也就跳出了“自说自话”“隔靴搔痒”等窠臼,言之有物,生机涌动,更容易和当下受众产生连接,引发共鸣,让文艺评论更接地气,更有人气。(摘编自徐馨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材料二:“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原本是文艺评论的道德“底线”。但事实上,因为利益和偏好而对文艺作品进行无原则吹捧和无根据棒打却总是存在的。鲁迅在文章骂杀与捧杀中就批评过这种“骂”与“捧”的乱象,并指出“批评的失了威力,由于乱,甚而至于乱到和事实相反”。现在,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文艺评论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文艺评论的传播方式也越来越丰富,人人都是评论者成为现实,公众号、微博、短评、短视频、评分、跟评、弹幕等,构成

6、文艺评论的大千世界。由于受到各种利益、动机、个人偏见、商 2 业竞争的驱动,骂杀和捧杀现象常常出现。其恶果在于,扰乱文艺评论的生态,混淆观众和读者的视听,引发种种人为的对立和冲突。这几乎可以说是文艺界的公害,不仅影响到创作生产者的利益,而且也伤害了观众和读者的权利。这种骂杀和捧杀,其共同点是只顾利益、只讲立场、罔顾事实、罔顾理性。有的对文艺作品过度拔高,甚至举劣为优,“艺术创新”“史诗”“才华横溢”“艺术高峰”“爆款”“黑马”等帽子满天飞,背后其实反映的往往是票子、圈子、面子这所谓“三子”的利益;有的则是对文艺作品大打出手,指责作品一无是处,而事实上剧集才刚刚开播、电影还没有上映,他们只是根据

7、演职员名称、幕后消息、映前广告、第一印象等就盖棺定论,背后反映的往往是个人好恶、博眼球动机和种种不可告人的商业利益。虽然骂杀和捧杀的现象常见,但是真正被“骂死”的好作品和被“捧火”的差作品却几乎没有。我们要通过各种制度、措施、争鸣,抑制骂杀捧杀乱象;同时为理性、专业、独立的评论提供舞台。在这种“正与反”的较量中,在对媒介素养和评论素养的普及中,越来越多的观众和读者会练就“火眼金睛”,不会忽略一部好作品,也不会迷惑于一部坏作品。在人人都是评论家的时代,“读者心里有杆秤”。(摘编自尹鸿肃骂杀捧杀之乱象,倡风清气正之文艺评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茅盾能

8、够坚守文艺评论的道德“底线”,直言不讳,对阳翰笙的代表作地泉敢于做实事求是的评价,言辞犀利地指出其不足。B.文艺评论者如果对某一作品或文学现象做不痛不痒、回避问题的评论,就会言之无文,发挥不了应有作用,终将行之不远。C.对文艺作品进行无原则吹捧和无根据棒打,会扰乱文艺评论的生态,鲁迅曾撰文批评过这种“骂”与“捧”的乱象。D.在人人都是评论家的时代,读者心里自有“一杆秤”,越来越多的读者会练就“火眼金睛”,那些差作品很难被“捧火”。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毕飞宇说:“批评家和作家,理论上是很好的聊天伙伴,其实是过不到一起去的两口子,但也有例外。”材料中茅盾和阳翰笙就

9、是这样的例外。B.焦菊隐认为不能过于靠明星效用来赢得票房,虽然遭遇那些熟识的舞台明星的抵制,但这是一种有利于戏剧艺术的长远健康发展的清醒认识。C.李雪健说:“社会环境为名利膨胀的演员提供了土壤,有些作品观众一边看一边骂,创作者一边挨骂一边还挣着大钱。”这是一种富有锐气的评论。D.中国戏曲理论家郭汉城认为“对待戏曲遗产的态度不能墨守成规,要遵循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这有助于戏曲艺术的现代转化。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撑文中“读者心里有杆秤”观点的一项是()(3 分)A.远征军老兵潘文汉评抗战神剧:电视剧可以适当的夸张和演绎,以增加电视剧的观赏性;但过分的夸张和不切实际的编造,则是对历史的

