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路第十二区介绍.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36694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8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颐和路第十二区介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颐和路第十二区介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颐和路第十二区介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颐和路第十二区介绍.pdf(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颐和路第十二区 INTRODUCTION 总体概况(现状)颐和路公馆区第十二片区又称为颐和公馆,位于南京市鼓楼区颐和路公馆区的东边,总占地面积 2 万平米左右。这是颐和路公馆区首先改造出新的“试验田”,拥有风格各异的别墅 26 幢,均为精心修缮后的民国建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设有有文化馆、非遗文化体验馆、博物馆、会议中心咖啡厅、米其林西餐厅和民国特色中餐厅等功能区域。总体概况(历史)颐和路民国公馆区始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国“首都计划”,作为民国的高档住宅区,国民党的高官名流,外国的公使馆云集于此。在这片 37.8 万平方米的区域内,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国建筑仍有 225 幢,分布在

2、以颐和路为中轴线的大小不等的 12 个片区内。目前所在的颐和路第十二片区,被打造成了一个民国主题文化体验酒店,是率先实现对公众开放的。这个片区占地约 2 万平方米,现有 26 栋花园洋房,薛岳、陈布雷、黄仁霖、张笃伦、熊斌等民国名人的旧居都位于此。几乎每一幢房子都有一段值得回味的历史,26 幢小楼的主人有 22 位收进了民国大字典中。其中部分被做成了精致的民国风别墅酒店和餐饮休闲配套。修旧如旧,最大限度地还原“民国风”,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建筑及历史故事 1.宁海路 15 号红色小洋楼 颐和路十二片区中有两幢为南京市一级保护文物,一幢是宁海路 15 号红色小洋楼,小红楼也叫艺风堂,作为颐和公馆的

3、文化馆,一层为藕香零拾精品店,展示精美的文化用品,二层是一间高水准的小型放映馆,免费为入住的客人播放民国影片,三层则为展览馆,不定期开展小型书展等民国展览。艺风堂曾经的主人,说起它的主人,很多人并不知道,但是一说到如今流行的自助餐,还有集体婚礼,则无人不知了,他就是蒋介石的后勤总管、励志社总干事黄仁霖。1929 年元旦集会上,黄仁霖开启了自助餐的先河,从蒋介石开始,每位军政大员都端着自己的盘子,沿着柜台顺次前行,挑选自己所需的食物。这种方式既节省费用,又便于管理,很快风靡全国。1934 年的“新生活运动”,黄仁霖又向全国推广了一种新的结婚仪式,就是集体婚礼。第一次集体婚礼在中山东路励志社大礼堂

4、举行,有 100 多对新人参加,场面颇为壮观。从自助餐到集体婚礼,黄仁霖奠定了在蒋介石和宋美龄心中的地位。1936年,蒋介石在西安被软禁,宋美龄曾委派他去探视。后来他跟随老蒋去了台湾,1983 年病逝于华盛顿。这幢红楼也是 1936 年用他夫人黄甘帼英之名建造的,主楼为东西向欧式三层楼房,红砖清水外墙,局部米色灰粉,一楼有卷拱门廊,二楼有露天阳台,三楼老虎窗采光,整个小楼典雅而富有韵味。这幢建筑又曾被瑞士租用作为驻华公使馆。2.宁海路 17 号 另一幢一级保护建筑是宁海路17 号国民党中将刘嘉树的公馆,不仅体量大,艺术风格也很独特,门前两根罗马柱雕饰十分精美。这幢房子也是 1936 年所建,令

5、人奇怪的是,南京沦陷前夕,还在大兴土木,说明许多人认为南京作为首都,仍然是安乐窝。刘嘉树是国民党少将以上军官中被共产党军队俘虏次数最多的一位,共有三次。最后一次是 1949 年 1 月,在广西战役中,他的兵团被解放军 38 军打得节节败退,他成了俘虏。作为军人,一直在前线作战,南京这幢楼房,刘嘉树并没住过几天。3.江苏路 15 号 一幢青砖小楼里,每天灯火通亮,这就是江苏路15 号的陈布雷公馆。拥有“第一支笔”之称的陈布雷同时也是备受争议的人物。原先陈布雷一家住在颐和路4 号,南京沦陷前,他一家迁往重庆,还都后,他的家被占,在市长马超俊帮助下,租用了这幢公馆,最后殒命于此陈布雷平时生活简朴,因

