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五单元.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14423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5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五单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第五单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第五单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五单元.pdf(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第五单元 1/11 课 题 幸福在哪里 课 时 1课时 教 学 目 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2、学习本课生字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合作表演课文内容。重 点 难 点 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教 学 用 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一、导入:课前小故事:手尖上的幸福 1、故事中的小女孩用一双孱弱的小手描画出了动人的幸福,生活中的你幸福吗?你有过幸福的感受吗?你曾感受过怎样的幸福?幸福在哪里?我们怎样能找到幸福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保加利亚埃林彼林的童话故事,找寻其中的答

2、案吧!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读文,自学生字,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入情入境,精读课文。(一)指读文章最后一部分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二)、三个孩子分手后,各从事了哪些“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幸福?为什么说他们的劳动是有益的?3、分角色朗读此部分,感受三个青年的幸福经历。四、在这之前,孩子们也做了好事,为什么就没有体会到幸福呢?五、合作表演本课内容 学生听故事 师生谈话谈感受 自由读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指读文章最后一部分-幸福就在于对人类有益的劳动中。谈体会。理解“领悟”一词的含义。结合三个孩子的经历理解“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紧紧围绕着孩子们十年前、十

3、年后的生活经历,从具体的语言、动作、神情中,引导学生明白“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层层深入,恰到好处。反 思 语文第五单元 2/11 课 题 幸福在哪里 课 时 2课时 教 学 目 的 1.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阅读能力。重 点 难 点 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教 学 用 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一、说说你与家长交流的“幸福是什么?”1、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2、爸爸

4、妈妈眼中的幸福是什么?3、你眼中的幸福是什么呢?4、这些幸福是从何而来?5、出示收集到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举例:“能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马克思”“幸福要靠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二、从文章的中心句入手,直入文章主要内容 儿女的长大 依据贴心的关怀 下班后我们送上的一杯热茶 我们优秀的学习成绩 学生交流谈感受 学文后,让学生在共同经历着幸福的时刻,在共同的拥有中,细心地回味着“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从而,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

5、加劳动的目的。语文第五单元 3/11 反 思 课 题 秋浦歌其十四 课 时 1课时 教 学 目 的 1、读懂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3、有感情地背诵古诗。重 点 难 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 学 用 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我们曾学过一首古诗叫静夜思,你还能背下来吗?2、激情谈话,介绍背景,了解李白。3、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 秋浦歌其十四。(师板书课题)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

6、者你读懂了什么?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作者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通过“乱”这个字,你体会到什么?品味作者的用词之妙。作者的心情如何?2、“郝”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什么?在这样的劳动状况下,工人们的心情如何?怎么体会到的?想象一下,工人们是怎样劳动的?看到这样的劳动情景,此时,作者的心情如何?3、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4、教师小结 5、指导朗读。6、齐背古诗,边背边想象情景。指名背,再齐背 感受诗人在亲临这种火热的劳动场面后,所引起的兴奋、欣喜而又夹杂着新奇、赞叹的多重感情体验,然后通过品读来回味。郝的本意是因为羞愧而脸红,工人们的脸庞因为炉火的烘烤,因为劳动的紧张,在月色的笼罩下

7、和炉火的辉映中,一个个显得精神焕发,红光满面。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和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指读,体会。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语文第五单元 4/11 反 思 课 题 蜂 课 时 2课时 教 学 目 的 1、读懂古诗,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理解诗句的意思。3、有感情地背诵古诗。重 点 难 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 学 用 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 次 备 课(一)、谈话导入。1、小蜜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赞美蜜蜂,诗人罗隐也