10、不尊重。B.某网友看完电影花木兰留言:影片围绕忠于家国、爱家是为孝的主题展开,展现了中国文化中对家庭对家人甚至是对家国的爱与守护。C.唐宫夜宴播出后,有自媒体发文指出:唐宫夜宴涉嫌抄袭,与三年前央视国家宝藏的节目片段“撞脸”,表演者都着唐装。D.“理论中国”公众号发表觉醒年代观评:按照历史大写意的标准来审视觉醒年代,该剧是近年来有关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电视剧的上乘作品。4.鲁迅说:“批评家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这句话今天已经成为文艺批评的准则,请结合材料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 分)5.“汪曾祺的自我阐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批评家对他的更为深入的探讨。其实,汪曾祺并

11、不是一位以理论见长的作家,他的文论更多地带有中国传统文论的特点。”(王尧重读汪曾祺兼论当代文学相关问题)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4 分)3 现代文阅读 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风雪友情 金克木 这位来教小学的小学毕业生到校时只见史校长和一个看门兼做饭的工人。史校长有三十来岁,态度严肃,总像有什么心事。相处半年,见面不多,少年总记不起什么时候曾经见他大笑过。校舍是一所破旧的大庙,主要建筑只是一座大殿,算是各班共同教室。殿两旁隔开的两小间屋,一边是校长卧室兼办公室,一边是教员卧室。中间是吃饭等共同活动的场所,用板壁和后面大教室隔开。几天内又来了两位教员。一位姓石,是黄花岗七十

12、二烈士中本县一位石烈士的本家侄子。一位姓王,曾在武汉进过什么干部学校,大革命失败,才回家来。王老师总爱弹风琴唱“老头陀,古庙中,自烧香,自打钟”的道情。石老师身体不好,总爱躺在床上,但并不睡觉。他们都比这个小老师大几岁年纪,又多了不少阅历。有一天王老师忽然板着脸问他:“你读过共产主义 abc没有”“没有。”“没读过共产主义 abc的,能是共产主义者 我来教你。”“书在哪里 我去拿。”“你拿不到。书在这里。”王老师用手掌拍一拍肚子。石老师斜靠在旁边的破藤椅上,笑了起来。“这本书是危险读物,怎么能带来带去 我一章一章、一句一句背给你听。好好用心记住。第一章,商品。”“怎么 你把全书都背下了”“那是

13、当然。”小老师也不感惊异,因为他早就背过古书和一些白话文。不过还没有背诵过犯禁的翻译外国人的书。第一章的题目“商品”,他就不懂。可惜王老师的背诵和讲解开始没有多久就开学,只匆匆说了全书大意,没有工夫也不可能再这样大声讲什么价值、价格、资本了。眼看就到冬天了。一天,史校长把这个小老师叫进了自己的屋子,对他说:“现在有件非常重要的紧急事,我不能亲自去,只能你去办,听我讲完就出发。你的课我来教。注意听清楚了:先到团城子小学,那里有一位毕校长等着你。什么介绍信都不能带,你只要对他说是我叫你去的就行了。一切听从他的。他会带你去堰口集。他是那里的小学校长。在那里,这一两天内有一次重大会议,不过并不要你参加

14、。一切由毕校长主持。毕校长会把结果告诉你。你立刻回来向我报告。任何文字记录都不许有,只有凭心里记。明白了吧 立刻出发。到团城子只找毕校长。对任何人,不论是谁,都不能说你的事,不能提到我,只除了对毕校长一个人。有什么不明白的没有 好!快走。”小老师悄悄走出校门。学生都中午回家了。老师和工人都在自己屋里。他快步溜出村子,向团城子进发。刚到团城子小学门口,只见一个约莫三十岁的穿着长袍的人站在那里。没等他开口,那人便问:“你是哪里来的 来找什么人”他刚说出是来找毕校长的,就听那人放低声说:“我姓毕。谁叫你来的”“史校长。”“好,随我马上走。”不由分说就上路。不料这位毕校长身高体壮,一步至少有这大孩子的