6、家族中有“赤化分子”,他一贯处事低调。当他意识到蒋家王朝气数已尽时曾向蒋介石进言,但遭到蒋的指责,说他是文人误事。就此,20 年“恩爱”蒙上了阴影。4.江苏路 23 号公馆(抗日名将薛岳从小崇拜岳飞 曾消灭日军一个师团)原主人是在北伐战争中被称为“老虎崽”、抗日战争中荣膺“天炉战神”美誉的薛岳,他指挥 4 次长沙会战,消灭日寇 10 万多人,成为民国十大抗日名将之一。薛岳公馆位于鼓楼区江苏路 23 号,颐和小区的东南部,是一栋二层楼房,虽不算高,但体量很大,在公馆区比较罕见。这幢建筑最醒目的是房顶上与众不同的鱼鳞瓦,在颐和路公馆片区也显得十分独特。原先院内有楼房两幢,迎院门这一幢为西式二层楼房

7、,里面一幢为西式三层楼房,青砖清水外墙。院内还有平房四进,共计 6 幢 22 间房,总建筑面积有 700 多平方米。现在只剩下这栋二层楼房。修缮后的薛岳公馆里悬挂着薛岳的书法,表现出这位“抗日战神”文气的一面。因从小崇尚岳飞,他后来干脆把原名薛仰岳改为“薛岳”。抗战中由他指挥的四次长沙会战,消灭日军 10 万多人。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成为抗战八年中的佳话。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薛岳是受之无愧的。他曾荣膺美国总统杜鲁门所授自由勋章,这让他成为国民党十大抗日将领之一。到台湾后,蒋介石任命薛岳为

8、一级上将战略顾问。1998 年 5 月 3 日,薛岳去世,享年 103 岁。5.江苏路 33 号(辛亥革命元老张笃伦)张笃伦(18941958),国民党陆军中将。1909 年(宣统元年)加入共进会。2年后被保送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入伍生队。辛亥武昌首义时,由保定南归路经上海,被沪军都督陈其美委充上海警卫军司令官。10 月 29 日,清军攻占汉口,张以“效力疆场为要务”辞职回鄂,由鄂军都督黎元洪委为战时总司令部参谋,听从总司令黄兴调遣,督战于汉阳前线,阻击清军。南北议和后,仍回保定军校学习。半圆弧型阳台、拉毛外墙,石砌墙基,就是放在当下,这幢建筑也很时髦。建造它的主人是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南京行政院

9、参事张笃伦,不过他只是出钱之人,构建人则是他的儿子张荣基,房屋产权却又在夫人沈淑勤名下。张笃伦公馆位于江苏路 33 号,于 1937 年建造。张笃伦和于右任是亲家,他的二儿子张澄基娶了于右任的女儿为妻,于右任住在宁夏路 2 号,两家相距也就几百米。1932 年前后,张笃伦在南京行政院任参事,由于他和四川省主席刘文辉是保定陆军学堂的同班同学,他曾兼任刘文辉的驻南京代表。抗战时期,张笃伦被张群举荐任重庆行营办公厅副厅长、西昌行辕中将主任。在此期间,他总是骑着一匹大骡子,说着一口浓重的湖北家乡话。抗战胜利不久,张笃伦被任命为重庆市市长,兼警备司令。1948 年调任湖北省政府主席。1949 年,白崇禧

10、佩服张笃伦的才干,想请他出任“剿总”副司令,张笃伦虽是军人,但熟悉官场一套,不日便挂冠而去,回到南京这座公馆,静观时局变化。11 月下旬便与亲家于右任一道从明故宫机场登机飞往台湾。6.抗战将领袁守谦 袁守谦:中华民国,国民党第一战区政治部中将主任 袁守谦(1903-1992)男,字企止,长沙县双江镇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8 月生。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一厅副厅长,第一战区政治部中将主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代部长,三青团中央干事会常务干事兼副书记长,华中“剿匪”总司令部及东南军政长官公署政务委员兼秘书长等职。是复兴社的主要发起人和骨干成员。1949

11、年去台湾后,历任台湾“国防部”政务次长、代部长、陆军二级上将。“行政院”政务委员兼“交通部”部长,交通银行董事长,“国家安全会议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国民党中央六届执行委员、常委,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中央改造委员会委员,第七至第十二届中央常务委员,第十三届中央评议委员等职。1992 年病逝于台北 7.李子敬 李子敬(1908-1962)安徽太和人,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三期,后任国民政府国防部总务局中将局长。开创了山东党的审计工作。1941 年 11 月 29 日,在大青山地区反“扫荡”战斗中壮烈

