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下语文爱莲说.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22429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七下语文爱莲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七下语文爱莲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七下语文爱莲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七下语文爱莲说.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七年级下册语 目录 周敦颐简介.2 生平简介.2 主要作品.3 人物评价.4 写作背景.4 文体.5 关于莲花的名句.5 传统文化之花中四君子.6 周敦颐简介 生平简介 周敦颐(1017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汉族,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原名敦实。世称濂溪先生。北宋理学的创始人。以母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分宁(修水)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宁初知郴州,擢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在合州郡四年,人心悦服,事不经先生之手,吏不敢决”。晚年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星子县城。曾游览庐山,为庐

2、山的山水所吸引,在其自为诗中道:“庐山我爱久,买田山中阴。”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遂定居于此,并将原在故里的母亲郑木君墓迁葬于庐山清泉社三起山。敦颐卒,亦附葬于母亲墓旁。以后子孙世居江州,后裔绵衍。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太极图易通等,程颢,程颐皆从之学。周敦颐先后于 1067年在湖南邵州(今湖南邵阳)、1071年江西南康建有爱莲

3、池。据朱熹邵州特祀濂溪先生记和彭谨爱莲亭记碑两文均说周敦颐 1067年“以永州通判摄邵州事”爱莲池记碑记载:“周子在邵州衙东北隅辟池种莲”湖南乡土地理志记载:“周敦颐以永州淬摄邵州事辟池种莲”,清雍正时期编辑的古今图书集成之方舆汇编、职方典、宝庆府古迹考一记载:“爱莲池,周敦颐先生观莲处,在邵著爱莲说”。主要作品 周元公集:周子之学以主静为宗。平生精粹,尽於太极图说通书之中。词章非所留意,故当时未有文集,周元公集为编修朱筠家藏本。太极图说:太极图说是中国宋代周敦颐为其太极图写的一篇说明。全文 249字。该文认为,无极 是宇宙的本原,人和万物都是由于阴阳二气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互作用构成的。五行统

4、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文中突出人的价值和作用,该文主张: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在人群中,又特别突出圣人的价值和作用,认为 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该文对后世影响很大,版本很多,朱熹近思录、黄宗羲等所编宋元学案等尽皆收入。通书:通书是周敦颐读易经的心得。学易经,搞预测的也多,搞风水、看相算命的还不少,但究竟研究得怎么样?这些预测大师的境界、文化、气质就未必能高明起来。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他以他的境界,出入于儒释道三教,在通过学习易经的过程中,将其心得写了短短四十章。这四十章里,融通了儒释道的根本精神,把儒释道的智慧通过易经的读书心得凝练在一起。爱莲说 爱莲说从衬托中表明

5、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从中表示自己对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文章从 出淤泥而不染 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衬托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 爱莲 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 爱 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严谨。人物评价 朱熹认为周敦颐的 太极 说是 推一理二气五行之分合,以纪

6、纲道体之精微。(通书)这一评价虽有以朱解周、求之过深之处,但多少概括了周敦颐哲学思想的某些特征。以后道学家争论的理气关系、动静关系和理欲关系等问题,都可以在周敦颐的哲学思想中找到 具体而微 端倪。在宋以后的哲学发展中,周敦颐的 发端 作用是不应忽视的。胡宏通书略序:今周子启程氏兄弟以不传之妙,一回万古之光明,如日丽天,将为百世之利泽,如水行地。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黄宗羲宋儒学案: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 。宋微宗政和六年(1116)封宣奉大夫、嘉定十三年(1220)谥元,故称元公(学生二程同时谥纯谥正)。南宋理宗淳

7、佑元年(1241)封汝南伯,元朝仁宗延佑六年(1319)封道国公,历朝入祀孔庙。明代宗景泰七年(1456)封其后裔十二代孙周冕世袭五经博士,延至清末四百余年共封十三位五经博士,这是自汉武帝尊儒设五经博士之称以来,获五经博士最多时间最长的家族。写作背景 宋熙宁四年(公元 1071年),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平生酷爱莲花。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 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

8、的散文爱莲说。爱莲说虽短,但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一年以后,周敦颐由于年迈体弱辞官而去,在庐山西北麓筑堂定居讲学。他留下的莲池和那篇爱莲说,一直为后来者珍视。淳熙六年(公元 1179年),朱熹调任南康知军,满怀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并从周的曾孙周直卿那儿得到周敦颐爱莲说的墨迹,请人刻之于石立在池边。朱熹作诗道: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里不寻常;月明露冷无人见,独为先生引兴长。文体“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文体,大多是借事物或一种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长短不定,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托物寓

9、意,借物抒情。关于莲花的名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佚名西洲曲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传统文化之花中四君子 花中四君子,汉民族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兰,花朵色淡气清,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谦谦君子的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