15、一步半,没走几步路就把他抛在后面。他连赶带追,毕校长头也不回。出了村子,两人之间已经隔了一截路。毕校长仍然大步流星往前走,好像后面没有人同路。走了几里路以后,毕校长的步子放慢了,可仍不回头看。直到走出十里以外,大人才让小孩儿赶到约莫一丈开外之处。毕校长站住了,回头了,笑呵呵地说:“累坏了吧 亏你赶上了。现在可以一起走了。”原来他是有意撇开同伴的。“现在已经走出快十五里了。还得走十几里,走得动吧 天冷,出点儿汗不要紧,只是 4 不要被风吹。”毕校长用手摸摸同伴的头,看看没有什么汗,很满意,说了句:“不赖。”又走了一段路,毕校长忽然脱下了长袍,往肩上一扛。这时露出了他身上挎着的一件东西。他一伸手把

16、那些东西举起来,问:“认识吗”“盒子炮(长筒手枪)。”“会打吗”“不会。”“我打一只鸟给你看。以后我就可以教你打靶子。”“还是不要放吧。”“怕什么 这里是我的地界儿了。”“不是怕,是不想你浪费一颗子弹。”“那好,不打了。”“要打,也得穗子撩高些(往天上打枪)。”小孩子不由得卖弄一句新学来的江湖黑话。“哈!你还会问两句。告诉你,会不全,就不要卖弄。三句话答不上来,就会闯大祸。你懂不懂 干这一行,不是靠嘴皮,是靠本领,靠名声。记住了 干大事不是耍嘴皮子。尽管我有这个(他一拍手枪),在团城子里也不能露相。靠嘴上几句话是不管用的。那是编故事或者闲谈的人用的。”毕校长这番教训给了他很深印象。史校长很少对

17、他这样教训过。两人都是实干派,但表现性格不大相同。到了毕校长的小学,天已经阴了下来,不过黄昏,已像黑夜。呼呼的北风也吹起来了。吃完晚饭,毕校长嘱咐他不要出屋,不论听到什么响动都不要管。早早睡下,一切明天早上再说。这一夜大风大雪。一觉睡醒,雪停风止,太阳从云中时隐时现,房檐上滴起水来了。起来后吃早饭时,毕校长一言不发,面色阴沉,和前一天大不相同。早饭后,天晴了,毕校长告诉他立刻回去。化雪,路上泥泞,给他一双旧棉鞋,叫他慢慢走,小心别滑倒。雪深,又给他一根棍,探着路走,莫掉进路旁沟里。都嘱咐完了,没说一句正事。毕校长送他到校门外,又讲了讲回去的路怎么走。然后,他昂起头来,看看天色,嘴里咕叽几句,先

18、高后低,忽高忽低:“霜后暖,雪后寒,现在还不算冷,快点趁有太阳走,说不定下午还会阴,尽快在中午赶到才好。见到史校长说我问他好。(低声)谈崩了。(声音高起来一些)你认识路了,有空来玩。(又低声)谈不拢,完了。(又高声)快走吧。(低声)快撤。”说完转身进校门。本来不知道这位校长为什么要这样演戏,这时才明白了。不但门前有人走过来,而且斜对面的一大门里也走出来人。这时校内校外到处都有人。他赶回学校,两脚和两腿都成了泥糊的,身上也沾了不少泥。尽管有根棍,仍然滑跌了几次,幸好没有掉下沟。史校长等得不耐烦了,一听声音,跑出屋门,一把拉他进屋。“毕校长说:谈崩了。谈不拢,完了。快撤。就这几句话。”史校长眉头一

19、皱,吁了一口气,伸头向门外一望,转身把他推出去,说:“快回屋,把泥鞋、泥衣裳都换掉。你到什么地方去,做了什么,对任何人也不许说。”他换好罩衣、罩裤、鞋袜,再出来时,史校长门上一把锁。他不知哪里去了,饭也没吃。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校舍是一所破旧的大庙”,点出了学校的简陋,也暗示了当时开展革命工作条件艰苦、过程艰难。B.王老师总爱唱“老头陀,古庙中,自烧香,自打钟”,表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具备革命乐观主义精神。C.“一夜大风大雪”,既写出当夜环境的恶劣,又渲染出革命形势风起云涌,与当晚的重大会议相映衬。D.史校长“不知哪里去了,饭也没吃”,