12、牺牲。颐和路公馆区有两座“姊妹楼”。即使玩“找不同”游戏,也很难作出选择。左边的李子敬楼建于 1934 年。1936 年,杨公达看中了这幢洋楼,在右边建造了同样一幢楼,为了怕来访者敲错门,他的阳台拐角处没有设计立柱。杨公达起初致力于学问,曾和朱家骅等人在南京创办过时事新报,被朱家骅聘请为中央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后来一度担任校长,可谓少年得志。8.原三青团中央干事吴兆棠 吴兆棠(19051964),国民党政员。安徽休宁人。毕业于同济大学,先后留学日本、德国,获博士学位。历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团教务组组长兼中央大学教授、三青团中央干事会干事、教育部督学、中等教育司司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49 年赴

13、台湾,历任政治大学训导长、教育研究所主任、台湾省教育厅厅长等。1964 年 7 月在台北病逝。颐和路公馆区小楼林立,豪宅无数,惟有一座平房夹杂其中,显得有点突兀。不过,走进去一看,其实“平房不平凡”,与周边那些二三层的小楼相比,显得低调而宁静。建筑的美在于变化,在于韵律,所以建筑有“凝固的音乐”之说。这幢平房虽无丰富的色彩,但其构造多变,同样给人以美的视觉冲击。比如六棱面设计使得客厅的采光十分充裕;再比如青色瓦顶、青色廊柱、青色栏杆,清一色的单色,经过巧妙设计,完全没有单调之感,相反倒十分耐看;敞开的回廊拉近了人与庭院里各色植物的空间距离。住在这里,会让你远离市区的喧闹,内心平静。这是读书人喜

14、爱居住的好地方。吴兆棠出生于安徽休宁,早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先后留学日本、德国,获博士学位。历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团教务组组长兼中央大学教授、三青团中央干事会干事、教育部督学、中等教育司司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由于长期在核心部门工作,吴在这幢房子里居住了将近十年。1949 年,吴兆棠随国民政府去了台湾,作别这座房子,再也没能回来。去台后,历任政治大学训导长、教育研究所主任,他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充分发挥,当上了台湾省教育厅厅长。1964 年 7 月在台北病逝。其家人后来在东华大学设立了“吴兆棠博士奖学金”,鼓励优秀学子。9.江苏路 27 号和 29 号原北平市长熊斌 熊斌(18941964)字哲民,亦

15、作哲明,湖北黄安熊家畈(今湖北大悟)人,曾任湖北军政府北伐第一军参谋、北洋政府参谋本部二局参谋、陕西省政府委员兼省政府主席。1945 年 8 月任北平市市长。由于对拥蒋态度不积极,与军政部长陈诚发生矛盾,加之熊斌出身杂牌,无力与蒋介石嫡系抗争,1946 年底被解职。1947 年夏,即全国内战开打之时,熊斌不愿入伙淡出政坛,解甲归田回乡小住。1949 年去台湾,1952 年 10 月退役,1957 年 2 月任台湾“中央银行”顾问。熊斌在南京江苏路有两处公馆,27 号和 29 号,两幢楼房紧邻,风格则完全不同。27 号楼是从李刘凤仪手中以夫人卢琴名义购置,29 号楼则是以卢琴名义购地自建。两幢楼

16、房加上平房,共计房间 44 间,可想熊斌一家人口之多。后来为补贴家用,卢琴将 29 号自建房出租。熊斌才气横溢,做事忙而不乱,对下属温文平易。但由于对拥蒋态度不积极,与军政部长陈诚发生矛盾,加之熊斌出身杂牌无力与蒋介石嫡系抗争,1946 年底被解职。自北平市长一职卸任后,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1947 年夏,即全国内战开打之时,熊斌不愿入伙淡出政坛,解甲归田回乡小住。让人记住熊斌这个名字的是“塘沽协定”,1933 年 5 月 30 日,蒋介石、何应钦选定熊斌为首席代表参加塘沽谈判,与日方签订了塘沽停战协定。协定默认日军占领东北及察北、冀东的既成事实,为国人诟病。熊斌回忆谈判的感受:“战败谋和,

