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32579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7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pdf(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摘要小学科学教材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对现在的科学课教学现状进行仔细观察和冷静地分析后会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关键词小学科学课;探究;课程教学 小学科学教材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教师们的观念在逐渐更新,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地凸现,但如果我们对现在的科学课教学现状进行仔细观察和冷静地分析后会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探究起始阶段,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往往忽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进行探究的前提

2、,学生如果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不能进入探究活动。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如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活动之前,教师最常说的话就是对于这个现象,你都有什么问题、针对这个现象,你还有什么问题等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种现象非常好,但往往不注意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以至于有些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会提问题,在课堂上乱想、瞎问。这样做的结果直接会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探究价值不大的问题。例如有位教.-.师在执教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这节课时,教师出示了一段潜水艇在水中沉浮的录像,然后对学生说:对于水中的潜水艇,你都有什么

3、问题?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举手要求发言。生 1: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能沉下去?生 2: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会浮起来?生 3:水中的潜水艇为什么能浮起来,也能沉下去?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学生提出的这几个问题都属于同一类,如果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置可否,不注意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整理的话,那么让学生继续再提,学生也只有乱提瞎问了。其实,教师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这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学生乐于提问这一行为的肯定和鼓励,从而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一举三得,我们教师何乐而不为。二、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过分强调让学生动手,而忽视了让

4、学生在动手的同时还要动脑。在现在的科学课堂上,教师们非常重视让学生亲自动手活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对于动手做的方式来学习科学在理解上过于片面,认为只要是科学学习都要动手,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许多动手的活动,以致于课堂上到处呈现出一派热热闹闹的忙碌景象,但是在看似热热闹.-.闹的科学课课后学生的头脑却依然一片空白,并没有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太多实质性的培养和提高。其实我们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动脑和动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厚此薄彼,如在准备材料和具体的实验操作中,需要学生动手,而在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以

5、及进行反思时都要让学生动脑。在该动脑的时候一定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动他们的脑筋,不能让动手占据动脑的时间。所以在让学生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动手操作,更要组织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先动脑进行猜想、预测,在实验后进行研讨解释,这样才能体现出探究的本质,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三、在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这个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和引导者,处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但这种角色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降低

6、,甚至是无足轻重。因为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可是现在有些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不清楚什么时候该进行指导,什么时候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在课堂上甚至感到无所适从。有的教师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在教学中学生就是上帝,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要依照学生所提议的进行,其结果常常是使课堂教学成了一种放.-.羊。我们教师需要明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并非排斥教师的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给予必要的帮助,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程度。如果在指导的时候介入过

7、早,引导过多,就可能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而教师不敢指导或过晚的指导则可能使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的状态,以致于削弱了学生继续深入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相对来说较差,教师指导的作用应该多一些,对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师有必要给予指导,但在学生提出猜测,分析实验现象以及得出结论的时候,教师的指导应该少一些,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去说,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去做,教师绝不能越俎代疱,包办代替。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学预设,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每一次探究活动之前,总是习惯于将自己引导的方法

8、、思路、过程等作一细致周密的部署安排,每一步教师该干什么,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产生什么问题,都会在头脑中计划一下,以便使自己做到胸中有数。但是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令教师预料不到的事情。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突发事件,我们教师不外乎采用以下两种教学策略:一是无视课堂中产生的杂音,继续朝着预设的方向前进;二是改变预设的教学思路和策略,.-.转向生成的方面前进。在科学课教学中,不确定的因素很多,课堂上出现预测和生成不一致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一、如果这种意外现象对

9、本节课教学有价值,有利于本课教学的主题,则教师可以放弃预设,转向生成的方向前进;二、如果这种意外的确是杂音的话,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要设法巧妙地回到预设的轨道上继续向前;三、如果杂音对本节课探究主题价值不大,但有探究的价值,则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让学生课下再去研究,到时候再引导学生汇探究的结果。当然,意外毕竟是意外,在遇到确实无法探究的情况时,那只有把其中的道理告诉学生了。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科学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才能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中,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向着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向健康发展。.-.如何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 学