20、意在说明他为革命奔忙,废寝忘食,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7.关于文中三位教员谈论共产主义 abc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老师主动提出给小老师讲共产主义 abc,表现了王老师作为共产主义者时刻不忘发展革命力量。5 B.石老师的笑,包含王老师和石老师二人对小老师的认可,同时也说明小老师当时还显得有些稚嫩。C.对于王老师将书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小老师并未感到惊讶,说明了小老师对革命的认同和热爱。D.没有多久就开学,王老师没有工夫也不可能大声讲解书的内容,暗示革命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8.文章从“小老师”的角度,交代了史校长和毕校长“两人都是实干派,但表现性格不大相同”。请结合文中

21、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 分)9.在革命中,情报员所从事的是危险性很强的工作。本文用克制而有张力的人物语言叙写了传递情报的过程,这样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 请谈谈你的理解。(6 分)能力题组 现代文阅读 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结构是一部小说谋篇布局的艺术方式,亦即如何有效组织情节人物语言使之活动起来并最终形成故事。对于小说家而言,结构问题殊为关键,贯穿于小说创作过程之始终。正因如此,结构成为小说评鉴的重要指标。回顾近百年小说学术史,关于章回小说结构的学术研讨,呈现出颇为鲜明的两极分化态势:否定批评者认为中国小说“其结构远不如西洋小说之严密”,致命弱点乃在于“缀段性”,即一

22、段段故事形如散沙,缺乏西方那种“头、身、尾”一以贯之的有机结构,因而也就欠缺所谓的整体感与统一性;肯定赞扬者则认为古代小说结构艺术丰富严谨、异彩纷呈,甚至隐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哲学观和宇宙观。上述学术分歧的产生,不仅体现了研究者本身之文化背景及学术观念的差异,同时也彰显了明清章回小说结构问题的独特性与复杂性。章回小说天生具有鲜明的、统一的外部结构,即把每部长篇故事人为切割成篇幅大致均衡的若干回,其切割点多设于小说情节转折或递进处,而各回间的链接也极为紧密。章回小说的回目文字可以隐括或预叙本回情节,尤其是双句回目,上句对应于前半回情节,并承继前一回故事,下句则对应于后半回情节,但又延续到下

23、一回故事,前后回之间的情节内容,发生交错的镶嵌关系,类似于中国传统家具的榫卯结构,如此不断重复,直至整部小说形成一个稳固齐整的外部结构。在此基础之上,明清小说家还曾借助各种“部法”和“章法”,对章回小说的内部结构加以统摄强化以及艺术化。明清小说的上述特点也导致章回小说在整体上给人以千部一腔的印象,并最终招来研究者对其结构艺术的质疑或贬斥。不过,这些模式化的结构方式虽失之简单,却行之有效,至少可以保障一部长篇小说的正常运营,更为重要者,它们比较容易被文学水平普遍不太高的明清小说家所模仿、复制和掌握;从明清章回小说数量巨大又传播广泛的事实来看,结构的模式化其实并未给其编撰和流播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24、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转化成了某种小说“生产”的特殊优势。西方小说及中国现当代小说的研究表明,除组织情节人物语言之外,小说结构还可用来制造悬念、隐喻、反讽等,营构一个存在于文本之外的涵义丰富的深度阅读空间。然而,这种基于细密分析的结构研读,大抵是评论家和研究者所津津乐道的事情,小说结构对于普通读者究竟有多重要、能够引起他们多大的关注,恐怕还是需要考察的问题。一部小说是否引人入胜,更多取决于“作者在处理文字和对话上有无独见匠心,在人物的刻画上有无深切的了解,对情节的安排是否别出机杼”,而不一定是结构的谨严精巧或者寓意深长。更何况,明清章回小说中的大部分作品既非由精英文人创作,也不是针对精英文人编撰,