8、创作了一首优美的诗。板书。(二)、自读诗文,启迪质疑 1、自读,思考: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2)、罗隐在赞美蜜蜂什么?2精读训练,连贯讲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自由读全诗,连贯讲诗意。轻声自读,思考,蜜蜂在那儿采蜜?蜜蜂这样辛勤采蜜是为了谁?“为谁辛苦”?“为谁甜”?,言下之意非常明显,蜜蜂把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3、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感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4、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5、赞美蜜蜂。(三)、巩固练习。同学们,此时,你就是罗隐笔下的小蜜蜂,你和伙伴们是怎样在百花中到处飞翔、辛勤采蜜的?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引出新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

9、的。然后通过对作者创作背景简介,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做好感情铺垫。学生小组试讲,逐句理解。思考议论,加深理解。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提示: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不论”、“无限”、“尽”等词,写出了蜜蜂辛勤采蜜的情景。提示:“采得百花”已显示了蜜蜂的“辛苦”,“成蜜”二字虽具“甜”意。但末二句的反问 先小组讨论,再集体讨论。语文第五单元 5/11 反 思 课 题 劳动的开端 课 时 1课时 教 学 目 的 1、了解课文大意。2、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在词语中的读音。3、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4、理解第一段比喻句的意思,概括段落大意。

10、重 点 难 点 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教 学 用 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一、揭示新课 1、“开端”是什么意思?“劳动的开端”是什么意思?2、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二、简介作者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录音,思考:(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2)作者参加的是怎样的一项的劳动?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2、根据“决心去挑煤-第一次挑煤-第二天挑煤”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四、自学字词,读通课文 五、细读课文,加深认识 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课文

11、中哪些词语说明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用“-”划在文中。重点读议比喻句,教师点拨。3、有感情朗读 六、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比一比,在组成词。解题激疑 了解背景 作者先写自己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决心去挑煤。再写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最后写第二天又去挑煤,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先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再写萍乡煤矿挖煤、运煤情况;最后写“我”去约小赵一起挑煤。语文第五单元 6/11 2、抄写词语。反 思 课 题 劳动的开端 课 时 2课时 教 学 目 的 1、理解比喻句的作用,概括段落大意。2、根据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重 点 难 点 深入

12、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教 学 用 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一、导入新课 挑煤是一项艰难的劳动,作者又像个瘦猴子,为什么还要去挑煤呢?二、细读课文,深化认识 1、听课文第二段录音,根据课后习题 3 中的提纲给课文分层,用竖线在文中标出,并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2、课文中那些词句说明了挑煤劳动的艰难?用“-”划在文中。重点读议比喻句,教师点拨。(1)“睡的正熟浑身疼痛”变换说法比较体会 感情朗读(2)“肩上的煤筐打秋千”变换说法比较体会 感情朗读(3)“红肿的肩头一样疼”变换说法比较体会 感情朗读 3、指导朗读 4、按照提纲简要复

13、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三、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指出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个写了什么。复习检查 用打比方的说法进一步说明“我”被摔得很重,很痛,这反映了矿上办事员得冷酷无情,旧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穷人的孩子到处受欺侮。用打比方的方法写出了人小体弱的吴运铎挑煤的不容易,反映出挑煤劳动的艰难。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肩头疼痛难忍的程度,说明了挑煤劳动的艰苦。语文第五单元 7/11 反 思 课 题 劳动的开端 课 时 3课时 教 学 目 的 1、概括第三段段落大意。2、初步了解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重 点 难 点 进一步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教 学 用 具

14、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二、细读课文,加深认识 1、听课文第三段录音,思考:课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第二天挑煤劳动的艰难?2、为什么作者的肩膀又红又肿,第二天还去挑煤?3、读读“从此我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说说“从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第一次挑煤称作“劳动的开端”?4、概括第三段的段落大意。三、读懂“提示”,分辨详略 1、指名读“学习提示”,思考:“学习提示”共几句话?你学到了什么知识?2、劳动的开端这篇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四、总结全文,扩展阅读 谈谈读了劳动的开端一课后的感想。1、听写