10、习科学课的过程,是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实验是学科学的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动手做实验可以激发小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究欲望。怎样才能更好地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呢?笔者认为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明确实验的基本要素 1.明确实验目的 做实验之前,只有给学生提出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做。因此,明确实验的目的对于学生上好实验课是至关重要的

11、,它能让学生明白该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而设置。2.明确实验操作过程 每个学生理解能力不一样,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操作的把握程度,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但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时常是杂乱无章的,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观察时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很大,有时常常偏离观察的主要目标。3.明确实验中的观察任务 .-.让学生明确了实验前的观察任务,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和感知。运用眼、耳、口、鼻、手等感觉器官去观察和感知实验过程中形态、特征和声、光、色、味、温度等变化情况,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观

12、察和感知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以观察植物的种子为例,课前要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植物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4.明确通过实验得出结果 从现象到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是一个以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才算真正得到了知识。在磁铁的实验中,当我们看到磁铁能把带铁的东西吸起来,就知道磁铁有吸引铁的性质,所以就把磁铁的这种特性叫做磁性。磁性有强弱,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把磁铁用细线悬挂起来,等到它静止时,磁极分别指向南方和北方,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教师可以提

13、示指南针就是根据磁铁的这一特性发明的。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增强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教师通过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奠定坚实基础。二、千方百计拓展实验空间 1.因地制宜开辟实验场所 小学科学实践课的实验场所不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实验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校园、家庭、社会和大.-.自然。将课内有限的探究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去。如在教学观察植物根的生长一课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自己做实验,看看种子萌发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植物的根向哪里生长,根的生长速度怎么样;根有哪些作用,种子是怎样变成幼苗的,植物茎的作用和怎样开花结果的等。学生通过自

14、己亲自选材,亲自种植,并把每天的生长都记录下来,从而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2.选择好实验材料 根据实验科目的需要,就地取材,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实验材料的选择。如在做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实验材料需要土豆、鸡蛋、木板、铁块、塑料泡沫等等,就安排学生自己搜集带来。三、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科学实验兴趣的培养,一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典型活动;二是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科学实验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验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器材,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量搜集身边的实验材料。1.寓

15、欢乐于学习实践中 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如在观察蚯蚓的身体、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点亮小灯泡、种子发芽的实验等这些具有小制作、小.-.实验性质的实验课时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验,在无危险时,尽情地实验,痛快地玩耍,学中玩,玩中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做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实验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探究。如在教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时,教师一开始简单介绍了电池、电线、灯泡后,先不讲明怎样做才会让小灯泡发光,而是提出疑问“

16、:谁能让小灯泡发光。”在学生认识仪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敢于思考,利用现成的仪器去实践,并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争着去比一比谁最快让小灯泡发光,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是一种积累,需要教师的引导,更需要师生的合作。只要实验教师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把解决实验教学难点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相结合,实验课教学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效。.-.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至今,还有很多科学课教师的教育教育教学观念非常滞后。他们对科学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对于开设这门课的目的缺乏科学准确地认识。很多科学教师依然把科学课当做是原来的自

17、然课来上。有的科学教师竟然还说“其实说的一回事,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而已”。他们简单地认为新课改就是把教材改动一下内容,科学课就是换了一下名字而已。还有一些科学课教师就认为科学课就是让学生多做几个活动。有的科学教师就一味地依赖多媒体的运用,整节课都是单纯地看科教片,也没有设置互动的环节。还有的,科学公开课时,为了大家的实验活动都圆满成功,在没有正式比赛前操练得滚瓜烂熟,以至于在公开课上,曾经闹出了老师没有提问,学生就直接先说了答案的笑话。2、缺乏专业化的科学教师队伍 科学课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素质专业化程度较低,与科学课程的改革不适应。很少有专职的科学教师,大部分都是由身兼数职、一人多个科目的

