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3专题测评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含解析.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35219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3专题测评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3专题测评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3专题测评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3专题测评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含解析.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专题测评(三)(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20 世纪 30 年代,德、意、日三国分别在欧洲和亚洲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德、意、日法西斯得以日益嚣张的主要原因是 A法西斯国家都拥有雄厚的实力 B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集团 C被侵略的国家落后和弱小 D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 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都发生了反抗法西斯的局部战争,这些战争之所以未能遏制二战的爆发,是因为 各自为

2、战,未能形成反法西斯联盟 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苏联、美国实行“中立自保政策 德、意、日法西斯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A B C D 31939 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之后,英国首相张伯伦对希特勒的行动提出疑问:“这是旧的冒险行动的终结呢,还是新的冒险行动的开端?这是武力征服世界计划中的一个步骤吗?”这段材料 A表明张伯伦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B说明英国放弃了绥靖政策 C反映出英德矛盾趋于激化 D表明张伯伦仍然顽固地坚持绥靖政策 4德国法西斯头子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1939 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 A吞并奥地利

3、 B割占苏台德区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进攻波兰 51940 年纳粹德国在奥斯维辛建立了集监禁、劳役和屠杀为一体的集中营群。现在该遗址已被辟为纪念馆,目的是向人们警示 极端民族主义泛滥的后果 麦卡锡主义造成的结果 犹太人和波兰人被无辜屠杀的灾难 恐怖主义造成的惨剧 A B C D 61970 年一个冬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被纳粹杀害的波兰人纪念碑前神色凝重地跪下了。这一举动的内涵表明德国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A曾经占领波兰 B深刻反省历史 C实行非军事化 D奉行和平外交 7丘吉尔说:“我们不要把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而赢得的.但是,在这次援救中却孕育

4、着胜利。”“这次援救中却孕育着胜利”是指 A粉碎了德国法西斯不可战胜的神话 B加强了英法军队的联系与合作 C为日后英国的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实力 D鼓舞了英法两国军民反法西斯的斗志 81939 年 8 月,希特勒私下宣称:“让我们把这一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看做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目前苏联并不危险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在以后一两年中,目前的局面将继续存在。”这表明德国签约的首要目的是 A在未来的战争中免于两线作战 B在德军突袭波兰时避免与苏军发生冲突 C首先攻占西欧,为将来进攻苏联做准备 D防止苏联与英法构筑集体安全体系 91942 年 1 月 1 日,26 个

5、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并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其余 22 国按国名的英文字母依次排列,这 是国际关系分化的结果 消除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内部矛盾 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表明中国抗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 A B C D 101942 年 1 月,26 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形成。推动该联盟形成的事件有 开罗会议的召开 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丘吉尔、罗斯福声明援助苏联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A B C D 11下列有关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有 苏德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1941 年 8 月,罗斯福和

6、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 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 1942 年初,中、美、英、苏等 26 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A B C D 1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A美国对日投掷原子弹与苏联对日宣战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D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 13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

7、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A苏联实力最强 B罗斯福野心最大 C美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 D三国争霸意图显现 绞死希特勒。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主要三个国家,这三国是 A美国、英国、法国 B英国、法国、苏联 C美国、英国、苏联 D美国、法国、苏联 1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发生在哪一次战役中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马里亚纳群岛战役 C库尔斯克战役 D西西里岛战役 1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个战场中,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转入战略进攻的是 A苏德战场 B太平洋战场 C北非战场 D西欧战场 17艾森豪威尔总统曾回忆,他熬过三年战争岁月靠的是每晚睡四个小时,每天喝 20 杯咖啡,吸四包骆驼牌香烟,偶尔

8、加一个三明治。那场战争是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独立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南北战争 18(2009 全国高考文综,21)1951 年,美英等国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媾和会议,签订了对日和约.中国、朝鲜、越南被排除在会议之外,参加过对日作战的印度和缅甸拒绝参加会议,苏联等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该和约的签订违反了 A 联合国家宣言 B 开罗宣言 C 雅尔塔协定 D 波茨坦公告 19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苏三大国为了协调统一行动,先后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其中最后一次重要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20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叙述

9、,不正确的是 A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B不同程度地削弱了资本主义各国 C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D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二、非选择题(21 题 14 分,22 题 12 分,23 题 14 分,共 40 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1938 年 9 月 27 日英国首相张伯伦的广播演说 请完成:(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次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哪些国家的代表?(5 分)(2)材料一反映的会议上,签署了怎样的协议?(2 分)(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出英法

10、参加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什么?(2 分)(4)这次会议有什么影响?(5 分)22(2009 天津高考文综,1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2 年 1 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 10 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 130 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二 1943 年 11 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

11、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2 分)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4 分)材料三 1943 年 10 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国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宗旨