15、生字新词 2、根据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作者年龄虽小,但意志坚强,困难再大也吓不倒它,一定要用劳动来解除一家人受到的饥饿威胁;可以看出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确实没法活,作者虽是一个孩子,正是在校读书的年龄,但也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因为挑煤是作者参加的第一次劳动,而且又以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所以把这件事叫做劳动的开端。第一次挑煤的经过写得最详细,因为这是文章的重点,最能够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最能够反映出作者挑煤的艰难、意志的坚强和旧社会的黑暗。写作者家里穷、矿工工作条件差及第二次挑煤较简略,因为这些是次要材料。语文第五单元 8/11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把课文缩写成 100 字左右

16、的短文。反 思 课 题 崂山道士 课 时 1课时 教 学 目 的 1.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主要情节和它所揭示的中心。2.体味文章简练传神的人物刻画和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3.注意文中“乃”“其”“尔”等虚词,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意义及一些词类的活用。重 点 难 点 本文叙事采用明暗两条线索交织的方式,既使情节曲折离奇又喻教于事。教 学 用 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一、导入课文 最近同学们中流行看鬼故事的书,其实神鬼怪的故事在古代也颇盛行,比如 聊斋志异 ,就是一部谈狐论鬼的书。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其中的一篇崂山道士。二、简介作者和作品 三、正课 1.检查预

17、习 2.朗读课文,试翻译。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3.提问:我们讲述故事,按情节总是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则故事的呢?请用几句话概括故事内容。求师学法,看师演法,师父教法,演法失灵这就是本文的线索。4.从故事中可以看出,王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找出原句说明。5.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总有不少想不劳而获的人,并广泛流传着这样一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著有 聊斋志异 ,聊斋文集 聊斋诗集 聊斋俚曲等。学生讨论交流 开端(第一自然段):王生慕道,求师学法。发展(二四自然段):看师演法,师父教法

18、。结局(第五自然段):王生回家,演法失灵。王生是一个想学法又怕吃苦,有了一点本事便忍不住要炫耀的人。这就是文章的一条暗线。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 可 语文第五单元 9/11 句话:“赚钱不费力,费力不赚钱。”你对此有何看法,写成一篇 400500 字的议论文。反 思 课 题 综合活动五 课 时 1课时 教 学 目 的 1、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主要情节和它所揭示的中心。2、引导学生与家长交谈,观察家长或周围的劳动者一天的工作情况,体会劳动创造了财富,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热爱。重 点 难 点 培养学生的劳动的意识。教 学 用 具 教师: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提前与家长交流,并观察周围的劳动

19、者。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一、交流课前布置的作业。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发现我们的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他们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照顾我们的生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劳动是辛苦的,也是辛苦的。二、展示我们有关“劳动”的图片,三、作文。同学们,因为劳动,我们有了现在美好的生活,因为劳动,我们变得更加热情和健康。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而且创造了美好的世界。相信你的劳动生活无论过程是多么苦涩的,结果却是快乐的。2 选择自己平日经常做的一项劳动内容写一写。要注意写具体,抓住几处写细致,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3教师巡视指导。这是

20、本文的重点,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观察家长一天的劳动情况。从小组中选出一人,进行集体交流。欣赏这些劳动场面的图片,大家说一说,议一议。选择自己平日经常做的一项劳动内容写一写。要注意写具体,抓住几处写细致,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构思并写作。语文第五单元 10/11 结合生活的实际来体会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体会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者的光荣。树立劳动是光荣的意识。反 思 课 题 综合活动五 课 时 2课时 教 学 目 的 讲评作文,学生修改作文 重 点 难 点 教 学 用 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一、教师分析学生作文的总体情况 二、讲评 1-2 名学生的作文 1、学生宣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想想他的作文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还有什么要改进的。2、教师小结。三、学生互评作文 1、回顾刚才如何讲评作文,总结评议、修改作文的方法。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评、互改作文。学生讲评 回顾讲评作文,总结评议、修改作文的方法。学生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评、互改作文。语文第五单元 11/11 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