18、教师兼任的。而这些专职的科学课教师大部分民办时代转正过来的教师,具有“三化严重”的特点:“年龄老化的情况严重、身体弱化的情况严重、经常病态化的情况严重”,。而学校确实也是出于照顾他们,才让他们从事这个岗位的工作。而那些身兼多职的教师,大都是因为工作量不够而被“搭配”上几节科学课程。因此,这些兼职教师的主要任务还是集中精力和时间上好语文和数学课。很.-.多科学课被经常占用,上成了语文课、数学课。因为科学课不要参加统一组织的考试,与学校的评价不挂钩,所以,在临近期末考试前,科学课几乎不复存在。另外,有一些教师思维不活跃,课堂上缺乏活力。加上科学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综合性非常强,因为一些科学教师的个

19、人科学类综合素质不强,知识储备严重不足,缺乏一定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就只能将科学课上成“老师讲得吐沫横飞,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状况。这样的课堂就如一塘死水,毫无生机与活力。教育教学效果根本就无从谈起。诚然,这种现状的形成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专职教师大都是“老弱病残”居多,小学科学兼职教师课头杂,课时多,很多还是兼任的班主任。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的寄宿制学校,这些身兼多职的老师,他们的一天用一个不恰当的比方,真是“比鸡起得还早,比狗睡得还晚”。事情是多而杂,上到领导临时安排,下到学生打小报告,事无巨细,样样都要亲力亲为,哪里还有时间操心科学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时真的忙的很多科学教师走进课堂,连

20、教材都忘记带。整天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没有时间很好地反思、总结和研究科学课的教学。但是,主观原因还是占主导地位::在我们很多领导和教师看来,科学课就是不需要参加统考,不纳入学校评比的“副课”。这种观念是多年来应试教育留下来的遗毒,根深蒂固,半根错节,一时半会难于彻底根治。这种现象普遍存在鱼广大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城镇。.-.3、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配套设施严重不足 科学课程包是一门包含了多种学科的综合课程。它所需要配备较多的教育教学仪器设备和非常多的配套实物器具和实验。它主要是依靠学生动手做才能完成的一门实验技能型课程,非常注重行为习惯和思维训练,注重激发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根本目的

21、就是对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启蒙,教育 它需要大量的配套实物器具和实验。就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学校是用的原来的留下了勉强可以替代的器材。很多“动手做”只好变成了“用嘴说”。课堂上教师讲科学,学生听科学,原本生动活泼、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生动有趣的实验课程,被一张嘴、一只粉笔所代替。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缺乏起码的互动,“你吹你的号,我唱我的调”的现象相当普遍。学生无法接受,教师也倍感枯燥,教学难以进行。4、领导对科学课的重视不够 其实,笔者认为,科学可不能很好实施的根本责任在于领导。譬如奇迹开车,作为指引方向的方向盘偏离了方向,那车不飞下万丈悬崖才怪呢?一项工作也是如此,领导的指导思想

22、偏离了航向,下面也会跟着一起走入歧途。加入教育部门的领导层层重视科学课的话,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有教师戏言:科学课在学校处于“第三世界”。科学课教学不尽人意的原因其实与领导者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与评价的机制导向息息相关。纵观我国目前现状:上到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领导 下至各小学领导,对小学科学得重视程度严重不够,主要表现在:科学课不能并列于语文、数学参加考核评价。这在无形中.-.就形成了考什么,抓什么的不良局面,教育管理陷入功利主义的怪圈。还有就是资金投入过少或根本就不投入。有的学校连一本科学教学参考书都没有。教师仅凭一本教材备课,再加上,教学配套设备仪器严重缺乏,很多科学教师“难为无米之炊

23、”,科学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动手做”也就无法执行到位。二、解决小学科学课问题的相关建议 1、领导重视,应将科学与语文、数学等一起检测 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小学科学课程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课强调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形成的重要性,领导应充分认识到科学课程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笔者建议:(1)解决领导重视的根本问题所在是应尽快出台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评价制度,将小学科学与语文数学一样参加统一检测。在课程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重大的改革和创新。(2)把科学教师的待遇与语文、数学等平等对待。2、加大投入,配足配齐科学课程所需的教学设备 加大对科学教育教学配套仪器资金的投入,保证科学中的每一个需要动手操作的活动都有相应充足的物品。3、科研兴校,助推小学科学教学快速有效地发展 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加强对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研究,以教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教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