12、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4 分)(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2 分)23阅读图片,完成下表:图片 地位 理由 波兰骑兵开赴前线抗德 日军偷袭珍珠港 盟军诺曼底登陆 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代表签订投降书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参考答案 1D 解析:在三个法西斯国家中,意大利实力并不雄厚,A 项表述错误。B 项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集团并不是三国日益嚣张的主要原因,在三国结成轴心国集团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侵略扩张。C 项与 D 项相比,更不是主要原因。2 B 解析:均符合当时的形势,这种形势不利于阻止二战爆发;属于二战爆发前

13、大国绥靖政策的表现;发生于二战爆发后的 1940 年,它与轴心国集团建立不是一回事.3D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张伯伦发生了一些动摇,但根本上仍推行绥靖政策。A、B、C 三项叙述错误。4C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历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39 年初”和“慕尼黑协定的扩大。由此可判断这个计划是慕尼黑阴谋实现后的下一个行动目标。根据教材知识可知这一目标是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5B 解析:麦卡锡主义是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疯狂反共的最典型的事例,恐怖主义是 20 世纪末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被称为“21 世纪的政治瘟疫”。纳粹德国极力宣扬民

14、族复仇情绪,宣扬日耳曼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犹太人和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应该为优秀种族腾出生存空间,表示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疯狂迫害犹太人,推行种族灭绝政策,根据题意要求排除,故 B 项为正确答案。6B 解析:勃兰特面对纪念碑下跪的行为表明了对德国法西斯暴行的忏悔,故 B 项符合题意.7C 解析:敦刻尔克撤退为日后英国的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兵力。8A 解析: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可以看出,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目的是为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故 A 项符合题意。9C 解析:“领衔”“按国名的英文字母依次排列”反映了中国

15、地位的提高及内部团结.美苏存在分歧冲突,矛盾只是降到次要地位,排除。10B 解析:开罗会议的召开是在 1943 年底,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是在 1943 年 2 月,时间不符.11C 解析: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由于法西斯势力不断扩大,美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了对英苏等国家的援助。德军在西线得手后,美国正式放弃“中立”政策,同英国结盟。据此排除含的选项即可。12B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这场战争取胜的根本保证.13D 解析:本题设计比较新颖,以德黑兰会议“三巨头的梦引入对历史知识的考查,实际上“三巨头”以

16、所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谓的“梦”说出了本国争霸世界的野心.故 D 项符合题意。14C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图片中的国旗图案进行判断,明显可以看出,星条旗代表的是美国,米字旗代表的是英国,锤头镰刀旗代表的是苏联.另一种方法是根据题干中的时间进行判定,1942 年与德国作战的三个主要国家不会有法国,这时的法国已经投降。15C 解析:1943 年 7 月,德军集中精锐部队力图消灭库尔斯克地区的苏军主力,苏军也调集重兵在此严阵以待,双方在普罗霍罗夫卡地区发生坦克会战。16B 解析:中途岛海战发生于 1942 年 6 月,它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而其他三个战场的转折晚于太平洋

17、战场,故正确答案为 B 项。17C 解析:1944 年 6 月,英美盟军在艾森豪威尔的领导下于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由此可推断出他所说的“熬过三年战争岁月”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而 A、B、D 三项与艾森豪威尔无关.18A 解析:联合国家宣言中规定“缔约国保证不同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19D 解析:二战期间的四次国际会议,其召开的顺序是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故最后一次应是波茨坦会议。20B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西欧列强主宰世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战后美国一跃成为雄踞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政治、经济、军事大国,B 项太绝对

18、。21参考答案:(1)1938 年 9 月的慕尼黑会议。英、法、德、意。(2)在这次会议上,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署了把苏台德等地区割给德国的协议。(3)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来换取一时的和平,同时希望把德国侵略的矛头引向苏联。(4)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对德国的侵略是一种鼓励,德国进而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其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加速了扩大战争的进程;也使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不利于反法西斯联盟的早日形成。解析:两则材料反映了慕尼黑会议的相关知识。在回答问题时,要结合材料提示紧扣所学知识来组织答案。22参考答案:(1)英国请求中国救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2)中国在印、滇、缅战场

19、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发表开罗宣言。日本所窃取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3)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建联合国。(4)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解析:第(1)问材料一中能直接得出的原因就是英国的请求,结合所学知识,了解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面临的险恶环境,才能得出保卫滇缅公路这条中国获取国际援助的生命线的原因。第(2)问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回顾近代中国屈辱的外交,并联系材料一的内容不难得出;开罗宣言的内容属于基础知识的记忆。第(3)问四国宣言签署于 1943 年,因此不仅要从它的宗旨还要从当时情况来分析其签署的主要目的。第(4)问二战既然基于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而胜利,那么当今世界正确解决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更应该团结、合作。23。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地位 理由 二战全面爆发 英法作为波兰的盟国对德宣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至此,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卷入战争 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加速了德国灭亡 法西斯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 至此法西斯国家全部投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