25、主要面向市井小民,故它们重在向读者提供离奇的故事、百科知识以及“观风俗”“正人心”之类的阅 6 读效益。凡此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明清章回小说结构在阅读层面的作用与意义,降低了小说家对于结构艺术的追求力度,同时也较好地化解了结构模式化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因此,讨论明清章回小说的结构问题,既要客观指出其模式化的艺术局限,也应充分认识和尊重其有效性的历史事实,不宜脱离明清小说史而虚泛地以今责古、以西律中。(摘选自潘建国关于章回小说结构及其研究之反思)材料二:红楼梦回、段的过渡接榫颇具特点:一、不像前代一般章回小说在故事发展高峰突兀中止,或故作惊人之语,再“且听下回分解”,而通常由一个人物把读者从

26、前一场面引入后一场面;二、一段有一段的串线人物,以之为串连通场人事的线索,而下一段的串线人物常常就是上一段已在场的,或提名预示过的;三、回与回过渡处,除了人物、情节上的联结,还常用承上启下的话加固接榫。正如脂砚斋批所说,红楼梦“过回无痕,是无一笔写一人文字之笔”。因为人物故事前后交叉连贯,虽无惊天动地之象,然而其实如见,妥贴自然,另有一种牢系读者之心的力量。事实上,长篇小说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必有一大段落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红楼梦 与前代长篇小说不同的是,各小段、章回间其他人物情节还相互有着延续不绝的联络,旁枝与主线、回与回、段与段都似疏而聚,若分而合,毫不松散。应该说,人物个性的鲜明,前

27、后统一和多方相关,情节发展的曲折引人,合乎社会真实和生活逻辑,这是红楼梦诸线故事回段联络之所以能紧密而自然的内在原因。李渔闲情偶寄曰,“编剧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每编一折,必须前顾数折,后顾数折。顾前者,欲其照应;顾后者,便于埋伏”。长篇章回小说的结构艺术与戏曲剧本实有相似之处,也要注意“密针线”的功夫。红楼梦之特可赞许的是,不仅遍布顾前顾后的照应、埋伏,整部皆然,而且回段间还加有过渡接榫,因而全书故事一段紧扣一段,一回紧接一回,犹如晶莹璀璨的群珠,连缀始终,切不断,拆不散。(摘选自洪克夷的结构艺术)1.下列对材料相

28、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结构是评鉴小说的重要指标,近百年来,小说学术史都致力于对小说结构的研讨。B.章回小说回目间的紧密链接能够加固其外部结构,比如红楼梦回段的过渡接榫。C.小说读者与研究者的区别在于,读者关注的是情节,研究者关注的是主题和结构。D.明清章回小说结构备受质疑,是因为其研究者脱离了历史,以今责古、以西律中。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金圣叹评西游记“如大年夜放烟火”,虽个体璀璨却缺少整体关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章回小说的结构局限。B.红楼梦的外部结构与前代章回小说有相似之处,但瞻前顾后的部法,使其内部结构较前代更为紧密自然。C

29、.红楼梦 牢牢吸引读者,是因为它摒弃前代回、段过渡时故作惊人之语的创作方式,承上启下,妥帖自然。D.小说结构不仅有组织情节人物语言的作用,还可以用来制造悬念、反讽等,比如祝福的倒叙式开头和“祝福”式结尾。3.根据材料内容,不能体现章回小说结构优势的一项是()(3 分)A.水浒传中每个人物的故事具有独立性,在情节叙述的关键处以“且听下回分解”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B.三国演义 以曹操、刘备、孙权为线索,将汉末晋初近百年的事件紧密地维系起来,构成有机的整体。C.清代一些坊刻本作品,由坊肆将戏曲、传奇作品切成若干段,置于章回框架内,加工成长篇小说。D.红楼梦中,“二尤”故事并不是小说主线,却能巧妙勾连