17、于委曲中须求完成使命,此中滋味,实不堪回首。”1949 年,熊斌去了台湾,退役后曾任台湾“中央银行”顾问。晚年的熊斌更加思念海峡那一边的故乡,那里有他的亲人和儿女。他深情期望叶落归根,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1964 年 11 月 30 日熊斌在台北病逝,终年 70 岁。熊斌的儿子熊健与傅作义的长女傅冬菊、蒋介石幕僚陈布雷的女儿陈琏等一样,都是身份特殊的中共地下党员。10.民国学者杨公达 杨公达,1907 年生,四川长寿人。早岁毕业于北平高等师范学校,旋赴法国留学,入法国政治学院、巴黎大学,习国际公法与国际关系,毕业返国。1930年冬国立中央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31 年被国立中央大学

18、校长朱家骅聘为中央大学图书馆主任、教授及继任法学院院长,并创办时代公论,任社长。旋任上海暨南大学教授、教务长。1933 年 1 月任立法院立法委员,立法院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国际联盟中国同志会理事、总干事,并主编国际政治,旋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国民党重庆特别市党部主任委员。之后去了台湾 1972 年 12 月 29 日逝世。著有最新国际公法、西洋外交史、政治科学概论、政党概论、国际形势等。11.江苏路 31 号(历史学家光仁洪)光仁洪,安徽桐城人。1939 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法律系,后留学美国。回国后任上海法学院教授。建国后,历任安徽师范学院

19、、合肥师范学院副教授、系主任,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安徽省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全国国际关系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史学会理事,安徽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安徽省史学会会长,农工党中央常委、第十届中央副主席、安徽省委主任委员。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著有世界近代史,主编有世界史近代史。与马希尔公馆毗邻,江苏路 31 号有一座灰色三层楼房,它的主人不是高官,也非将军,而是一个学者。民国著名历史学家光仁洪在此撰写出了在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近代史。光仁洪 1939 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法律系,后赴美国留学,回国后曾在国民政府水利部就职以及上海法学院任教。1949 年,国民党众多官员携带家

20、眷去台,光仁洪却没有,他虽离开南京,但仍在大陆从事大学教育工作。清水砖,老虎窗,大大的露台和院子,光仁洪旧居建于 1935 年,原产权为光宣甫所有,去世后由其子光仁洪继承。走在这座小楼庭院的浓郁绿阴中,拨开几十年的荒烟蔓草和沧桑岁月,幽静的小楼里传来沙沙的写字声。室内,主人紧靠书架,或低头沉思,或仰望窗外;窗外,梧桐树张开臂膀,为主人遮蔽刺眼的阳光,几只喜鹊时而蹦跳,时而鸣叫。光仁洪旧居可以说是民国公馆建筑的一个典范,也代表了一个知识型学者在当时可以拥有的社会地位。12.江苏路 5 号(铁路工程师杨莘臣)江苏路 5 号是铁路工程师杨莘臣的旧居。此楼是杨莘臣任平汉铁路局副局长期间所建,占地 40

21、0 多平方米,楼高两层,还有假三层的阁楼。建筑样式为西式风格,造型变化丰富,门窗大小搭配,整体看上去很有韵律感。杨莘臣家族是地方望族,家族中人才辈出,不少还是现当代名人,如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知名学者、教授杨光泩。他抗日期间曾任中国驻马尼拉总领事,菲律宾沦陷后,因拒绝与日军合作,整个外交使团全部殉国,这是中国外交史上一部气壮山河的民族英雄史。杨光泩为九烈士之首,牺牲时年仅四十三岁,只留下一副眼镜。杨莘臣本人则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归国后曾任国民政府平汉铁路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铁道部北宁路局局长。平汉铁路又称京汉铁路,由于民国时期北京称北平,所以又叫平汉铁路。该铁路开始营建时是从卢沟桥至汉

22、口,因此最早的名称为卢汉铁路。1906 年 4 月 1 日,平汉铁路全线正式通车,打破了依赖于水道与驿道的传统交通网络格局。杨莘臣在平汉铁路建造中,从机务干事做到了机务处长,后又升任副局长,充分表明了他的才干。同时他在此期间不断被全国各交通大学请去演讲,深受学生欢迎。1949 年后,杨莘臣没有去台湾,而是选择留在大陆,担任新中国的铁道部顾问,为新中国的铁路建设贡献良多。13.江苏路 7 号(“民国救济总署”工程师翁存斋)与周边显赫的邻居相比,江苏路 7 号建筑的主人未免有些逊色,此人不算大富大贵,倒是任职的单位有些特殊,曾任民国救济总署工程师。在房管所旧档案里记载着:房主翁存斋解放前任浦口电厂