30、起诸多情节人物,使旁支主干浑然一体。4.材料二采用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 分)7 5.材料二提到,红楼梦“遍布顾前顾后的照应、埋伏”。试以红楼梦原著相关内容或情节为例,谈谈它是如何照应、埋伏的。(150 字左右)(6 分)现代文阅读 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辰河小船上的水手 沈从文 我独自坐到这只小船上,已过了十天。起先我尽记着朋友“行船莫算,打架莫看”的格言,从不发言过问。我的衣袋中,虽还收藏了一张桃源县管理小划子的船总亲手所写“十日包到”的保单,但天气既那么坏,还好意思把这张保单拿出来向掌舵水手说话吗?我口中虽不说什么,心里却计算着所剩余的日子,真有点儿着急。三个水

31、手中的一人,似乎已看准了我的弱点,那水手向我说道:“先生,你着急,是不是?不必为天气发愁。如今落的是雪子,不是刀子。我们弄船人,命里派定了划船,天上纵落刀子也得做事!”我的座位正对着船尾,掌舵水手这时正分张两腿,两手掯定舵把,一个人字形的姿势对我站定。想起昨天这只小船掯入石罅里,尽三人手足之力还无可奈何时,这人一面对天气咒骂各种野话,一面卸下了裤子向水中跳去的情形,我不由得微喟了一下。我说:“天气真坏!”他见我眉毛聚着,便笑了:“不碍事,只看你先生是不是要我们赶路,想赶快一些,我同伙计们有的是办法!”我带了点埋怨神气说:“不赶路,谁愿意在这个日子里来在河上受活罪?告我看是什么办法!”“天气冷,

32、我们手脚也硬了。你请我们晚上喝点酒,活活血脉,这船就可以在水面上飞!”我觉得这个提议很正当,便不追问先划船后喝酒,如何活动血脉的理由,即刻就答应了。我说:“好得很,让我们的船飞去吧,欢喜吃什么买什么。”于是这小船在三个划船人手上,当真俨然一直向辰河上游飞去。经过钓船时就喊买鱼,一拢码头时就用长柄大葫芦满满地装上一葫芦烧酒。沿河两岸连山皆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在这样一条河水里旅行,望着水光山色,体会水手们在工作上与饮食上的勇敢处,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船停时,真静。一切声音皆为大雪以前的寒气凝结了。三个水手把晚饭吃过后,围在后舱钢灶边烤火烘衣。我再也不能孤独地在舱中

33、坐下了,就爬到那个钢灶边去,同他们坐在一处去烤火。我询问那个年纪较大的水手:“掌舵的,我十五块钱包你这只船,一次你可以捞多少!”“我可以捞多少,先生!我不是这只船的主人,我是个每年二百四十吊钱雇定的舵手,算起来一个月我有两块三角钱,你看看这一次我捞多少!”我说:“那么,大伙计,你拦头有多少!全船皆得你,难道也是二百四十吊一年吗?”“我弄船上行,两块六角钱一次,下行吃白饭!”“那么,小伙计,你呢?我看你手脚还生疏得很!你昨天差点儿淹坏了,得多吃多喝,把骨头长结实一点点!”小子听我批评到他的能力就只干笑。掌舵的代他说话:“先生要你多吃多喝,你不听到吗?这小子看他虽长得同一块发糕一样,其实就只是能吃

34、能喝,撇篙子拉纤全不在行!”“掌舵的,你在这条河里划了几年船?”“我今年五十三,十六岁就到了船上。”“拦头的大伙计,你呢?你划了几年船?”“我照老法子算今年三十一岁,在船上五年,在军队里也五年。”这水手结实硬朗处,倒真配作一个兵。昨天小船上滩,小水手换篙较慢,被篙子弹入急流里去时,他却一手支持篙子,还能一手把那个小水手捞住,援助上船。上了船后那小子又 8 惊又气,全身湿淋淋的,抱定桅子荷荷大哭。他一面笑骂着种种野话,一面却赶快脱了棉衣单裤给小水手替换。在这小船上他一个人脾气似乎特别大,但可爱处也就似乎特别多。想起小水手掉到水中被援起以后的样子,以及那个年纪大一点的脱下了裤子给他掉换的情形,我心

35、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感情。我向小水手带笑说:“小伙计,你呢?”那个拦头的水手就笑着说:“他吗?只会吃只会哭,做错了事骂两句,还会说点蠢话:你欺侮我,我用刀子同你拼命!老子还不见过刀子,怕你!”小水手说:“老子哭你也管不着!”拦头的水手说:“不管你,你还会有命!落了水爬起来,有什么可哭?我不脱下衣来,先生不把你毯子,不冷死你!十五六岁了的人,不害羞!”正说着,邻船上有水手很快乐地用女人窄嗓子唱起曲子,晃着一个火把,上了岸,往半山吊脚楼胡闹去了。我说:“大伙计,你是不是也想上岸去玩玩?要去就去,我这里有的是零钱。要几角钱?你太累了,我请客!”他妩媚地咕咕笑着。我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就取了值四吊钱的五角

36、钞票递给他。于是推开了篷,这个人就被两个水手推上了岸!可是他却出我意料以外,上岸不久又下了河,回到小船上来了。小船上掌舵水手正点了个小油灯,薄薄灯光照着那水手的快乐脸孔。小水手向他说了一句野话,那小子只把头摇着且微笑着,他赶忙解下了他那根腰带,原来他棉袄里藏了一大堆橘子,腰带一解,橘子便在舱板上各处滚去。问他为什么得了那么多橘子,方知道他虽上了岸,却并不胡闹,只到河街上打了个转,在一个小铺子里坐了一会,见有橘子卖,知道我欢喜吃橘子,就把钱全买了橘子带回来了。我见着他那很有意思的微笑,我便也笑将起来,不说什么了。天气如所希望的终于放睛了,我同这几个水手在这只小船上已经过了十一个日子。(有删改)6

3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说过了十天与末尾说过了十一个日子,都是说时间,表达的心情是相同的。B 只因有求于水手们早赶路,所以“我”不质疑水手们“先划船后喝酒活动血脉”的合理性。C 这一段船上经历看似偶然,三位水手的三种资历、性情其实构成了水手们的一生。D 恶劣的环境、微薄的报酬消磨了水手的活力,水手们的吵骂声显示了他们的粗野。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拦头水手脾气大,经常责骂小水手,但他乐于助人、富有人情味,在小水手落水时救起了他。B 文章多次写到“野话”,既营造了真实感,也委婉批评了湘西社会粗鄙的风俗。C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独特而

38、宁谧,神圣而浪漫,秀丽的风景、古朴的民风跃然纸上。D 作者尊重不同人物的说话习惯,俗趣与雅兴相糅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8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9“湘西之美,美在沈从文的书里,黄永玉的画里,宋祖英的歌里。”请结合本文赏析湘西之美。9 20223 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答案与解析(第 3 练)基础题组 现代文阅读 I 1.B(错在“言之无文”,原文为“避而不谈”,题干故意偷换成“言之无文”,望文生义,似是而非)2.B(“遭遇那些熟识的舞台明星的抵制”无中生有)3.C(文中应是正能量,C 项与传递正能量不符,“都着唐装”不能算是抄袭,该评论属于炒作、吸引关注、骗取流量的行为)

39、4.这句话表明了文艺评论“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的道德“底线”;(1 分)这句话成为文艺批评的准则,彰显了今天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1 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激浊扬清、褒贬甄别的作用;(1 分)从而及时纠偏扶正,真正起到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效果。(1 分)1 0 5.这一评论表明作者具备批评精神,敢于客观公正地从作品出发实事求是地评价作品;作者及时捕捉到文艺思潮的新动向,为研究汪曾祺提供新视角;通过这一批评性的意见,能让读者更加全面地认识汪曾祺及其作品;有助于营造“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促进文艺生态健康发展。(每点 2 分,答对两点即可)现代文阅读 II 6.D(“废寝忘食”错,曲解文意