23、工程师,解放后任华东工业部实验所计划处处长。查阅历史资料得知,这个民国救济总署全称为“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成立于 1945 年。早在 1943 年 11 月,“二战”胜利的曙光已然照亮之际,美英等国主导成立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呼吁成员国捐助资金,在战后对遭受敌军入侵的国家提供难民救济和经济重建援助。中国是联总最大的援助对象国,联总投入的资金和物资总价值超过全部募集基金的三分之一,达 7 亿美元。民国救济总署负责协助联总并具体执行和实施联总在中国的善后救济工作。19451947 年,中国的善后救济工作实施了整整两年。但由于内战爆发,许多善后救济工作无疾而终。房主看似不起眼,翁宅反而比较出

24、彩。修复后的翁宅,黄墙红瓦,人字顶,看上去十分养眼。有点突兀的是,房子一侧墙面建在了围墙外面,为了安全用一道铁门把关。作为遮蔽,拦住了外面的人来客往和世俗名利,这与翁的特殊身份倒是很吻合,既入世又出世。13.颐和路 21 号(汪伪特工总部选址颐和路)上海吉司菲尔路 76 号,是一个在抗战题材作品中,出镜率极高的词汇。它是令人色变的汪伪特工总部,人称“魔窟”。小说色戒里,“易先生”的原型丁默邨便是这个魔窟的负责人。很多人不知道,汪伪时期(1939 年 9 月),颐和路也有一个与之齐名的特务组织,代称“21 号”(颐和路门牌号)。“21 号”为何会选址在颐和路?查阅档案时,记者注意到,日军占领南京

25、后,一直依托日方特务组织和宪兵队来控制社会治安,然而效果并不好,尤为令他们恐慌的是南京居民随时发动的反抗与袭击。于是,他们便将眼光转向了汉奸特务,并着手筹建“特工总部南京区”。“21 号靠近当时的日本南京宪兵司令部(今江苏路 39 号),将南京区设在这里,一旦有什么活动,双方配合起来非常方便。”南京师范大学经盛鸿教授介绍道。时隔多年,现在的颐和路 21 号,铁门紧闭,只有两个红灯笼悬在门前,里面是一栋新近翻修的两层小洋楼,洋楼对面墙上还有“七巧板”的图样。附近居民说,这里已属于某小学,那幢小洋楼则是教师办公室。胡兰成曾经被囚颐和路 “21 号”的往事,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便是汪伪政府的内讧,胡兰

26、成曾被囚在此(另说胡兰成被囚在颐和路 20 号)。30 多岁,胡兰成就凭一支生花妙笔,得到了汪精卫赏识,从此“扶摇直上”,成为汪的发言人。谁知在 1943年一次“中日恳谈会”上,他却语出惊人,称二战日本必败,“汪先生的政权也无法生存”。为此,住在颐和路 38 号(原门牌号为 34 号)的汪精卫大为光火,将其囚禁,甚至还要“开刀问斩”,最终在其挚友池田笃纪的帮助下才得以获释。记者曾翻阅胡兰成的民国女子,他说自己的确在南京“下狱”,张爱玲甚至还“动了惜才之念,和苏青去过周家(周佛海家)一次,想有什么法子可以救我。”周佛海在南京的西流湾 8 号和上海的愚园路 65 号都有居所,因此有人说,张爱玲为了

27、搭救爱人,亲自来了南京;也有人说张爱玲只是去了上海的周家。这些“流言”,虽然已无法辨别真伪,但却为颐和路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马歇尔在南京当过主婚人 除了权贵阶层的住宅,公馆区还有一系列外国使馆,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马歇尔公馆。日军占领南京后,这里曾是“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主席拉贝在这里保护了很多难民。公馆外观充满江南韵味,重檐歇山,花墙漏窗。很难弄清为什么国民政府当初会将马歇尔安排在这里,有人分析是为了让其感受中国味。但这倔强的老头很明显不是为了这个目的来的。作为杜鲁门总统特使,他需要在国共双方之间来回奔走斡旋,避免内战发生。然而,调停最后以失败告终,67 岁的马歇尔在失望中离开南京,他自嘲自己在中国完成的唯一任务就是为他的副官和一名金陵女大的学生主婚。记者探访时发现,汪精卫的故居已经变为江苏省对外联络办的办公地,而马歇尔公馆旧址则成为了军队住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