40、,只是出于当时革命形势考虑而暂时撤退了)7.C(C 项“对革命的认同和热爱”人为拔高,无中生有)8.同:二人对待革命事业都尽心尽力、小心谨慎。(2 分)异:史校长态度严肃、不苟言笑;毕校长为人热心、坦诚直率。(4 分)9.史校长的话语短促、紧凑,毕校长的语言声调忽高忽低,充满了紧张感;环境上渲染紧张的斗争氛围,与情节的展开相协调;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集中,也制造了留白的艺术效果;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谨慎干练、互相关心的革命者形象呼之欲出。(每点2 分,答对三点即可)能力题组 现代文阅读 I 1.(3 分)B(A.偷换概念;C.表述片面;D.原因解释片面)2.(3 分)C(强加因果)3.(3

41、分)B(这是内容线索,而非结构优势)4.(4 分)引证(道理论证)。引用脂砚斋批语,论证了红楼梦过渡接榫的妥帖自然(或“引用李渔的话,以戏曲艺术类比论述了章回小说要有瞻前顾后密针线的功夫”)。对比论证。将 红楼梦 与前代章回小说比较,论证其结构紧密自然的特点。比喻论证。把章回间的过渡接榫比作群珠连缀,论证章回间的连贯自然。(每点 2 分,答出 2 点即可)5.(6 分)(内容或情节叙述准确 4 分,分析阐述恰当 4 分)示例一:红楼梦 开篇就虚构了一僧一道在青埂峰下谈笑,见一宝玉后,携其到那“昌明隆盛邦,花柳繁盛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这就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再如:作者安排跛足道人在甄

42、士隐穷困潦倒时出现,用好了歌点化他出家。在贾瑞将死之时跛足道人再度出现,把“风月宝鉴”送给他治病,但贾瑞淫心不死,此时尚思风月之事,可谓执迷不悟,这都是对前文的照应。示例二:刘姥姥三进贾府是小说重要内容。其中二进贾府用了三个章回来叙述她跟随贾母等人游逛大观园的情形,她这次带自家瓜果来答谢贾府照顾,表现得开放、自然,给贾府上下带来欢乐,不仅照应了前面一进大观园时的拘谨、难为情等情节,而且借其视角再次照应前文大观园的豪华及各具特色的居住环境;同时板儿和巧姐的“争执”、刘姥姥为巧姐起名等也为她三进贾府、仗义救巧姐等情节埋下伏笔。现代文阅读 II 6 C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43、A.“表达的心情是相同的”错,开头的十天体现作者赶路的着急,结尾说过了十一个日子,表达作者与水手相处的愉快心情。B.“只因有求于水手们早赶路”错,原文水手“我觉得这个提议很正当,便不追问先划船后喝酒,如何活动血脉的理由”。D.“消磨了水手的活力”错,“这小船在三个划船人手上,当真俨然一直向辰河上游飞去。经过钓船时就喊买鱼,一拢码头时就用长柄大葫芦满满地装上一葫芦烧酒”水手们虽然工作环境恶劣、报酬微薄,但他们依然卖力而充实地生活着;“显示了他们的粗野”错,吵骂声显示真实的生活,作者没有贬低之意。故选 C。7 B.“委婉批评了湘西社会粗鄙的风俗”错,多次写到“野话”和吵骂声,主要是营造真实感,作者没有贬低和批评之意。8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色彩鲜明,“戴”字写出了白雪卧在山头的模样,用字新奇。1 1 传神地体现了“我”的心境的变化,调节了叙事节奏。9 风景美。湘西风景秀丽,文中风景描写秀丽清雅、生动优美。人情美。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如水手之间相互温爱,小水手掉到水中,年长的水手赶紧救援,上船后又赶紧脱了棉衣单裤给小水手穿。又如水手对“我”的温爱、“我”对水手的温爱等。人性美。如拦头水手虽然脾气大,但他热情大方、乐于助人、细心真挚、豪迈洒脱、富有人情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